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構主義在當代女襯衫設計中的創新應用研究

2020-12-21 03:19張躍譯周全
視界觀·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重組解構創新

張躍譯 周全

摘要:在女襯衫歷史演變的基礎上,總結了女襯衫的設計特點與經典造型,結合當代女襯衫發展呈現休閑化個性化趨勢,通過解構主義設計方法的運用,對女襯衫的創新設計開發提出新思路。以面料、結構與工藝為設計手段,提出了部件重組解構、穿著方式解構以及款式重組解構三種設計方法。實踐表明:從解構主義設計角度出發的創意設計,可以從品類、功能和形式優化女襯衫設計,為女襯衫的個性化設計提供更多途徑,也為設計師及企業開發兼顧時尚、創意、實用的大眾成衣提供創新思路。

關鍵詞:解構;女襯衫;創新;設計;重組

女襯衫從一開始的作為內衣穿著,到后來變成外衣穿著而獨立成為單一品類,隨著人類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與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襯衫也從一開始的嚴謹變得休閑化,越來越多不同的元素與創新設計加入到襯衫的設計研發中。市場上的主流品牌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與定位發展,在女襯衫的創新設計研究,組織結構設計等方面已經超前于研究者。

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者的關注重點更著重于在傳統部件的結構優化,如:領袖,袖子,面料等的小范圍改造與傳統襯衫部件設計,還有對女襯衫穿著舒適度進行研究。鮮有人針對女士襯衫的創新制造方法論進行研究,本文將就解構這一方法展開研究,采用文獻閱讀與理論分析的方法,通過對傳統女襯衫部件的實踐研究,在重組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提出以下具體的可行方法,供廣大設計從業人員參考。

一、基于女襯衫部件重組的解構設計

解構主義源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哲學家德里達提出的哲學概念,其拒絕墨守成規,致力于打破現有秩序并進行更新重組的觀點與理念在不羈的二十一世紀廣泛獲得共鳴。它的核心在于打破秩序,在女襯衫中,運用解構的理念,打破原有的部件組合模式,可以形成新的視覺與功能效果。

女襯衫的構成部件具有其歷史傳承意義,其最早的雛形是源于19世紀由于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興起,男士禮服中的重要品類之一。隨著二十世紀初期一戰的爆發,出現了“男士女服”的現象,男裝經典襯衫經過改良也成為女裝中的重要品類,在廓形上,進行了女性化收腰的處理。但整體而言,當代女襯衫依舊保留了領、袖、克夫、門襟、大身、育克等經典部件元素。部件重組就是將其打破原有的組合方式,而形成新的結構與功能樣式,分為部件與部件的疊加和部件與裝飾的疊加兩種。

1.部件與部件的疊加設計通過堆疊的方式。

以“重復”為設計內核,帶來韻律感與節奏感。單純同一款部件的疊加往往會顯得過于繁雜,尤其是領部、克夫這些貼合人體的部位,一味板正疊加會出現起翹不平服、厚重、板硬等問題。在這些部位的疊加設計可以選擇不同類型部件的有序疊加。如通過不同面料的蕩領與立領配合形成有序的層次感,恰到好處,不會過于緊湊。

2.部件與裝飾的疊加也有多種方式,如通過版型設計形成余量進行造型作為裝飾。以垂褶袖為例,垂褶袖通過版型追加褶量形成層疊褶裥作為裝飾,起到了“層疊”“疊加”的效果,以小見大,這種追加褶量的方式不止可以用在袖形上,在大身、門襟都可使用達到“疊加效果”。

二、基于女襯衫穿著方式的解構設計

由于生活與物質水平的提高,多數情況下保暖蔽體等已經不是服飾選擇的首要考慮因素,人們更多關注版型、色彩、舒適度及服飾獨特性。因此在穿著方式上的設計更能體現出設計者對于襯衫類的服飾設計思考與創新,是結合本時代特點的再創造與發展。

