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國產動畫視角下的傳統文化融合

2020-12-14 07:02閆雨萌潘彥伶
錦繡·上旬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文化元素源泉傳統文化

閆雨萌 潘彥伶

摘要:中國動畫產業從傳統文化的基礎開始,逐漸發展壯大。從早期的傳統動畫到現代數字動畫,中國原始動畫通過其傳統文化背景逐漸發展壯大。在未來,國產動畫如何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更加貼切的與傳統文化實現良好的融合,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國產動畫的發展至關重要。

關鍵詞:國產動畫;傳統文化;源泉;文化元素

一、國產動畫中傳統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傳統文化是國產動畫的創作來源

國產動畫的誕生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息息相關。這是一部動畫作品,在傳達人們的傳統文化的同時,對動畫的歷史留下了深刻而豐富的印象。隨著良好的傳統文化與生動活潑的藝術形式的融合,我國對動畫的原創創作和研究不斷產生了對故事主題和戲劇的借鑒。從1960年代到1980年代后期,國產動畫劇本的主題主要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創作了許多精美的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 當時的動畫是漢字動畫和表達技術以及豐富的民間和神話主題的結合。精美的動畫同時體驗了我們悠久的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浪漫。動畫表情使觀眾可以發現另一種傳統文化的源泉與美學。在長期的研究過程中,國產動畫非常重視對傳統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借鑒,并以中國傳統繪畫等優秀的傳統文化特色而聞名。手工藝品、歌劇和民間音樂,充分利用傳統文化元素來創建動畫。中國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在數千年的發展中,我們積累了許多優秀的思想,民間和寓言文化,并為國家動畫制作提供了許多主題。例如《大鬧天宮》充分利用了傳統戲曲的元素,其臉部設計讓人聯想到中國戲曲。此外,首批國產動畫涉及剪紙,皮影戲,折紙和壁畫等中國民間藝術形式。 因此,在創建動畫腳本時,可以使用傳統文化塑造獨特的民族藝術特色。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動畫腳本中,不僅可以創造獨特的藝術魅力,而且可以提高動畫作品的文化價值。在這方面,基于傳統元素的藝術處理方法可以滿足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這是動畫腳本創作的主要創新手段之一。以經典的《功夫熊貓》動畫為例,它以中國傳統藝術形象和故事為基礎,經過不斷加工和調整,可以滿足一般審美需求。俄羅斯藝術家說“藝術表達是對陌生的追求”。人們通過對其生活中他們所熟悉的傳統文化資產的再次創作與融合,來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創新,進行陌生化的創作,從而引起人們的注意并激發觀眾的興趣與好奇心。同樣,公眾對熟悉的古典故事的好奇心正在減弱。在新時代,從對觀眾的審美吸引力出發,利用想象力喚起新思想,克服對觀眾情節模型的過時概念講道,創作出充滿生氣的動畫作品,是國產動畫發展與創作的源泉所在。

(二)傳統文化是國產動畫的創作堅守

在1990年代初期,中國動畫市場逐漸開放,外國動畫開始與國內動畫競爭進入中國。面對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動畫的影響,國家動畫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國外的商業活動形成了巨大的生產鏈。動畫,視聽產品,玩具,卡通,服裝和其他外圍衍生物正涌入蓬勃發展的動畫市場。此外,海外動畫的文化價值已巧妙地傳遞到中國。美國個人英雄情結和日本動畫對生態和環境問題的關注已通過動畫滲透到中國的精神價值觀念中。 日本動畫始終將日本的民間文化和民族文化特征融合到作品中,與動畫充分融合,形成自己的表現風格,并盡一切努力取得優異的成績。不難預測,如果中國不能掌握國產動畫的發展趨勢,受到域外文化傳播的影響,未來的國產動畫將失去國家的文化傳統和核心價值。同時,國內動畫產業日益多樣化的環境改變了觀眾的審美觀。在日本和西方動畫的影響下,一些國產動畫作品開始被模仿。盲目模仿會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動畫作品無法牢牢地扎在人們的心中。因此,在創建動畫創作腳本時,可以獲取傳統文化的營養并形成獨特的民族藝術特色。將傳統文化元素納入動畫腳本的創作中,不僅可以塑造自己的藝術魅力,而且可以增強動畫作品的文化含義。面對當今觀眾的審美需求,基于傳統元素的陌生藝術處理是動畫腳本編寫的最重要和創新的方法之一。動畫的國家藝術風格是基于角色描述,場景表現和情節特征,而不是盲目跟蹤圖像的歷史背景。國產動畫忠實地追隨時代潮流,傳承中國民族文化,將傳統文化與國產動畫形象相結合,著力展現家庭文化的藝術表現和內涵。國內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于2016年上映,得益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元素,并轉變成獨特的東方經典之謎。動畫的開端創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味道,同時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動畫場景和角色創作提供動畫空間,動畫的舞臺風景除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外,還融合了傳統文化的許多元素,取材于居住的客家居民的土地,村民的泥土建筑被更現實地還原,具有許多傳統的文化元素和精心制作的細節,回響著細節,使這一動畫創作成為現代融合傳統文化的杰作。

