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善縣苗族傳統蠟染的現狀與保護對策

2020-12-07 15:15
魅力中國 2020年14期
關鍵詞:永善蠟染苗族

(永善縣文化館,云南 昭通 657300)

永善縣苗族傳統蠟染受社會的諸多因素的影響,很多村寨面臨消失、失傳,面臨機器化的東西所代替,傳統手工藝蠟染制作人逐漸老年化。

一、永善縣苗族傳統蠟染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對永善縣傳統蠟染技藝傳承保護的重視,馬楠蠟染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省級蠟染傳承人1人,市級蠟染傳承人3人,縣級蠟染傳承人4人。永善縣委政府結合實際,立足苗族蠟染傳承實際和需要,找準永善苗族蠟染現狀,在幫助傳承上下苦功,通過幫建蠟染合作社、完善教學設施、組織外出考察學習等一系列舉措,大力傳承、保護和發展永善苗族蠟染刺繡文化。

2005年,苗族蠟染工藝列入永善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成立“伍寨鄉蠟染協會”,負責組織發掘、研究交流和制作傳承苗族民間蠟染。2009年永善縣文化館、文化和旅游局等相關部門在伍寨鄉舉辦第一期苗族蠟染工藝培訓班,2011年10月,云南省美術協會會長張化忠一行到永善縣馬楠鄉馬楠村指導“蠟染刺繡”技術培訓。幾年來,永善共開展各類交流培訓8次,專業傳承培育4次,擁有蠟染技藝35人。雖然近年來得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蠟染有一定數量的傳承人,但技藝精湛的人不多;也隨著社會的變遷和農村現代化進程的加速發展,有著歷史悠久的苗族傳統蠟染技藝文化瀕臨逐漸消亡,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客觀上

1.苗族男女衣著大為改觀,使苗族傳統蠟染服飾面臨瀕臨現狀。特別是苗族男女服飾上的蠟染,大部分用印染布料代替,會繪制蠟染藝人基本上年歲已高,年輕一代以經濟建設為主要,把苗族傳統蠟染混去一方,使得年輕一代基本上不會繪制蠟染了,使永善縣苗族傳統蠟染制作的區域不斷縮小。并且現在苗族同胞只有在節慶和喜慶場上才穿苗族服飾了,一般情況都著現代裝,這樣就加速了永善苗族傳統蠟染的消失,苗族傳統蠟染在永善境內有些苗族村寨已基本絕跡(特別是在川黔滇次方言區)。

2.苗族年輕女孩不愿意學習,導致后繼無人,面臨失傳。

3.永善縣苗族蠟染主要有:“裙染圖案”和“花巾圖案”兩種,苗語稱“點浪”和“格蘭浪”,制作工序繁瑣,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導致了苗族年輕女孩不愿意從事蠟染技藝的學習和制作。

4.蠟染布料奇缺。由因苗族蠟染布要用火麻編制成布后在繪制成蠟染,由于火麻中可以提取制作毒品,我國于1998年開始嚴禁種植火麻,這樣麻布來源斷絕,導致永善苗族蠟染所需布料奇缺,只能用現代的棉布所替代。

(二)主觀上

1.原生態民族文化處于瀕臨的狀態。主要表現在部分蠟染商人出于商業的目的,迎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任意改變了傳統的苗族蠟染文化內涵,使其產品失去原有的永善境內滇東北次方言區苗族文化性和民族性。

2.原生態圖案符號逐漸消失。原因一是很多苗族青年男女外出就學、打工,沒有了學習傳統蠟染的環境,沒有了制作傳統蠟染的條件和需求、及意識了,天長地久,逐漸淡忘;二是現在的苗族女孩已經跟上社會時代新潮流,大多數只喜歡穿流行服裝,蠟染制作的服裝和圖案則不喜歡,導致阻礙了傳統蠟染的傳承之路;三是現代機器化產品在市場上的大量代替下,苗族傳統蠟染工藝變簡單,圖案單一,做工粗糙,改變了苗族獨特的本土原生態符號面臨消失。

一是合理界定旁聽案件的范圍。為提高旁聽案件的代表性、典型性,把旁聽案件的范圍界定在社會各界關注的有影響力的、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有代表性的、本地區重大的或典型性的、信訪或領導督辦的可以公開的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等,以保證人大代表從不同領域、不同層次、全方位地了解和監督法院庭審工作。

二、永善苗族傳統蠟染面臨的困境

當前,永善苗族傳統蠟染制作面臨著“傳統與現代”“文化與商業”“繼承與突破”等種種困境,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傳承人逐步進入老年化的困境。在縣境內的苗族村寨調查了解,35歲以下的苗族婦女和女孩只聽說過蠟染,不會制作傳統蠟染這門手工技藝了,只有為數不多的45歲以上的部分中老年婦女才會和懂得傳統蠟染技藝的制作。

