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音樂教育在構建學習型社會中的作用研究

2020-12-06 08:56王彥蘅
北方音樂 2020年23期
關鍵詞:學習型居民社區

王彥蘅

(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江蘇 淮安 223300)

社區教育是針對城鎮社區居民開展的綜合性、終身性、多層面的教育,其本質是在堅持以人為本、關注社區居民發展,并為社區居民全面發展創造更多的環境,進而為提高我國人品綜合素質、促進經濟社會和諧、有序發展奠定基礎[1]。社區音樂教育是基于社區內部開展的、以本土(或是區域)音樂文化為基礎的,以改善、提升社區居民音樂素養,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為目的而開展的一種普及化、本土化、大眾化的音樂教育活動。在社區教育中合理地、有序的開展社區音樂教育可在提高社區居民音樂素養、促進居民身心健康的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加速學習型社會的構建[2]。因此,系統地研究社區音樂教育在構建學習型社會中的作用則可以為促進我國學習型社會的構建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一、發展社區音樂教育的必要性

(一)發展社區音樂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構建和諧社會是我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做出的重大戰略舉措,更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既要以政治基礎與物質基礎,也需要良好的人文基礎,進而才能真正彰顯社會的和諧性。人文基礎既是社區居民文明程度與整體素養的具體體現,還高質量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社區音樂教育則是社區居民在經音樂藝術的陶冶、學習而提升社區整體居民的音樂素養,進而使之逐步形成和諧有序、健康向上的群體行為提供了保障,最終還能夠為促進社區文明與社會和諧奠定基礎[3]。

(二)發展社區音樂教育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需要

“全員、全程、全方位”這三大要素是當前我國社區教育的核心主旨,其目標就是讓全體社會成員均能夠終身享有公平、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權力。在社區音樂教育實踐中,既可以有效改善、提升社區居民的音樂、思想及文化素養,還可以為提高居民的文明素養提供保障,且在彌補國民教育體系不完善的同時,切實促進了國民教育體系與終身教育體系的互補與銜接。因此,發展社區音樂教育也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需要,更是實現全體居民全面、健康發展的需要[4]。

(三)發展社區音樂教育是促進社區自身建設的需要

在當前城鎮化背景下,社區教育的作用愈發重要。因此,廣泛開展社區音樂教育,既可以滿足社區內不同人群的音樂學習與實踐的需求,又可以激發、提高社區居民的音樂學習興趣與熱情,為開發、培養音樂才能,發掘音樂潛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使之能夠在音樂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其音樂素養,同時,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之中促進社區各項功能的發展,而且可以促進經濟資源、社會資源、文化資源的深層次整合,為完善、提高社區自身建設質量提供了保障。

二、社區音樂教育在構建學習型社會中的作用

(一)發展社會音樂教育有利于構建學習型社會

社區是社會是基本單元。社區文化是社會要素的重要組成。社區音樂教育從屬于教育系統及音樂教育系統。因此,社區音樂教育既構成學習型社會的基礎,還可以進一步提高社區在學習型社會建設中的地位。發展社區音樂教育不僅是和諧社會構建的需要,更是促進社區全面居民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由于,社區音樂教育活動的豐富性、文化性以及教育性,既能夠將音樂教育加以延伸,還可以起到補充學校音樂教育內容的目的,進而為社區居民提供了重新獲得了音樂學習、音樂實踐的機會,且在保障社區居民終身學習權利的同時,也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奠定了基礎[5]。

(二)構建學習型社會可有效促進社區音樂教育的發展

知識經濟社會背景下,人們愈加重視對各類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實踐。構建學習型社會既順應了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也符合我國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要求。由于,學習型社會的構建涉及到不同的社會環境與社會環節,因此,社區教育(社區音樂教育)在學習型社會內部結構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構建良好的、積極的、健康的學習型社會時,我們可以通過社區音樂教育來全面培養、提高社區居民的整體綜合素養,激發社區居民音樂學習的欲望,并推動、促進居民、鄰里之間的知識交流、情感溝通的過程中還可以進一步促進社區音樂教育的持續性發展。

