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出真知,勞動創造美

2020-12-09 05:39趙炎娟
小學時代·上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實踐能力

趙炎娟

【摘? 要】? 勞動技術課程以會動手、愛勞動、能設計為總目標,將培養學生的技術創新和創新實踐作為勞技課程的教學發展方向。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們要認識到勞技教育的重要性,通過設計出有效的教育目標,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出學生優秀的制作設計實踐能力?;诖?,教師應針對小學勞動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設計制作能力進行深入探析,以饗讀者。

【關鍵詞】? 勞動技術;設計制作;實踐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全面強化素質教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立足于小學勞動技術學科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基礎,側重于對學生設計制作能力的有效培養,指導學生在實踐鍛煉中獲取相應的知識,提升勞動技能,在明確“勞動創造美”的思想理念基礎上,引導學生動手去做、用心去想,在創新探究中讓學生學會從多角度的領域、多元化的方向去設計制作并且創作出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作品,讓整個勞動技術教學富有挑戰性和創新性,讓學生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進而推進學生技術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實踐出真知,在活動中激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勞動技術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就需要植根于學生的實踐活動過程中,通過學生親自去做、去學、去探究、去發現,讓學生從實踐中獲得真知,明確認識到怎樣做整體效果最好、怎樣做質量最棒、怎樣做造型最新穎,在對比和反思中獲得有效的經驗累積。尤其是對于學生設計制作能力的培養,只有讓學生親自去做,才能解決“紙上談兵”的弊端,獲得實實在在的學習經驗。

例如,在“釘紐扣”的實踐活動中,強化對于學生綜合性設計制作能力的培養,首先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對于單眼扣、雙眼口、四眼扣等不同形狀的紐扣的縫制方法的學習,然后學生一拿到衣服就會自主地根據衣服的樣式去選擇紐扣的形狀、位置的安排以及顏色的搭配等,接下來在學生的動手實踐中完成釘紐扣活動,教師在活動中要作出相應的指導,特別是指出其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如扎針的時候要注意看好位置,不要扎傷自己,拔針的時候要朝上,不要傷害周圍的同學等。在接下來的釘紐扣過程中,學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線松了,團在一起;有的紐扣上下沒有對齊;有的紐扣纏繞了太多的線,鼓鼓囊囊等等。這個學生設計制作能力的培養過程涵蓋了整體設計、技術、人文等諸多因素,為此,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在設計方案的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到這些事項,才能保證紐扣釘得整齊、美觀、平整。

二、思維求創新,在設計中拓思

從身心發展規律上來看,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在實踐活動中這種情感的突出表達就是創新設計,為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不能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簡單、粗暴地分析其中的問題和弊端,而是應該讓學生自己去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只有學生親身實踐下所獲得的經驗才能真正內化為學生的基本能力。因而,在小學勞動技術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的思維創新,為學生提供拓展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去發明創造、在創新應用中去自由發展。

例如,在“縫沙包”的勞動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設計制作能力的培養要強化創新思維的融入:首先讓學生根據教材中沙包的樣式做出整體的設計方案,并進一步理順條理化的制作流程,充分考慮到安全、質量、審美等各方面的因素,在保證基本完成操作任務的基礎上努力制作出別具特色的作品。然后,教師指導學生按照自己的設計方案開始手工制作,對于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予以有效的幫助。最后,讓學生對比自己預想的圖案和作品之間的差異,從中總結經驗、查找不足,認識到在制作過程中因為技術手法和裁剪過程不認真等原因,致使成品整體的美觀上所出現的較為嚴重的偏差,需要在以后設計環節中考慮到這些因素,盡量避免此類情況的再生,努力實現設計方案更加嚴謹化、細致化。

三、能力促發展,在制作中評價

實踐證明,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習效果的評價應該以表揚為主?!皵底邮^,不如獎子一長”,尤其是在小學勞動技術教學的學生設計制作能力培養過程中,科學的評價不僅推進能力提升下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而且還能有效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為此在制作中的評價環節,教師要注意拓展延伸,一方面肯定學生在勞動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另一方面又要將評價的標準延伸到生活中,讓學生的設計思路和作品展示接受生活的檢驗。

例如,在“縫筆袋”的勞動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學生設計制作能力的評定目標從課堂上的美觀延伸到生活中的實用層面,在評價指標的設定中,強化對于學生設計制作能力的綜合評價。為此,教師要注意根植于生活教育的理念基礎,明確勞動技術教學的目標就是為生活服務,基于這一認識,在制作評價中,我們首先要對學生制作初期的整體設計方案進行評價,這個評價的標準側重于新穎性和可操作性;然后對于完成作品的過程行為進行評價,不僅肯定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而且對學生精益求精的操作過程予以表揚;最后將作品的最終成果放在生活中進行檢驗,指導學生明確藝術來源于生活,在勞動技術的學習和創作過程中也要扎根生活,要在不斷的改進和創新中去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四、勞動創造美,在分析中回歸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在小學勞動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學生設計制作能力的培養中以生活為基點,引導學生從勞動中去尋找美、發現美,并通過勞動創造美。而對于“美”的概念界定,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分析中回歸生活,讓學生為生活而設計,將設計制作能力培養植根在生活和學習的基礎,然后指導學生的設計制作要在生活的變化中發展創新,讓新奇和挑戰的元素融入到學生設計制作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讓學生的思維創新與生活資源有機整合,創造出更有新意、更具實用價值的作品。

例如,在“自制環保手提袋”的設計制作過程中,基于書本教學內容,主要從指導學生在學會整體設計的基礎上完成對于手提袋的制作和裝飾,但是對于其材料的選擇,文本教學中一般選用的是紙質工具。通過對學生設計制作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從生活的實用性角度出發,認識到紙質環保手提袋容易破損的弊端,指導學生考慮采用不同材質的原料進行手提袋的制作。于是,有的學生選用棉布作為材料、有的選用塑料布進行制作,接著,通過指導學生在設計制作方案的運用中完成作品后,將所有的作品進行集中展示和評價,引發學生思考如何在回歸生活中創造出更有新意的作品,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感受到勞動創造美,也使他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勞動是涵蓋技術、飽含智慧的過程。

總之,小學勞動技術教學要植根于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強化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和鍛煉,在深化學生安全意識、審美意識,提升學生在環保、質量、倫理等各方面的認知能力過程中,有效發揮勞動技術課程的實踐性、綜合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自由設計的領域放飛思想,在自由創造的空間中綻放出獨屬于科學創新的光芒!

【參考文獻】

[1]劉曉莉.在勞動技術課教學中如何培養中學生的設計制作能力[J].新課程研究,2015(11).

[2]董玉紅.談小學勞動技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J].基礎教育研究,2014(08).

[3]黃英杰.在勞動與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6(09).

猜你喜歡
實踐能力
工農結合提升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研究與實踐
淺談獨立院校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與實踐
地方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手工制作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大創項目對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的作用研究
探究式教學在創新實踐課程中的應用
以學科競賽為抓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基于科研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生物技術制藥教學改革研究
高校單片機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探討
芻議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
品德教學利用微課開展預學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