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創新研究

2020-12-16 21:26江蘇省宜興市丁山小學
小學時代 2020年28期
關鍵詞:家長媽媽孩子

江蘇省宜興市丁山小學 盛 霞

家庭教育,是家長在家庭中對子女實施的個體化教育。家庭教育中,教育的對象是自己的孩子,教育的場所是家庭,教育的實施者是家長。由于家長的能力有高低,水平有差異,教育的方式不同,因此,需要教師積極介入到家庭教育當中,幫助家長找到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抓準家庭教育的途徑,從而具有新時代的教育視野。如果說學生的教育是一張“大網”,那么教師就是網上的端口,一頭連著學生,另一頭連接著家庭。學校與家庭的育人目標是一致的,都是圍繞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當學校與家庭形成教育合力的時候,就能夠實現教育的落地生根。一、設計融洽的親子活動儀式

新時代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就是構建家長與孩子之間一種新型的親子關系,這樣的關系需要老師從中找到教育的要

點,發現育人的方向,通過親子活動,改善親子關系?!缎⊥踝印?/p>

一書中,狐貍說,儀式就是讓這一天過得與其他的每一天都不一樣。我們要合理地利用時間節點,找到不一樣的“每一天”,從中找到可以實施家庭教育的儀式活動。

如母親節,是從西方引入的一個非傳統節日,也非常符合

中國傳統道德認知《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等故事說的也是這

個道理。在母親節為媽媽準備一份“愛的禮物”,學生紛紛行動起來。有的用太空泥為媽媽做兩只老鼠,一只是老鼠媽媽,一只

是老鼠寶寶,孩子們希望鼠年里自己和媽媽每一天都是快快樂樂的;有的學生畫了一幅畫送給媽媽;還有的學生準備通過努

力獲得一張獎狀送給媽媽作為禮物。媽媽們收到這些禮物之后,都非常感動,感受到了孩子成長的喜悅。

父親節當中,教師設置了尋找“我爸爸”活動。孩子閱讀故事《我爸爸》,找到自己爸爸與故事當中的相似之處,展開合理的想象。有的想象爸爸游泳像魚一樣快,有的想象爸爸跑步像馬一樣遠,有的想象爸爸的力氣比起重機還要大,孩子們通過制作童書,展示了父子情深。

兒童節,教師讓每一位父母為孩子準備一份獨特的成長禮物。這些禮物有的是日記本,家長希望孩子們把自己每天的心情記錄下來;有的是剛剛開通的高鐵票,希望孩子從這里開始,向遠處出發;有的送的是種子,希望孩子像小苗一樣,茁壯地成長;有的送的是書籍,希望孩子在閱讀的海洋中收獲知識,快樂成長;還有的是陪孩子一起看一部電影。

以獨特的日子作為“班級日”,每年都有這樣的儀式,但每年的活動內容不同,這樣的活動才生動有趣,體現了新時代家庭教育當中的平等、尊重與愛。

二、指導學生學會與父母的溝通

隨著兒童社會屬性的發展,兒童的獨立意識會越來越強,在與父母溝通的過程中,有時會影響雙方交流的表達與理解。教師需要為學生交流提供方法,實現溝通的及時、有效、合理。有的家長反映,孩子很不好溝通,經常與家長對著干。如有一天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家長進去送一杯牛奶,等家長從書房出來的時候,孩子沖著媽媽喊:你出去難道不知道把門關上嗎?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言語進行指導。進入了中高年級,孩子已經學會了用反問的語氣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但反問的語氣表達的情感比較強烈,容易帶來交流上的誤解。因此,教師可以告訴孩子,與爸爸媽媽說話的時候最好用陳述句,下次再有類似的場景,孩子就會這樣說:媽媽,請你把門關起來。

