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作文教學策略的實踐與研究

2020-12-23 09:42任麗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11期

任麗

【摘要】在小學作文教學的不斷探索實踐中,深刻地領悟到:興趣、觀察、習慣三方面是有效提高作文教學的基礎。首先,范文的賞析和激活感情因素,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賞析課本中的優秀文章,賞析報刊雜志的優秀文章,賞析本班學生的佳作。作文來源于學生生活,多種方式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愛上習作,自覺自愿寫作文,使學生想說想寫。同時,采取“練一練、評一評、改一改、賞一賞”等步驟進行練習,以便能真正學寫文章。其次,進行作文教學,還要善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和創造能力,要擴大生活領域,多讓學生觀察生活,創設作文教學情景,觀察課堂。最后,對于寫作來說良好的習慣最為重要。要多讀、多背、勤寫、勤評。作文教學“大功”在文外。只要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并在生活中認真觀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就能獲得更廣泛、更豐富、更彰顯個性色彩的寫作材料,進而寫出優秀的習作。

【關鍵詞】興趣 觀察 習慣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環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一項主要任務。教學工作中,我想方設法幫助學生樂于寫作、善于寫作、愛上寫作。在不斷的探索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興趣、觀察、習慣三方面是有效提高作文教學的基礎。

一、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我覺得,范文的分析和激活感情因素,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缎抡n程標準》指出,寫作階段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和樹立自信心兩方面,讓學生樂于寫作、愛上寫作,使學生由“害怕寫”到“愿意寫”,再轉變為“樂意寫”,進而達到“寫得好”的層次。那么,如何去賞析、理解優秀文章,是作文教學的重點。

1.重點賞析課本中的優秀文章

我們課本中精心選的課文,都是從眾多文章中優中選優出的精華之作,老師在講授課文時,要善于抓住教學目標,分析重難點,理解重點詞語,賞析優美語句,整體感知中心思想和寫作方法。在教師的精講和學生的學習討論中,使學生水到渠成地積累寫作材料,學到一定的寫作方法。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消化理解,更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賞析作文的能力。

2.賞析本班學生的優秀文章

賞析本班學生的優秀文章,提高學生的習作閱讀水平,批改后,進行加工和完善,然后裝訂成冊,積累起來,便于保存,也能更好地為作文教學服務。這樣真正做到了“來源于生,用之于生”,并逐漸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真可謂是兩全齊美。例如,左涵影同學的《我的媽媽》這篇文章,語言流暢,感情真摯,迫切希望媽媽改掉玩牌的壞毛病。我剛讀完范文,前排坐的王彥小聲的說:“我爸爸就有類似的壞毛病,我怎么沒有想到,有了,我今天有作文題材可寫……”于是,埋頭沉思,一會兒洋洋灑灑,一篇新的文章在短短30分鐘內完成了。幾年來,我所教的班級,不僅學生寫作興趣濃厚,而且語文成績也名列前茅。

3.賞析報刊雜志的優秀篇目

每次的作文習作課,我都讓學生從實際出發,拿出平時征訂的報紙,在小組內讀一讀、評一評、議一議上面的優秀文章與詩作,使學生感受“大家”的寫作風范,陶冶學生情操,激發學生寫作靈感,筑牢寫作基礎。

從教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作文是一種極富感情色彩的活動,是作者樸實、自然、真實感情的流露。激活學生的情感因素,也能培養作文的興趣。我覺得激活情感因素應注意以下問題:

(1)學生之所以怕寫作文,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沉重的學習壓力,使他們的學習生活枯燥、乏味,很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走上社會,沒有素材可寫。其實,作文并非一定要寫感天動地的大事,“以小見大”的小事皆可拿來寫作。作文教材來源于學生生活,多種方式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愛上習作,自覺自愿寫作文,使學生想說想寫,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消除心理壓力。引導學生發揮情感因素,學會多觀察生活,從小事中領悟其深刻內涵。

(2)學生解決了如何取材的問題,并不意味著就能寫出好的文章,還要求老師交給他們好的練習方法,以利于學生抒發感情。調動學生寫作文的自覺性與參與性,不斷進行練習,以便能真正學寫文章。教學經驗表明,要想訓練學生寫好作文,既要“授之以魚,又要授之以漁”,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練”

三年級早期的作文練習,可以把有關要求制定的具體詳實一些,對學生做好提醒,讓學生明白寫作重點是什么,進行嘗試練習,這樣寫好一篇文章,以有利用獲得小小的成就感。

(2)“評”

精選一篇或幾篇典型的文章來做參考,與學生一起學習,感悟其寫作的優點與缺點,給予適當的建議,使“作文怎樣寫”的訓練技巧更詳細、具體、可操作性,以便學生逐漸掌握寫作方法。

(3)“改”

