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透析護理工作的風險與防范策略

2020-12-16 03:02都小麗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31期
關鍵詞:防范風險

都小麗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并且探討相關的風險防范策略,以實現血液透析護理工作的更好開展。方法 選擇2019年10月~2020年1月曾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尿毒癥患者78例,將這些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中患者選擇的護理方式為常規模式,而觀察組中結合風險防范。結果 在觀察組患者患者中,出現風險事件的比例為7.7%,而在對照組中高達28.2%: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94.9%,對照組中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71.8%。結論 在血液透析護理工作的開展中存在一定風險因素,通過以有效策略進行風險風險,可使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有效降低,使護理滿意度有效提升,需要護理人員在這一方面重視。

【關鍵詞】血液透析護理;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1..02

在當前血液透析護理工作的實際開展中,需要相關護理工作人員注重其中的風險因素,并且需要以有效策略進行風險防范,以實現更理想的血液透析護理。本文特選擇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尿毒癥患者78例,針對護理工作中的風險因素及防范策略進行分析,現進行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中選擇2019年10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尿毒癥患者78例,分別以觀察組與對照組表示這些患者。在對照組中患者的總數量為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齡48~68歲,平均56.8±2.8歲;觀察組中患者共包括39例,該組中的男19例,女20例;年齡46~66歲,平均55.6±2.6歲。

1.2 方法

1.2.2 血液透析護理工作中的風險因素分析

就目前臨床上的血液透析護理工作開展而言,其中的護理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護理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比較差,在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護理操作過程中有一定的操作風險存在,若出現操作不當,情況比較嚴重的會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2)護理人員未對尿毒癥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未及時告知患者血液透析質量中的相關注意事項及血液投資后應當注意的問題,致使患者與醫生未積極有效配合,導致風險事件的發生。

1.2.2 血液透析護理風險的防范

在血液透析護理工作的開展中,對照組中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而觀察組中患者在對學生實行常規護理的同時給予其護理風險防范,具體包括以下幾點。(1)作為血液透析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的開展中應當形成較強的風險意識,對于血液透析護理工作開展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需要及時發現,且要能夠依據這些風險因素制定有關防范措施。(2)護理人員需要將血液透析后的有關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對于患者日常生活及飲食需要密切注意,在患者出現不良生活習慣時需要對患者進行糾正指導,以幫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風險事件的產生。(3)在血液透析護理過程中,同時,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主動進行溝通交流,在指導患者尿毒癥的相關知識的同時,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使患者可以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有效避免出現護理風險[1-2]。(4)構建科學合理的風險管理制度。在血液透析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科室內部及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注意構建科學合理的風險管理制度,以實現更理想的護理風險管理,也就能夠保證護理工作開展中的風險因素減少。在這一方面,需要科室內部針對血液透析工作的特點及相關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風險管理制度,在該制度中需要嚴格規定護理人員的職責及工作內容,并且要對血液透析護理工作的開展提供相關的要求及標準,保證護理人員可以依據相關標準開展護理工作,保證護理工作的有效進行,也就能夠為避免護理風險提供依據。(5)嚴格規范相關操作。血液透析工作的實際開展中,應當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流程,對于護理人員的各種操作需要將嚴格規范,對于透析管路需要依據相關要求進行嚴格管理,從而有效防止導管感染及并發癥的出現。另外,在實行血管穿刺過程中,需要選擇固定血管穿刺,且需要固定穿刺點,在患者使用內瘺情況下,對于動脈與靜脈穿刺點固定選擇三個,其間隔控制在大約1 cm,對于每個穿刺點應當依據患者透析頻率及是否存在滲血情況適當更換,同時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盡可能選擇一條靜脈,以便對其它靜脈進行有效保護。此外,患者所使用的透析機及病蟲應當相對固定,避免錯床,防止引血錯誤發生,使血液透析護理安全性得到保證。(6)護理人員還需要與患者之間加強溝通交流,以便充分了解患者的情況及實際需求,對于患者的需求要盡可能滿足,并且要給予心理狀態不理想的患者一定的心理干預,使其能夠以健康積極心態配合血液透析工作,在此基礎上使血液透析工作的開展得到滿意的效果,也能夠避免由于患者不配合而出現風險。

1.3 統計學方法

對于研究結果以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 21.0統計分析,通過均數±標準差對計量數據,利用%對計數資料表示,且行t檢驗與x2檢驗,統計學差異以P<0.05為標準

2 結 果

2.1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風險發生率

在觀察組患者患者中,出現風險事件的比例為7.7%,而在對照組中高達28.2%,兩組差異明顯。

2.2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

在觀察組患者中表示對護理表示滿意的達到94.9%,而對照組中僅僅為71.8%,其比較結果具體如表1。

3 討 論

隨著目前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在血液透析護理工作的開展中,對于護理質量及效果的要求也不斷提升,而護理風險的發生對于護理效果及患者安全會產生直接影響。就目前血液透析護理工作的開展而言,護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未對患者進行護理指導都是風險因素,需要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風險意識,對患者實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增加患者的疾病知識知曉率,改善其心理狀態,以有效避免護理風險的發生,使血液透析護理工作得到滿意的效果,實現患者的更有效治療[3]。同時,還需要注意在血液透析過程進行規范操作,對于各個方面的操作都需要依據一定的標準及規范執行,在確保血液透析護理能夠得以有序開展,在此基礎上避免在血液透析護理中出現不安全因素,使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得到更好的保證。此外,需要護理人員積極主動的與患者溝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各個方面的情況,依據患者的情況開展更加適當的血液透析護理,在此基礎上保證血液透析護理的落實更加有效,使護理安全性得到更有效的保障。依據本文研究,觀察組中的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這表明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風險防范在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血液透析護理工作的開展中存在一定風險因素,通過以有效策略進行風險風險,可使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有效降低,使護理滿意度有效提升,需要護理人員在這一方面重視。

參考文獻

[1] 李 鴻.分析血液透析護理中風險因素及防范對策[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03):73+100.

[2] 鄭文燕.血液透析護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的對策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28):78+85.

[3] 尹海輝,周彩平,齊永扎.血液透析護理不良事件與風險管理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44):42-43.

猜你喜歡
防范風險
SQL注入防護
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和監管問題研究
淺析應收賬款的產生原因和對策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淺析防范電能表串戶的重要性及方法
也談國際貿易合同欺詐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從工商管理角度談如何加強金融風險防范的有效性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