此外,在親子交流中會產生很多矛盾。比如,有的學生抱怨爸爸媽媽對自己要求太多、管控太嚴,自己走到哪里都要向家長報告;孩子們還會抱怨家長說話不信守承諾,比如,壓歲錢說幫孩子保管,但保管幾天壓歲錢就“不見了”。面對學生情緒上的波動,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找到一些解決的方法。如,主動交代自己的去向,讓父母放心;在父母生日的時候,送來自己親手制作的小禮物,表達自己的祝福;與父母一起分擔家務,實現父母與自己的有效溝通。學生與父母產生溝通上的難點,是家庭教育中的焦點問題,轉變學生與家長的交流形式,可以實現家庭教育的積極發生。

三、指導家長學會與孩子溝通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教育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展。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成績必須在班級里面保持領先;有的家長當孩子發生錯誤的時候,橫加指責;孩子的一些交往行為,會受到家長的粗暴干涉;還有一些家長整天嘮嘮叨叨,甚至缺乏教育常識。

教師可以給家長提供家教常識,幫助家長了解新時代的家庭教育方法。如,通過江蘇省“空中名師課堂”平臺,將線上的家庭教育資源推薦給家長;幫助家長訂閱《家長》雜志,通過閱讀專業的家教類期刊,找到新時期的教育方式;通過線上講座,讓家長不斷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是一個慢慢學習的過程,合格的家長是通過學習來陪護孩子健康成長。

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家長交流活動,組建家長委員會,讓優秀的家長現身說法,在家庭教育中,自己是如何做到的。通過面對面的答疑,一些缺乏方法的家長也可以得到啟發,習得方法,也可以提出困惑,與其他家長交流。圍繞一些需要明辨的議題,教師還可以組織家長進行討論。如“二孩來了,大孩怎么辦”,通過討論的形式學會和“大孩”正確對話,讓“大孩”成為家庭成員中同樣重要的一員。

教師還可以給家長提供一些電影課程??菰锏睦碚摵茈y幫助家長,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也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家庭的教育方式。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包含教育元素的電影課程,為家長建立通俗易懂,面向孩子完整、幸福的教育的方法。如觀看《家有兒女》中劉星與劉梅的一段關于培訓班的對話,劉梅抱怨劉星什么興趣愛好都沒有,劉星和小雨說不學就不學是不懂事的表現,家長是成年人,應該幫助孩子堅持學習。這樣的電視課程,可以給家長帶去很多啟發與思考。

四、為家庭搭建展示的平臺

家長走進課堂,能夠建構起獨一無二的教育資源。家長進課堂,既能夠讓家長進一步感受學生在班級里的學習表現,又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校外的不同生活,從而認識社會,理解父母。

首先,在每學期的開始,班主任老師通過調查了解家長的職業與興趣,根據調查了解到的內容與班級的德育主題建立聯系。根據一學期的德育任務,確定進課堂的家長人員。其次,聯系家長,確定進課堂的時間,明確進課堂的任務,擬定進課堂的形式。再次,邀請家長走進課堂,圍繞確立的德育主題,讓學生感受到更為豐富的社會生活,體驗更為精彩的生活,也進一步讓學生了解家長在家庭中所起到的支柱作用,體會父母工作的艱辛。最后,通過這樣的活動,家長能感受到孩子的進步。這些有形與無形的活動,促進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了解,也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多元的社會生活,感受父母的工作辛勞。

在這樣的過程中,通過老師與家長的事前溝通,找到家庭教育與家長職業的聯系點,找到德育活動的生長點。如,學生家長是醫生,就可以介紹一下居家防疫的知識;學生家長是花店的雇員,就可以講解插花藝術;家長是一個警察,就可以講一講居家生活的自我防護。家長面向學生所介紹的,也是學生在家庭生活中需要了解與學習的。

總之,新時代的家庭教育,需要班主任、家長、學生三者建立聯系,有效互動,彼此期待,打造一個指向學生未來成長的利益共同體。

猜你喜歡
家長媽媽孩子
鳥媽媽
我的媽媽是個寶
家長請吃藥Ⅱ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不會看鐘的媽媽
孩子的畫
犯錯誤找家長
微妙的家長QQ群,引無數家長競折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