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融入高中課堂教學的意義

2020-12-23 04:53顏良釗
西部論叢 2020年16期
關鍵詞:環境保護海洋意識

摘 要:海洋是一個完整的水體。本身具有其固有的自凈能力。但這種能力并非無限,當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質,超過它本身的自凈能力時,就會造成該海域的污染以及生態環境破壞。這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保護海洋環境,防止海洋污染,是各國的共同要求。要在日常的地理教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讓更多的青少年懂得海洋保護的迫切性。

關鍵詞:海洋保護;海洋污染;生態環境破壞;地理課堂

廣西北部灣地區具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重要的海洋生態系統,廣西各級政府歷來都非常注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監控,設有專門的海洋環境監測機構和海洋自然保護區,目前廣西海域生態環境整體上保持良好狀態。隨著欽州地區的發展,如何在加快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切實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并在欽州市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滲透海洋環境保護意識,培養現代青年學生的海洋環境保護意識,實現保護與開發并舉雙贏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

一、我國與部分發達國家在海洋保護教育上的差異

在當下社會快速發展的時候,歐美發達國家在上世紀都有了自己的海洋保護、海洋素養培養的標準。大部分的學校會根據這個標準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的特色來制定以活動形式的海洋科普教育。在正規教育體系及社會教育的海洋教育進行推廣,包括海洋的國際條約,海洋可持續發展的實現,以及對推廣海洋科學認知的啟發與普及等。在亞洲中,日本以《海洋基本法》為依據,在高中職學校的教學內容中加入海洋內容補充教案,以增強學生的海洋知識。在我國臺灣地區,則制定了《高中職海洋教育科目課程綱要》,將海洋教育融入日常教學的相關學科中。而我國大部分地區對海洋教育是不夠重視的。

二、培養中學生海洋意識的必要性和意義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基本上都是海洋大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都在沿海地區。開發海洋、拓展生存和發展空間,已成為世界沿海各國的發展方向和潮流。隨著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海洋也越來越多地涉及到我國的戰略利益,因此我國對海洋的合理開發和保護方面必須給予重視。

2016年,國家海洋局與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了《提升海洋強國軟實力——全民海洋意識宣傳教育和文化建設“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初步建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民海洋意識宣傳教育和文化建設體系。

因此我覺得,在我們學校的地理教學課堂培養學生的海洋環境保護意識,一方面響應國家打造海洋強國的號召;另一方面,做為沿海城市的欽州,開展海洋教育對于沿海地區的環境保護,資源開發,近岸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3.高中地理教學中開展海洋環境保護意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開展海洋環境保護意識教育是全日制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之一

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中的新教材與海洋有關的是,必修教材中水循環過程及洋流的分布等內容;選修教材《海洋地理》中海底地形及形成、海水溫度與鹽度、海洋的水體運動、海洋資源的開發、海洋環境問題與保護、海洋權益等方面內容。都足以佐證,我們在中學地理中培養海洋環境保護意識的必要性。

(2)開展海洋環境保護意識教育是我國國情所決定的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領海和內水面積約有37萬平方千米;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范圍內,我國管轄海域約300萬平方千米,人均占有面積排列122位31。但是在海洋資源開發過程中對環境的不友好,導致諸多濱海地區生態問題頻發。做到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對祖國的未來—學生進行海洋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十分必要。

三、關于利用高中課堂培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方法策略

海洋生態環保意識培養,要從小抓起,在中學開展海洋意識教育刻不容緩。不可否認:中學學科教學中蘊含著海洋知識、海洋文化以及海洋保護的內容相對較少,對海洋環境保護的案例分析總結也少,但地理課程中的目標培養和地理課程內容的設計都涉及到海洋知識的,因此傳播海洋知識,培養海洋意識,中學地理教學應擔任著重要的角色。

1.挖掘選修地理教材,整合海洋知識的教學內容

新課程改革后,教材進行了重新編排,分為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必修模塊中海洋知識內容主要集中必修一第三章。而海洋地理修選模塊,表面上看是對海洋教育的重視。但實際上,選修模塊并非全部修習,而我們廣西的中學要修習兩個選修模塊,這將會導致全面接受海洋地理教育的學生大為減少,這是對開展全民海洋教育以及海洋環境保護的意識培養明顯是不利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在必修教材中要求學生添加“海洋地理”的內容給予特別重視,可以在高一時自行安排一節課來對海洋環境保護內容的講解與探討,這樣就可以對所有的高中生普及相關海洋地理知識。

2.依托地域優勢,充分發揮鄉土地理的作用

在中學生普及海洋知識和保護意識中,還應充分發揮鄉土地理的作用。鄉土地理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幫助學生以實踐和綜合學習為主要學習途徑,認識家鄉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從而建立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通過對欽州北部灣地區的資源介紹,資源開發,開發產生問題,改善措施的分析,以此增進同學們對海洋地理知識以及應注重海洋生態保護,與海洋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突出海洋自然風貌,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海洋文化名牌。以實實在在的海洋文化產業發展,提高中學生海洋意識水平。政府及教育部門和學校應鼓勵開展海洋展覽日等活動,將最新海洋文化科技成果帶進校園,宣傳海洋文化,培養海洋環境保護意識,提高學生們學習海洋知識熱情。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代表祖國未來的現代中小學學生具有怎么樣的海洋觀念和海洋環境保護意識,關乎我們國家的發展與興衰??v使現階段的地理課堂融入海洋環境保護意識會遇到種種困難,但我們要堅持,克服困難,讓海洋教育走進地理課堂,培養學生強烈的海洋環境保護意識,為中國以海洋為載體,真正實現三個可持續發展而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北海市海祥環境保護規劃(2010 -02)》2012年3月5日北海市人民政府北政發[2012]13號

[2] 張皓若,卞耀武?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釋義》[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75號《防止海洋工程建設項目與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作者簡介:顏良釗;1982年4月;男;壯族;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人;欽州市第二中學;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育教學

廣西欽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c類):《探討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融入高中課堂教學的意義》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環境保護海洋意識
廣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之重大(點)工程
如何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
例談概率統計備考的五個意識
愛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發
初一學生符號意識的培養應從“理解”入手
消防意識
新《環境保護法》4個配套辦法發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