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型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初探與實踐

2020-12-17 03:29謝蕊吉航米山蘭天胡韶山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18期
關鍵詞:培養模式互聯網+互聯網

謝蕊 吉航 米山 蘭天 胡韶山

摘 要 為提高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對現有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入談討,分析在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介紹“互聯網+”背景下醫學教育發生的變化以及結合互聯網優勢的創新型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人培養模式,找出解決當下問題的方法,以促進臨床醫學教育的發展,提高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 互聯網+ 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識碼:A

1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培養的現狀

我國自2009年起招收全日制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回顧這段歷程可以看到由于對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的培養缺乏清晰的目標和明確的定位,但目前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還存諸多問題值得探討。

1.1教學模式的缺陷

以學科為中心開展的授課注重使學生掌握核心概念及知識體系框架,雖然在向學生提供全面而系統的基礎知識和科學的方法論上有著積極的意義,但內容廣泛性、前沿性和多樣性受限。對于培養臨床思維、技能以及職業素養的重視不足,更缺少與臨床行為相關的法律法規、社會倫理、心理學知識的教育,因而不能很好地滿足醫療科技進步、社會需求變化、醫學模式轉變對醫學人才的要求。

1.2臨床訓練不足

傳統專業學位醫學碩士臨床訓練的不足表現在臨床操作培訓的不系統和不規范。目前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科室輪轉培訓時間需達到33個月。但學生尚且疲于在所剩不多的時間里完成剩余的學業任務包括理論學習、學術研究、各類考核、學位論文等。這種不適當的時間安排和過飽和的實際工作要求使得學生處于有心無力的境地。

1.3管理體系不完善

對于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的管理許多單位的不足體現在各科室對臨床技能培訓缺乏統一的規范和嚴格的考核制度;臨床輪科管理不嚴格;監督及考核措施形式化、人情化,考核內容無新意;以及臨床能力考核淘汰率低等,均拉低了對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業務能力的培養要求。

2“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型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的培養

2.1明確培養的目標

在“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型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的培養目標乃是培養在業務上具有豐富臨床專業知識和技能,能解決實際問題和承擔常規醫療工作;在創新能力上,具備發現和提出臨床問題的敏銳覺察力,并以科學嚴謹的方法加以驗證;在見識視野上,能持續跟蹤相關專業和常見疾病最新研究進展,診治指南;在職業導向上,能夠切實滿足各級醫院的崗位需求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2.2改進教育模式,拓寬獲取臨床知識的途徑

互聯網上存在許多優質的錄播課程。網絡資源與傳統課堂的結合賦予了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培養模式新穎性、靈活性和高效性,能夠大幅縮短理論學習的時間。網絡上存在的大量臨床案例以及開放式的交流平臺是傳統教育模式的重要補充。

學術會議是難得的跟蹤學科最新進展,聆聽業內大家分享經驗的機會。不必親赴會場,通過會議直播平臺即可參與會議,也能夠通過會議內容回放彌補錯過的重要會議,獲得學科前沿知識,拓寬傳統醫學教育的視野。

2.3互聯網結合虛擬現實助力專業技能的訓練

在“互聯網+”背景下,已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手術,打破了傳統條件下手術間容量的限制,使外科學生對機體深部的復雜病變、晦澀難懂的手術的操作技巧有更加直觀形象的了解。在未來,通過人機交互還可以模擬各種臨床場景,實現虛擬臨床操作,將臨床技能的磨練由線下轉移至線上,更能提高創新型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的培養效率。

2.4優化管理體系

“互聯網+”背景下,單位對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的培訓和考核可以相互參考,突破了各地患者特色。在輪轉管理方面,傳統培養模式下學生不嚴格按照計劃輪轉的問題也可由釘釘等體系化管理平臺解決。通過網絡平臺如實記錄的輪轉數據也有助于調整學生分配不合理的問題,滿足科室的實際人員需求。

“互聯網+”克服了時空的限制,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諸如微信、QQ等軟件為師生搭建了能夠隨時隨地交流心得、分享經驗、共享資源的平臺。

3總結與展望

“互聯網+”極大地補充和優化了傳統的醫學生培養模式,為培養創新型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注入了新的活力。結合、基于互聯網的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培養模式將成為趨勢。推進互聯網在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培養中的應用,有助于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的全面發展和向符合實際需求的高層次人才方向成長。

*通訊作者:謝蕊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大疫對教育反思”規劃課題);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杰出青年項目(項目編號:JCQN2018-04);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優秀學科(Nn10計劃)培育項目(項目編號:Nn10PY2017-03);哈爾濱醫科大學在線開放課程項目。

作者簡介:通訊作者:謝蕊,(1981.7-),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市人,博士學位,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生物工程材料在消化道腫瘤的靶向和聲光動力診療。

參考文獻

[1] 韋麗蘭.基于“互聯網+”的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9(10):38-39.

[2] 李慧,徐燚,昌曉紅.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20(01):1673-677X.

猜你喜歡
培養模式互聯網+互聯網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