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學課內課外教學模式的改革探討

2020-12-08 13:06陳烽浙江大學公共體育與藝術部
灌籃 2020年23期
關鍵詞:學時學分體質

陳烽 浙江大學公共體育與藝術部

一、前言

高校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適應教育理念的更新,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滿足人才培養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伴隨著我國學校體育目標的進一步明確,“健康第一”的主導思想已經深入人心。高校體育教育是整個學校體育教育的最后階段,也是終身體育教育至關重要的一環。因此對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是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不斷完善和提高的內在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本文通過對浙江大學公共體育與藝術部這幾年大刀闊斧式的體育教學改革研究,深入分析其課內課外教學模式特點,深化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提高體育教育教學質量,構建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體系,為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二、浙江大學公共體育與藝術部關于體育課內課外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內容

進一步深化體育課程改革,領全國高校之先河,受到社會及媒體的廣泛關注和肯定。通過課內體育與課外體育兩大模塊的重構與改革,構建“全方位、全成員、全過程”的“三全”體育教育教學生態課程新體系,最大限度地建設體育課程,開足開齊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體育樂趣、增強身體素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有效地活躍校園體育文化,促進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提升體育教育教學強身塑心和鑄魂育人功能。

(一)重構體育課程體系

浙江大學本科生體育教育教學課程體系由課內體育和課外體育兩部分構成。課內體育包括:專項技能課、身體素質課和運動訓練課;課外體育包括:鍛煉與體測、品牌與文化和競賽與交流。從2019年級開始,學校實行新的培養方案,實施體育必修課程五年全覆蓋。

體育學分和體育學時同時增加。體育學分有原來的4+N個學分增加到6+N個學分即學生在大學期間必須修滿課內體育和課外體育的6+N個必修學分才能畢業。大一、大二、大三修讀的體育課程,每門課程1學分;大四、大五修讀的體育課程,每門課程0.5學分/學年。體育學時由原來的每周2學時增加到大一每周2次體育教學課,設置專項技能課和身體素質課,每學期為54學時;大二大三每周1次體育教學課,設置專項技能課,每學期為36學時;大四大五必修“體測與鍛煉”課程≥ 68學時/學年(其中體測4學時、課外鍛煉64學時)。參加學校運動代表隊的學生,可免修體育課。

(二)開齊開足體育課

實施本科階段體育課程全覆蓋,課內體育課程從4個學期轉變為6個學期,體育學分從4+N轉變為6+N;體育學時從2017年前的144學時,轉變為2018級學生修讀216學時,2019級學時修讀252學時。逐步形成專項技能課、身體素質課、運動訓練課、國家體質健康測試、體育與健康知識、校園體育競賽、課外體育鍛煉等多樣化的課程類別體系,將體育教育教學貫穿大學整個過程。推進研究生體育課程改革,從2019-2020學年冬學期開始,在研究生專項技能課的基礎上增加了運動素質課,納入研究生公共素質必修課程,進一步加強研究生體育課程建設,滿足研究生對于體育活動的需求。2019年度,研究生專項技能課開設26個班級,運動素質課開設5個班級,選課人數共1156人。

(三)學習成績評價方法

大一到大三體育課程,專項技術占40%、身體素質占25%、體育理論占10%、學習過程10%和課外APP鍛煉15%;大四、大五體育課程,從行為態度、體質測試成績,采用合格與不合格評價。體育課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記分辦法,并根據學校計算學分績點的有關文件要求執行。見表1、表2。

表1 大一第一學期體育課程成績評價辦法

表2 大一第二學期及大二大三學期體育課程成績評價辦法

(四)做實做足課外鍛煉

有表3可見,每位大一至大三學生,每學期每周須2次通過浙大體藝APP跑距鍛煉,操場和校園都可以選擇;特殊天氣周可在其它周補齊。有效跑距和次數:男生有效跑距≥3.5公里、女生有效跑距≥2.5公里,且在12-45分鐘之間完成,為1次有效次數;有效鍛煉時段:秋(春)學期第一周至冬(夏)學期第七周,時段為6:00—7:30和15:30—22:30。

表3 課外APP跑鍛煉評分表

(五)建設運動俱樂部

依據“三全”體育教育教學生態課程新體系,俱樂部課程實現課內和課外“全方位”,必修和選修“全過程”;教學課初、中、高級三層次,訓練課ABC三大類,輔導課技能、體能、功能三歷練。俱樂部會員涵蓋本科生、研究生、教職工、校友“全成員”。

(六)創新課外體育課程載體

繼續深化以賽促練即開展好三好杯系列體育賽事,以測促練即多次開放學生體質測試,運動干預即常年舉辦體質提高班,對體質弱勢群體給予更多的幫助,指導輔導即結合下院系,輔導各院系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從而吸引更多教師和學生師生參與,形成良好的人人關注、人人參與及人人受益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三、浙江大學公共體育與藝術部體育課內課外教學模式改革的成效

(一)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顯著提高

課改后學生自主鍛煉積極性顯著提高,完全實現50-60%以上本科學生能參與校內體育競賽與活動,70%以上本科學生堅持每天體育鍛煉1小時或每學期累計體育鍛煉60次以上,具體(參見表4)。

表4 2018-2019級學生體育鍛煉與體育競賽一覽表

(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提升

數據統計顯示,課改后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提升,合格率連續6年在95%以上,名列全國、全省前茅,尤其優秀率、良好率持續提高(參見表5),高于全國均值二倍。連續6年在浙江省本科院校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抽測中名列第一(除浙江警察學院外)(參見表6-7)。

表5 2016-2019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一覽表

表6 浙江省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抽測本科院校近3年按合格率全省排名(成績相同的學校依次按優良率、優秀率排序)

(三)運動競技水平取得長足進步

2017年,運動隊在第十三屆全國學生運動會上獲19金,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獲得校長杯。2015至2019年,課改后體育代表隊在省級以上體育競賽中獲獎牌數持續增長。

表7 浙江省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抽測本科院校近3年按優良率全省排名

我校公共體育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舉措得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充分肯定和全國百余所知名高校前來借鑒,并應用于實踐。首批入選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2018年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國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我校龍舟項目入選,是獲批的55個基地中9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基地之一(其余均為藝術類、手工藝類項目)。并且取得了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龍舟賽艇主席單位。

四、課內課外教學模式改革的結論和建議

1.課內課外協同體育教學模式對培養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和建立終身體育意識有著積極的作用,還能保證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2.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構建課內課外協同教學模式,在體現教師的教學價值和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等方面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和價值。

3.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學校在場館建設、師資隊伍、制度規劃和科學研究等各方面應加大支持的力度。

4.課內課外協同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踐運用,不僅滿足了大學生的體育學習和訓練的個性化需求而且迎合了時代發展對大學生教育的高標準和嚴要求,提升了體育教學的效率,增強了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對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猜你喜歡
學時學分體質
28天吃出易瘦體質
學習不是“刷學時”
學分
中日青少年體質PK
試論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的學時問題
廣東 開辦終身教育“學分銀行”
針對產婦體質特定食補
《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的四個關鍵問題——基于國際比較的視角》
高校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學分/學時換算研究
完善“供應鏈管理”課程內容體系的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