1.上裝變更下裝型穿著設計:經典女襯衫突出前胸,而下裝突出臀部,臀圍一般大于胸圍,所以在設計中轉換應將前衣片的胸部部位作為下裝的臀部部位設計,并依據胸臀差進行省道的放縮,使上裝穿著至下裝時不會引起不合體導致寬松過度或過小穿不下的情況。

在上裝穿著更改為下裝時,腰圍的大小決定了穿著的舒適度與合體性,因此,上裝的領圍,腰圍,臀圍部分進行更改時,要特別注意穿著的實用性。以下,以襯衫式領圍更改為裙裝腰圍舉例:將領圍放大更改為腰圍進行穿著設計,再做設計性裝飾設計,隨后按照一般裙裝進行結構設計,在原前片的門襟部分作出襯衫的門襟式樣,取消整體的袖部設計,更改為斜內插袋設計。

2.前后對調穿著設計:上裝前后互換創意性設計時,袖部保持不變,前后的結構交換,不同的時,為保證人體正常的活動與呼吸,領圍應該適當加大,原鄰座線下降至原前片領深或胸口處,可根據具體的款式表達進行設計。

三、基于款式重組的女襯衫解構設計

基于解構主義“打破-重組”的理念,打破款式之間的隔閡達到具有沖突戲劇感或錯落層次感的創新效果。根據不同的設計思路可以將款式重組分為“拼接式并列重組”與“疊加式次序重組”兩種款式重組方式。

1.款式拼接并列重組:通常服裝款式有其特有的功能性與時尚性,通過拼接組合兩種不同屬性的服裝款式可以形成對比與沖擊,從而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拼接并列重組以不同款式之間的創意組合為設計思路,如不同款式襯衫的組合如長款襯衫與短款襯衫的拼接,甚至是不同服裝款式的組合如襯衫與西裝的拼接,可以進行不同比例、不同方式的款式“嫁接”,具有拼布與撞色特點。

在制衣工藝上可選擇車縫拼接、無縫拼接或是通過針法形成特殊紋理,甚至是通過包邊強調拼接處,不同的款式、面料或是設計風格使用不同的工藝手法可以達到不同的成品效果。

2.款式疊加次序重組:疊加次序重組,可以理解為通常意義上的“假兩件”設計。通過明顯的多件廓形融合拼接的設計,達到設計師想要的“搭配”效果,也使得設計更有層次感。襯衫的款式疊加重組通常有襯衫與背心、襯衫與針織衫等搭配,帶有休閑風格與俏皮感。

拼接并列重組通常進行襯衫的部分打版、裁片并最終以各不同風格的衣片拼接為一件成衣,而疊加次序重組通常會以某一款式為主體,進行完整的打版、裁片,另外根據設計需要進行第二元素的部分疊加。例如襯衫與背心的款式重組,即是在完整的襯衫基礎上疊加固定背心部件,形成“假兩件”形式。

四、結論

在追求個性的21世紀,一成不變的職業裝已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而具有設計感的時裝化職業裝演繹出都市女性的摩登時尚,逐漸成為主流。本文從解構手法出發,為職業裝的創新進行方法論的總結歸納,為襯衫的設計探索可能性并提供靈感與思路。

參考文獻:

[1]郭新梅,袁觀洛.淺述男式襯衫的源流[J].絲綢,2004(02):43-45.

[2]曹晉慧.基于經典男襯衫款式的創意造型方法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8.

[3]尹曉芳,蔣曉文.基于感性工學的領型評價[N].服裝學報.2020(5):111-117

[4]劉英.女襯衫領的造型變化[R].紡織報告.2017:59-60

[5]張中啟,張欣,劉馳.關于領型結構設計的研究[J].國外絲綢,2007(02):24-26.

基金項目:2020年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大學生創新項目(cx2009008);2020年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課程建設項目(K202009001)。

作者簡介:張躍譯(1997—),男,漢族,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人,學生,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服裝設計與工程。周全(1998—),女,漢族,上海人,學生,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服裝設計與工程。

通信作者:劉若琳

猜你喜歡
重組解構創新
還原
彭濤形而上的現世解構
寫于斯德哥爾摩
解構二次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