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落實思政教育的創新策略

2020-12-08 08:44夏汝麗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9期
關鍵詞:創新策略思政教育小學

夏汝麗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推進,國家對于小學學生綜合性素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教學方針趨勢引導下,小學思政教育的相關教學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多教師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本文針對小學層次的教學階段在實際的道德與法治相關課程的教學創新問題進行了深層次的研究和討論,希望能夠幫助有關的教師在進行教學形式創新的實踐過程中引發更多的思考,從而幫助小學生在實際的思政教育中提升整體的學習質量,為之后的學習生涯打下重要的基礎作用。

【關鍵詞】小學;思政教育;創新策略

引言:

小學生作為我國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儲蓄人才力量,除了相應的基礎課程教育需要提升之外,對于整體學生的綜合性素養能力培養也是應當重點提升的一個方面。而在這其中,思政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整體三觀樹立和生活學習態度,以及之后的學習生活發展路線。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政學習水平,相關教師應當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通過結合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實際的教學創新內容實現對于整體思政教學課堂的質量提升。

一、小學落實思政教育的創新策略探究

(一)專業教師的職業素養提升

在實際的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相關教學實踐過程中,相關學科的教學工作往往由班主任代為完成,這樣的教學形式往往會因為教師對于相關教材和教學內容的分析和掌握程度不夠深入,從而造成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并不能夠實現最好的教學課堂質量,同時對于學生提出的相關問題也不能夠做到精準科學的反饋和引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德育教學的整體質量。[1]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出現,相關院校在進行道德與法律相關課程的教師選擇時,應當針對性地選擇更加適合的專業教師進行教學。對于一些院校存在的專業教師人員不足的情況,相關院校也應當針對相關的課程教師進行統一的系統性培訓,從而在整體上提升小學思政教育相關工作的教師職業素養能力,為之后的教學課堂整體質量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二)提升整體教學內容的設計豐富度

在實際的小學道德與法律相關學科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由于并不進行應試考察,相關教師往往只是通過進行相關教材知識的簡單講解來讓學生進行初步的接觸和理解。但是這樣的教學形式往往會造成學生在千篇一律的教學形式影響下產生抵觸和抗拒心理,久而久之還會造成學生對于整體學科的學習質量降低。[2]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繼續出現,相關的教師應當深入學科教學知識內容,結合實際的教學重難點作為切入點提升整體教學內容的設計豐富度,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愿,最終實現整體德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在實際的教學設計中,相關教師應當關注教學活動的每一步,在不同的時間節點上都增加精心設計的教學銜接內容,從而將不同的教學目標得以完成。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充分了解整體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理解能力,從而讓教學設計與學生素質充分結合,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效率。

(三)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實際的小學道德與法律學科教學實踐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推進整體教學內容,同時維持課堂教學的整體秩序,相關教師通常會處于整體課堂的主體地位,這樣的教學形式會大大抑制學生的參與積極性。[3]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應當在實際的教學引導過程中側重于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和整體認知水平作為教學推進和引導的主要方向,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利用相關的教學知識來應用和提升自身的素養能力,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得以解決。例如在進行《公共生活靠大家》這一章節小學道德與法律學科的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從學生日常接觸的公共生活環境出發,引導學生對于實際自身遇到的違反公共秩序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分享和表達,并在共同的討論過程中完成對于不文明現象的解決途徑探究。教師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中,更多的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一方面能夠更加有效的觀察和掌握不同學生的相關教學知識掌握和整體觀念認知存在的問題,為之后的教學引導起到了指導性的參考作用。另一方面,教師也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他論自由度,從而大大提升學生的整體探究能力,同時在潛移默默地交通過程中不斷實現對于自身公共場合行為意識的提升,從而為之后的教學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思政思維的不斷創新意識

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對于相關思政意識的不斷創新,相關教師應當在實際的教學課堂當中不斷引入時事熱點問題供學生們進行討論和分析,結合相關的教學知識完成對于自身德育認知水平的不斷提升。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也應當注重保護學生們對于相關問題的不同理解角度和認知方式,這些探究的結果也許存在對錯,但是本身能夠對于問題產生不同的思考角度就值得鼓勵。[4]這樣的教學氛圍下,教師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思維拓展和發散能力,從而在另一程度上提升了學生自身的綜合核心素養能力。教師通過言傳身教也能夠影響學生發展自身對于周圍事物的觀察和思考習慣,這對于學生自身的德育知識進一步深化應用和鞏固起到了皆為重要的影響作用。例如在進行《我們的國家機構》這一章節內容實踐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進行創新性教學實踐,通過帶領學生參觀不同的國家部門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相關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能夠為學生自主進行觀察和理解來進一步完善自身的道德與法律相關意識的進步和提升。

二、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的道德與法治學科相關教學內容作為整體小學德育教學工作的主要途徑,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與實際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前提下,對于整體學生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從而在學生的身心發育和個性化發展等方面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教學引導和耐心提升。相關教師需要結合實際的生活實例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的德育觀念,在整體上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能力,最終為完成國家和社會的歷史發展需求做出自己的一份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秦贊,張敬亞. 基于"互聯網+"的小學思政教育創新策略剖析——以河北小學為例[J]. 2021(2020-4):143-144.

[2]毛行江. 矯正"差異"心理 培養"創新"品質——小學思政教育新要求下的教育策略研究[J]. 文教資料,2016,018(003):178,179.

[3]杜瑞,高慧. 小學思政理論課教育創新策略——評《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法探析》[J]. 2021(2019-7):110-110.

[4]王偉. 創新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拓展與策略探究》[J]. 2021(2016-6):F0002-F0002.

猜你喜歡
創新策略思政教育小學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互動與互補:《新周刊》微博傳播策略淺析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關于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思考和淺談
新形勢下企業干部管理的創新策略探究
國有企業集團內部控制的創新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