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老年胃潰瘍的臨床特征與內鏡檢查的護理方法

2020-12-09 05:22宋丹丹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1期
關鍵詞:臨床特征護理

宋丹丹

【摘要】目的:探析老年胃潰瘍的臨床特征與內鏡檢查的護理方法。方法:選取120例老年胃潰瘍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研究時間設置在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按照患者入院的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5%,比對照組18.33%低,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86.58±5.42),比對照組(80.24±5.73)高,P<0.05。結論:根據老年胃潰瘍的臨床特征,在患者內鏡檢查中給予整體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護理質量和效果,減少患者的應激反應,對順利完成檢查實施治療有著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老年胃潰瘍;臨床特征;內鏡檢查;護理

【中圖分類號】R573.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1-0039-01

老年性胃潰瘍相比于年輕患者來說,腹痛的癥狀并不是很明顯。胃潰瘍一般有腹脹、反酸、燒心、飽腹感等消化道癥狀,但老年患者由于神經末梢的感覺并不明顯,因此腹痛等消化道癥狀臨床表現不典型。老年人生理功能和病理機制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具有病程長、反復發作以及恢復慢的特點,在內鏡檢查中由于耐受性較差,不配合的現象較多,因此針對老年胃潰瘍患者的臨床護理難度較高,需要護理人員優化護理基礎,提升護理質量,提高患者在內鏡檢查和治療中的配合度[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20例老年胃潰瘍患者治療時間均在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間,依照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前60例對照組和后60例觀察組。對照組中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有22例,患者的年齡在61至82歲之間,平均(74.13±5.46)歲,病程在1至12年之間;觀察組中男性患者有36例,女性有24例,患者年齡在62至85歲之間,平均(75.24±5.15)歲,病程在1至15年之間。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數據分析,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此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內鏡檢查時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包括:①在患者接受內鏡檢查前對患者的疾病情況,受教育程度以及心理狀況進行調查評估,評估患者的耐受度并實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方式告知患者內鏡檢查的方式、作用以及重要性,提醒患者檢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對患者緊張、抗拒、不安的情緒予以疏導,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予以心電圖檢查,監測血壓情況。還需要確保檢查儀器都做好無菌處理,在檢查室內準備好急救儀器和藥物。②檢查過程中考慮到老年患者耐受程度低,確?;颊哐什柯樽淼挠行?指導或協助患者采取左側臥位,頭部向左偏低,防止患者在檢查中出現嘔吐或是分泌物吸入器官造成窒息;插鏡的過程中與患者保持交流,提醒患者不要憋氣,盡量放松身體,引導患者深呼吸,使患者的身體狀態良好能夠減少檢查過程中的痛苦感。密切關注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的反應,有不安情緒及時予以疏導、安慰。盡量保持動作輕柔,避免在檢查過程中對患者的迷走神經造成刺激,患者會出現反射性心跳和呼吸驟停等現象,危及到患者的生命。③檢查完成后患者麻醉效果還未消退,要提醒患者盡量避免吞咽唾液,避免嗆咳,可用音樂或是健康手冊講解等方式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提醒患者在檢查完1小時后飲水,無嗆咳癥狀后清淡飲食,注重維生素的日常攝入,限制動物油的攝入。還要提醒患者按時服藥,避免隨意換藥或是加減藥量;每日堅持適度鍛煉,保證作息規律。

1.3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患者內鏡檢查中不良反應發生率。②對比兩組患者檢查后護理滿意評分,用醫院護理滿意調查問卷進行評估,滿分100分。

1.4統計學分析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20.0版本進行分析處理,以(x±s)代表文中的滿意度評分,t檢驗;%代表不良反應發生率,行卡方檢驗,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評分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5%,比對照組18.33%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詳見表1

3?討論

老年性胃潰瘍患者發病時癥狀并不明顯,腹痛等消化道癥狀并不規律,很容易導致患者忽略。老年人胃潰瘍的病發,與胃激素分泌亢進、胃黏膜抗潰瘍能力降低、因各種疾病服用藥物的反應以及肺功能減退等因素相關,對老年人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2]。相比于年輕患者而言,老年胃潰瘍患者的并發癥更多,治療難度更大;部分患者因為癥狀不明顯就診積極性較低,病情易出現反復發作的特性。且在檢查時胃酸測定和X線的檢測效果并不理想,使得診斷的準確性不高。內鏡檢查作為胃潰瘍疾病檢測的有效手段,能對患者的潰瘍大小以及周圍組織的破壞程度進行準確的評斷,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3]。

在本文研究中,采用整體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5%,比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18.33%低,組間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86.58±5.42),比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80.24±5.73)高,組間差異明顯,P<0.05。究其原因,觀察組患者在內鏡檢查的過程中采用了整體護理干預,根據患者對內鏡檢查的了解和自身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況,進行有效的干預,在患者檢查過程中給予積極的引導和情緒疏解,提升了患者的檢查配合度,有效減少了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減少老年胃潰瘍患者對內鏡檢查的排斥感,有利于檢查的順利推進,也對提升患者就醫的積極性和治療依從性有著積極的影響。

綜上,在老年胃潰瘍患者的內鏡檢查中,根據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提升檢查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小蓮.老年胃潰瘍的臨床特點與內鏡檢查的護理措施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2):1729+1746.

[2]?李會.老年胃潰瘍內鏡檢查的臨床護理措施[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7):163-164.

[3]?趙珊.老年胃潰瘍的臨床特點及內鏡檢查的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06):211-212.

猜你喜歡
臨床特征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結直腸癌腦轉移的臨床特征及其治療
縱隔大B淋巴瘤22例臨床分析
蕁麻疹患者臨床特征與護理干預探析
重癥肺炎臨床特征與治療護理效果分析
嗜酸性粒細胞與慢性鼻—鼻竇炎合并鼻息肉的臨床特征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