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格瑞洛與阿司匹林共同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臨床價值觀察

2020-12-04 10:40官毅紅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20年26期
關鍵詞:格瑞洛穩定型阿司匹林

官毅紅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福建廈門361003)

心血管疾病作為我國疾病譜中主要致死病癥之一,其中晚期的病死率最高,這幾年來疾病呈現低齡化,控制中晚期心管疾病可以預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減輕患者痛苦,是心內科臨床大夫關注的重中之重。心血管疾病的晚期心臟病患者病情加重會導致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生。不穩定型心絞痛為介于勞力性穩定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與猝死之間表現的疾病[1-3]。其發病后出現胸痛、胸部不適的時間可持續30min。臨床表現為進行性加重,隨時隨地可發生,包括患者休息、睡眠時,一般無法輕易緩解。臨床普遍認為,斑塊破裂、血栓形成為發生該病的病理基礎。此病若不能及時給予有效的干預治療,易發展成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治療此病的基礎是抑制激活血小板、抗血栓形成、緩解心肌缺氧缺血狀態、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及防止不穩定型心絞痛病情的進一步發展?,F本文研究以88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為例,采用替格瑞洛與阿司匹林共同治療,主要探討兩種藥物聯合治療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就診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88名,收治時間始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依照隨機數表法進行分組,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齡范圍在 42-75 歲,平均(59.2±6.35)歲,平均病程(3.2±0.5)年;觀察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范圍在45-72歲,平均年齡(58±6.95)歲,平均病程(3.5±0.4)年。兩組患者從一般資料上對比,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擇取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國藥準字 J20171021,規格,100mg/片),1 次/d,1 片/次,連續治療兩個月。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選取替格瑞洛(AstraZeneca AB,國藥準字 J20171077,90mg/片),1次/d,1片/次,阿司匹林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同。連續治療兩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心絞痛發作次數、時間 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平均每次的發作時間及次數。

1.3.2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記錄治療中兩組患者分別發生不良反應的例數,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和卒中。

1.3.3 空腹血脂指標 空腹10h以上,靜脈采血,檢測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總膽固醇。

1.3.4 治療效果 療效按照顯效、有效、無效判定。顯效為治療后發病次數、時間下降至原先的20%,緩解時長顯著縮短;有效為發病次數、時間下降至原先的50%-20%;無效為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無改善??傆行剩?-無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收集的患者病例數據采取SSPS20.0統計學軟件中實施分析,定量資料行t檢驗,以±s表示,定性資料行 χ2檢驗,以n(%)表示,兩組數據差異有顯著性時以P<0.05表示。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時間次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發生心絞痛的時間及頻率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病情發作頻率及時間均有所降低,觀察組效果更明顯,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下表 1。

表1 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n) 持續時間(分/次) 發作次數(次/周)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44 44治療前8.32±3.51 8.27±3.45 0.067 0.437治療后3.27±2.31 5.79±2.41 5.007 0.000治療前5.54±2.29 5.33±2.74 0.390 0.349治療后2.61±1.11 4.03±1.54 4.962 0.000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出現不良反應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2.3 兩組患者空腹血脂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空腹血脂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血脂水平相較對照組更優,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空腹血脂指標對比(±s)

表3 兩組患者空腹血脂指標對比(±s)

組別 例數(n) 總膽固醇(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 三酰甘油(mmol/L)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44 44治療前5.66±1.15 5.91±1.33 0.943 0.174治療后3.08±0.65 3.87±0.88 4.790 0.000治療前3.77±1.12 3.68±0.89 0.417 0.339治療后1.87±0.78 2.79±0.94 4.996 0.000治療前3.55±0.75 3.48±0.65 0.468 0.321治療后2.08±0.32 2.65±0.41 7.270 0.000

2.4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效果(93.18%)明顯優于對照組(78.26%),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效果對比

3 討論

心臟器質性和功能性疾病可能為造成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此疾病會損害心室射血及充盈能力,進而形成一系列復雜的臨床癥候群。不穩定型心絞痛便是其中一種疾病類型,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硬化阻塞致心肌缺血缺氧造成。此病具有發展迅速、致殘、致死率高等特征,容易發展成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4-5]。據資料顯示,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日漸增多,患有此病的概率及發病率也大大提升,本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發作性心前區疼痛。研究表明,對不穩定型心絞痛進行早期藥物治療及干預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血壓、血脂、血糖長期處于較高水平都是造成不穩定型心絞痛的因素,此三者指標會致使患者血管內皮多次發生損傷,從而加重本身血管硬化、栓塞或形成新血栓。因此改善患者的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十分重要。

阿司匹林作為非甾體類抗炎藥,能夠抑制前列腺素、緩激肽的釋放,進而發揮止痛抗炎作用。此外,阿司匹林同樣為抗血小板聚集類藥,能夠抑制血小板凝聚,起到預防血栓的作用,其作用機理為藥物選擇性阻礙環氧化酶,促使A2抑制血栓素的形成。有研究表明[6-8],抗血小板可促使腦血液循環流通,恢復腦供血,預防復發。但阿司匹林有使人惡心嘔吐、發疹、眩暈、腹痛腹瀉等多種不良作用,長期使用可引起肝功能損傷,單獨使用效果不甚理想。

替格瑞洛作為一種新型環戊基三唑嘧啶類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屬于非前體藥物,其作用在人體中可以不經過肝臟代謝激活,且不受到CYP2C19基因的影響,直接與受體相結合發揮效用,除此之外,該藥還可對血小板有高效且持久控制的作用,起到二級預防療效。因此,替格瑞洛能夠作為應用于心絞痛的首選藥物,發揮主要作用的同時還能提高用藥安全性。本藥的機理為抑制血小板活性,阻礙血小板凝集,從而降低患者發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根據藥理學研究,替格瑞洛大約1.5h即可達到中位Tmax,并且該藥用于ADP的過程可逆,效用過后,機體可快速恢復血小板功能,對降低出血風險、控制疾病發展有較好療效。

本研究采用了替格瑞洛與阿司匹林共同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效果(93.18%)明顯優于對照組(78.26%)。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發生心絞痛的時間及頻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對比二組血脂指標,可發現治療后的觀察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酰甘油、總膽固醇明顯低于對照組;此外,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也較對照組少。這些結論提示了替格瑞洛與阿司匹林共同治療不穩定型心絞能夠縮短患者每次發作時間,降低發作頻率,還可對改善血脂指標有較好效用,不僅提高了總體療效,且較為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替格瑞洛與阿司匹林共同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格瑞洛穩定型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對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
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中醫證型與血脂和炎癥指標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心內科冠心病住院患者中替格瑞洛應用情況分析*
替格瑞洛聯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
32排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對慢性穩定型冠心病的臨床診斷價值
Me & Miss Bee
餐前還是飯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權衡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病的獲益與風險
575例老年與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應用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的回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