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危重癥患者臨床特征研究

2020-12-11 05:39王歡李執徐德宇錢曉東徐紅豐陸兵
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0年4期
關鍵詞:危重病死率病房

王歡,李執,徐德宇,錢曉東,徐紅豐,陸兵

(1.太倉市中醫醫院 重癥醫學科,江蘇 蘇州 215400;2.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腎內科,江蘇 蘇州 215006;3.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心內科,江蘇 蘇州 215006;4.太倉市中醫醫院 呼吸科,江蘇 蘇州 215400)

2019年末一種新型的病毒性肺炎肆虐全球,截至2020年5月全球感染人數超過350萬,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阻礙全球經濟的發展。通過分離病毒進行核酸測序,2020年2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這種病毒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冠狀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CoV-2),所引起的肺炎稱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19,COVID-19)。依據專家組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將COVID-19患者按照疾病的嚴重程度分為輕型、普通型、重癥和危重型,不同類型患者的臨床表現和預后存在一定的差異[1]。本研究通過比較武漢市光谷醫院ICU和普通病房COVID-19患者間的一般資料和檢驗指標,明確不同嚴重程度的COVID-19患者間臨床表現的差異,從而幫助臨床醫生更好地診斷和治療COVID-19。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20年2月11日至2020年4月30日收住湖北省武漢市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COVID-19確診患者共113例,包括重癥監護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52例和普通病房患者61例。

1.2 診斷標準

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1],確診COVID-19須同時滿足下列兩項條件:(1) 符合臨床診斷病例或疑似病例;(2) 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ICU收住標準:(1) 出現呼吸衰竭,且需要機械通氣;(2) 出現休克;(3)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監護治療。普通病房收住標準:(1) 具有發熱和呼吸道癥狀,影像學可見肺炎表現;(2) 呼吸窘迫,呼吸頻率≥30次·min-1;(3) 靜息狀態下指脈氧飽和度≤93%;(4) 氧合指數≤300 mmHg。

1.3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時記錄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臨床癥狀、基礎疾病。入院第1天取靜脈血送檢,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能、心梗全套、N-端腦利鈉肽前體(NT-proBNP)和血清中的細胞炎癥因子檢測。分別比較ICU和普通病房COVID-19患者上述指標的差異。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構成比(%)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ICU和普通病房COVID-19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ICU中COVID-19患者的年齡明顯高于普通病房患者(P<0.01),且出現胸悶伴呼吸困難癥狀的患者多于普通病房患者(P<0.001);ICU中COVID-19患者有創機械通氣和多器官功能障礙比例均明顯高于普通病房患者(P<0.01);此外,ICU中COVID-19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少于普通病房患者(P<0.05),但其28 d病死率明顯高于普通病房患者(P<0.01)。見表1。

表1 ICU和普通病房COVID- 19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2.2 ICU和普通病房COVID-19患者檢驗結果的比較

ICU中COVID-19患者的淋巴細胞百分比(LYM%)和血小板計數(PLT)均明顯低于普通病房患者(P<0.01),白細胞計數明顯高于普通病房患者(P<0.01);除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外,ICU中COVID-19患者的主要肝腎功能指標均明顯高于普通病房患者(P<0.05);ICU中COVID-19患者的心梗組套和NT-proBNP水平明顯高于普通病房患者(P<0.01)。見表2。

