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制媒介化與媒體法制傳播風險事件資源探析

2020-11-30 09:10王園園
傳播力研究 2020年23期
關鍵詞:法制建設

王園園

摘 要:隨著網絡的發展和進步,媒體進入了快速傳播的時代。傳統的法制建設雖然可以在媒介化的輿論得出結果,但是在風險事件中,往往輿論會成為法治的重要誘導因素。法治的確定性是相對的,而風險卻是絕對的。因此為了確保法律的公平公正,就必須保證與事件相關的話語活躍度。因此,媒體與立法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為行政部門提供便利,同時也是為了新聞傳媒法治制度提供便利。

關鍵詞:傳媒法制;法制建設;風險治理;媒介化;事件資源

中圖分類號:D920.0;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23-0-02

隨著時代背景的不斷變化,目前依舊有許多的學者對于傳媒法制建設存在一定的偏差。大部分學者都認為傳媒法和新聞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一些學者對于立法存在一種超前的意識,對于一些傳媒法制條例,經常超前制定。導致一些問題還沒有出現,就已經制定了相關法律,然而一部法律的出臺是要符合基本的價值觀的,法律必須立足于現實。本文以法制媒介化與媒體法制傳播風險事件資源為探析目標,總結當今社會傳統法制建設應該如何“因事成制”。

一、中國傳媒法制建設研究的現狀及出現的問題

對于我國的傳媒法制建設,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急于立法。很多學者都存在因為立法而立法的思想。這就導致提出的法律條文十分的空洞,執行也存在許多漏洞和錯誤。立法,應該根據事件而制定[1]。立法必須要有事件依據才能夠公平合理。如果不改變思想,那么所立的法律則將會造成社會動蕩。因此,我們應該轉變思想,以政治媒介作為立法的前提,綜合媒介風險事件的相關典型案件,然后思考其中的關鍵因素應該在媒體行政管理的法治化過程中起到什么樣的功能。結合“風險資源”和“壓力”,在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傳媒法制建設,才是我們現在要解決的關鍵問題[2]。

二、如何實現風險事件助推法治媒介化

(一)了解到底什么是法治媒介化

眾所周知,新聞媒介是以報道最近新發生的事件為首要任務的。所以,所謂法治媒介化就是指通過報道事件的治理過程。由于風險是由風險性事件引發的,所以風險的規制更多的是針對風險事件的治理。因此,法治媒介化不僅要交代清楚治理事件的手段,更要交代清楚治理事件的憑證,然后根據事件制定法律,才能夠符合當今社會的媒體法制要求??偨Y來說,制定法律的核心是“因事而制”。

而“因事而制”中的具體事件是制度建設的資源,這類事件不應該是一般的自然時間,而是媒體風險類事件。通過這個觀點可以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一點,風險是法治受益的機會,然而風險規制過程不可能是一個純粹的技術過程,而更可能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利益權衡和價值判斷的政治過程。在許多媒體報道的熱點事件中,面對社會風險時,都有機會收獲良好的行政治理制度。例如在疫情期間,風險事件就是輿論的散播和謠言的傳播,政府第一時間根據事情制定相關的法律條文,對于散播謠言者視情況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很快杜絕了胡亂發表言論引發社會動蕩的現象[3]。還有,在針對“新冠肺炎”的治理過程中,法律條文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當疫情爆發初期,許多人民群眾因為恐慌,開始利用各種方法回家、轉移,希望逃離傳染源。即使政府命令規定封城封路,依然出現私家車,黑車上小路歸鄉的現象,導致疫情一直沒有辦法控制,隨后,政府根據事件的發展情況和相應的法律條文,下發了新的規定,明令禁止此類現象出現,對于傳染人數超過三人的傳染源患者,在治愈后進行了行政處罰、拘留、拘役。當這類法律條文頒布后,人民群眾立刻呼吁,疫情迅速得到控制。這就是最為典型的因事而制的事件。因此,只有相關部門了解了什么是法治化媒介,什么是“因事而制”,才能夠更好地處理相關的問題,制定合理的媒體法制建設[4]。

(二)做到“因事成制”

立法的根本是因事而制,但是如何做到因事而制卻是很難實現的。因事而制的根本是了解如何治理事件,如何預防事件發展負面效應,如何提高解決事件的應對措施。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了解媒體應該怎么抓住風險事件中的信息公開,進行合理的事件還原[5]。其實,風險事件對于不同性質的媒體權力的影響結果是不同的,風險事件存在諸多的不確定因素,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已知的知識、道理、法律、和價值觀念去處理這些未知的事件,然后總結事件的整個治理過程,制定出補出條文,為下一次再發生類似事件積累相應的經驗[6]。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我們要做到盡量還原歷史現場,通過“回到歷史現場”進行深入的探究。學術界將“回到歷史現場”當做淡化科研活動主觀色彩的比較好的辦法。我們在針對我國現代傳媒法制理念和其實現路徑進行研究時,就曾經貫徹了該種方法,充分對研究對象進行了生成性和非現成性、過程性和非目的性的深刻區分,這樣一來就從根本上避免了看待問題的片面性和單一性,能夠對問題本身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和討論,從而更好地描述和呈現了法制生產過程?!皵⑹绿骄俊笔乾F代社會科學的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和探究問題的方法,在教育經驗研究中被首先應用,直到后來才被逐漸應用到其他領域。面對風險事件,我們應該以法社會學的方法來對待,就是把我們所要研究的對象當做一個事件性過程來進行描述和理解。并且在對其進行分析的時候,以結構和制度為主要分析目標。公共風險事件推動法治媒介化不僅是中國行政法律的一次重要變革路徑,也是傳媒法制建設的一次重要變革路徑,其最大的表現就在于當風險事件引發輿論從而帶動傳媒法制變革。在近年來的媒體報道公共事件的研究中發現,“媒體熱議、立法積極跟進”的“壓力型立法”正成為一個當今時代的一個熱潮,面對輿論壓力,和媒體壓力,從而立法,成為行政部門對事件回應最直接,最積極的方式。然而,在這樣的方式之下,我們對于媒體法制建設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對于各大媒體平臺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三、在媒體法制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一)重新審視媒體法制宣傳的優勢

猜你喜歡
法制建設
媒體在法制宣傳中的作用及路徑探討
新形勢下法制煙草建設的有益探索
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法制建設的深度再思考
市場競爭下的道德與法制建設
電視法制節目的特點及主持人的基本素養
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構建的法治保障研究
我國生態文明法制建設問題研究
揭開人情交往的面紗
現階段推進審計法制化建設維護其獨立性的思考
淺談法律信仰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