(二)機器化代替傳統的手工制作?,F在,由于市場對苗族服飾需求量增大,人們開始用機器生產來代替傳統蠟染手工制作,苗族服飾采用機器生產,減少了人力成本,實現了大規模的批量生產,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經濟價值。

(三)時尚充斥。在現代化潮流的裹挾下,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工業印制品越來越先進,苗族服飾正由傳統的蠟染品變成印制產品。印制產品幾元、幾十元不等的價錢就可以夠買到,又方便,又節省傳統蠟染制作消耗的時間和繁瑣復雜工序,這樣誘惑著苗族同胞改變原來的傳統蠟染制作,質地和制作工藝已失去傳統本來面目,失去了千百年來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歷史意義了。

三、永善苗族傳統蠟染傳承保護對策

(一)戰略思路

為有效地保護、傳承和發展永善苗族傳統蠟染,形成一個科學的可行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戰略。

2.塑造精品為核心。想讓苗族蠟染有品位、上檔次,在蠟染設計和創作中就必須走精品化、品牌化的戰略之路,這是苗族傳統蠟染發展的理性選擇。

3.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苗族傳統蠟染的可持續發展,很大程度上還得依賴于苗族群眾的參與以及他們的自覺保護意識。讓所有苗族人自覺成為苗族傳統蠟染保護、傳承與發展的主人,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苗族傳統蠟染的可持續發展。

(二)人才培養

1.建立傳承人保障制度。為了讓永善苗族傳統蠟染手工技藝得以傳承,應在永善縣苗族集中的村寨定期或不定期舉辦蠟染培訓班;兩個民族鄉鎮開設傳統蠟染技藝愛好培訓班;教育更多的苗族青年學習傳統蠟染,為保護、傳承苗族傳統蠟染準備一定的人才儲備。

2.培養一支研究專家隊伍。借現有的苗族蠟染技藝制作藝人們健在,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必須要把永善苗族傳統蠟染技藝制作的全部制作工序詳細記錄下來,或者把苗族傳統蠟染制作工序用影視資料記錄保存起來;編寫成有關苗族傳統蠟染文化書籍,以傳承苗族蠟染文化,吸引更多的相關人士投入到宣傳苗族蠟染手工藝制作的行業中來。

(三)搭建平臺

1.進行苗族傳統蠟染的宣傳活動,要想讓苗族傳統蠟染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傳承、發展,必須在苗族群眾中進行廣泛的宣傳,讓苗族婦女認識傳統蠟染的重要性,讓保護和傳承與發展傳統蠟染手工藝成為苗族群眾的自覺行動。通過宣傳培訓和制作傳統蠟染制作工序的影視視頻資料的學習,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關注、學習苗族傳統蠟染。

2.搭建走出去,請進來發展平臺。一是借用每年的苗族花山節這個傳統節日的平臺,以苗族服飾展演、蠟染作品展示、蠟染比賽等項目,開展各項比賽活動,并給予一定的獎勵來調動苗族婦女的積極性,讓更多的苗族婦女加入到傳統蠟染這個行業中來,這也是傳承傳統蠟染的一種方式;二是走出去學習先進經驗,借助文化旅游交易會等重大活動這個平臺,以不同形式把苗族蠟染藝術品積極融入市場,并能夠把別人的先進經驗和先進理驗融入在永善苗族傳統蠟染中來;三是請進來的方式,抓住脫貧攻堅這個大好機遇,聘請外地專家學者給予指導幫助,培養鄉土人才,到當地苗族村寨或鄉鎮舉辦蠟染培訓班。

3.著力挖掘搶救,保護民族文化資源。一是全面收集整理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做好文化文字圖像留存,儲存資源。二是加大非遺項目申報工作。突破國家級,大量增加省級項目。三是做好民族文化項目儲備。四是開展經常性群眾文化活動。讓民族文化演練常態化。五是選擇優勢項目開發利用。發展旅游產業,打造旅游品牌。

4.加大經費投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必要的資金投入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保護傳承的基本保障。一是政府要適當預算民族文化搶救保護專項資金。二是爭取省市民族文化項目建設經費。三是利用非遺項目補助資金。四是鼓勵民間資金投入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五是選擇優勢項目招商引資。

總之,保護、傳承與發展永善苗族傳統蠟染,需要永善縣苗族同胞堅持不懈的努力,自覺地提高自我保護、傳承與發展的意識。同時,苗族同胞要給傳統蠟染提供更多、更好的展示舞臺,讓更多人來了解、關注永善苗族傳統蠟染,這樣才能使永善縣苗族傳統蠟染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猜你喜歡
永善蠟染苗族
荔枝紅了
以歌為家——在滬苗族務工婦女的音樂生活
蠟染的紋飾探討
丹寨蠟染千年
貴州蠟染的審美特征及其創新應用
僑商戴永善:人生接力推 事業攀高遠
根深才會葉茂源遠方能流長
馬麗蠟染作品
苗族老照片
苗族蘆笙制作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