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婦女兒童保育工作探析
——以《中國婦女》(1939-1941 年)為例

2020-12-08 01:11
山西青年 2020年7期
關鍵詞:保育院陜甘寧邊區婦女兒童

匡 俊

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1937 年盧溝橋事變后日本掀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在中國土地上肆意踐踏。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蹂躪,手無寸鐵的婦女和兒童遭遇生存危機,衛生保育問題更是成為一大難題。在陜甘寧邊區由于婦女兒童衛生保育常識匱乏,婦女兒童的死亡率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中國共產黨在宣傳抗戰,動員婦女運動的同時,對婦女兒童保育問題也相當重視。1939年6 月1 日中共中央婦女運動委員會在延安創辦的《中國婦女》(1939-1941 年)是中國共產黨在陜甘寧邊區宣傳婦女政策的主陣地,同時也是黨開展婦女兒童保育工作的重要媒體。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個婦女期刊,《中國婦女》在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戰的理論、方針、政策,積極推動婦女解放運動的開展的同時,還十分重視婦女兒童保育工作,不僅刊登有關婦女兒童保育方面的理論常識,還刊登有關婦女兒童保育工作實踐經驗的分享,促進陜甘寧邊區婦女兒童保育工作的開展。

一、《中國婦女》與婦女兒童保育

1939 年3 月3 日,中共中央婦委強調:“為達到建立婦女統一戰線的目的,不應輕視或放棄任何性質任何形式的實際工作的機會與可能,如慰勞、救護、自衛、宣傳、教育、保育兒童,辦合作社,開手工廠、幫助軍隊服務等實際工作,都應看作是組織和接近婦女大眾以及建立婦女上下層統一戰線的機會?!雹佟吨袊鴭D女》正是在中共中央的重視下于6 月1 日創辦,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開展婦女兒童保育工作的重要媒體,在創刊之初,毛澤東同志專門為其題發刊詞:“男女并駕,如日東方”“有婦人焉,如旱望云,此編之作,佇看風行”。②表明婦女是推動中國革命勝利的主要力量之一,然而在動員婦女解放自身投入民族解放的過程中,婦女兒童保育問題成為絆腳石,因為先有婦女兒童健康然后再有婦女解放,所以中國共產黨動員一切能夠動員的積極力量,在推動婦女解放運動的同時高度重視解決婦女兒童保育問題。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婦女》在1939 年到1940 年,一年多的時間內,刊登有關婦女兒童保育方面的文章約30 篇,其中關于婦女方面健康保育文章約6 篇,主要涵蓋三個方面:婦女衛生健康、婦女纏足和婦女生育健康,婦女保育方面的撰稿人主要是朱仲麗、李潤詩以及對中央醫院金茂岳醫師的采訪,為陜甘寧邊區婦女乃至全國婦女普及健康保育常識。關于兒童保育方面的文章約20 篇,主要涵蓋三個方面:嬰幼兒的健康與飲食、嬰幼兒的清潔衛生和保育院與女大托兒所的建立與推廣。兒童保育方面的作者主要是凌莎、方紫等。此外琴秋和王明等都為保護婦女兒童問題發表過文章。這些文章是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期間動員廣大力量努力解決婦女兒童保育問題的印證,是中國共產黨關心愛護婦女兒童的重要體現,就像婦女運動負責人在延安女子大學講話中說到的:“我們共產黨最愛護母親!我們共產黨最愛護孩子”。③作為中共中央領導人,毛澤東同志對《中國婦女》也寄予厚望,希望能夠通過這一載體多渠道地解決人民群眾的難題。

