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肖邦夜曲的藝術魅力
——以降b小調夜曲op.9 no.1為例

2020-12-02 18:59楊馨怡河南大學
黃河之聲 2020年15期
關鍵詞:夜曲觸鍵肖邦

◎ 楊馨怡 (河南大學)

引 言

浪漫主義時期的肖邦夜曲在當今世界依舊被人們喜愛,他夜曲作品的風格與特點更是給人們留下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夜曲op.9 no.1中,浪漫抒情,柔和優美的音樂韻味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下面就來感受肖邦夜曲的魅力吧。

一、浪漫主義時期——肖邦——夜曲

在歐洲音樂藝術發展的長河中有兩個重要的樂派——古典派與浪漫派,其音樂藝術風格就是在這兩個極端樂派之間變換的。這兩派的音樂藝術家們都力求展現特定的情感,并且追求在完美的藝術形式中表達這種情感。但也有不同之處,古典主義時期追求條理、典雅和寧靜,藝術家們在對待生活與藝術是有比較客觀的傾向,他們力圖理性地看待生活、看待自己。而浪漫樂派則要標新立異、追求浪漫與感性,富于色彩與幻想,藝術家們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強調從個人情感的角度出發來認識與感知世界,它的情感的表達更為直接、更為自由。浪漫主義時期在啟蒙運動的影響下,音樂家們的思想、精神及其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然,創作也隨之得到了自由,獲得了解放。新的音樂表現形式被競相推出,十分多元化,情感和內容的表達也更加自由、豐富和廣泛。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側重于個人心理的主觀感受,因而,用來指示樂曲情感特性的音樂術語也大量出現,例如莊嚴的、如歌的、平靜的、激動的、富于表情的等等。這些術語都強調了個性情感的表達,生動豐富。這一時期內容展現的最多是對夢幻般的詩意和火熱的激情,音樂中的情感表達往往給人們一種意猶未盡的,說不清、道不盡的,現實世界所不可企及的幻境之中。浪漫主義時期發展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樂器制造業以及樂器技術性能的改進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鋼琴的發展,為此,鋼琴還登上了“樂器之王”的寶座。浪漫主義時期對當今世界音樂的創作與發展仍烙有很深的印記,其出現的大量不朽的音樂作品也將繼續被人們發揚并傳承。浪漫主義時期的這段閃亮的發展已在人類發展歷程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

波蘭音樂家弗雷德里克·肖邦(Frederic Chopin,1810-1849)是浪漫主義黃金時期的代言人之一。肖邦對待鋼琴可謂是從一而終,將他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鋼琴。正如19世紀的俄羅斯大鋼琴家魯賓斯坦贊美肖邦:“鋼琴的靈魂——鋼琴的游吟詩人!”肖邦的音樂藝術特色十分鮮明,他的風格完全是他自己的,絕對不會把他的音樂藝術風格與其他音樂家相混淆。在肖邦的音樂作品中,有著各種深刻的感情,如浪漫的、抒情的、幻想的等等。波蘭音樂家帕德雷夫斯基說:“鋼琴是有一切表現的可能性的樂器?!边@句話使人們足以相信“鋼琴詩人”這一名詞絕不是夸張的過獎。肖邦的音樂藝術特色十分鮮明,他的風格完全是他自己的,絕對不會把他的音樂藝術風格與其他音樂家相混淆。肖邦的多元化的情感內涵源自于大自然的美景,浪漫的愛情,波蘭淪亡所引起的悲憤與痛苦等無不浸透著肖邦主體性的獨特的音樂情感的體現,他喜歡將自己置于夢幻的世界當中,在那里,既感到遙遠陌生,又感到熟悉溫暖,音樂的想象力也是十分豐富多彩的。當然,一提起肖邦,人們肯定會聯想到他的“夜曲”,因為肖邦的浪漫的“夜曲”總是能夠讓人們記憶猶新、印象深刻。

