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突發性事件前期報道分析
——以新冠肺炎為例

2020-12-08 23:05李昊燃
時代人物 2020年35期
關鍵詞:人民日報肺炎新冠

李昊燃

(煙臺大學 山東煙臺 264000)

《人民日報》紙媒平臺前期發布內容分析

前期報道內容可劃分為九類主題。本文自《人民日報》于2020年1月21日第一次發布與疫情相關稿件起,探尋報道前兩周發布內容的特點,共計167篇。筆者按照稿件的內容總結出九個主題,分別是中央疫情防控部署占比25.1%、疫情實況報道占比14.3%、疫情科普4.7%、國際社會16.1%、政策支持12.5%、表達抗議決心11.9%、抗議個例故事7.1%、致敬英雄5.9%以及其他1.7%。

報道利用頂層設計引導輿論。其中中央疫情防控部署主題由中央統一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戰略部署,發揮中國的制度優勢和強大凝聚力,該主題占比最大。習近平同志曾闡述新聞輿論工作,強調必須要堅持“四個牢牢堅持”的原則,即“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1]。中央疫情防控部署主題符合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宣傳工作提出的要求,發揮了執政黨的領導核心作用,能夠有效的穩定民心。

疫情實況跟蹤報道指的是與新冠肺炎有關的實時資訊。此主題可以滿足其求知欲與知情權,發布權威信息,很大程度上消除公眾的恐慌心理。疫情科普類側重于科普小知識。這兩類主題能夠使人們清晰的認識新冠病毒,提高公眾的防范意識。

國際社會主題內容主要是各國領導人的態度、國外確診病例相關報道等,占比較大;政策支持主題為疫情發生后我國作出的醫療衛生、金融科技、社會保障等抗疫有力舉措,系統的闡述了政府積極“抗疫”的應對能力;表達戰疫決心主題為闡述中國的必勝信念,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此三類主題都刻畫了政府積極作為、高效履職的形象。

抗議個例故事與致敬英雄主題都采取了共情策略,即利用“同理心”“同情心”影響讀者的想法與行為,并且在用詞上出現了大量的“英雄”“致敬”“戰”等詞語。

發生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以后,傳統媒體不能滿足于日常的新聞報道,應該有戰略層面的積極設計,體現出輿論引導性,以更積極的姿態參與社會治理。[2]此次《人民日報》在新冠肺炎的相關報道中,利用九類主題刻畫出政府負責履職的結構框架,有效的引導輿論,掌握了新聞話語權。

《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傳播方式分析

《人民日報》作為主流媒體擁有資源優勢,在新冠肺炎爆發時,旗下的媒體平臺例如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抖音賬號、微信客戶端等,在疫情媒體平臺的競爭中嶄露頭角。

在微博平臺中,《人民日報》的主打策略是評論互動與數據可視化,例如疫情資訊、短消息、短視頻、海報設計等。這種傳播效果是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所需要的,即構建一個透明、權威的理想環境,使用戶產生獲取信息渠道的依賴性。

但《人民日報》也因為其權威性產生了群眾的行為引導,其中不乏存在盲目跟風行為。在2020年1月31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平臺發布“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雙黃連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內容。該消息一經發出,立刻引發市民瘋狂搶購雙黃連口服液的行為。隔天,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又發布一則“抑制并不等于預防和治療”的消息,才使“雙黃連”風波逐漸平息。

抖音平臺中,自2020年1月20日正式對疫情進行報道,短視頻憑借生動、直觀、接地氣等特點,使抖音賬號迅速成為公眾獲取信息與在線討論的重要來源之一,為“抗疫”打下了防控基礎。

問題與應對

在這次有關新冠肺炎的報道中,《人民日報》針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表現可圈可點,針對疫情做了詳細的跟蹤報道與專題研究,形成了良好的傳播效果穩定民心。但在新媒體語境下,其中也存在著一些值得思辨的問題。

加強時效性。2019年12月31日,武漢衛健委首次公布新冠疫情病例,而《人民日報》開始報道與疫情相關的資訊時,已是2020年1月21日,新冠肺炎患者已多達291例,基本可以確定存在人傳人現象。以批判性思維分析,“清晰地、準確地、相關地、有深度、有廣度和有邏輯性地對思維進行分析和評價”[3],如果報道的速度提前一些,并且加強初期對新冠肺炎的重視程度,會不會疫情沒有如此嚴峻,答案無從得知。

豐富傳播手段 增強互動化、可視化信息傳遞。在《人民日報》的新媒體平臺利用中,采用了很多圖表、海報、疫情實時病例數等靜態圖表,利用了簡單的形式使公眾一目了然,但缺乏互動性與可視化,很難產生記憶點。海報采用的形式也較為單一,沒有出現新穎、高效的傳播方式。除此之外,抖音平臺上的某些短視頻質量堪憂,選用的視頻素材以及音樂素材過于死板,強行傳遞價值觀。

警惕過度使用共情策略 加強深度報道在疫情期間的相關報道中,《人民日報》多次刻畫英雄的形象,大量使用情感符號,給受眾產生強烈的沖擊。例如人物特寫、烈士家屬細節描寫等,使讀者與報道主人公產生情感聯系,引起共鳴。但需警惕過度煽情化,避免“毒雞湯”與“災難美學”,長期處于情緒渲染中的公眾可能會產生反感情緒以及批判性思維,逐漸麻木,因此共情策略的使用需要恰到好處。

疫情前期《人民日報》調查報道以及深度報道微乎其微。媒體的報道不應歌頌災難,而是吸取教訓克服災難,關注新冠肺炎產生的原因與影響,通過深度報道激發受眾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看待事物的新視角。

猜你喜歡
人民日報肺炎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來勢洶洶的肺炎
犢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小知識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新冠病毒的自白
一分鐘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珍愛生命,遠離“新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