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跨境電商企業現狀調研

2020-12-23 04:28馬曉偉郭愷芊
科技經濟市場 2020年10期
關鍵詞:跨境電商

馬曉偉 郭愷芊

摘 要:國際貿易一體化的加快,由互聯網催生的“國際貿易+互聯網”跨境電商產業迅速崛起,并取得了顯著成績。作為新興產業,跨境電商企業在數量上不斷增長,在我國國際貿易規模整體出現下滑趨勢下,卻能夠成為新的增長引擎。本文著重就我國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現狀進行梳理,對其主要模式及優劣勢進行總結,從完善和推動跨境電商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視角展開趨勢研判。

關鍵詞:跨境電商;企業現狀;模式研判

0 引言

跨境電商成為我國國際貿易新的增長點,其企業數量規模不斷增大,市場規模效益不斷累積,涵蓋的線上參與國家不斷增多,在“互聯網+”搭建的自由、開放、通用、普惠的全球貿易平臺下,跨境電商產業為推進經濟轉型注入了活力。據統計,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突破9.5萬億元,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30.2%。同時,我國跨境電商企業數量也呈現爆發式增長,我國跨境電商企業在對外貿易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顯??缇畴娚坍a業的迅猛發展,對于跨境電商企業而言,也存在一些發展的瓶頸和問題。

1 我國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現狀

1.1 跨境電商企業規模不斷增長

據中國海關相關資料顯示,2019年跨境電商平臺零售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862.1億元,增長38.3%。近兩年,跨境電商平臺零售進出口總額年增長率突破50%。結合中國電商研究中心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跨境電商交易額突破10萬億元。從監測數據來看,跨境電商企業規模、年交易規模都取得了巨大成績,也推動了跨境電商產業作為中國經濟新的經濟增長動能點。

1.2 跨境電商運營模式更趨多樣

跨境電商發展之初,B2B為主要模式,借助于電商平臺,對相關產品信息進行展示。2008年金融危機下,跨境小額度、多頻次的國際采購活動得到快速發展,催生中國外貿B2C模式的形成。如敦煌網、大龍網等。但隨之而來的B2B2C模式,對原來的傳統C2C進行改進,提升產品質量,提高售后服務保障,引入批量運輸,降低了物流成本。O2O模式的興起,以線下體驗與線上采購相結合,注重用戶體驗。

1.3 新技術賦能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就是利用互聯網來做貿易,實現商業流程的數字化轉換,以降低成本,突破時空限制,滿足任何時間、地點的跨境貿易需要。新技術的運用,特別是知識圖譜結合多種數據源,來進行精準消費者分析與營銷推送;在定價方面,引入大數據制定不同等級的價格體系;在流程服務上,引入人工智能、文本分析等技術,來挖掘用戶需求,改進跨境電商服務模式。如深繪智能利用人工智能識圖、語義分析、數據挖掘等技術,來改善跨境電商平臺運營、設計版式,增進與消費者的深度溝通。

1.4 跨境電商產業鏈與生態圈逐步建立

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融合了零售商、供應商、物流商、消費者、支付機構、系統平臺、綜合服務等多個環節,逐步形成“關、稅、匯、檢、商、物、融”等一體化模式??缇畴娚淘趨⑴c主體上,小到中小企業,大到跨國企業,在服務領域及跨境行業實現了深度整合。如廣州、深圳、上海、鄭州等自貿實驗區,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綜試區制度,拓深跨境電商產業鏈;通過產業園區規劃、布局,引入知名跨境電商平臺,打造品牌優勢。

1.5 產業集聚與轉型效應明顯

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與國家所提出的“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目標相一致?;ヂ摼W的興起,帶動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也為外貿轉型提供了動能。如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將跨境電商與外貿企業實現有效對接,依托集散區域優勢,更有利地支持和打造跨境電商品牌和營銷網絡。如鄭州航空港跨境電商綜試區,充分與周邊特色產業相結合,如服裝、家具等產業抱團出口。寧波綜試區引入“互聯網+制造”戰略,鼓勵更多制造企業參與跨境電商,拓展營銷渠道。

1.6 政策不斷完善,跨境電商環境日益規范

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自身的變革與政策環境的改善。當下,推進產業創新,引領更多的電商平臺走出國門,得益于政策環境的規范與改善。國家出臺一系列引領電商產業健康發展的舉措,特別是針對跨境電商的政策改革,對海關、檢驗、稅收、收付匯等制定相應的政策。如上海自貿區,通過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來打造跨境電商完整產業鏈。