表2 ICU和普通病房COVID- 19患者檢驗結果的比較

2.3 ICU和普通病房COVID-19患者體內炎癥因子水平的比較

ICU中COVID-19患者體內的炎癥因子水平明顯高于普通患者(P<0.05),見表3。

表3 ICU和普通病房COVID- 19患者炎癥因子水平的比較

3 討 論

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除肺損傷外,常合并有肺外器官功能障礙。目前來自武漢的臨床數據顯示,17%~32%的COVID-19患者需要收住ICU治療,除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外(67%),這些患者亦常合并有急性腎功能損傷(29%)、急性心肌損傷(23%)和急性肝損傷(29%)[2- 4]。對COVID-19患者進行尸體解剖發現,除了肺組織外,患者的心臟、胃腸道黏膜和腎臟組織均可見壞死組織和炎癥細胞的廣泛浸潤[5- 6]??梢妼τ趪乐氐腃OVID-19患者,臨床上出現多器官功能損傷十分常見。本研究發現,ICU中COVID-19患者發生多器官功能障礙的比例為65.4%,明顯高于普通病房患者;同時,ICU中COVID-19患者的主要肝腎功能指標、心肌酶譜和NT-proBNP水平也明顯高于普通病房患者,說明ICU中COVID-19患者肺外器官功能損傷的嚴重程度明顯重于普通病房患者。目前,雖然輕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病死率低且預后良好,但重型COVID-19患者病死率仍可高達49.0%~61.5%[2- 3]。本研究發現,ICU患者的28 d病死率高達90.4%,而ICU中COVID-19患者住院時間較普通病房患者短也與早期病死率高相關。參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關于臨床分型的定義,本研究ICU中的患者大部分屬于危重型,可見與其他臨床類型的患者相比,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病死率會進一步增高(即危重型>重型>普通型>輕型)。

“炎癥風暴”也稱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ytokine storm syndrome, CSS),是導致COVID-19患者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和多器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F有的研究表明,COVID-19患者大量釋放的炎癥介質和趨化因子介導肺和肺外多器官功能的損傷[7- 9]?!把装Y風暴”的大小與致病性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密切相關[10- 11]?,F已證實,COVID-19患者血清中的Il-2R及Il-6水平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12],且與普通病房患者相比,ICU患者的血清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TNF-α、趨化因子-10、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等促炎因子水平也明顯升高[13- 14 ]。不僅如此,ICU患者還存在嚴重的淋巴細胞減少伴促炎性T細胞的過度激活[15- 16]。以上表現均說明COVID-19患者存在嚴重的免疫失調,導致大量的促炎癥介質釋放和炎癥細胞激活,患者的免疫失調越顯著機體的損傷越嚴重。本研究ICU中COVID-19患者的淋巴細胞水平明顯低于普通病房患者,但體內的炎癥因子水平卻明顯高于普通病房患者,說明ICU中COVID-19患者確實存在更為嚴重的免疫失調和“炎癥風暴”,這可能是導致其發生多器官功能損傷和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動物模型研究發現,在呼吸道冠狀病毒滴度相似的情況下,老年的靈長類動物比年輕靈長類動物更容易發生免疫失調,激發過度的炎癥反應[17]。臨床觀察中發現,在感染新冠病毒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中,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病死率更高,且老年感染患者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早期可見炎性基因信號的異常強烈上調,從而導致大量的炎癥因子釋放損傷肺和肺間質,引起嚴重的低氧血癥和呼吸衰竭[18]??梢姼啐g是COVID-19患者體內發生“炎癥風暴”的重要促進因素,與此同時,高齡患者本身存在的基礎疾病和肺炎后出現的并發癥,使其在對抗病毒侵犯時表現得更加脆弱[19- 20]。本研究ICU中COVID-19患者的年齡明顯高于普通病房患者,其多器官功能損傷和28 d病死率亦明顯升高,說明存在年齡越大疾病越嚴重、預后越差的現象,但兩者之間的具體關系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現階段明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損傷的機制,及時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防止新冠肺炎患者由普通型向重型和危重型進展,對于治療后改善的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加強“重癥后治療”,通過科學營養、物理康復和心理干預等多學科協作治療,在改善患者的癥狀的同時促進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復自理能力,進而達到改善生活質量、重新融入正常社會生活的目的,這也是目前臨床醫生和科學家最重要的工作任務之一。此外,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觀察研究,存在因研究樣本量較小、干擾因素和觀察者主觀印象造成的研究結果偏倚的情況,后續可通過開展多中心研究增加樣本的代表性,提高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猜你喜歡
危重病死率病房
全髖翻修術后的病死率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危重患者院內轉運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一種病房用24小時尿蛋白培養收集器的說明
臍靜脈置管在危重新生兒救治中的應用
鎮靜護理在呼吸機治療危重患兒中的有效應用
俯臥位通氣對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響
病房
急診對于急危重癥患兒568例搶救效果臨床分析
枸櫞酸抗凝在膿毒癥急性腎損傷患者血液濾過中的應用
拯救世界的孩子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