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廊坊市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研究

2020-12-04 02:51魏宇君王志瑞高宇欣
現代食品·下 2020年10期
關鍵詞:小作坊食品安全

魏宇君 王志瑞 高宇欣

摘 要:小作坊生產是我國傳統美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拉動食品行業發展的主要模式之一。然而小作坊生產在帶動各地區食品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是食品安全問題的重災區,多而分散的小作坊成為食品監管的薄弱環節,食品安全問題也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本文通過對廊坊市小作坊生產現狀及成因的闡述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小作坊;食品安全;食品監管

Abstract:Small workshop prod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traditional cuisine, and also one of the main models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However, while small workshop production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economy in various regions, it is also the disaster area where food safety problems occur. Numerous and scattered small workshops have become the weak link of food supervision, and food safety issues have also become the focus of general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Langfang small workshop prod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ause elaboration and the analysis,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olution measure.

Key words:Small workshop; Food safety; Food regulation

中圖分類號:F203

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是指具有固定生產規模,但其生產人數、生產條件等不能達到國家對食品生產企業的有關規定的經營者。不斷涌現的小作坊在給人們帶來味蕾享受的背后,也帶來不少安全問題和隱患。針對廊坊市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現狀、問題及對策進行研究,以期提高廊坊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安全監管水平[1]。

1 廊坊市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概述

1.1 食品生產小作坊現狀

截至2019年,河北省廊坊市共有食品生產小作坊1 972家,食品生產小作坊占57.8%,食品生產中型企業占27.6%,食品生產大型企業占9.0%且這些小作坊主要存在以下特點:①生產條件差。約41%的小作坊是臨時搭建,簡陋、空間小,生產環境與衛生條件不達標。②缺乏科學管理。小作坊規模小,人數少,生產經營管理以經驗為主,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體制,不嚴格按照生產標準生產,隨意添加食品添加劑等帶來食品安全隱患。③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經營理念更新換代存在滯后性。廊坊市食品生產小作坊入行門檻低,產品的同質性和可復制性較強。多數小作坊生產經營者在面臨此類問題時往往一味降低價格、壓縮成本,忽視對產品質量的追求,長此以往陷入惡性競爭循環圈。

1.2 廊坊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制機制

2015年10月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是現階段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管的法律依據,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到銷售的最終環節都制定了明確的規范標準[2-3]。廊坊市為進一步規范小作坊食品生產加工行為,加強監管,于2017年7月發布《廊坊市食品安全監管暫行規定》,2018年7月出臺《廊坊市食品安全暗訪檢查制度》,2018年12月成立廊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近年來,廊坊市現行小作坊食品監管體制機制為市場監督管理局,由質監、食藥監、工商監三合一構成,初級農產品種植養殖由農業部門監管。食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由統一部門監管,權責劃分明確,減少部門因職權界限模糊不清而造成的相互推諉,提高河北省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水平[4]。

1.3 廊坊市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現行模式

實行小作坊食品生產加工備案登記管理制度。廊坊市根據《河北省食品小作坊登記管理辦法》《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及小攤販管理條例》《廊坊市允許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食品目錄》把小作坊生產加工的食品類別放到有安全保障的范圍內,還對小作坊進行摸排登記、日常巡查,并將其信息納入廊坊市食品安全監管和監督抽檢系統,更加系統地掌握轄區內小作坊的生產經營狀況[5]。

部門聯合,科所聯動,建立多維度、常態化的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由屬地街道和轄區監管所聯合對小作坊進行取證和備案,在對其生產加工食品安全進行監管的同時,也對其排放污水、亂搭亂建等不規范行為進行治理,實現部門聯合“多維度”監管[6]。

2 廊坊市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

2.1 監管機制存在缺陷

2.1.1 監督力量薄弱

截至2018年底,廊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編監管人員5 129人,實有人數4 470人,廊坊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2 021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共68 219家,藥品生產經營企業5 624家,總共75 864家企業,平均每個監管人員要監管17家企業?;鶎颖O管人員只有1 611人,占總人數的36.04%,除食品安全,還負責協助鄉鎮政府、違法查處、生產經營許可調查等事項[7]?;鶎余l鎮監管所配備人員為6~9人,負責食品安全檢查的一般2~3人,其工作任務量大、工作難度和工作成本高,監管的真實性、全面性和可靠性需要提高。

2.1.2 監管人員管理機制不完善

監管人員管理機構存在的缺陷包括2方面。①缺乏行之有效的賞罰制度。雖然廊坊市出臺了關于小作坊食品安全的各項規定,但對監管人員卻未做明確規范說明,不利于提高監管人員工作積極性。②責任追究制度不完善,現階段缺乏專門針對監管人員職責規范的規定,導致其責任意識弱化,互相推諉扯皮,權力尋租[8]。

2.2 經營主體生產行為規范化和經營理念問題

生產過程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缺乏規范化管理。廊坊市71.6%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進貨查驗不全,許多經營者為了追求利潤,不對生產設施設備進行定期更新改造、維修清理,以自身經驗或產品成色判斷產品質量好壞,偏離標準生產狀態,這無疑會帶來食品安全隱患[9]。