夜曲(Nocturne)作為一種音樂體裁是在英國作曲家費爾德的創作中出現的,后經過肖邦的汲取與創造。1830年,肖邦開始著手這一體裁的創作,在費爾德創作的基礎上,使夜曲更加戲劇化,擴大作品的規模,豐富其作品的表現力,還加入了波蘭民間音樂元素,不僅提高了夜曲藝術的水平,并且具有明顯的個人色彩與魅力,有更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崇高的意境。夜曲,大抵是描繪在寂靜月光的籠罩下、朦朧黃昏的夢幻意境。Nocturne一語出于拉丁文教會中原來是夕陽西下時,晚祈開始時所用的圣歌的名稱,然肖邦的夜曲并非夕陽西下時的樂曲,而是真的“夜”的樂曲。在寂靜的深夜中,燈昏人散之后,方是彈奏肖邦的夜曲的時候,才會感受到肖邦夜曲的魅力。肖邦的夜曲浪漫抒情、細膩柔和、大多體現出他內心的孤寂、傷感;也有充滿著詩意和幻境的,使人們流連忘返、如癡如醉。肖邦可謂是夜曲的集大成者,他以他獨特迷人的藝術風格與魅力,來表達他豐富的思想情感,吐露出他內心世界的聲音。肖邦所創作的這21首夜曲在他的創作生涯當中是十分珍貴的,其靈活寬廣而又非常精巧的鋼琴織體,真情意切的優美旋律,自由不拘的節奏韻律,簡樸的和聲語言,新穎精致又很嚴謹貼切的結構??傊?,夜曲體現了最典型的肖邦風格,肖邦夜曲也是大多數鋼琴家在重要場合演奏的炙手可熱的選擇,其中,他的降b小調夜曲就是被眾多鋼琴家演奏的作品之一。

二、淺談肖邦夜曲op.9 no.1的藝術魅力

這首降b小調夜曲突出了肖邦的獨特氣質與魅力,也是最為肖邦哀傷的作品之一。樂曲的調性為降b小調,6/4拍,速度為“Larghetto(意為小廣板)”,三段體結構,由首部A(1—18小節),中部B(19—69小節),再現部A’+尾聲(70—85小節)構成。在調性上,首部與再現部A’+尾聲部分圍繞降b小調進行,中部則在降D大調與D大調上切換。下面將主要從力度、觸鍵、踏板這三方面來對樂曲進行具體分析,來感受體會肖邦夜曲的魅力。

(一)力度是此曲之“妙”

