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感理論對大學生“空心病”問題的啟示

2020-12-09 05:42盧欣欣
山東青年 2020年11期
關鍵詞:心理治療大學生

盧欣欣

摘 要:“空心病”是當今青年當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由于自身價值觀的缺失,很多青年人始終意志消沉,對生活提不起興趣,這對個人的發展乃至整個社會都將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自我感指的是個體對處于社會環境中的自己所產生的一種即時的主觀體驗,我們依賴這種獨特體驗來確認自己是誰,并將自己與他人區別開。自我感與個體的心理健康密切相關,對“空心病”、自我感的文獻進行分析總結,并根據“空心病”的特點提出相應的治療意見。

關鍵詞:大學生;“空心病”;自我感;心理治療

2016年11月,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總督導徐凱文副教授在《時代空心病與焦慮經濟學》中提到,一些高等學府的優秀大學生,可以說是“成長過程中沒有明顯創傷,生活優渥、個人條件優越,卻感到內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想要,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島一樣,感覺不到生命的意義和活著的動力,甚至找不到自己”,他稱之為“空心病”[1-2],它的成因包括當代社會、文化、科技演進的多系統變化的綜合原因,本文擬從自我感的角度探討“空心病”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

1.“空心病”相關概述

1.1 “空心病”的主要表現

(1)癥狀上可能符合抑郁癥診斷[3]?!翱招牟 北憩F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但是與典型抑郁癥不同之處在于這些癥狀表現并不非常嚴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來和其他人沒有差別。(2)會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加小翱招牟 钡拇髮W生們感覺自己和世界及周圍人沒有聯結感,盡管學業上成就不凡,但內心還是空蕩蕩,有強烈的無意義感。(3)通常人際關系良好。他們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己做出的努力似乎都是為別人而做的,這使得自己疲憊不堪。(4)價值感嚴重缺失,有強烈的自殺信念,他們通常表示“自己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還要活著”,感覺自己如行尸走肉。(5)負面信念持續時間長,有些從初中、高中甚至就開始了,且生物治療和傳統的心理治療效果不佳[3,4]。

1.2 “空心病”的成因

徐凱文從教育的角度思考,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學校失敗的教育方式是造成個體“空心病”的主要原因[1]。北大錢理群教授將教育商品化的結果稱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徐凱文認為,家長和老師是精致利己主義者,他們通常只關心學生的學業成績,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不予以重視,這造成了學生從童年時期內心便渴望被人關注。學生們在長時間“被安排”的生活中,他們形成了“成績決定成敗”的認知。以上各種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得這些學生的心理處于亞健康狀態,當從高中升入大學,在外部環境發生改變后,個體由于難以適應,最終導致了“空心病”[3]。

2.自我感的相關概念

當前,雖然研究者對自我感的概念內涵的理解總體一致,但闡述角度并不一致。第一類是自體心理學的觀點。國內學者翻譯Kohut的學說時,將“self”翻譯成“自體”。因此實質上,自體心理學所指的自體感也就是本文的自我感。自體心理學的“自體”,就是我們當下體驗到的主體感受,即我們當下所體會到的自己主體感受的種種,以及在過去到現在時間連續感中的自我感[5]。健康的自體必須依靠自體客體的回應,當缺乏自體客體回應時,人們會因自體感匱乏而產生對人際連接和親密關系的深深渴望[6],從而產生抑郁、焦慮、自卑和空虛等心理問題。

第二類是兒童心理發展的觀點。Stern是首位對自我感概念進行明確界定的學者。他認為自我感是指個體關于自身概要的、不斷整合的圖式、概念或認知,是最基本的組織社會體驗的主觀視角,是構成社會性發展的主觀體驗的基礎,是主導早期社會性發展的核心角色[7]。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自我感是以量子躍進的方式發展,只有在新的行為和能力出現之后經過再組織、形成對自我和他人的主觀看法,才能進一步發展。Stern認為自我感存在于一個單獨的、獨特的、整合的身體中,也在情緒體驗、目標制定、構建規劃、個人知識交流等活動中。當自我感受到損害或發展不足,則可能導致個體現實感喪失、快感缺乏、人格解離、文化排斥、社會化嚴重不足等問題。

3.自我感對“空心病”的啟示

3.1 自我感對“空心病”的理解

徐凱文的案例經驗表明“空心病”的大學生們可能出身優渥,父母關系融洽,從小接受精英教育。但正是如此,在功利主義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父母、老師鼓勵學生考取更高的分數。到了高中階段,學校傳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高考分數決定命運”的激烈競爭理念。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孩子本身的心理成長需求被忽視,原本應是與人建立連接關系的青春期被學習任務和學習分數充斥著,且父母對自己的處境缺乏共情,導致他們缺乏自主探索學習意義、生活價值的機會,缺乏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技能,致使在高度自由和理性的大學校園環境中,原本一直追求的目標失去了價值和意義,從而陷入價值真空和存在意義的饑荒中。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大學生的自我感受到了沖擊,身體、心理上體驗到的感受變得縹緲不定,導致情緒低落、抑郁,內心空洞、快感降低,甚至是人際關系極度敏感的低自我感狀態。針對此類情況,在心理咨詢與治療過程中,重新建立來訪者與外界的聯結感尤為重要。因此,從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的觀念出發,在干預“空心病”時,讓來訪者體會良好自體客體的感受。

