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展期胃癌采用腹腔鏡與開腹胃癌根治術治療的效果分析

2020-12-23 09:39姜希泉
中國實用醫藥 2020年31期
關鍵詞:炎性因子并發癥

姜希泉

【摘要】 目的 分析對進展期胃癌患者采用開腹與腹腔鏡胃癌根治術進行治療的效果。方法 68例進展期胃癌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34例。對照組患者采用開腹胃癌根治術進行治療, 實驗組患者采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切口長度、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與住院時間)、術后炎性因子水平(C反應蛋白、白介素-2、白介素-6與白細胞)、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及生存情況。結果 實驗組的切口長度為(5.76±1.05)cm、術中出血量為(158.76±47.21)ml、下床活動時間為(2.22±0.64)d、肛門排氣時間為(3.12±0.79)d、住院時間為(9.52±3.87)d, 均優于對照組的(16.02±2.11)cm、(267.18±54.45)ml、(4.17±0.58)d、(4.76±0.88)d、(13.58±4.02)d,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手術用時為(158.87±37.46)min短于實驗組的(211.02±35.46)min,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C反應蛋白為(18.23±5.05)mg/ml、白介素-2為(125.65±10.57)pg/L、白介素-6為(104.48±22.86)ng/L、白細胞為(11.47±2.44)×109/L, 均優于對照組的(34.46±6.21)mg/ml、(144.18±13.37)pg/L、(124.22±25.36)ng/L、(18.41±2.68)×109/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生存率分別為2.94%、73.53%, 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的20.59%、41.18%,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和開腹胃癌根治術相比, 對進展期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的效果更為理想, 雖然手術用時更長, 但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其他手術相關指標均更低, 患者術后的炎性因子指標水平得到改善, 并發癥發生幾率降低, 且生存率提高, 值得積極應用推廣。

【關鍵詞】 開腹胃癌根治術;腹腔鏡胃癌根治術;進展期胃癌;炎性因子;并發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1.023

胃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 進展期時患者多出現體重減輕與疼痛癥狀, 若沒有及時治療則有可能發生轉移, 進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對進展期胃癌患者主要采用手術進行治療, 以往臨床主要采用開腹胃癌根治術, 而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出現并廣泛應用。為比較兩種手術方式治療進展期胃癌疾病的具體效果, 本文展開對比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68例進展期胃癌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34例。對照組中, 女12例, 男22例;年齡46~70歲, 平均年齡(59.06±4.62)歲。實驗組中, 女13例, 男21例;年齡46~69歲, 平均年齡(58.92±4.7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開腹胃癌根治術進行治療, 采用全身麻醉, 指導其采取平臥體位, 于上腹部正中位置做手術切口, 長度為15 cm左右, 將皮膚與皮下組織切開, 按照D2根治術清掃淋巴結, 將腫瘤切除, 沖洗腹腔, 縫合切口并放置引流管。

實驗組患者則采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進行治療, 采用氣管插管麻醉, 指導患者采取平臥體位, 雙腿分開, 于臍下3 cm處作手術切口(縱行), 長度約為1.5 cm,?將相關手術器材置入并進行二氧化碳氣腹建立, 保證負壓力維持在13~16 mm Hg(1 mm Hg=0.133 kPa)。利用腹腔鏡探查患者的腹腔情況, 將刺椎分別插入患者左、右的上腹部與中腹部, 以其為操作孔, 主操作孔為左側上腹部操作孔。利用超聲刀游離處理患者的橫結腸, 然后依次清掃淋巴結, 剝除胰腺被膜, 將胃網膜右側血管切斷, 對十二指腸韌帶進行游離操作, 將肝胃韌帶切斷。清掃第5、6、8與12組淋巴結。離斷十二指腸, 上翻胃體, 將胃左側動脈切斷后對腹腔干進行游離, 然后清掃第7、9與11組淋巴結, 對其胃體進行離斷, 保證其位置與腫瘤上緣相距5 cm左右, 使用吻合器重建消化道, 使用200 ml蒸餾水沖洗腹腔, 縫合切口并放置文式引流管。

1. 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 包括:切口長度、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與住院時間。②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炎性因子水平, 包括:C反應蛋白、白介素-2、白介素-6與白細胞。③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術后并發癥包括:肺部感染、吻合口瘺、腸梗阻等。④比較兩組患者生存情況, 術后進行為期半年的隨訪, 記錄兩組患者的生存情況, 統計生存率并比較。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實驗組的切口長度為(5.76±1.05)cm、術中出血量為(158.76±47.21)ml、下床活動時間為(2.22±0.64)d、肛門排氣時間為(3.12±0.79)d、住院時間為(9.52±3.87)d, 均優于對照組的(16.02±2.11)cm、(267.18±54.45)ml、(4.17±0.58)d、(4.76±0.88)d、(13.58±4.02)d,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25.384、8.772、13.165、8.086、4.243, P=0.000、0.000、0.000、0.000、0.000<0.05)。對照組手術用時為(158.87±37.46)min短于實驗組的(211.02±35.46)min,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895, P=0.000<0.05)。

2. 2 兩組患者術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實驗組的C反應蛋白為(18.23±5.05)mg/ml、白介素-2為(125.65±10.57)pg/L、白介素-6為(104.48±22.86)ng/L、白細胞為(11.47±2.44)×109/L, 均優于對照組的(34.46±6.21)mg/ml、(144.18±13.37)pg/L、(124.22±25.36)ng/L、(18.41±2.68)×109/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11.823、6.340、3.371、11.165, P=0.000、0.000、0.000、0.000<0.05)。

