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銀模式”: 黃河流域小區段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模式梳理

2020-12-07 06:04張蕓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1期
關鍵詞:生態保護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摘 要:黃河流域全長5464公里,其中,在甘肅省白銀市的干流長度為258公里,占黃河總長度的4.72%,占黃河甘肅段總流程的28.3%,是黃河上游生態保護的重要區段。多年以來,白銀市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黃河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戰略和政策要求,堅持生態與發展緊密結合、統籌兼顧和同步推進的基本思路,多角度和多方面推進黃河生態保護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白銀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個模式是對我國黃河流域小區段生態保護與質量發展的有益探索。

關鍵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白銀模式

2019年9月18日,在鄭州召開的“全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問題,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論述,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政策要求。白銀市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視察甘肅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推動黃河流域白銀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一些實效,本文將對“白銀模式”的基本經驗進行全面總結和梳理,以企對開展這方面的相關研究有所參考價值。

一、黃河流域白銀段基本概況

白銀市位于甘肅省中部,白銀是蘭西城市群和呼包銀榆經濟區的結合部,是蘭白自主創新示范區和甘肅核心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下轄三縣兩區,總面積2.1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3.42萬人。白銀段地處黃河上游甘肅出界段,黃河干流從西峽口進入白銀市,于黑山峽下北長灘烏龍漩口出境,境內黃河干流258公里,占黃河甘肅段總流程的28.3%,占黃河甘肅段下段的53.75%,年均入境流量293億立方米,沿岸4個縣區18個鄉鎮,91個行政村27.98萬人,32.37萬畝耕地,流域面積14710平方公里。黃河流域白銀段位于北方防沙帶、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和青藏高原生態屏障的結合區域,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區、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區、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養區的集合部位,生態地位極其重要。白銀市位于黃河流域泥沙治理和全國“兩屏三帶”生態安全屏障的最前沿,黃河上游生態保護與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在白銀,甘肅省落實保衛黃河生態主體責任的攻堅區域也在白銀。由于區域內干旱少雨、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夏季多暴雨、植被覆蓋率低、坡度大等原因,成為黃河上游含沙量最高的區段之一。因此,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綜合治理,關緊水土流失“閘門”,減少黃河輸沙量,是對白銀市治理黃河提出的必然要求。[1]

二、“白銀模式”形成過程中的主要困難

由于老工業城市歷史欠賬大,地方財政困難,特別是由于國家投資規模和補助渠道有限,“黃河白銀段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至今沒有得到除普惠政策外的專項資金扶持,破解黃河上游生態問題和保護治理難題存在許多困難。

一是流域內水土流失嚴重。由于域內植被稀少,地面坡度較大,土壤節理性差,水力侵蝕嚴重,水土流失面積1.45萬平方公里。尤其是境內一級支流祖厲河是有名的泥河,據《甘肅省河流泥沙公報》記錄,祖厲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069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輸沙量4330萬噸,多年平均年平均含沙量405千克/立方米,屬于強度侵蝕范圍,水質常年為劣V類。

二是歷史遺留生態問題突出。白銀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和老工業基地,曾創造了銅產量、產值、利稅連續18年全國第一的業績,為共和國的建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由于歷史上環保投入欠賬大、裝備技術落后,資源循環利用水平較低,產生大量工業“三廢”,如白銀公司礦山露天開采以及大量剝離廢棄礦石造成的礦山生態恢復問題、東大溝流域重金屬污染問題等,使白銀一度成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三是高揚程引黃灌區保障能力持續弱化。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為解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缺水問題,甘肅省實施了景電、靖會、興電等大中型高揚程引黃提灌工程,在騰格里沙漠南緣形成了百公里的綠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沙漠南移,發揮了巨大的生態效益。但由于灌區運行近半個世紀,渠系老化、滲漏嚴重,土壤鹽堿化加劇,生態補水滯后,灌溉效率和效益不斷下降。

四是資源性和指標性缺水問題嚴重制約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白銀市位于中溫帶半干旱區向干旱區過渡地帶,年降水量180-450mm之間,且多集中在7、8、9三個月,年蒸發量達1500-1600mm,是平均降水量的4.5倍。多年平均地表水水資源量為1.4億立方米,地下水水資源可利用量0.92立方米,按照黃河流域“87分水方案”,白銀市耗水指標為5.35億立方米,人均耗水指標311立方米,水資源嚴重不足的現實問題成為制約農業發展、工業化發展和生態建設的瓶頸問題。