在一部音樂作品中,力度記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存在點,它不僅可以突出音樂的主題與情感基調的進展,增添樂曲的靈性,豐富旋律線條,造成對比與發展,還能恰到好處地反應作曲家當時的內心活動與情感變化。在這部音樂作品中,力度記號的使用可謂是無處不在,貫穿了整首樂曲的發展。樂曲自起拍小節至第8小節前半段,剛開始音樂旋律的力度就為p,再加上降b小調的調性,意味著哀傷、痛苦的情感基調已初步形成,為音樂的發展及走向奠定了基礎。前兩小節以柔和的旋律與漸弱漸強的音量呈示出來時,夜曲體裁立刻就被籠罩在靜謐和朦朧的感覺中,接下來的第3小節中,肖邦用了流動性強烈且密集的22連音,以降b小調的屬七和弦進行到一級結束第一樂句的發展。隨著音量的漸強至第5小節的fz,且調性發生了變化,由降b小調轉到了它的關系降D大調上,這使得大調明亮和諧、溫暖渴望的音樂內容和情感與小調暗淡憂郁、哀傷痛苦的音樂內容與情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對比手法的效果所體現的音樂旋律線條豐富多彩,相互襯托、相互渲染,可以更好地把握情感表達,深刻理解作品的內容和內涵。7小節smorz.(漸弱并漸慢、逐漸消失)預示著音樂逐漸趨于安靜,逐漸消失的狀態。在這里左手部分的伴奏音型十分固定,以每6個八分音符為一組,這種音型的使用增加了音樂的傾向流動感,它與音量的結合使情感的起伏更加清晰、更加生動。這首夜曲第二部分的第51至57小節,51小節處開始為ff(很強),且51—52小節與53—54小節兩句的樂句旋律相同,這種不諧和音程所展現的緊張性,以及急迫地想要解決的情緒不斷增長,將同樣的樂句旋律進行二次重復,且重復的54小節以更加密集排列的音型所出現,這都在起著強調的作用,并且持續興奮的情感狀態在不斷增強。雖然這種情緒在這里非常短暫,但是卻是表現音樂內容與情緒發展最高潮、最激蕩的地方。直到第55小節以級進的方式進性下行旋律,以及漸弱的音量才將這一激蕩情緒漸漸安靜下來,趨于平靜的情感狀態。隨后,在57小節繼續漸弱到臨近pp(很弱)的音量,此時,旋律的發展像是一個人在輕輕慢慢、安靜平和地訴說故事一般,音調的訴說感十分強烈,情緒也隨之完全的安靜下來。隨之的第61—69小節也是典型的一處,61至69小節的音調旋律是上一樂段的重復,第61小節的音量ppp(極弱),再加上“legatissimo(意為最連音)”的標記,使得聽者會豎起耳朵仔細聆聽,表達著神秘與意猶未盡的意境,那種言不盡意的輕言輕語和不可言傳的眷戀之情,還強調了音樂的內容。至67小節處音量由“sempre pianissimo”由一直很弱變為突強,突強的音樂張力突然提醒著聽者這一美好愉悅的情感即將結束。左手的分解和弦在降D大調中用升高屬音(也就是降b小調的導音a)的方式破壞和諧的基調,將調性拉回降b小調,哀傷,痛苦的情緒再次出現。

(二)觸鍵是此曲之“靈”

在演奏鋼琴的過程中,觸鍵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在浪漫主義時期,其鋼琴演奏觸鍵特征主要體現在對于作品風格的把握、音樂的內容以及情感的表達上。在夜曲op.9 no.1作品中,其風格是哀傷抒情、痛苦憂郁的,因而在接觸鍵盤時需要十分柔和,使其音色的呈現要柔美細膩、圓潤靈巧。能體現這種情緒的最好觸鍵方式就是貼鍵,這部作品中,幾乎是要使用貼鍵的方式來詮釋音樂的內容與情感的傳遞。例如作品的開頭部分,需要貼鍵像撫摸一般彈奏出音樂的神秘感、朦朧感,與其音與音之間的流暢和連貫,在這里,使用高抬指的觸鍵方式顯然是不合適的。再例如樂曲的尾聲部分,83小節處,雖然音的上方標有重音記號,但音的音量在漸弱,漸漸趨于最后一小節ppp的狀態,因而在演奏時仍需貼鍵的處理方式,繼而將樂曲想要表達的情緒完美地展現出來。

(三)踏板是此曲之“魂”