三、社區音樂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對社區音樂教育的重視不夠

目前,很多城市、地區的領導對社區教育、社區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也有部分領導在發展社區音樂教育的過程中過于側重社區音樂教育的政治功能或是經濟功能,最終也影響到社會音樂教育的發展。由于政府對開展社區音樂教育認識不足,所以很多地區的社區音樂教育在當地的社會影響力較小。開展社區音樂教育還會涉及到諸多部門,如財政、教育、文化、民政等部門,加之個別政府及相關領導對社區音樂教育重視度不足、缺乏科學的社區音樂教育管理、扶持機制以及統籌協調機制,造成社區音樂教育開展過程受阻以及流于形式、走過場的現象。

(二)社區音樂教育資源缺乏

調查發現:很多地區因缺乏良好的社區音樂教育資源而直接影響了該地區社區音樂教育發展,甚至成為阻礙社區音樂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社區音樂教育經費不足。充足的教育經費是保障社區音樂教育發展的基礎。一些地區根本未設立社區音樂教育專項經費,在社區音樂教育發展過程中,多以政府的相關扶持資金為主,一旦政府扶持資金不足,往往就會出現“停學”“停辦”現象。雖然,有個別社區通過自籌等途徑來解決,但籌來的資金有限,導致社區音樂教育的基本設施十分簡陋,不利于社區音樂教育的開展;其次,師資缺乏,工作管理人員少。調查發現,社區音樂教育師資力量存在嚴重不足問題,尤其是中、高級專業職稱或是專業音樂教師數量不足,加之缺乏對相關社區音樂教師的規范化管理,導致教師流動性較大;第三,社區音樂教育的理念研究及課程開發不足。目前,社區音樂教育中,因缺乏理論研究基礎,多以大眾化的音樂課程為主,缺乏與本地音樂特色相關的音樂課程;針對中老年人群的音樂課程及實踐演唱類課程較多,缺乏理論基礎性課程。

(三)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較低

社區音樂教育開展成功與否與社區居民參與熱情有著密切的相關性。調查發現,一些社區居民參與社區音樂教育的熱情不高。首先,社區音樂教育活動內容單調,多以社區音樂教育的宣傳性教育活動為主,而各類實質性音樂教育活動較少;其次,政治色彩濃厚。很多地區在開展社區音樂教育過程中多以政府行為主導,進而導致社區音樂教育及相關活動帶有較濃厚的政治色彩,未能真正滿足社區居民對音樂知識、技能學習與實踐的需求;第三,宣傳力度不夠。由于,一些地區政府對社區音樂教育不重社,相關的管理部門在開展社區音樂教時缺乏時代性與創造性,最終也影響了社區居民參與的熱情。

四、提高社區音樂教育在構建學習型社會中作用的對策

(一)政府充分重視,加大對社區音樂教育的扶持與管理力度

各地政府必須充分重視社區音樂教育對構建學習型社會的作用,并通過大力扶持社區音樂教育發展及相關資金、政府上的扶持力度,以提高社區音樂教育開展質量與效果。在社區音樂教育的管理機制方面,還要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以社區居民為主體的社區音樂教育統籌、協調與管理機制,進而才能實現政府、社會和學校三方深層次合作的發展機制。在發展社區音樂教育中,還要明確各自的職責與義務,促使社區音樂教育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良性軌道,以進一步促進社區音樂教育開展與實施,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奠定基礎。與此同時,政府還應設立專門的社區教育(社區音樂教育)的管理機構,進而才能高質量、高效率地對本轄區內的社區音樂教育實行統一協調與管理,為促進音樂教育發展提供保障。社區大學則要通過對本地區(或所管轄社區)社區音樂教育需求、發展特色等進行調研與分析,才能為制訂出科學的社區音樂教育目標、教學內容、教育模式等同,為促進本社區音樂教育發展奠定基礎。