二、延安時期婦女保育工作

(一)科普月經常識,思想與身體雙解放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對待月經始終是一個消極態度,視女子月經為不潔之物,甚至在婚嫁大喜之事上都要求避開女子月經。這種傳統落后思想加上婦女衛生常識教育的短缺,導致許多婦科病的發生,增加了女性的死亡率。在抗戰時期,需要大量婦女投入生產抗戰工作,可是由于婦女衛生常識的缺乏,部分婦女身體虛弱,不懂得保護身體,嚴重影響了婦女運動的開展。因此,中國共產黨為了保育婦女衛生,降低抗戰時期婦女死亡率,推動婦女運動的有效開展,在《中國婦女》報刊中,就有側重地向廣大婦女普及衛生常識。在《談談女子的月經》一文中,朱仲麗詳細介紹了女子來月經來潮的原因,女子來月經時年齡,注意事項以及一些經期病。此外,為了提高廣大婦女的衛生常識,《中國婦女》報刊專門列出一版衛生常識專欄,宣傳關于婦女方面的衛生常識。李潤詩為婦女介紹了婦女的白帶,以往對于這些話題,婦女們都是羞于啟齒,甚至于在患上婦科病時也羞于看病,或者自己都不甚注意,等到發展成致命的大病時才去求醫,卻發現已經晚了。另一方面社會上大多都是男性醫生,女性醫生則少之又少,在傳統禮教文化的影響下,婦女患了病更是不愿找男性醫生治療。在關于婦女白帶的這篇科普文中,詳細介紹了婦女白帶產生的原因,并對其進行區分:“凡是女子由生殖機能成熟期(月經來潮的時期)開始,多少均有一種白色液體由陰道流出。此種液體由于它的性質、分量與外觀的不同,可分為生理的與病理的兩種?!雹芤约坝纱艘l的各種婦科病,例如子宮癌腫,子宮口糜爛,子宮內膜炎,陰道炎等等。中國共產黨利用《中國婦女》對婦女群眾科普生理健康常識,幫助廣大婦女破除迷信思想,正視生理健康,在有限的條件下愛護自己的身體。

(二)普及生育知識,宣傳科學節育

婦女是占人類半數的生力軍,兒童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婦女和兒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事關婦女和兒童的生育常識卻常常被忽略且由于文化落后,許多地方還保留著生育陋習。為了動員廣大婦女和兒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中國共產黨格外注意對婦女生育常識的教育。首先,在受孕和分娩方面,朱仲麗為群眾解釋只有當男子的精液和女性的卵子結合時才能孕育出胎兒,以及孕婦在將要分娩時的狀況,這就為婦女受孕和生產提供科學健康的常識教育,避免受封建落后思想的侵蝕,把受孕、生產和鬼神聯系在一起,提高邊區婦女的受孕率。在邊區艱苦生活環境中,有相當一部分婦女出現早產或小產的問題,而群眾對于這些問題無法形成正確的認識,作為中央醫院的權威醫生,金茂岳醫師為群眾解答了婦女早產或小產的原因。此外他還為群眾解釋了臨床流產的現象并提出預防的方法,他告誡群眾早產,小產以及墮胎對婦女的身體損傷非常大,因此必須加以重視和預防。從而幫助邊區婦女理解容易造成早產或小產的原因,采取正確的預防方法,在保護婦女身體健康的同時降低了嬰兒死亡率。在抗戰時期,許多婦女為了能夠全身心投入革命當中,出現了打胎的現象,黨中央非常重視這一問題,制定相關法令政策,“如發現私自打胎,不僅對女的,對男的,均必須給予嚴厲的批評和處罰”。⑤

通過《中國婦女》刊登的文章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大力支持婦女解放運動,充分肯定婦女運動的作用,即使在民族遭遇危機,戰爭不斷,物資缺乏的環境下,仍高度重視婦女保育問題,通過各種途徑努力促進婦女保育工作的開展,不僅提高了邊區婦女衛生健康水平、推動婦女運動的有效開展;也突出了黨的形象,鞏固了黨的群眾基礎。

三、延安時期兒童保育工作

(一)普及兒童健康常識,提倡代乳制品

當戰時兒童保育會將難童聚集起來,如何保育他們成為一大難題,就戰時兒童保育會陜甘寧邊區來說,多數婦女是鄉下的農村婦女,對兒童保育知識了解較少,甚至不知如何教養兒童,所以中共通過保育院、托兒所等場所保育兒童的同時也通過《中國婦女》月刊向大眾婦女普及兒童保育知識。