3.2 自我感對治療“空心病”的啟示

贊美帶來的鏡映自體客體體驗。米勒指出,當一個人感到被鏡映,朝向主體的鏡映他人通常結合了贊賞、理解和確認[8]?!百澷p”是指如實反射孩子夸大或自負驕傲的感覺?!袄斫狻敝父改富驌狃B者有能力給予充分的同調和共情?!按_認”指在那些要求個體付出努力和掌握技能的活動中,確定孩子出現的各種感受。重要他人的確認放大了孩子對成就和能力漸增的內在愉悅。這就要求心理咨詢師在咨詢過程中能夠善于發揮鼓勵、贊賞和確認的作用,讓來訪者感到被認可和肯定、感到自己是被接受和欣賞的,那么他的鏡映自體客體需要即被滿足。SFBT始終肯定贊美的重要性,SFBT的實踐者們認為要使來訪者的問題能夠得以解決,贊美能幫助來訪者看到既存的優點、成功等例外經驗是最先能用來幫助他自己的優勢資源。當來訪者看到其優勢所在,他的自尊感立刻提高,面對問題的困難感或改變的恐懼感就會驟減。贊美帶給人自尊,而自尊是一個人的基本需求[9]。咨詢師的贊美使來訪者從贊美中認識自己的優勢,并形成正向的自我價值感。個體的主體體驗品質將以這種方式被提高,自體得以增強,以便個體愿意并能夠投入日程生活的挑戰中[10]。

傾聽帶來的理想化自體客體體驗。理想化自體客體需要是個體需要感到與他人相連接,從而產生一種平靜、撫慰、安全、有力量的體驗。它和我們需要與我們信任的某人融合或親近有關,這樣我們就會感到安全、舒適和平靜。理想化移情關系就是來訪者渴望得到咨詢師的力量、受到保護,以及從咨詢師那里得到鼓舞和力量[11]。進入咨訪關系后,來訪者可能迫切希望能夠被咨詢師所接納,并與咨詢師相連接。在SFBT咨詢過程中,心理咨詢師不僅要傾聽當事人想要表達的內容,篩檢出言語背后感覺的線索,更要傾聽來訪者未說出的角度,包括那些有能量、有意義的部分,也就是要認真傾聽來訪者的“弦外之音”,傾聽出對來訪者來說重要的人、事、物,并在這種安全的氛圍中,以當事人為專家的角度,來協助當事人解決問題,從而讓當事人產生與咨詢師的連接感,體驗安全、有力量的理想化自體客體感受[12]。

自然同理帶來連接的體驗。在自體心理學理論和實踐中,一直頻頻發生對共情含義和強調共情的誤解。常見的誤解在于:一是利用共情來知曉和剝削他人;二是將共情和同情混淆;三是將共情和共情浸泡混淆;四是認為共情需要超越或懸置自己的主體性。SFBT認為咨詢師的同理心,是穿透來訪者生命的經驗,并專心傾聽來訪者的一切,所以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咨詢師應展現對來訪者情緒的接納與理解,相對于負面情緒或語言的同理,SFBT更強調咨詢師對來訪者整個人及全體知覺的同理與理解。咨詢師進入來訪者認知、情感與行動的整體主觀世界,并進行反應,使大學生來訪者產生被連接的良好感受[13]。

[參考文獻]

[1]徐凱文.時代“空心病”解讀[J].陜西教育(綜合),2016,(11):58-60.

[2]取自時代空心病——功利化應試教育之禍 -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1651116.

[3]閆文迪.基于心理學視角分析“空心病”現象[J].心理月刊,2018(09):12-13.

[4]朱思施,魯林,文敏琳,馬藝丹,涂燊.從心理學視角看大學生“空心病”現象[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7,32(04):134-140.

[5]海因茲·科胡特.自體的重建[M].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3.

[6]亞瑟·喬拉卡米卡利,凱瑟琳·柯茜.共情的力量[M].中國致公出版社,2019.

[7]丹尼爾·斯滕.嬰幼兒的人際世界:精神分析與發展心理學視角[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8]彼得·來塞姆.自體心理學導論[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7.

[9]彼得·德容,因蘇·金·伯格.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導論[M].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

[10]史蒂夫·德·沙澤爾,沙澤爾, 多蘭, 科爾曼.超越奇跡:焦點解決短期治療[M].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2011.

[11]曹瑞紅. 自體心理學理論及其在心理障礙中的咨詢應用研究[D]. 陜西師范大學, 2009.

[12]海因茲·科胡特.自體的分析[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

[13]呂偉紅.科胡特自體心理學理論對心理治療的啟示與助益[J].學術交流,2014(10):49-53.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7)

猜你喜歡
心理治療大學生
心理治療有七大誤區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淺析壯族巫醫治病中的心理治療作用
中老年腦溢血患者采用精神護理與心理治療干預的效果觀察
動力取向心理治療改善兒童少年精神分裂癥精神病性癥狀個案研究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國內發展“婚外戀”心理治療模型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