(二)整合、開發社區音樂教育資源,促進社區音樂教育發展

首先,財力資源。政府相關部門及社區音樂教育管理部門要充分借助社會各界力度,豐富資金籌集渠道,以實現社區音樂教育經費來源渠道的多元化,如政府財政部門每年撥給相應的資金,而企業、社會團體則可以捐助一些,學習者個人酌情出一些。將上述資金補償各個方面開支:如社區音樂教育的軟硬件建立、社區音樂教育資源開發、音樂教師及相關工作人員勞動報酬等;其次,人力資源。社區音樂教育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建立一支以兼職人員、志愿者為主體的相關師資隊伍及管理隊伍,如聘請高校、高職等音樂教師,或招聘有一定專長的會計師、管理人員、工程師等,使之成為社區音樂教育的專兼職師資隊伍,為促進社區音樂教育的開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第三,教育資源。音樂教師要立足于相關社區音樂教育理論及自身音樂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積極開發社區音樂教育資源,合理地、科學地將一些現有音樂教育資源加以優化與整合,為豐富社區音樂教育資源提供保障。教師還要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開展一些數字化遠程教育資源,并設置相應的實用性、理論性、技能型以及娛樂型等多種社區音樂教育課程,最大程度地滿足社區居民各個方面的音樂學習與實踐的需求,在激發、調動社區居民的熱情的基礎上方能促進社區音樂教育發展。

(三)加強社區音樂教育內容的實效性,激發社區居民參與度

社區音樂教育實施過程中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原則,通過加強社區音樂教育的宣傳與實效性來有效激發社區居民參與度。首先,政府要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加大社區音樂教育的宣傳與推廣,從思想觀念方面來提高社區居民對社區音樂教育的認識,促使社區居民能夠積極地、自主地、認真地投入到音樂知識的學習以及相關音樂活動之中,為推動社區音樂教育事業如火如荼的開展;其次,社區音樂教育機構或部門也要深入到社區基層,通過相應的社區音樂活動來調動社區居民自主參與到社區音樂教育活動提供更多的機會;社區音樂教育機構也要通過組織多樣化、多元化的社區音樂活動來吸引社區居民的參與意義與積極性;社區大學或是社區音樂教育管理部門也要結合社區居民音樂學習需求或是音樂賞析需求等合理安排相應的社區音樂演出內容,以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音樂學習熱情;政府或是社區音樂教育管理部門等還要結合當地特色音樂等開展一些有針對性地社區音樂教育活動,這樣也會在提高社區音樂教育內容實效性的基礎上,還可以促進社區居民參與社區音樂教育活動的熱情與積極性,這對培養社區居民逐步形成終身音樂學習意識、促進社區居民身心健康發展均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各地區在發展社區音樂教育的過程中還要采用多種多樣的音樂教育及組織形式來進一步提高社區音樂教育的影響力,以調動社區居民的參與度與參與熱情。首先,開展音樂欣賞會。社區音樂欣賞會應考慮社區居民的音樂基礎、愛好與興趣,予以“分層賞析”、“個性化賞析”,并為社區居民設計不同的音樂欣賞內容,如民族音樂欣賞會,或組建戲迷票友會等,以促進社區居民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的同時,還可以提高社區居民的音樂學習與實踐熱情。合唱團。合唱團是群眾參與最為廣泛的音樂組織形式。因此,發展社區音樂教育過程中,則可以通過組建合唱團或是老年合唱團等來進一步吸引社區成員的參與度,尤其是吸引中、老年人群,并以合唱團為載體為促進社區音樂教育發展、激發社區居民參與度奠定基礎。

五、結語

社區音樂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機組成部門,更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載體。社區音樂教育的開展,既可以提高社區居民的音樂素養、培養高尚道德修養以及精神情操,還可以在潛移默化地培養、提高社區居民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及審美情趣,同時,還可以促使社區居民在參與社區音樂教育活動之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意識,進而為構建學習型社會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猜你喜歡
學習型居民社區
石器時代的居民
社區大作戰
浙江開放大學:以開大特色探索學習型社會“浙江示范”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把人大機關建設成為學習型機關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第二屆國際學習型城市大會發布《學習型城市3X3X3X3青年聲明》
高臺居民
我國學習型組織文獻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