2. 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發生腸梗阻1例,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94%;對照組患者發生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瘺2例、腸梗阻3例,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0.59%。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94%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5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100, P=0.024<0.05)。

2. 4 兩組患者生存情況比較 實驗組中有25例患者生存, 生存率為73.53%;對照組中有14例患者生存, 生存率為41.18%。實驗組患者生存率為73.5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1.1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275, P=0.007<0.05)。

3 討論

胃癌是消化內科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 起源于胃黏膜上皮, 對患者正常生活影響極大, 會損害患者的消化系統, 若發生轉移則會對呼吸系統、肝腎功能等造成影響, 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惡病質, 危及其生命安全[2, 3]。此外該疾病還會引發患者出現多種并發癥, 如營養不良、貧血等, 導致患者病情加重[4]。相關研究表明[5, 6], 胃癌與飲食不規律、癌前病變、遺傳、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因素存在密切關系, 近些年該疾病的發病率逐漸增加且年輕化, 受到臨床廣泛關注。目前臨床對進展期胃癌患者主要采用手術進行治療, 以往多使用開腹胃癌根治術, 雖然具有一定效果, 但創傷大、出血量高, 術后出現并發癥的幾率增加, 術后恢復較慢[7]。作者認為可將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用于胃癌治療中, 以往由于胃癌根治術需要進行淋巴結清掃, 而腹腔鏡手術的清掃難度較大, 導致該技術無法廣泛應用,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 其不斷發展并日益成熟,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逐漸應用于臨床, 該手術方式的手術切口更短, 創傷更小, 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的幾率降低, 恢復速度更快;此外腹腔鏡技術的手術視野更加清晰, 能夠使醫生更加徹底的清除病灶, 并使患者的應激反應程度減輕, 降低患者術后的炎癥因子水平;同時腹腔鏡根治術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使患者的生存時間延長[8]。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的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 均優于對照組;對照組手術用時短于實驗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符合夏越超[8]的研究結果, 表明相比于開腹胃癌根治術, 對進展期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雖然會延長手術用時, 但可縮短切口長度、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與住院時間, 并減低術中出血量。本研究結果中, 實驗組的C反應蛋白、白介素-2、白介素-6、白細胞水平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與張義龍[9]的研究結果符合, 表明相比于開腹胃癌根治術, 對進展期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能夠起到降低患者術后炎性因子水平的作用。本研究結果中, 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94%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5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與劉俊良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 表明相比于開腹胃癌根治術, 對進展期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具有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的作用。本研究結果中, 實驗組患者生存率為73.5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1.1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與韓文健等[11]的研究結果相同, 表明相比于開腹胃癌根治術, 對進展期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具有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作用。上述指標對比結果均提示了應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效果優于開腹胃癌根治術, 但該手術也存在一定缺點, 除手術用時較長外, 其對手術醫師的要求也較高, 手術醫師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解剖結構, 并需要手術團隊具有默契的配合度, 同時該手術十分復雜, 手術期間必須密切注意各項相關指標, 以免出現不良影響[12]。

綜上所述, 和開腹胃癌根治術相比, 對進展期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的效果更為理想, 雖然手術用時更長, 但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其他手術相關指標均更短, 患者術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指標得到改善, 并發癥發生幾率降低, 且生存率提高, 值得積極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琬昕, 張小橋. 腹腔鏡與開腹進展期胃癌全胃切除術遠期療效的meta分析.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20, 25(3):189-194.

[2] 盧正嘉, 時建文, 陳爽, 等.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臨床研究.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20, 12(7):80-82.

[3] 陳杰, 李政焰, 季剛, 等. 腹腔鏡與開腹胃癌根治術后并發癥的Clavien-Dindo分級及危險因素分析. 腹部外科, 2020, 33(1):34-41.

[4] 鄒明慧.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早期胃癌的療效比較.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0, 13(5):139-140.

[5] 劉傳籌.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與開腹手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效果. 數理醫藥學雜志, 2020, 33(2):188-189.

[6] 湯朝輝. 進展期胃癌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對腹腔沖洗液 CEA、DDC濃度和炎性因子的影響.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9, 32(23):3784-3786.

[7] 潘生華, 周茂松, 王進. 腹腔鏡與開腹胃癌根治術療效對比及對外周血循環腫瘤細胞水平的影響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 19(95):65-66.

[8] 夏越超.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用于進展期胃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9, 25(19):94-95.

[9] 張義龍. 腹腔鏡與開腹遠端胃癌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臨床價值.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9, 13(17):27-28.

[10] 劉俊良, 陳連生.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進展期胃癌患者的臨床療效. 醫療裝備, 2019, 32(15):89-90.

[11] 韓文健, 肖龍敏, 吳洪. 開腹與腹腔鏡胃癌D2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效果及預后對比. 癌癥進展, 2019, 17(14):1675-1678.

[12] 江永強, 曹輝, 姜寶, 等. 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應用于進展期胃癌的療效分析.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9, 26(9):1087-1092.

[收稿日期:2020-06-22]

猜你喜歡
炎性因子并發癥
平喘固本湯治療COPD穩定期的療效及其對患者炎性因子的影響
淺析美軍戰斗精神的致命并發癥
肥胖的流行病學現狀及相關并發癥的綜述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關節鏡聯合透明質酸鈉治療老年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可吸收螺釘治療34例老年脛骨平臺骨折并發骨質疏松的效果及其對疼痛和并發癥的影響
腦梗死后炎性因子的動態變化研究
長骨骨折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各類炎性細胞因子表達分析
米諾環素聯合奧硝唑治療17例局限型侵襲性牙周炎
辛伐他汀治療老年慢性腎衰炎性因子及血脂代謝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