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和防治策略

2020-12-04 02:51劉文
現代食品·下 2020年10期
關鍵詞:監督管理食品安全

劉文

摘 要:食品安全關乎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也是我國食品工業的核心問題?;诖?,本文主要介紹了食品安全的定義,分析了我國食品安全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策略,以提高食品安全監管的效果和水平,減少食品安全問題造成的社會危害,完善監管的對策,以提高綜合管理的效果。

關鍵詞: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公共健康

Abstract:Food safety is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and the core problem of food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food safet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in China,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oints out targeted strateg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 and level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reduce the social harm caused by food safety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upervis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Key words: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Public health

中圖分類號:F203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食品安全問題覆蓋的范圍很廣,包含食品的加工過程、存儲過程、銷售過程以及食品后續的使用過程,只有從公共防范的角度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才能降低疾病發生的隱患,避免消費者因食用有毒有害的食物而出現中毒的現象。

1 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現狀

1.1 違法生產經營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

我國對食品安全有著嚴格的限定,各項法律規章制度當中都對食品的生產、經營、加工進行了比較規范的管理,但由于市場的逐利性,很多商人會在經營的過程中鉆法律的空子,牟取暴利。有的地區雖然已經有了比較完備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條例,但在具體執法的過程當中,并沒有對這些經營者、運輸者和管理者的無證經營問題、無照非法生產經營的問題進行嚴厲的查處,造成小作坊眾多。這些小作坊的生產環境無法保障,添加劑的問題泛濫,甚至還存在使用虛假材料的問題,嚴重影響食品安全[1-3]。部分地區對食品安全的問題不夠重視,認為家庭作坊的生產方式就是原始風味,反而對這種現象不聞不問。某些地區的消費者甚至認可這種無證經營的生產加工方式,這給監督和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1.2 物理化學污染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

物理化學污染問題也是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即使在規范的環境內,按照合法的程序進行食品的生產和加工以及后續的運輸和使用,但如果生產、加工、運輸、使用的環境存在問題,那么食品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例如江河湖海中生產出來的魚類、蝦蟹、海帶等相關的海產品和河鮮產品,就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威脅,這些江河湖海中有大量的工業排放物,還可能存在重金屬超標,水質的凈化程度達不到標準,這些都會影響最終食品的安全性。過多的使用農藥會造成果蔬產品中殘留的農藥成分超標,也會造成食品的不安全問題?,F代化的養殖強調疾病的控制,但有一些家庭農場在牲畜的生物激素方面存在管理不嚴格的問題,長期使用促進劑會造成肉制品,乳制品不合格。

1.3 微生物及其他毒素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

生鮮產品中蛋白質含量較高,其中含著多種具有化學活性的酶。因此會與外界環境當中的污染物質、水、空氣發生反應而造成食物的變質,例如生鮮水果的自然腐壞問題、肉品中肉毒桿菌超標的問題以及一系列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超標的問題。如果在食物生產、加工、微生物環境控制中使用大量的滅菌劑或抗生素,本身也會帶來食品安全問題。一些違法商家為了減少食品中的微生物繁殖,避免食物被毒素污染而使用硫磺熏蒸等手段,超量使用抗生素,濫用食品添加劑,例如亞硝酸鹽、巴西棕櫚蠟、清甲基纖維素鈉等相關的添加劑以及各種各樣的著色劑,這都會危害食品的安全。

2 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

2.1 食品安全的源頭控制不良

食品安全問題的源頭主要來自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生產、加工物質量不合格。食品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其原材料直接來源于農林牧副漁產品,因此第一產業發展的規范性水平和質量安全的水平直接影響食品安全控制的力度。但在一些農林牧副漁產品生產的過程當中,生產者的食品安全控制意識不到位,片面地追求產量,或者認為少量添加劑不會影響食品的最終質量,這樣逐層添加下去,最終導致產品中的不良物質出現超標現象。同時,農林牧副漁的生產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為了抵抗風險,提高產品生產的穩定性,很多生產加工者也會選擇不合理的食品添加劑添加方式,這都會影響食品安全和質量。

2.2 食品產業經營者缺乏社會責任感

食品產業的鏈條較長,價值鏈比較復雜,因此需要食品產業的生產者、加工者、運輸者、銷售者以及最終的產品提供者秉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但從目前的行業情況來看,大部分的從業者以金錢作為最高的價值衡量標準,對食品安全不負責任。他們在生產、經營和管理的過程當中,片面地追求利潤,認為只要打開銷路,提高單價,就是一種合理的經營方式,按期納稅就是合法經營,在這樣的條件之下,很多商人甚至違反了地方性的食品安全管理條例,去追求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單價。如震驚世界的三聚氰胺事件以及鴨蛋當中添加蘇丹紅的事件,都是從業者為了利潤鋌而走險的行為,造成了嚴重的后果。

2.3 消費者缺乏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

消費者是否認可,實際上會對產品的生產、經營、加工造成非常明顯的影響,倒逼整個行業去做出改革。如果消費者本身就有一種追求低價的心理傾向,對食品安全方面缺乏基本的常識,識別能力比較差,那么就很容易給不法商家可乘之機。但從目前的社會調查情況來看,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價格仍然是其考慮的最主要因素,很多消費者甚至不會查看產品背面的配料表情況、營養價值指導,也不會在購買食物時第一時間識別食物的保質期。常識的缺乏造成消費者盲目的購買食品,沒有形成科學的判斷意識,只是盲目的貪圖便宜而忽視了衛生問題,造成了更大的安全隱患。