1.7 “一帶一路”助推新興跨境電商市場

經濟全球化帶動國際貿易廣度和深度的延伸,特別是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境電商市場更加廣闊。除了美國、歐盟、東盟、日本、俄羅斯、韓國、巴西、印度、加拿大外,越來越多的國家成為我國跨境電商增長的潛在動力源。如拉美、亞太、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的蓬勃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巴拉圭、多米尼加、阿根廷等拉美國家跨境電商年交易額增幅都高于100%,摩洛哥、南非、加納等非洲國家,菲律賓、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亞太國家,以及沙特、阿聯酋等中東國家,增幅也呈現良好態勢。

2 跨境電商企業的模式應用分析

跨境電商產業的崛起,既得益于宏觀經濟環境,又得益于企業運營模式的創新。國家在跨境電商產業發展中,通過引入綜試區,為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搭建了基礎平臺。針對跨境電商商業模式的分析,主要是圍繞消費者需求,從提升產品、服務質量上,最大化挖掘潛在消費潛能,提升跨境電商企業效益。對照不同跨境電商營運模式,其優劣勢如表1所示。

3 跨境電商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3.1 缺乏嚴格行業規范,產品低質、企業誠信問題依然存在

一個產業的健康發展,必然需要嚴格的規范與監督管理??缇畴娚淌切屡d產業,但與國內電商相比,同樣存在產品質量問題及企業商家信譽、誠信問題。如一些跨境電商平臺,對商家的監管力度不夠,缺乏對商家資質的嚴格審查,對售賣的產品無法做到有效監督,導致假冒偽劣產品依然存在。從消費者視角,網購與實物之間,差距有時較大。對網購商品,消費者無法獲得完整的商品信息,僅憑直觀印象來購買。

3.2 馬太效應太明顯,中小賣家境遇尷尬

自跨境電商發展以來,盡管保持良好的增速態勢,但馬太效應依然顯著。據eBay網相關資料顯示,跨境電商平臺大賣家增長勢頭強勁,中小賣家辛苦。如一些國際電商平臺,要求國內電商企業入駐其海外倉,無疑會增加國內電商企業的成本。另外,以eBay、亞馬遜、速賣通、敦煌網等為主的大型跨境電商企業,對其他電商平臺及賣家構成較大威脅,影響其他平臺的流量與訂單量。中小電商平臺之間,以產品同質化、競爭價格戰等問題,導致一些商家難以盈利。

3.3 跨境支付風險大,安全性管理刻不容緩

跨境電商的發展,對跨境支付提出更高要求。當下,電子支付覆蓋國內諸多領域,漸已成熟。但跨境電商支付,因涉及結算、外匯等環節,相對復雜,且受支付范圍、信用等限制。在結算方面,國家外匯管理局不認可快遞單結算,使得一些市面資金無法結算,或者非法結算。一些跨境電商企業為避稅,采用不結匯,將出口收入長期放置香港或其他離岸賬戶。在技術層面,電子支付還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威脅,一些消費者對跨境電商最關心的是支付安全問題。

3.4 跨境物流體系不健全,通關速度不高

跨境電商中,物流是重要環節,物流也是跨境電商的主要成本。物流速度的快慢,將直接反映電商企業的信譽、品牌、盈利能力。但對于我國跨境物流,反而面臨諸多困難。如聯邦快遞、聯合包裹等國際物流巨頭,在國際物流領域控制著60%的物流貿易。我國從事國際物流的企業相對偏少,發展緩慢,且在全球范圍內布局的物流倉儲基地有限,導致跨境物流配送速度、效率不高。據海關總署統計信息顯示,中國跨境電商交易中出口商品超過60%是由郵政系統完成配送,配送時間長,購物體驗不高。

4 結語

跨境電商作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政府要積極引導,通過政策措施來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如完善通關、商檢、結匯、退繳稅等措施,簡化手續,切實為企業減負。針對跨境電商企業自身發展的突出問題,要積極探索“商貿+互聯網+物流”等綜合發展模式,降低跨境物流成本。積極引入現代智能化手段,特別是依托現代網絡技術、數據挖掘等手段,提升跨境電商信息化應用能力。最后,從全球化布局上,加大跨境電商全產業鏈融合建設,搭建跨境電商產業生態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孫潤霞.“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跨境電商生態圈構建探析[J].電子商務,2020(08):10-12.

[2]趙穎婷,蔡翔.跨境電商海外倉模式的探索[J].現代交際,2020(13): 240-241.

猜你喜歡
跨境電商
關于對跨境電商店鋪名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