二、國產動畫中傳統文化融合的素材體現

(一)古文學著作與國產動畫的融合

與所有文學和藝術形式一樣,即使現代和數字成像技術支持的構圖規則發生了根本性的革命,成熟的感官視聽系統也可以提供即時的美學舒適感。即使繼續創造本質,動畫的本質和意義仍然存在,這取決于所講述故事的主題以及圍繞該主題的想法和情感。從這個意義上講,動畫仍然是內容創作的藝術,而不是包裝的藝術。中國豐富的文學資源經常為動畫電影的發展提供靈感和參考,尤其是其中一些著名的古典小說和一些流行的古典戲曲。1941年,新華聯合電影公司發行了以《西游記》為基礎的動畫杰作《鐵扇公主》。憑借100萬美元的投資,大約1小時20分鐘的傳統文化下的國產動畫創作成為亞洲第一大動畫,在中國動畫的整個歷史上也排名第四。因此,這是古典小說和歌劇的良好起點。文化中的角色接近精神動機,并且沒有動機消失。他的目標是找到一種方法來帶回所有媒體創新的根源。無論這種類型的是合理與否,折衷主義是動畫可以被用作圖像閱讀時代最活躍的視覺和開放的視覺媒介的時候。其優點在于可以使用動畫符號進行轉換。用不拘一格的動畫符號,轉化、分享、承載和傳送經典的文本意義,承擔起古典名著新的輸送語態,對于經典傳播空間的擴大和動畫自身品味的提升,無疑具有雙重性的意義。比如,在動畫電影《大圣歸來》的場景中,添加了一個故事來拯救被困于山腳下的孫悟空。這種改編與以前的經典的傳統文學著作中所表述的實際內容有所不同。最終,動畫中對傳統文學的該改編,所呈現出的是一個相較而言更加與眾不同的孫大圣,一個被創造者賦予了更大的人性的角色,使他充滿了公眾的思想和情感的英雄。在后時代的文化語境中,人們可以輕松地感受到孫悟空自我犧牲和自我成就的情感歷程。這更符合現代英雄主義精神。創建動畫腳本時,必須不斷改善和管理傳統文化。這意味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理解和理解不應局限于一個特定方面,而應基于現代美學概念。由于動畫的復雜性和變換性,它具有豐富的民族特色和時間感,從而提高了作品的整體藝術吸引力。

(二)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與國產動畫的融合

神話和民俗是非常有吸引力,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既平靜又復雜的文化遺產形式。神話傳說和民俗資料在國產動畫中的使用大致可分為四類。首先是代代相傳的真實傳奇的口頭表達。這個故事是根據風景,民俗,英雄崇拜和人工制品(例如“神筆馬良”、“孔雀公主”)的名字命名的。第二類是從歷史意義中選擇的類型現實事件和角色被用作藍圖,以整合大量從民俗轉變,疏遠,成為歷史事實與傳說之間的中介的民俗表征和情感以及歷史資料。第三是民俗風格。思維方式,現代人利用他們的想象力來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這個創造神話的序列是基于諸如萌聲兄弟之類的古老經典。同時,也武術小說、網絡幻想等,比如結合了魔幻與創奇的秦時明月,蜀山,彈球傳奇等。第四類來自傳說和民間神話。故事是分類的,經過編譯和重寫以具有確切的文本來源。接近藝術性的元思維是順利使用敘事材料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換句話說,在神話,民俗和動畫之間,可以提出一個粗略的視角來描述生活。表達情緒的粗略語法。具體而言,從腳本的繪圖內容開始,擴展和簡化圖形也是適應動畫腳本的創新方法。公認的經典神話床說或者民間傳奇故事都可以補充和擴展故事情節的因果關系,以使角色成長過程與動畫的藝術特征相匹配?!皩χ袊鴤鹘y民間故事等的主題的創造性改編不僅保留了多年來傳承的實質和精神吸引力,而且還將創新和新穎性融入了一體,能夠實現審美興趣的激發,同時加強對藝術的欣賞以及與藝術的融合。 [5]

三、國產動畫中傳統文化融合的思想體現

(一)傳統道德與國產動畫的融合

由于國產動畫是一種文學藝術形式,并處于中國特殊的文化環境中,因此“文以載道”的文學觀念是一種源起,是中國文化的濫觴,必然會不可避免地融入其中。隨著國產動畫完成文化重組,這種概念與動畫藝術,可能的血緣關系,可能的融合以及需要解決的鴻溝之間存在聯系。當“用來傳達道的物體”成為中國人民文化思想的綱領性任務時,它吸引并自覺地接觸了所有文學作品和文化成果以及文學的價值?,F在,用于確定不同樣式的開發速度的標準和規則。由于社會接受度的“承載能力和最終的載道效果之間的差異,社會接受度必然是不平衡的。因此,在努力改變現狀和提高文化水平的過程中,通俗文學,文學和藝術都是能夠證明它們確實有能力為社會“文以載道”的過程。社會接受和接受的動機,行動和目標被轉化為社會接受和接受的行動。