經營主體的安全意識和品牌意識淡薄。相關調查數據顯示,近70%的廊坊市小作坊生產者為初中及以下學歷,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不到5%。由于這些小作坊生產經營者文化素質較低,安全意識普遍較為淡薄,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一些個人不良衛生習慣會帶來食品安全隱患[10]。這些經營者大多忽視對產品質量和特色的打造,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只有不到6%的小作坊經營者放眼長遠,創立自身品牌。由此可見,小作坊經營主體生產行為的不規范無疑提高了監管成本和監管難度,理念上存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更不利于小作坊自身經營的可持續性[11]。調查對象對食品安全法的了解程度詳見圖1。

2.3公眾食品安全意識不強

2.3.1 公眾過分追求價格優勢

由于62.72%的小作坊坐落于農村,鄉鎮對于食品安全的宣傳不夠,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淡薄。相關調查數據顯示,超過2/3的消費者更加看重產品的價格優勢,“只問價不問質”現象普遍存在[12]。消費者這種購買心理更加劇了小作坊經營者壓縮生產成本、忽視產品質量、打價格戰,從而形成惡性競爭,更加不利于小作坊監管。

2.3.2 消費者維權意識欠缺

2017年廊坊市食品安全事件總數317起,其中,小作坊食品安全事件共58起,所有食品安全案件中只有22起事件的當事人選擇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超90%選擇不了了之,還有部分食品安全受到侵害的當事人表示不知道如何投訴、熱線占線等,久而久之降低了小作坊生產經營者的違法成本,食品安全事件愈演愈烈。調查對象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的態度詳見圖2。

3 廊坊市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對策建議

3.1 加強監管主體隊伍建設

為了提高監管水平,加強監管主體建設,必須要做到:①監管人員合理配置。應根據廊坊市實有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數量來確定其監管人員數量,并為其提供有效的檢測設備,進而提高監管水平和監管的有效性。②加強機制考核,完善績效和激勵機制[13]。制定行之有效的賞罰制度有利于提高監管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招收食品監管人員時可進行適當的政策傾斜或編外用工,解決監管人員數量不足、監管動力不足的問題,提高監管效率。

3.2 落實經營主體責任

落實經營主體責任,要做到:①建立小作坊信用檔案。對小作坊生產經營信息及狀況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建立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黑名單,并進行公示,對名單上的小作坊進行食品安全教育并暫扣其經營許可證,提高其違法成本,強化其食品安全意識。②引導建立小作坊行業協會。加強政策宣傳和引導,建立小作坊行業協會,促進小作坊整合,為其獲得政策優惠提供便利的同時,對其登記備案、升級改造、行業推廣和技術信息交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3.3 引導社會公眾加強食品安全意識

公眾作為消費者,其消費心理和行為對經營主體也會產生重要影響,要引導社會公眾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必需加強社媒介宣傳,新聞媒體加強對違反食品安全法的生產行為以及對人民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的經營者進行曝光與揭露,對正面典型予以表彰和宣傳,發揮媒體社會監督作用的同時,提高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有利于規范小作坊生產行為。

4 結語

本文從廊坊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現狀、食品安全監督體制機制、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現行模式3個方面對該市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進行全面闡釋,分析得出該市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監督力量薄弱、經營主體生產行為規范化不足和經營理念落后、公眾安全意識不強3個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監管對策建議,包括加強監管主體隊伍建設、落實經營主體責任、引導社會公眾加強食品安全意識。要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監管,僅靠監管部門的努力是不夠的,必需監管主體、經營主體、社會公眾三方共同配合,齊心協力,方能走出食品生產小作坊監管難的困境。(指導教師:姜寶杰,邵娟娟)

參考文獻:

[1]何暉,郭富朝,郭澤穎.新《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評述[EB/OL].(2020-03-30)[2020-06-0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206.TS.20200330.

1342.044.html.

[2]李長健,張鋒.構建食品安全監管的第三種力量[J].生產力研究,2007(15):77-79,118.

[3]胡橋.大部制后食品安全監管時間權限規范的實效及應對——以浙江省杭州市食品小作坊安全監管為對象[J].北方法學,2017,11(5):139-149.

[4]楊平平.連江縣水產制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8.

[5]郝森.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安全監管研究 ——以陜西省西安市為例[D].西安:西北大學,2019.

[6]周祎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7.

[7]陳哲妮.從分散監管到集中監管:佛山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政府監管改革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7.

[8]林哲穎.惠安縣小作坊食品安全監管問題研究[D].廈門:華僑大學,2018.

[9]王瑛珊.小作坊食品生產安全監管研究[J].價值工程,2018,37(4):78-80.

[10]張弘強,張繼亮,馬艷南,等.關于加強食品小作坊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探討[J].食品安全導刊,2019(6):14.

[11]朱俊奇,茆京來.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政策質性評價[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20,32(1):53-56.

[12]楊麗賢,陳永法.加拿大食品安全協同治理建設舉措及啟示[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20,32(1):57-61.

[13]張紅鳳,趙勝利.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效率評價——基于包含非期望產出的SBM-DEA和Malmquist模型[J].經濟與管理評論,2020,36(1):46-57.

猜你喜歡
小作坊食品安全
江西制定食品小作坊統一標準
安徽: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成效顯著
南通市港閘區全市率先實施 食品小作坊“負面清單”管理新機制
安徽:啟動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
加強食品加工小作坊監管工作的認識與思考
江西:實施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三年提升計劃
市場經濟下食品安全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