?

X線投照技術在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中的應用

2020-11-30 08:52李國林王新剛陳剛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2期
關鍵詞:X線肩關節

李國林 王新剛 陳剛

【摘 要】 目的:探究X線投照技術在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5例肩關節撞擊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予以患者常規肩關節前后位X線投照技術及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X線投照技術,對比、分性兩種檢查所攝取的圖像中肩關節解剖結構及診斷結果。結果:相比肩關節前后位X線投照技術,肩關節撞擊綜合征患者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X線投照技術可更突顯患者肩胛岡、肩峰、喙突、肱骨上緣間解剖關系,且病變檢出率更高。結論:相比肩關節前后位投照技術,予以肩關節撞擊綜合征患者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X線投照技術可更突顯患者肩胛岡、肩峰、喙突、肱骨上緣間解剖關系,以便臨床醫生清晰觀察肩峰、肩關節出口部情況,以精準肩袖受損情況,進而為臨床后續治療提供一定參考依據,可予以推廣。

【關鍵詞】 X線;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肩關節撞擊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8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2-195-01

肩關節疾病為臨床常見病,以中老年人為好發人群,多因外傷、退行性變化、炎癥、運動等因素所致,以肩關節骨骼、肌腱、肌肉及韌帶受損為主要特征。其中肩關節撞擊綜合征較為常見且高發,其為肩峰下組織因撞擊所致病癥,可對患者肩關節活動造成影響[1]。目前,臨床可經CT、X線投照技術診斷該疾病,但以往臨床多行單純CT或常規體位X線檢查,誤診率、錯診率較高[2]?;诖?,本文以我院收治的25例肩關節撞擊綜合征患者為例,分析經CT聯合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X線投照技術的診斷效果,以供參考想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25例肩關節疼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伴有肩周疼痛,且外旋或內旋肩部時疼痛加重,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已排除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嚴重心肝腎疾病等患者。其中,實驗組有14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年齡42-73歲,平均年齡(57.23±5.61)歲。

1.2 方法

予以所有患者肩關節前后位、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X線投照技術攝片,X線機為西門子公司生產。具體做法為:參數設置:攝片距離90-110cm,電壓70kV,儀器柵比12:1.行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攝片時應使患者肩部與胸片架貼近,并據此將胸片架角度調好,使其與患者身體冠狀面呈60°夾角,期間應告知患者保持患肢掌心朝前呈自然下垂狀,使X線機球管傾斜足側10°-15°,以便X線束能夠射入患者患側肩鎖關節,以便攝取的圖像的肩胛骨內源能夠于肩胛骨外緣正中部投影,進而使肩胛岡、肩峰、喙突、肩胛骨等部位投影呈“Y”字,且完全與肋骨邊緣分離。再由資深醫生對圖像進行分析。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性兩種檢查所攝取的圖像中肩關節解剖結構及診斷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以統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研究數據,資料描述形式:計數資料為n(%),計量資料為(x±s);差異檢驗:計數資料為χ2,計量資料為t;P<0.05表明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兩種檢查方法的肩關節解剖關系情況

肩關節前后位檢查可將肩關節組成骨形態、大小、輪廓、骨質密度、肱骨頭、關節盂間間隙等呈現出來,但在呈現肩胛骨喙突、肩胛岡等結構時存在前后排列部位投影重疊情況,導致該部分圖像不夠清晰。此外,受肩胛骨投影胸廓后上方影響,與鎖骨、部分肋骨呈前后位狀態,也可出現重疊情況而無法清晰呈現肩胛骨全貌。再次,肱骨頭上部、肩峰部分也呈前后位,投影也可出現重疊情況而無法清晰呈現肩峰形態及微小撕脫骨折情況。而岡上肌出口位下圖像中的肩胛骨呈“Y”字,“Y”字上臂前內側為喙突,“Y”字后外側為肩胛岡、肩峰,“Y”字垂直部為肩胛骨替補未,“Y”字3個部分交叉點為關節盂窩位,“Y”字重點為肱骨頭位,肩胛骨內外緣呈切線位重疊,致使圖像能夠清晰顯示喙突、肩峰、肩胛岡、肩峰形態等結構。

2.2 對比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結果

經肩關節前后位X線投照技術,確診16例(64.0%),漏診5例,錯診4例;經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X線投照技術,確診25例(100.0%),漏診0例,錯診0例。相比肩關節前后位X線投照技術,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X線投照技術檢出率更高,χ2=10.976,P=0.001,P<0.05表明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3 討論

肩關節撞擊綜合征等肩關節疼痛疾病若未得到及時治療可引發肩關節活動障礙、骨刺、炎癥等情況,重者可對患者生活造成影響。因此,提高肩關節撞擊綜合征等患者診斷準確率對于臨床明確病情及后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可經X線、CT、MRI予以肩關節撞擊綜合征患者診斷。其中CT能夠在肩關節部位病情上為臨床提供一定參考信息,但其無法清晰顯示患者骨結構立體觀,不利于臨床有效明確患者是否存在炎癥或是鈣化行肌腱炎等情況,且檢查時須呈仰臥位,可加重患者疼痛。MRI可將患者肩關節、肌肉、韌帶及關節囊結構清晰呈現出來,利于臨床定位撞擊綜合征,但無法有效確診鈣化或細小骨質增生情況[3]。X線檢查相比CT、MRI,操作更為便捷且費用低,并可于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行投照,更利于臨床準確診斷肌腱、肩峰下滑囊鈣化等,還可將肱骨頭、關節盂等關系清晰呈現出來,更利于臨床明確患者肩關節撞擊綜合征嚴重程度。

綜上所述,相比肩關節前后位投照技術,予以肩關節撞擊綜合征患者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X線投照技術更可突顯患者肩胛岡、肩峰、喙突、肱骨上緣間解剖關系,以便臨床醫生清晰觀察肩峰、肩關節出口部情況,以精準肩袖受損情況,進而為臨床后續治療提供一定參考依據,可予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大泉.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的X線投照技術與臨床應用[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8,35(04):7-8.

[2] 張雄健.肩關節岡上肌出口位X線投照在肩關節撞擊綜合征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9):200-201.

[3] 李汝輝,周鵬,陳荔川,等.岡上肌出口位攝片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8,29(03):273-275.

猜你喜歡
X線肩關節
肩關節鏡術后進行肩關節置換術感染風險高
肩關節外科新進展
肩關節置換術后并發感染的研究進展
X線、CT和MRI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的價值對比分析
骨轉移瘤X線和CT診斷臨床價值分析
膝骨關節炎中醫證型與常見臨床指標之間的關系研究
超聲檢查在類風濕關節炎診療中的研究進展
重新認識肩關節骨折脫位
肩關節生物力學
辨證治療肩關節周圍炎45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