動畫是消費社會中最活躍的大眾動畫產品,是中國長期社會動畫和道德吸引力的延伸。 “文以載道”原則面臨的問題在中國所有流行的寫作風格中都是相同的。關于“藝術寫作”,當今的動態繪畫藝術正在蓬勃發展?,F代動畫藝術受到歡迎和重視。因此,避免受到“后現代社會綜合癥”的責難與質疑,消除對視覺拜物教的懷疑,消除表面和無辜的標簽,消滅精英和大眾二元性的對立,并填補媒體時代是傳統文化與國產動畫融合的關鍵之處。騰空胸懷,激發感官的動畫產品真正成為了這個國家和這個后代文明遺留下來的文學和藝術的典范,表達了社會和文化特征,國家的智慧和民族的結晶。

(二)傳統自然思想與國產動畫的融合

所有人類活動都必須在自然環境中進行。人類本身就是自然進化的結果。在任何時代或任何文明中,人類與自然都不可能和諧相處,互惠互利,并存于可持續和睦的關系中。另外,嘗試吸引所有類型的藝術形式(包括動畫)。我們試圖解決的判斷力或藝術淵源在于對自然及其獨特奧秘和生活實踐的研究。了解并改變自然。所有藝術觀點的本質都是“自然觀”和“宇宙觀”?,F代性和城市化的影響,革命藝術對苦難的加劇和想象,傳統人文自然心態中的返鄉意識和土地保護意識,這三種形式都是“鄉土”與“自然”所交織在一起。復雜的變化和保護,更大的救贖和懷舊,以及這個主題在中國藝術中的重要性和頻繁使用。并且,其象征意義與從歷史演變到奇觀的歷史變化共鳴。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有助于編劇時呈現出更具藝術性的主題。古典詩歌,戲劇,歌劇和其他傳統藝術形式的綜合應用可以為動畫劇本增加更好的民族藝術性。古典文學和傳統的復雜語言給人以審美的感覺。創建動畫腳本時,需要不斷改進和處理傳統文化。這意味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理解和理解不應局限于任何特定方面,而應基于現代美學概念。由于動畫的復雜性和變換性,該動畫具有豐富的民族特色和時間感,從而提高了作品的整體藝術吸引力。在未來,國產動畫如何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更加貼切的與傳統文化實現良好的融合,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國產動畫的發展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袁素文. 動畫電影與傳統文化融合創新的路徑新探——以《白蛇:緣起》為例[J]. 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6):106-108.

[2]梁潔梅. 民族傳統文化基因的當代辯證之思[J]. 電影文學,2020,(16):125-127.

[3]楊淇. 從動畫片《百鳥朝鳳》看民間故事的另一種表達[J]. 當代動畫,2020,(01):62-65.

[4]談峰. 水墨動畫藝術在三維動畫制作中的應用研究[J]. 普洱學院學報,2020,36(03):107-108.

[5]于苗,高慶占. 國產動畫電影中傳統文化的“基?!被貥媅J]. 電影新作,2019,(03):38-41.

[6]楊秋. 中國動畫電影神話人物形象塑造嬗變及反思[J]. 電影評介,2020,(09):15-20.

[7]唐睿. 歷史追溯與當下建構——“中國學派”與中國動畫電影“主體性”[J]. 電影評介,2020,(09):21-24.

[8]徐園,滕芳. 當代動畫作品中傳統民族文化元素的傳播與運用[J]. 戲劇之家,2020,(13):137-138.

[9]李文杰. 傳統文化元素在動畫設計中的嬗變探析[J]. 戲劇之家,2020,(13):142.

[10]盧珈麗. 傳統文化在動畫人物“孫悟空”服飾中的應用演變[J]. 西部皮革,2020,42(08):3.

[11]陳葉蕾. 從“中國風”動畫看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與意義[J]. 大眾文藝,2020,(08):179-180.

[12]尚曉明. 經典文學改編視域下中國動畫片的國際化傳播研究[J]. 傳媒論壇,2020,3(06):151.

作者簡介:閆雨萌(19990526)女,漢, 籍貫: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專業:動畫.

潘彥伶(19990224),女,漢,籍貫: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郵建巷三棟201室,專業:動畫.

猜你喜歡
文化元素源泉傳統文化
輕型無人機起落架擺振問題簡析
超市也是快樂的源泉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動畫電影中的運用分析
論傳統文化元素在動漫設計中的運用
淺析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動畫設計中的應用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歡喜冤家放大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