三、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同步推進的“白銀模式”

白銀市在甘肅乃至黃河上游地位特殊、地理條件復雜,兼具上游中游特征,代表性強、示范作用強,白銀段按照“北部騰格里沙漠南緣防風固沙、中部沿黃高效節水生態經濟帶建設、南部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保持”三大片區,分片治理。按照水源涵養、生態廊道、高效節水、污染防治、生態產業、文旅融合發展等重點項目,建設“生態、安全、文化、數字、幸?!蔽宕簏S河,構筑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著力打造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創新治理的“白銀模式”。[2]

一是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生態黃河”。白銀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綜合施策恢復林草植被,重點實施了黃河干流兩岸20公里范圍內生態屏障、廊道建設工程;以區域內景泰縣和靖遠縣的12個鄉鎮為重點,采取科學合理防沙、治沙,加大鹽堿化治理力度的祁連山東延段與騰格里沙漠交匯區沙化鹽堿化治理項目;以及,對黃土高原溝壑區生態環境脆弱、生存條件惡劣、居住分散且脫貧難度大的村實施移民搬遷,設立生態自然恢復區,實施封禁育林等生態修復模式的生態移民自然恢復工程。

二是保障黃河長治久安,建設“安全黃河”。白銀市堅持抓好水沙關系調節、污染治理和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增強水安全保障能力。對以祖厲河為主的支流,實施河道疏浚、堤岸防護、梯田、淤地壩等,同時,進行喬灌草合理搭配,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結合,逐步建立起措施配置合理的水土保持工程體系,增強水源涵養能力,進行全流域泥沙治理;建設工業污水集中治理設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收集管網、農田退水污染控制、高標準農田建設等一大批項目;對景電、靖會、興電等大中型高揚程引黃提灌區,實施節水改造提升和鹽堿地治理、農田排灌污水資源化利用等工程,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提高灌溉保證率和水資源利用率。

三是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價值,建設“文化黃河”。白銀市有大量與黃河有關的旅游資源,這是天然優勢。這些年以來,白銀市把大力發展生態旅游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手段,探索“文旅+”發展模式,講好“黃河故事”。以黃河沿岸的黃河石林、黃河大峽、烏金峽、花村顧家善、水川濕地公園、永泰龜城、大敦煌影視城等景區為龍頭,打造多種多樣的旅游項目,規劃建設了10多個沿黃鄉村旅游示范點,讓生態旅游因黃河而靚麗,沿岸農村農民因黃河而富裕,形成了艱苦眼獨特優勢的黃河生態旅游經濟帶,生態旅游快速增長。

四是全面提升保護治理水平,建設“數字黃河”。白銀市綜合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構建一體化的數字集成平臺,加強上下游城市間深度合作,建立流域生態環境監測與預警系統,實現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動態、實時監控,鞏固提升防洪減災、水量調度、水質監控、水土流失治理與監測、水利工程供水保障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增強黃河治理保護的基礎性、科學性和前瞻性,實現黃河的長治久安和黃河流域的高質量發展。

五是推動綠色發展,建設“幸福黃河”。白銀市立足自身區位優勢,在具體工作中明確了“水源涵養、生態廊道、高效節水、污染防治、生態產業、文旅融合發展”的實施原則和工作機制,著重推進沿黃生態經濟帶建設,加快有色金屬、化工、能源等傳統產業綠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帶動先進制造、中醫中藥、數據信息、通道物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促進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努力讓黃河成為造福白銀人民的幸福河。

參考文獻:

[1]白銀概況.白銀市人民政府,www.baiyin.gov.cn

[2]白銀市組織召開黃河白銀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討會,白銀文明網,http://gsby.wenming.cn/jjby/201909/t20190927_6078931.shtml

[3]白銀市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持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白銀文明網,http//gsby.wenming.cn.2019-10-28

[4]以上數據均來自白銀市統計局有關資料

作者簡介:

張蕓(1982--)女,漢族,甘肅省白銀市人?,F任中共白銀市委黨校(白銀行政學院)理論研究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科學社會主義。

猜你喜歡
生態保護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黃河流域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貴陽生態保護法庭的成立與發展
沈陽臥龍湖區域生態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我國生態文明法制建設問題研究
三十六計之順手牽羊
黃河流域農田土壤有機氯農藥殘留污染特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