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1829-1894)曾說過:“踏板是鋼琴的靈魂”。準確恰當地使用踏板不僅是音樂更加具有生氣光彩、靈活感人,還對音樂的內涵與情感表達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肖邦是使用踏板方面的一個真正的先驅者。在不同的音樂作品中,踏板的使用也是不相同的,而其所產生的聲音色彩也亦不相同。因而,踏板該如何踩,又要踩多少是十分有講究的。依舊是樂曲第1--8小節前半段。首先,這首作品是在浪漫主義時期創作的,浪漫主義時期要求和聲的共鳴、烘托與色彩效果等。其次,夜曲體裁性質的音樂作品就是要大量使用踏板的,因為夜曲是浪漫的、抒情的、優美的,使用踏板可以使音色聽起來更加柔和細膩、圓潤美化,不會感覺到干澀;音與音之間的連接更加流暢連貫,情感的流露也顯地更加真情實意。在樂曲開始即將演奏時,踏板要有控制地提前踩下(預備踏板),最好是半踏板(1/2踏板)的存在狀態,然后再進入引子的彈奏,這樣營造了一種抒情哀傷的氛圍,可謂是“未成曲調先有情”,也暗示著音樂的開始,使聽者充滿對這首作品的期待,且彈奏的聲音也亦可更豐滿些。隨之,有控制的慢慢放起至第1小節。在小節與小節的連接處,在后一小節的音剛彈奏時就要速度切換踏板,防止聲音聽起來渾濁。第2小節出現的11連音,在左手伴奏和弦的襯托下,它的踏板踩一個即可,踏板踩地淺一些不要那么滿,再加上右手柔和抒情、富有歌唱性的音樂旋律,可產生朦朧的效果。第5小節低音部的大字組D與小字組f間的跨度較大,特別是手偏小的演奏者彈起來較困難,這時就需借助踏板,把音與音間的流動性、旋律感體現出來,還有一處經典的踏板的使用為樂曲的尾聲部分,第82小節后半部分處踩的應是重音踏板,在強有力的小三度音程上,增強音量和共鳴;83小節的踏板需要每一個音程切換一次,避免音色聽起來“臟”。隨著音量的降低直至ppp時,左右踏板都要踩,此時,左踏板大幅度的降低音量;右踏板的使用方式應為弱音踏板,音樂要在安靜舒緩的情緒中逐漸結束;在最后一小節結束時,踏板要輕柔地放掉,以產生一種均勻又漸漸消失的音響效果。

踏板在音樂當中的使用是極為重要的,要在恰當的地方,用合適的踏板。當然,這應當經過設計、恰到好處。

結 語

肖邦夜曲的魅力在音樂領域中是不可抵擋的,他夜曲里的浪漫意境與其豐富的內涵和真情實意的情緒怎能不讓人印象深刻,甚至久久不能忘懷。夜曲的產生與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思潮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正是浪漫主義時期的到來,才使得夜曲這一訴說內心情感的鋼琴體裁得以孕育和發展。且肖邦在作曲家費爾德創作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與發展,使其夜曲的作品規模不斷擴大,豐富的表現力不斷增強,同時戲劇性特點也更加濃烈,還加入了波蘭民間音樂元素,不僅提高了夜曲藝術的水平,并且具有明顯的個人色彩與魅力,有更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崇高的意境。通過對肖邦夜曲op.9 no.1中的力度、觸鍵方式和踏板這三方面的具體分析,可以更真切的感受到肖邦夜曲的魅力,體會肖邦夜曲的美。力度是此曲之“妙”,因為可以突出音樂的主題與情感基調的進展,增添樂曲的靈性,豐富旋律線條,造成對比與發展,還能恰到好處地反應作曲家當時的內心活動與情感變化。觸鍵是此曲之“靈”,因為觸鍵方式是為樂曲情感基調的展現奠定了基礎,合適的觸鍵方式能更好的體現音樂內容與思想情感。這首作品的風格是哀傷抒情、痛苦憂郁的,因而在接觸鍵盤時需要十分柔和,使其音色的呈現柔美細膩、圓潤靈巧。踏板是此曲之“魂”,因為可以使音樂更具生氣光彩、靈活感人,還對音樂的內涵與情感表達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提起肖邦,人們定會想到他的鋼琴夜曲;同樣的,一說起鋼琴夜曲,人們也定會想到肖邦。因為肖邦是典型的鋼琴夜曲的代言人之一。肖邦的夜曲流傳至今,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并且還在傳承與發揚,這足以能夠證明肖邦夜曲的魅力。最后,筆者愿能夠給學習者起到一定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猜你喜歡
夜曲觸鍵肖邦
“鋼琴詩人”肖邦
勤奮學習的小肖邦
月夜曲
愛心夜曲 (女高音獨唱)
肖邦
讓情感在指尖流淌
快樂新年
鋼琴演奏中觸鍵與音色的關系研究
快樂新年
淺談鋼琴演奏中歌唱性觸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