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幼兒園科學教育中的環境創設

2020-12-07 06:16董雅新
家庭·育兒 2020年5期
關鍵詞:環境創設原則幼兒園

董雅新

【摘? 要】科學是幼兒園教育的五大領域之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該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庇變簣@科學教育活動應以環境創設為基礎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使幼兒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最終在探究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科學探究的品質。本文主要從心理環境創設和物質環境創設兩方面展開論述,介紹了科學教育環境創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以及教師可以如何利用環境開展科學教育活動。

【關鍵詞】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環境創設;原則

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進,科學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大到航天空間技術,小到不斷更新換代的智能手機,人類的吃穿用度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科技。在科學技術的加持下,我國的各行各業都得到了快速發展??萍嫉陌l展離不開科學,科學的發展離不開鉆研科學的人,所以培養科技人才在如今的時代就顯得尤為重要。

1995年江澤民提出“科教興國”戰略,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茖W技術就是生產力,最大最有潛力的“生產力”其實就是幼兒。因此幼兒時期科學啟蒙教育開展的成功有否,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他們成為未來科技人才的基礎??茖W領域作為幼兒園教育的五大領域之一,包括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兩個方面。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翱茖W教育應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及環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比藙撛飙h境,環境同樣也創造人,科學探究離不開科學教育環境的創設,二者息息相關。良好的科學教育環境的創設,是實現幼兒園科學教育目標的前提,也是進行科學教育活動的必要條件。幼兒園科學教育環境創設的內容主要從幼兒參與活動的需要出發,具體包括心理環境和物質環境。兩方面缺一不可,是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基礎和保證。

一、心理環境創設

幼兒園科學教育中的心理環境創設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指教師為教育活動做好的充足的心理準備和知識儲備。比如:天氣干燥的秋冬季節,靜電現象比較常見。幼兒會在開關門、穿脫衣物、梳頭、玩鬧等接觸中,感受到靜電現象,由于不了解這一現象,加上幼兒好奇好問的年齡特點,他們很容易對靜電現象產生極大的興趣。作為成人的我們當然知道這是靜電現象,但怎么抓住這一良好的教育契機,既讓幼兒了解靜電這一現象,又能發展并保持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就對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僅要知道靜電是摩擦產生的微弱電流,能用簡潔易懂的語言傳達給幼兒正確的科學知識,還要有關于什么材質能引起靜電、靜電有何作用、對人體是有利還是有害等的知識儲備,同時做好接收幼兒那充滿奇思妙想的腦袋里發出的一系列疑問的心理準備。與其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不如說是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不老泉。心理環境創設的另一方面指教師為幼兒提供寬松和諧、安全自由的,幼兒可以放松表達和傾訴,不壓抑、不緊張的環境?!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指出,“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地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幼兒思維發展的特點決定了2~7歲的幼兒有許多前概念,這是他們自我中心思維特點的表現,所以要允許幼兒出錯,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接納幼兒的不同意見,還要給予幼兒鼓勵性激勵性的評價。

二、物質環境創設

幼兒園科學教育中的物質環境創設指教師在時間和空間上保證幼兒能自主地開展活動,給幼兒提供材料的同時,也要保證幼兒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對材料進行探索,還要創設對幼兒有激發性的環境,發揮環境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環境成為課程的組成部分,具體可分為三個方面,分別為戶外環境、室內環境和材料投放。

(一)戶外環境創設

1.戶外活動場地的環境創設。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場地彌補了室內活動場地面積小,活動范圍受限的局限性,是室內科學教育活動場地的延伸。室外活動場地既要保障幼兒活動時的安全,又要方便幼兒鍛煉體魄,認識自然。場地整體布局要合理,有適合幼兒進行大肢體運動的平坦空地,有鍛煉身體的攀爬區,可以陳列滑梯、平衡橋等大型玩具?!皯敉獾母黝悎龅叵蛩杏變洪_放,平均每班的戶外游戲活動場地應不小于60m2?!苯處熆梢岳脩敉鈭龅貏撛O科學教育活動,如教師設計的有關人體結構和功能,生活中的力等科學教育活動,就可以讓幼兒在奔跑,攀爬、騎車中既鍛煉身體,也能感知到人體不同結構的功能和力在生活中的存在;在進行與水有關的科學活動時,比如水的流動性,在室內進行此類活動時,一旦幼兒不小心把水灑在地上,濕滑的地面很容易使幼兒滑到而發生危險,而在戶外進行,由于活動場地大,且有太陽光照和自然風,可以另外選擇一片干燥的地方繼續進行,而且灑濕的地方在光照和風吹下很快就能變干。

2.玩沙玩水區的環境創設。玩沙玩水區是幼兒園最常見的區域,玩水玩沙也是幼兒熱愛的一種活動。此區域的創設首先要保證沙和水的干凈。其次,沙子要定期翻動晾曬,水深不宜超過30cm,水池形狀設計自由,夏季水池的水也要定期更換。教師可提供小桶、勺子、鏟子、造型模具、瓶子、噴水壺,以及配合教學內容的一些材料。在玩沙玩水區開展科學教育活動,可以讓幼兒了解沙的特性,物體密度與下沉速度的關系,區分干濕、深淺的概念,沙遇水會有怎樣的變化等。