一方面,關于嬰幼兒的健康。在抗戰年代,由于營養和衛生得不到充分重視而患病的嬰幼兒比例是很大的,此外又因為醫藥和人才的短缺,許多病癥得不到重視與醫治,導致抗戰期間兒童死亡率較高。所以在《中國婦女》月刊中開辟了一個專欄——和母親們談談心,專門為邊區婦女普及關于兒童健康問題。其中一篇就詳細介紹了嬰兒軟骨癥的原因并提供了治療的方法。另一方面,關于嬰幼兒的飲食。由于邊區生活艱苦,物資匱乏,母親缺乏乳汁,嬰幼兒得不到充足的奶水是常見現象,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凌莎在《羊奶哺嬰的經驗談》中提倡母親們使用羊奶來代替母乳,以補充嬰幼兒所需要的營養。在這篇文章中她詳細地介紹了如何選擇合適的母羊,“母羊中要選擇大奶羊。蕃茄形式香瓜形的長乳房的母羊,因為大奶羊不僅乳汁較多,并且乳汁的分泌也可保持較長的時期?!雹拊诔跗?,陜甘寧邊區保育院兒童飲食沒有得到重視,經常是不分年齡的大小,七八十個孩子吃一樣的飯,在肉類、菜蔬的供給上也不經常,在做法上只是以熟為標準,沒有注意飲食是否適合兒童消化的問題。但在中國共產黨的普及教育后,加上中央醫院金茂岳醫師給出的許多有益的建議?!斑厖^保育院兒童的飲食,由于侯大夫的正確指示,以及我們全院工作人員之加倍注意與集中力量的改善之下,才有了今天的顯然的成績——兒童們的臉色紅潤了,身體胖壯了,尤其是病兒漸漸都健壯起來,大半都會走路和說話了”。⑦

(二)普及科學接生方式,提倡清潔衛生

在陜甘寧邊區,嬰兒的死亡率是比較大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生理衛生常識,比如,許多農村婦女在生產剪嬰兒臍帶時仍使用一些土方法:用剪刀剪臍帶,再用灶灰或泥土撒在肚臍上;或是用火燒小鐵條,鐵塊來烙斷臍帶;或是完全脫離一切用具,以嘴來咬斷臍帶;或是以手與腳拉斷臍帶,導致許多嬰兒剛出生就得破傷風,傳染病甚至于死亡。更令人痛心的是,由于部分腐朽封建思想殘存,一些人看見嬰兒死亡率大,還認為是送生娘娘偷去了,甚至還有人認為是生產者本人的命不好。因此在《中國婦女》第二卷中特別轉載了金茂岳醫師講述關于如何剪嬰兒肚臍帶的文章,一方面為廣大婦女提供科學的生產剪臍帶的方法,降低邊區嬰幼兒死亡率;另一方面也破除傳統封建思想的禁錮。另外,關于嬰兒的衣著、被褥、睡眠、清洗和與人接觸等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都需要一一重視,在能做到的范圍內給嬰兒一個健康舒適的生長環境。通過報紙刊物等方式的宣傳和普及,陜甘寧邊區兒童保育問題受到廣大群眾的注意和重視,在黨和邊區政府的支持下,邊區兒童保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三)保育院與女大托兒所

陜甘寧邊區第一保育院的前身是邊區托兒所,作為中共保育戰時兒童的重要場所,陜甘寧邊區第一保育院在中國共產黨和陜甘寧邊區政府的極大重視與支持和鄧穎超同志的領導下,迅速發展壯大,“他已由幾十名乳兒設備的托兒所壯大到收容了幾百余名的兒童,并且規模相當完整的今天的保育院了?!雹啾S簝炔康慕M織也有了系統的劃分,主要為小學部、幼稚部、嬰兒部、乳兒部4 個部分?!靶W部最初成立時,不到一百名兒童,現在已經收容到二百七十九名”⑨?!靶W部的兒童除學習以外,還參加生產工作:開荒、種地、種菜、縫紉、編制等,而且無論在哪一方面都有顯著的成績?!?。⑩抗戰時期,陜甘寧邊區保育院為保育兒童事業做出了典范,推動了中國兒童保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作為婦女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時又極大地促進了陜甘寧邊區乃至全國婦女運動的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對兒童保育工作的格外重視并嚴格落實到群眾當中的一個縮影。

