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仗劍江湖到為國為民

2020-12-07 05:54秦若琳
作文通訊·高中版 2020年11期
關鍵詞:游俠危難俠客

秦若琳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瀟灑來去者,“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的果決慷慨者,“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的意氣風發者,便是周游天下之俠客。游俠在中國歷史上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兩千多年來,數不清的人用不同方式記述著自己的游俠夢。

關于游俠最初最經典的闡釋,一定要追溯到司馬遷在《史記·游俠列傳》中所言:“今游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眰b者做事,不拘于道德法律,也不慕聲名富貴,只聽從良心的指引,任其中多少危險阻撓也在所不惜,如魯仲連、朱家、劇孟、郭解等。

游俠的歷史由來已久,興于征伐混亂的戰國時期,衰于獨尊儒術的漢武帝時期。戰國時期,百姓期盼著劫富濟貧、伸張正義的英雄,諸侯也渴望著危難關頭拔刀相助的俠客。許多受過良好教育又明辨是非善惡的貴族子弟,都欣然成為游俠,故而游俠之風大肆興起。誰料漢武帝獨尊儒術,這與游俠取他人性命報仇的行事風格自然是不相容的,其凋零也在情理之中。雖然現實中的游俠少了,但源于游俠本身追求正義的感染力分毫未減,百姓對他們的熱情一如既往的高漲,這便賦予了文學藝術作品中游俠角色長久的生命力。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殺人如剪草,劇孟同游遨?!闭Z出李白的《白馬篇》,訴盡后世文人對游俠的無限向往與欽慕。漢景帝時期,吳王叛亂,太尉周亞夫受命帶兵出征,本來成功無望,幸得游俠劇孟幫助,不過三個月叛亂就被平息,世人盛贊劇孟一人之力可當一國。更可贊的是,他不僅武功了得,還俠肝義膽、扶危濟困。他少時是有名的豪門世家子弟,然死后,家中竟無十金之財。這樣的游俠,不愧為詩仙的“偶像”。

游俠不僅在古代文壇上地位特殊,近現代武俠小說中也塑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俠客形象。金庸的筆下,有甘愿自殺震懾遼國的民間俠客蕭峰,有江湖豪杰皆拜服的武當道人張三豐,更有駐守襄陽數十年的武林領袖郭靖……此類人物數不勝數。他們不僅在武林中獨當一面,更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在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無數黎庶換來安寧!他們的故事傳遞著金庸對真正的“俠”的理解,凝縮為一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真正的游俠零落,幻想的游俠不朽。從唐宋到而今現世,夸張的是卓絕武藝,閃爍的是人品性情。游俠雖從社會中淡出,卻成為日臻璀璨的精神實體,成就了中華文明獨特的江湖文化。這一起一落,或許只是歷史這片波瀾壯闊的汪洋中一朵再渺小不過的浪花,但一代代人不斷推進著、傳遞著,便也終于可以由此推知整片大海的變遷,也終于可以得見中華民族對自由和正義的向往之情。

俠客之死,只愿重于泰山,不忍輕于鴻毛。不知司馬遷“悲世俗不察其意”的遺憾是不是得解,也不知千百年之后,再提起游俠,還會不會是當世人心向往之的一顆熠熠生輝的明星,閃耀在漫長靜謐的夜晚……

猜你喜歡
游俠危難俠客
俠客的蹤影
The stranger under the waterfall 瀑布之下
游俠的兩張面孔
掛羊頭賣狗肉
借我一雙慧眼
哲理思辨
俠客
細讀《白馬篇》
20年的俠客夢!
遭遇危難你有多機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