2.4 管理部門的監管不到位

我國目前對食品安全的管理存在明顯的多頭現象,但一部分食品安全存在管理和權力的真空。例如在乳制品的安全管理上,工商局、質檢局、食品藥品監督局、畜牧行政管理部門都對這個產品的質量具有監管的職責。這就造成很多地區的乳制品監管或存在相互爭搶的監管,或是存在推諉都不管的現象。局部地區甚至存在重復執法的現象,影響了家庭農場和種植戶的利益。這樣多頭監管的情況,實際上并沒有帶來監管效率的提升,反而給一些違法企業提供了可乘之機。由于多頭監管,并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統籌部門對這些部門的職權進行規范[4]。

3 食品安全問題帶來的危害

食品安全的危害是長久的、多方面的,并且是容易引發重大社會危險事件的,它不僅具有直接性的危害,例如造成人們腹瀉、嘔吐,甚至威脅健康和生命,還會造成間接的長遠性的危害。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蘇丹紅事件,就對我國的奶業企業和腌漬企業造成了長時間的打擊,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的10年,我國的奶業企業發展十分滯后,很多家庭在選擇奶粉時根本不考慮國產品牌,即使大多數的國產奶制品企業都在合法合規的經營,如君樂寶推出的奶粉品牌已經得到了歐盟頂級的認證,但是消費者對于國產乳制品信心非常低迷。這種由食品安全問題所引發的行業問題,社會問題甚至是經濟問題會加劇社會資源的分配問題,造成一個行業的沒落,影響我國經濟的平穩發展,加劇貿易監管的難度。

4 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對策

4.1 加強對食品的源頭控制

①國家要從源頭上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管理,例如通過土地流轉推動農村土地經營權的整合推廣,大規模的機械作業和家庭農場等大規模的養殖,使得食品的種植、生產、加工更有保障,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替代傳統落后的生產手段,讓原材料的質量更好,整個生產的流程更可控。②在源頭管理上,還需要對農林牧副漁的相關生產進行一定的財政補貼,使得農民可以在本分經營,規范生產當中獲得足夠的利潤,避免農民鋌而走險,受到不良企業的誘惑而造成違法生產的問題。③在農村問題的發展上,國家要鼓勵農民家、龍頭企業、農民家互聯網等多種發展方式,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食品安全問題管理水平的提升。

4.2 加強對行業秩序的監管

加強行業約束,可以提高生產經營者的社會責任感,①在行業內部形成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引領行業組織發揮自身的作用,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生產和監管,使企業家可以更富有社會責任,當然這個過程離不開財政和稅收政策的調整。國家要通過一系列的手段,鼓勵有良心、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在食品生產的過程當中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并對違法生產的企業嚴厲懲處。②對行業進行監督和管理,通過行業委員會以及社會第三方組織,政府平臺的綜合監管使違法行為可以得到全面的曝光,通過建立行業委員會等方式究查糾錯,避免嚴重的食品安全事件發生。

4.3 對消費者開展宣傳教育

①要對消費者進行更加廣泛、全面的宣傳,讓消費者可以通過一目了然的產品說明書,了解到產品的生產時間、保質日期、營養價值含量以及具體的配料表成分,加強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②在宣傳教育的過程當中,要通過更加廣泛的渠道,如多媒體渠道、社交媒體宣傳的渠道,讓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有一個普遍的常識性的認知,政府還可以發放一些有關食品的消費券等,引導消費者追求更高質量的食品,為消費者購買產品解決后顧之憂,提高其綜合選擇能力。

4.4 構建良好的食品管理體系

目前,我國對食品監管的法律法規仍然不健全,尤其是隨著市場的發展和變化,新型的食品層出不窮,大部分新食品的上市速度都比較快,而相關法律不健全。我國一些食品的相關管理標準也低于歐盟、澳洲等的標準,對一些已經出現違法生產超低標準或者不合格標準的食品廠家采取的處罰措施,主要是根據《食品衛生法》當中的規定對企業處以3萬元以下的罰款,在判定情節嚴重時才會吊銷其許可證,但從本質上來說,這種低水平的懲罰并不會起到一個威懾作用,對生產經營加工者的行為也沒有一個良好的規范。在未來:①加強立法保障與執法支持。不斷完善法律措施,通過立法和執法的雙重手段,良好地解決消費者的投訴問題,避免相互推諉,同時建設更高標準的食品監管體系。對不合格生產的企業進行嚴厲的打擊,提高處罰的標準,適當的進行法律條文的增補,以嚴厲肅清食品生產行業的亂象。②建立一個良好完善的綜合管理體系,例如,在地級市的食品安全管理當中,由市政府領導牽頭建設相關的安全管理小組,調集工商部門、質量監管部門、食品藥品監督部門、畜牧行業監管部門人員,進行專項的把控,避免出現多頭管理而造成的相互推諉,執法真空現象。

5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管理存在明顯問題,如群眾安全意識低、執法部門的響應速度較慢、存在相互推諉的情況,對消費者的投訴舉報沒有充分的重視以及源頭控制和行業責任問題。在未來,應全面建設監督管理體系,并加強信息披露,提升消費者的識別能力與行業的監管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秀云.我國食品工程安全保障與監督管理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0,10(9):99-100,105.

[2]李太平.基于分類抽樣原理的我國食品安全狀況定量評價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20(9):132-142.

[3]韋昌惠.海南??谑袌霰O管局開展秋季開學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排查工作[J].食品安全導刊,2020(26):34-35.

[4]邵政.談食品安全監管的現狀與發展[J].食品安全導刊,2020(26):44-45.

猜你喜歡
監督管理食品安全
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監督管理問題探析
交通運輸部正式履行漁船檢驗和監督管理職責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系統設計及實現分析
市場經濟下食品安全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