雖然保育院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但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它的范圍只能局限于救濟難童,還沒有擴展成為收留所有家庭兒童,成為母親們為了參加社會工作寄托孩子的場所。而安置兒童又是開展婦女運動的先決條件,因此陜甘寧邊區就有了創辦女大托兒所的嘗試?!坝谑窃谀顷柟庾詈每諝庾钚迈r的山頂上開辟了孩子們的樂園,從此出沒著白衣翔翔的保育員,從此小鳥似的咿咿呀呀不斷地蕩漾在寧靜的空氣里——近二十個革命的幼芽在物資困難的條件下最令人滿意地被哺養著愛護著了?!?11)延安中國女子大學托兒所是在其成立后半年內創立的,成功解決了當時以孕或已生產的女大學生的困擾,他們可以一邊讀書工作一邊照看孩子,這樣不僅解決婦女本身許多痛苦和麻煩,提高了她們參加革命的積極性,而且還保護了后代,降低了嬰兒的死亡率。女大托兒所和母親班取得的顯著成績,是中國共產黨成功探索兒童保育工作的標志,在全國起著模范和推動的作用。

四、延安時期婦女兒童保育的意義

(一)促進婦女解放運動的開展,推動抗戰的勝利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君權神授和三綱五常的倫理道德觀念下,婦女得不到重視,在經濟、政治、文化上沒有自由,甚至連基本的人身自由都被剝奪,生存的權利難以得到保障。當中國的大門被列強打開后,婦女除了要遭受封建主義的壓迫外,還遭受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殘害。尤其在日本發動侵略戰爭期間,婦女更是遭受殘酷的折磨。戰火導致的家破人亡,日本官兵對婦女的殘暴蹂躪使得婦女生存面臨極大威脅。在此背景下,中國婦女逐漸有了覺醒意識,開始為尋求自身解放不斷斗爭,當廣大婦女群眾奮起抗日,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時,也在同樣刺激了自身的覺醒。中國共產黨正是看到了婦女身上這股力量,認識到這股力量的強大,所以積極加以引導。為了動員廣大婦女參加抗戰建國事業,積極交換婦女工作經驗,指導與幫助各地婦女工作干部,增加婦女文化的力量,中共中央和中央婦委在1939 年出版《中國婦女》月刊,毛澤東同志對它更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我們希望《中國婦女》成為全國女同胞的喉舌,成為一切婦女先進和熱心婦聯的男同志們的共同栽培的園地”。(12)不負所望,1940 年2 月1 日,中共中央先是對《中國婦女》的作用給予了肯定:“我們黨在婦女工作方面,確實有了相當的轉變,各級黨委內婦委或婦女部的成立,各級黨委中負責同志擔任婦女工作,出版《中國婦女》月刊,創辦中國女子大學,婦女黨員有相當的增加。各地婦女工作有相當開展,都是這一轉變的主要表現?!?13)1941 年2 月5 日,再一次指出:“在保護母親兒童工作方面,已引起一般的注意并得到初步的成績”(14)在《中國婦女》月刊的推動下,婦女工作有了很大的突破,其中保育兒童和婦女的工作在全國起著模范作用,極大地促進婦女工作的開展。

(二)保育了革命后代,為抗戰建國培養人才

抗日戰爭時期,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蹂躪,手無寸鐵的兒童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中國共產黨呼吁“兒童是抗戰建國繼續的力量,是中華民族將來的主人,在晉冀察敵人據點的包圍中與敵人進行犬牙交錯的戰爭下,保護與教育兒童更有它重要的意義”,(15)“因此中華民族應該好好保育我們的后代,把他們撫養大了,組成一支新生的深厚的力量,無論對中國今日抗戰的前途以及對將來的建國事業,都有著重大的決定意義?!?16)正在中國共產黨的重視下,陜甘寧邊區戰時兒童保育作為婦女運動重要組成部分積極開展起來,雖然邊區環境艱苦,條件惡劣,但是在黨和邊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邊區人民尤其是婦女群眾的熱烈響應下,邊區保育兒童事業取得顯著成績,在全國起著模范作用。

