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在車站基層黨組織扎實開展黨史教育活動的思考

2020-12-08 04:08張佳琪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9期
關鍵詞:黨史干部歷史

張佳琪

黨的輝煌歷史是中華民族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在世情、國情、黨情均發生深刻變化,在中國鐵路發展進入加速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加強黨史教育,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使廣大黨員干部以史為鑒,繼往開來,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研究解決的緊迫問題。為此,本人結合北京北站工作實際,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認真調研與思考。

一、對加強黨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1.加強黨史教育,是提高黨員干部素質的重要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大多數在職黨員干部和領導干部都是新中國成立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許多人沒有經歷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艱苦斗爭,也沒有直接參與新中國成立以后進行的社會主義革命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取得的成就以及歷史曲折缺乏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同時,由于多種原因,一些黨員、干部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黨史、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黨史還了解得不夠全面和深入,對黨的歷史經驗的認識和把握還不夠科學系統,對黨史中的一些問題還存在模糊認識,這對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黨性原則、理想信念等產生了一定影響。黨員是黨的歷史任務的具體實踐者,黨的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是黨的歷史任務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對于執政黨的黨員特別是黨員干部而言,只有銘記黨的歷史.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在、正確創造未來。因此,很需要組織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比較系統地學習黨的歷史,接受生動具體的黨性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傳承黨的精神遺產,從中借鑒、吸收黨的領導和建設的寶貴歷史經驗,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和能力素質。

2.加強黨史教育,是加快推動跨越發展的現實需要

黨的歷史不僅是黨組織自身的發展史,也是一部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富裕的奮斗史,更是一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道路的歷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總結中國革命和建設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大理論體系,保證了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北京北站管內既擁有第一條完全由中國人建設和管理的鐵路——京張鐵路,又管理著中國第一條智能高鐵——京張高鐵,同時具有延慶區第一黨支部——康莊站黨支部,可以說不論是在革命戰爭,還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歷程中都創造出了許多值得繼承、發揚和借鑒的寶貴經驗。當前,北京北站正處在加速推進車站轉型,加快推動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既是發展的黃金期,也是矛盾的凸顯期,促進改革、發展與和諧的任務繁重而艱巨。解決好加快發展、促進和諧中面臨的許多新問題、新矛盾,既需要我們用創新發展的辦法來解決,也需要以黨的歷史經驗為借鑒。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深入學習黨在各個歷史階段、歷史主題和歷史事件中所蘊涵的經驗教訓,為解決集團公司提出的打贏“兩堅守兩實現”攻堅戰,做好冬奧服務保障工作,奮力推動鐵路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提供重要的歷史借鑒。

二、北京北站黨史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黨史教育機制尚不完善,受重視程度不高

目前,一些基層黨組織對黨史教育不夠重視,多以黨員自學為主,黨史教育制度缺乏、培訓力量單薄,沒有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使黨史教育有所淡化。許多黨員對黨史學習重視不夠,對黨的歷史只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對黨在重要發展時期所經歷的處境和困難沒有深刻的剖析,所形成的精神沒有完全領悟,對我黨長期積累的經驗沒有系統學習。

2.黨史教育資料相對匱乏,內容還不夠豐富

特別是可供學習的黨史資料種類、數量較少,特別是地方黨史的資料甚少;匯編性、資料性的作品比較多,但有份量、有影響、有趣味的研究著作和文章比較少,體裁也較為單一,不能滿足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等各類人群的需求。同時,內容不夠豐富,大多只記錄歷史事件的經過,沒有深刻挖掘其歷史意義和教育意義,針對性和感染力不強。

3.黨史教育方式比較單一,信息技術運用少

黨史學習途徑較為單一,傳播性不強,開展黨史教育只局限于通過書本上學習,在內容的豐富多彩、形式的生動活潑、方法的靈活多樣等方面需要有新的改進。黨史工作還停留在書籍、報刊之類的常規征集方法,利用辦公自動化、網絡、數碼產品等新技術的少,網上黨史宣傳陣地建設還處于不成熟階段,黨史教育跟不上網絡信息時代的發展,影響了黨史教育的深入開展。而且大部分單位開展大型黨史教育活動在如“七一”、國慶等節慶日進行,平時開展活動較少較小,教育缺乏經常性、連續性,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對加強北京北站黨史教育工作的幾點建議

1.健全完善制度機制,促進黨史教育工作規范化經?;?/p>

應建立健全以黨史教育需求為基礎、以各級黨組織為主導、以黨史部門資政育人為根本任務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只有建立健全這樣的工作機制,才能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是建立長期教育制度。黨史教育不是權宜之計,也非短期行為,而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它不僅是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方面,也是各級黨組織順利開展各項工作的思想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級黨組織尤其是一些基層單位,應結合自身實際,把黨史教育作為一項經常性的重要工作,持之以恒地開展下去。二是建立教育培訓制度。抓好黨史進黨校工作,與集團公司黨校積極開展合作培訓,在培訓科目中增加黨史特別是地方黨史的教學內容。

2.豐富黨史教育內容,增強黨史教育的針對實和實效性

黨史作為黨運用馬列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一門重要社會學科,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是先進性教育的重要源泉。在黨史教育中,應不斷拓展領域,豐富內容。一是加強學習黨史教材。在認真學習中國近代史以及中國革命史重要論述的基礎上,積極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新時期簡史》等黨史著作及《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區歷史》等地方黨史,引導黨員干部全面了解和正確認識黨的光輝歷史、偉大成就、寶貴經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二是拓展史料征研視野。積極搜尋挖掘建國以來政治經濟領域內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和活動,力求全方位、多層次反映黨在社會主義時期領導鐵路人民開展政權建設、經濟建設和廉政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沉痛教訓。同時,應寬領域搜索、尋找未被發現的珍貴資料和事件,并對期進行專題研究,為“資政育人、服務現實”提供豐富的歷史資料。

3.創新黨史教育方式,進一步擴大黨史宣傳教育覆蓋面

宣傳教育是新形勢下職能轉變后賦予黨史工作的新要求,必須充分運用科學化、多樣化、實效強的新技術、新手段,不斷增強黨史教育的生機與活力。一是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宣傳教育。充分利用互聯網和辦公網站等現代化傳媒手段,加強網上黨史宣傳陣地建設,選擇重大歷史題材、地方黨史故事、鐵路人物等及時在網上進行宣傳,切實增強黨史宣傳教育的社會影響力。二是搭建活動載體開展宣傳教育。采取組建車站黨史宣講團,舉辦報告會、座談會、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推動黨史教育進車站、進車間、進班組,廣泛普及黨史知識,使廣大黨員干部接受深刻的黨史教育,深入學習、了解和掌握黨的歷史,達到“學黨史、強黨性、作表率”的效果。

猜你喜歡
黨史干部歷史
發揮地方志作用抓好黨史學習教育
紙游黨史碼上學習
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
黨史篇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