在基本掌握如何評價作文優劣好壞的基礎上,讓學生實際演練改一改,讓學生在小組內批改作文,實施小組捆綁機制,按照順序、各位成員相繼宣讀文章,大家認真傾聽,討論交流,說優點、指缺點、給建議,評價得失,使作文要求更具有實用性。

(4)“賞”

在課堂開辟“名作欣賞欄”,把每次作文的優秀文章連同學生評語、教師評語一同展示,讓學生共評得失,力求讓學生全方位、多渠道地得到啟發,同時營造一種聲勢:“這些作文都來自同學中,我也能寫出這樣優秀的文章”。讓學生產生“試試就能行、爭爭就能贏”的自豪感,其他同學的情感因素也激活了。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進行作文教學時,要善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和創造力。

1.擴大生活領域,觀察生活

擴大生活領域,開拓視野,為培養思考力、觀察力,創造良好的條件。為了擴大學生的生活空間,我們把學生帶到色彩斑斕的大自然中,讓他們參加多種生動有趣的社會活動,抓住學生感興趣的焦點和“動情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親密接觸花木鳥蟲,山川河流;組織學生游覽綠博園、動物園,觀察植物生長的過程和動物吃食的模樣;讓學生參加體育競賽活動,觀察運動員積極投入的神態和動作等。學生經過仔細觀察,有了內心感觸,再寫作文,就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了。我們提倡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積極“以耳聞之,以鼻嗅之,以眼觀之,以舌品之,以體觸之,以心思之”,利用各種器官,做到:專注,全神貫注,心無旁騖;細致,觀察要細心,要明察;堅持,觀察要經常、要有耐心;多思,觀察多動腦子,勤于思考。

2.創設作文教學情景,觀察課堂

創設作文教學情景,一般在課堂內進行,根據作文訓練的要求,我選擇一些難易適度、主題明確、情節生動有趣、短小精悍、貼近學生生活的小游戲。有時是體育性游戲,有時是娛樂性游戲,有時是情景劇,盡量讓班里的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如擊鼓傳花、魔術表演、詞語接龍等游戲時大家的情緒很高,游戲后師生回憶游戲過程,簡單板書重點詞語,再讓學生寫一寫這次游戲,同學們都能很快地完成習作。

三、要有良好的寫作習慣。

古人說:“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良好的習慣對寫作來說尤為重要。

1.多讀——提供閱讀對象,積累寫作的材料

學生通過讀書,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知道很多課本中不曾知道的事情,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而且可以增長學生見識,豐富孩子們的語言。教師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課文的寫作方法,深刻領悟每篇課文的思想內涵,盡量做到熟讀成誦。其次,在開展課外讀書活動中,可以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教師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讀物,如體現兒童特點的《草房子》《假如再給我三天光明》《少先隊員》《小學生學習報》等,讓學生閱讀、欣賞,從中積累寫作素材。

2.多背——錘煉語句,增強作文的可讀性

學生因年齡、思維、閱歷的關系對課本上的語言能原封不動的用上的很少,應不斷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不僅如此,還應讓學生處處留心,養成勤讀、勤看、勤寫、勤抄、勤背的習慣,無論是標語口號、對聯、講話、交談、電影、電視,也無論是只言片語,都要讓學生讀、看、記憶,老師盡可能督促、檢查。所以,老師要多劃定一些與現實生活結合較緊的篇、段、句,并告知學生何種情況下可用,定期檢查背誦的情況。老師還要鼓勵學生展開背誦比賽,定期統計公布,以促進學生形成習慣。

3.勤寫——打開學生樂寫的匣子

長期以來,一直牽絆學生寫作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話可寫,沒有材料可選。每次寫作文、寫日記時,除了優等生,其他學生往往是內容平淡無奇,很少有寫作文的強烈欲望。主要原因是學生平時對周圍事物不主動仔細觀察,許多素材眼前溜走了。要使學生有素材可選,教師要想方設法美化生活,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把所見、所聞、所感寫在日記、周記上,這就是好的作文材料。

在批改學生日記、周記的練習中,我發現學生鹿志鑫、于小林、左涵影等九位同學是寫的最好的。勤寫日記、周記的學生習作能力強,寫出的文章內容具體、中心明確。

4.勤評——學習“棄其糟粕,取之精華”的寫作方法

“文章不厭百回改”,好的文章是從修改中得來的。對學生的作文評改、點評要注重時效性,在評改時要注上激勵性的語句,揚起自信;批改時小組內互相討論,共同修改,老師用面批面改的方法,通過教師的及時評改、勤于鼓勵,開闊同學們的寫作思路,明白自己作文的優缺點,從中受到啟發。

俗話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只有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才會有好的收獲。作文教學“大功”在文外。只要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并在生活中認真觀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就能獲得更豐富、更深刻、彰顯個性特色的寫作材料,進而寫出優秀的習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