在保育兒童工作方面,陜甘寧邊區兒童保育院作出突出貢獻,“學校教育兒童是按著抗戰的需要,融合于國防教育的宗旨,培養抗戰建國的人才,”(17)不僅“在生產運動該教育過程中已經充分的提高了小朋友們對勞動的重視,并增強了吃苦耐勞的精神,了解自然的能力?!?18)還在游戲中“要他們從正常的游戲中,鍛煉鋼鐵般的體魄,形成活潑、勇敢、堅決、奮斗的精神?!?19)朱棠在《中國婦女》上發表一篇題為《寄小戰士—獻給保育院小學部的小戰士》的詩是中國共產黨保育兒童理念的鮮明表達:“保小的小戰士們!你們是新中國的后備軍;你們是新社會的先鋒隊。今天在學校是個好學生!明天在戰場是個好戰士!你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你們有著英勇的戰斗精神。讓你們在抗日的洪爐,鍛煉成利器金鋼。在民族解放的戰線上,用盡我們最大的力量,保衛祖國,把敵人打到鴨綠江邊!”(20)在注重兒童養育問題的同時,通過保育院對兒童進行思想上的教育,從而保育革命后代,培養人才。

五、結語

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努力克服各種困難,積極開展保育婦女、兒童工作,不僅在思想觀念上沖破傳統封建迷信向群眾普及科學的保育知識,還在實際工作中積極探尋更科學更有效的保育方法;不僅促進了婦女解放運動的開展,推動了抗戰的勝利,還保育了革命后代,為抗戰建國培養人才,這是中國共產黨延安時期為抗戰勝利作出的突出貢獻,為建國后婦女、兒童保育工作提供了借鑒意義。延安時期《中國婦女》月刊作為中共婦女工作的喉舌,是宣傳黨的保育婦女兒童方面的知識,向全國展示陜甘寧邊區中共婦女工作成績的重要載體,為中共與其它地區和黨派人士交流婦女兒童保育工作經驗,深入開展婦女解放運動架起橋梁。

注釋:

①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39-1940).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6:35-36.

②毛澤東.<中國婦女>創刊題詞.中國婦女.

③方紫.女大托兒所.中國婦女,1940(第一卷),第十、十一合刊,第235 頁.

④李潤詩.關于婦女的白帶.中國婦女,1940,2(1):300.

⑤王明.關于保護母親兒童問題,1940,2(7):430.

⑥凌莎.羊奶哺嬰的經驗談,1940,1(12):262.

⑦徐宜.一年來邊區保育院兒童飲食改善的情形,1940,2(4):367.

⑧吳平.陜甘寧邊區的兒童保育工作.中國婦女,1940(第一卷),第十、十一合刊,第233 頁.

⑨吳平.陜甘寧邊區的兒童保育工作.中國婦女,1940(第一卷),第十、十一合刊,第233 頁.

⑩吳平.陜甘寧邊區的兒童保育工作.中國婦女,1940(第一卷),第十、十一合刊,第233 頁.

(11)方紫.女大創始的一年間.中國婦女,1940,2(1):285.

(12)發刊詞.中國婦女,1939,1(1):3.

(13)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39-1940),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6:270.

(14)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41-1942),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6:38.

(15)瑛.晉冀察邊區育兒工作.中國婦女,1940,1(12):269.

(16)琴秋.怎樣開展邊區的保育工作.中國婦女,1940(第一卷),第十、十一合刊,第229 頁.

(17)郭青.他們是怎樣的生活.中國婦女,1939,1(3):55.

(18)郭青.他們是怎樣的生活.中國婦女,1939,1(3):55.

(19)郭青.他們是怎樣的生活.中國婦女,1939,1(3):55.

(20)朱棠.寄小戰士—獻給保育院小學部的小戰士.中國婦女,1939(第一卷),第五、六合刊,第104 頁.

猜你喜歡
保育院陜甘寧邊區婦女兒童
陜甘寧邊區的勞模運動
陜甘寧邊區政權治理經驗探究
國共合作對陜甘寧邊區戰時兒童保育院的影響
新中國的雛形:陜甘寧邊區
多措并舉 泉港婦女兒童事業結碩果
抗戰時期兒童保育會兒童保育工作淺探
省“兩會”代表、委員 關注婦女兒童權益保護
讓尊重和關愛婦女兒童成為社會風尚
從陜甘寧邊區到解放前甘肅老區的扶貧工作回顧
我記憶中的保育院媽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