3.自然區的環境創設?!白尳逃貧w真實的生活,讓幼兒回歸自然的環境”這是《綱要》中蘊含的理念。大自然是天然的百科全書,有真實、具體、生動的學習內容。這里所說的自然區包括種植區和養殖區,在幼兒園中幼兒所能接觸到的最接近自然的資源就是在自然區。種植區一塊或幾塊空地,選擇光照充足、澆灌方便、土質肥沃的地方,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設置一個專門的種植基地。養殖區可以設置在戶外,也可以設置在室內,具體可以根據需要來定。戶外的養殖區可以選擇設置在種植區的旁邊,一來種植區可以為動物們提供部分可食用的飼料,二來動物的糞便也可以作為肥料,這樣有利于資源的循環利用。戶外通風性好且可以建造比室內活動空間大的場所,像兔子、小雞、山羊等這些糞便氣味較大的動物就可以放在戶外飼養,還能保證它們有相對自由的活動空間。種植區可以種植一些常見易照料的蔬菜,如:白菜、蘿卜、香菜等,也可以種有明顯季節性的植物或作物。這樣教師就可以利用自然區的資源開展科學教育活動,如開展適合長期觀察的樹葉一年四季的變化活動,認領作物讓幼兒自己照料,做觀察記錄路,了解植物或作物的組成部分、生長變化規律和生長的必要條件等。給幼兒提供鏟子、小桶、花灑等工具讓幼兒學會使用工具。這樣的科學教育活動就貼近幼兒生活,就能讓幼兒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而引發幼兒對自然觀察的熱愛和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欲。

(二)室內環境創設

1.走廊、墻壁的環境創設。走廊和墻壁的環境創設在教育活動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創設時應注意安全、美觀和童趣,可以投放圖文版科學家和有趣的科學現象的介紹,比如外國的牛頓和愛因斯坦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家,我國的錢學森、袁隆平、屠呦呦和鐘南山等具有重大時代貢獻的科學家,移動拼圖和迷宮,科學實驗工具的立體模型等,這樣在日常的活動,路過,排隊等環節就可以直接利用這些資料給幼兒講解,需要注意的是,高度的設置需要考慮幼兒的身高,觀看類的要設置在幼兒舒服的視線范圍內,可操作類的也要考慮幼兒操作的便捷性和舒適性。

2.科學探索區的環境創設??茖W探索區也可以稱為科學活動室,一般是每個教室都會有相應地區角,有條件的幼兒園也會專門開設一個活動室,供教師和幼兒使用,進行科學探索活動。室內墻壁的裝飾可以參照走廊和墻壁的環境創設的內容??梢酝斗挪僮黝悾罕热绻?,提供各種鏡子,提供手電筒、簡單的摩擦起電裝置;聲,提供音叉、鼓、電話等;制作類:制作標本、玩具等,工具類:剪刀、鉗子、鑷子等。

3.自然角的環境創設。室內自然角的位置選擇依然要考慮光照和通風,便于澆水等條件,與戶外不同,室內自然角投放的植物或動物一般體積不大,便于照料和飼養。植物比如綠蘿、金錢草、多肉、太陽花、孔雀草、蒲公英等,動物可以考慮烏龜、金魚、蝌蚪等。同樣可以觀察植物和動物的生長規律和生活習性,可以開展有關植物光合作用的科學實驗活動。

(三)材料投放

“不管是在戶外環境還是室內環境中,在預定性還是選擇性的科學教育活動中,材料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苯處煘橛變禾峁┑牟牧蠎摑M足以下條件:①數量充足,種類豐富。即注重多樣性和豐富性,給幼兒較充分的選擇余地,同時也能使幼兒感受不同性質材料的質感;②安全性。避免幼兒接觸到有毒有害的材料危及生命健康,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要減少易碎性材料的投放;③材料的層次性。即材料的難易程度,因為幼兒的能力發展水平不同,每個幼兒的最近發展區也不同,不同層次的材料可以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讓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在同一次活動中都能有所收獲,有進步的體驗。同時,材料的投放要考慮幼兒的①年齡特點,要能夠讓幼兒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使用這些材料。②心理發展特點。材料的擺放可以有創意性,顏色選擇上要鮮艷,這樣可以引起幼兒的注意。③生理特點。桌子凳子的重量和高度、各種工具的大小和重量、物品擺放的高度都要在幼兒生理范圍內,符合幼兒的身高特點,方便幼兒取用。④循環利用。循環利用既可以節約物質成本、經濟成本又可以節約人力成本,把教師解放出來不做重復性的工作,還能讓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交換班級材料能達到長時間保持幼兒興趣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幼兒園科學教育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環境,發揮環境的教育價值為科學教育服務,利用環境,把環境、科學和游戲相結合開展適宜的科學教育活動,讓幼兒在教師創設的環境中保持好奇、好問、好探索的特點,形成有益終生的科學探究的良好品質,真正實現科學教育環境創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陳佳黎.幼兒園科學教育環境創設與利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02).

[2]吳曉明.創設“益玩趣學”的科學教育活動環境初探[J].幼兒教育研究,2020(01).

[3]楊曉玲.《幼兒園環境創設》課程資源開發的理論與實踐[D].云南師范大學,2004.

[4]施燕.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與活動指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5]周曉.如何創設科學教育環境促進小班幼兒科學發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4).

[6]高原.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環境創設的個案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7.

[7]楊秀麗.淺談幼兒園如何創設適宜的教育環境[J].當代學前教育,2014(04).

猜你喜歡
環境創設原則幼兒園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則
愛“上”幼兒園
想念幼兒園
惹人喜愛的原則(二)
惹人喜愛的原則
幼兒園私家菜
原則與原則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