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0年代女性小說中男性形象的文化意蘊

2020-12-17 03:29區艷霞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18期
關鍵詞:文化意蘊

摘 要 1920年代女性小說中的男性形象書寫具有獨特的文化意蘊。首先,1920年代女性小說中男性形象的書寫與女性首次作為獨立意義上的創作主體有著密切的關系,凸顯了時代的先鋒啟蒙意義;其次,1920年代女性小說對男性形象的書寫再現了現代性別文化的轉型,具有豐富的性別文化內涵。

關鍵詞 女性小說 男性形象 文化意蘊

中圖分類號:I206.6文獻標識碼:A

1920年代女性小說中的男性形象是有著開辟先鋒的啟蒙意義的。他們是首批群體式出現在中國女性書寫文本里的男性形象,既有對傳統文學精神氣質和表現手段的繼承,也有變化和發展。因此,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一種“尋覓”新男性或者“重構”男性的現象。

1時代的先鋒啟蒙意義

1920年代女性小說中男性形象群體的書寫,是富有新時代意義的開創性的成果。從人的自覺角度而言,這些男性形象群體性的展示表明了人自身長期被迫壓抑的那一部分人性漸漸得以復蘇,同時不斷地推動著整體的全面健康的發展。1920年代的女性作家群體作為人的一種性別群體的代言人,第一次“浮出歷史地表”,這批女作家們踴躍書寫自身的生活閱歷和生存體驗。這種具有女性主體意識覺醒意義的集體書寫欲望首次出現在歷史上,并開始集中關注中國女性的生存狀態。女性對男性的書寫欲望還源自于一份“五四”人所共有的人文關懷情感。既然人文關懷是人類對人的生命和生存狀態的關注,那么女作家所要關懷、書寫的對象就不可能僅僅限于女性,因此,女性書寫男性,順而成為時勢造就的先鋒姿態。

同時,1920年代女性小說家對男性形象的書寫與女性首次作為獨立意義上的創作主體也密切相關。近代以前,由于女性生活經驗、行動視野的范圍受到種種限制,女性知識分子在創作中很少以男性作為書寫對象。即便有,也是偏向于以既有的男性審美標準進行創作,比如歌頌忠義孝悌之士或者明君賢臣之類的男性。真正以女性視角去觀察和理解男性,再以自覺的創作主體身份去書寫男性,表現出現代性、開放性、獨立性內涵的書寫欲望者,總體來說是很稀少的。因此,在自主意義上的書寫男性欲望的爆發,是1920年代女性小說創作群體首先彰顯的一個特色。

1920年代女性小說通過男性形象的獨特書寫,達成了“五四”時代關于認識人、了解人、尊重人的主題;通過女性對于異性審美的成功,以及通過想像中在改變或可能改變的男性呈現,表達了實現兩性關系和諧相處的最終愿望,為啟發人的自我認識,提升自我認知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從而呈現了五四時代的啟蒙精神。

2豐富的性別文化內涵

“五四”時代是個性解放的時代,尤其從關注女性解放而延伸的關注性別的問題。然而,嚴格的說,“五四”女性的性別之所以會被當時的知識分子所強調,更多的是因為政治需求?!拔逅摹毙挛幕\動的支持者基本上是從“國”“民”(國家民族)為出發點來看待兩性的性別氣質的,一切都以強壯我族、救國救民作為原則。他們提出婦女解放、男女平等的口號更主要是為了要改善國民在生理、心理和思想人格上的素質。因此,從這一層面上來說,“五四”時期的性別觀念主要是以政治需求——培養、改良“新國民”的基礎為中心發展開來的。而當時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新青年”的理想人格,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新國民”概念上,而非性別概念。

縱觀“五四”時期關于諸如婦女解放運動的文章論述,在對待男女兩性的問題上基本都忽略了其在性別概念和意義上的思考,特別是在對男性的性別意義的思考方面,幾乎可以說是一片荒漠。這主要是因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倡導者都是男性,因此他們無論在思考婦女解放或民族國家問題時,大多難以超越以男性為本位的主流性別文化思想的影響。因此,要求他們擁有從性別角度全面深刻地探討女性和男性的民主解放、自由平等的問題,是難以實現的;即使有些許聲音發出,在當時也終難成氣候。因此,這也造成了“五四”時期人們在尋求和培養新的人格過程中,因忙碌建構和追尋“新國民”、“新青年”,結果卻忘了將男性置于性別視角內進行分析與重建,從而造成了性別意義上的男性形象的面目模糊。

而1920年代女性小說中的男性人物形象,卻很能代表這類壓抑的聲音。他們不僅體現了國家、民族、社會意義上的男性面貌,同時還凸顯出了性別意義上的男性內容。1920年代女性小說中的男性形象書寫,雖然當中也出現了向認同男性中心的主流意識形態靠攏的現象;同時在女作家對兩性世界的書寫中,也出現了失衡的態勢:失衡態勢:女性形象多,男性形象少;女性形象光彩奪人,男性形象單薄模糊,但這其實并不妨礙我們來解讀文本中的性別意識和男性人物身上的性別內涵?!瓣幦帷贝葠鄣母赣H形象、符合現代女性審美審美標準的情人、柔弱的男性形象,1920年代女性作家筆下書寫的這些男性形象,體現了現代女性對男性現代人格轉型以及兩性關系的獨特思考。1920年代女性小說對男性形象的書寫很好的再現了現代性別文化的轉型,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性別觀,通過文學途徑得以廣泛的傳播,彰顯了豐富的性別文化意義。正是通過對這些男性人物形象內在意蘊和精神的解讀,我們挖掘出了1920年代女性小說文本中的性別文化內涵,從而為兩性關系的和諧發展以及國人人格的健全發展提供了積極有益的參考。

作者簡介:區艷霞(1974.9-)女,漢,廣西容縣人,文學碩士,玉林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性別文化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慧英.走出男權傳統的樊籬——文學中男權意識的批判[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

[2] 李銀河.婦女:最漫長的革命:當代西方女權主義理論精選[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

猜你喜歡
文化意蘊
中國古代詩詞歌曲詞曲用韻的共生性特征探析
言外之意話“紅”色
法語俗語、 俚語的特點及文化意蘊
晚清鐵路論爭中的文化意蘊
中國夢的文化意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