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正家風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影響研究

2020-12-23 04:53舒雨嘉
西部論叢 2020年16期
關鍵詞:理想信念大學生

摘 要:清正家風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有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從高校出發,結合各種影響因素將清正家風深入到學生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強其對形成理想信念的影響作用

關鍵詞: 清正家風 ;大學生;理想信念

清正家風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信念的人,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而大學生是時代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用清正家風涵養并引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尤為重要。

一、清正家風的內涵

“清正”指純潔的思想、堅定的信念和其他美德的總和。家風是指,進了家門,我們有共同的生活習慣,出來家門,我們有共同的道德準則,家風是一家人共同的精神面貌和共享的心靈營養??傊?,清正家風就是使整個家庭都被這種良好的生態和道德品質所包圍。

二、影響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因素

大學生在其形成理想信念的過程中受到家庭、學校、大眾傳播等因素的影響。

(一)家庭。家庭環境對家庭成員,特別是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制約性和發展性作用。家庭是個人生活最久的環境,父母的日常行為習慣、語言表達等都會在日常相處過程中被孩子慢慢吸收。這種家庭環境影響具有根本、持續、滲透等特質。孩子對客觀世界的看法來源于家庭和父母的言行舉止。學生進入社會前受到家庭環境和父母的行為等帶來的強烈影響。結果,根據受到不同的家庭環境的熏陶影響,學生也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理想信念。

(二)學校?!皩W校是一種的特殊的社會組織,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受教育者傳授文化知識、價值觀念、政治觀點、社會規范,以培養合格社會公民的機構?!盵1]學校是人們有意營造的培養大學生的環境,學校所開展的目的性、計劃性的活動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形成發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學校不僅是社會優秀合格人才的培養者和保證者,在學校的教育體系中,學生不僅會被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習道德規范和文明禮儀,以促使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大眾傳播環境。大眾傳播環境對學生理想信念有著重要的影響?!按蟊妭鞑キh境,是指經由大眾傳媒,如報紙、雜志、書籍、廣播、網絡的傳播的各種信息所構成的環境”。[1]目前,大眾傳播主要通過交互傳播的信息所形成的輿論環境來影響學生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輿論環境有助于強化學生形成和發展自己的理想信念,促使學生形成與社會發展要求相統一的。但不良的輿論環境存在著其主體的大眾化可能會弱化引導學生并且可能會對主旋律的理想信念引導造成負面影響。

三、清正家風如何影響大學生的理想信念

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黨和國家長期重視和強調的話題,習近平總書記也在多次會議中強調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在習近平看來,"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習書記就是在清正和睦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的,他始終帶著良好的家風給予的深厚家國情懷。因此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如何用清正家風引導其理想信念至關重要。

(一)高校與家庭攜手引導。學校應借助家庭的力量。首先學校應提醒家長在孩子面前注意其日常言行舉止,因為孩子會不自然地模仿,從而逐漸發展為穩定的三觀,三觀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理想信念。因此父母要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明確自身的行為習慣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的消極后果,做一個有責任心、三觀積極向上的大人,成為孩子仰慕的榜樣和未來想要成為的對象。其次成績不再是評判一個學生是否優秀合格的唯一指標,道德品行應該是評判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應該注重道德教育,引導孩子形成向上的理想信念?,F在蠻大一部分的家長只在意分數的高低,而忽視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這樣的家庭環境只會造就學習的機器,同時對孩子的理想信念可能會造成一定的打擊,這種方式應給予糾偏。家長在學校中會吸取到學校提供的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明白如何為孩子的成長創建一個舒適的家庭氛圍。平等溝通、相互尊重、寬嚴適度,這在某種程度上會增強孩子自立、自主的精神以及使他們形成與社會發展要求相一致的理想信念。優化家庭環境,就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注入清正優良的家風,引導其理想信念慢慢正確形成發展。

(二)高校和大眾傳播相融共生。學校是學生除家庭之外主要活動場所,改善學校環境對于清正家風促進學生理想信念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學校需要加強校園精神文化環境建設。教師可以創造性地開展課堂教學,充分發揮課堂思政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在課堂上主動輸出關于清正家風的各種教學內容,可以將清正家風與習總書記所倡導的家國情懷聯系起來,落實好黨和國家所強調的理想信念教育。與此同時,第二課堂活動的大力開展也是一個增強傳播的好機會,比如開展學術辯論、進行學術報告會等課外活動,其主題都可以與清正家風對理想信念的影響相聯系,以此營造濃厚的氛圍促使學生在活動中主動探尋清正家風并啟發自身。而且網絡化生存是現代大學生群體主要特征。數據顯示,九成以上的大學生每天的上網時間超過了兩個小時,微博、知乎、微信是他們常用來的信息交流平臺。隨著大眾傳媒不斷沖擊著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發展,因此,新形勢下高校必須主動占領大眾傳播陣地,主動輸出清正家風的理念,讓學生在接觸各種大眾傳播的同時接觸到清正家風這種思想理念。第一,強化課程的建設。高校借助大眾傳播的優勢,大力推出有關清正家風教育引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各種網上課程,可作為輔助思修課學習的選修課或者是單獨成為一門主課學習。第二,多平臺聯合互動,如微博公眾號等新媒體的開展,與學生展開積極的互動,了解學生對清正家風的理解,同時向學生輸出清正家風的正確理念,可每天在公眾號上面推送關于有些歷史名人在其成長過程中受到清正家風影響從而受益匪淺的故事等等,加強大學生對清正家風的理解、思考,從而達到引導其理想信念發展的作用。

(三)高校引導大學生同輩群體對清正家風認識。優化同輩群體環境,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理想信念的引導。首先高校應該對同輩群體進行分類指導,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各種類型的青少年群體。高校應對大學生同輩群體進行分類指導。對于那些對清正家風有正確認識的同輩群體,應鼓勵并創造條件充分發揮其理想信念的作用,以帶領他人朝著正確的方向成長邁進。相反,應及時向他們輸出具有示范意義的人,或是引導其向正確的群體轉化。其次高校應該對同輩群體中核心人物加強引導。要想實現同輩群體發揮積極作用,必須做好同輩群體優秀人物的工作,樹立典型加大宣傳。同時也要抓住一些反面的例子,對于那些擁有錯誤或不端的道德品質和理想信念的人進行說服教育。通過正反典型的強烈對比,凈化同輩群體環境,使其對清正有更加準確的理解,從而在各種交流活動中形成向上向善的理想信念。最后高校應該在實踐活動中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只有通過自己親身參與實踐才能把對清正家風的認識用來改造自己,促進自己的進步與成長。因此,要將清正家風寓于同輩群體的活動中,遵循大學生群體成員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進行引導,使大學生在群體活動中實現自我。

參考文獻

[1] 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2]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人民日報》2017年10月19日.

[3] 陳蘇珍,潘玉騰.傳統家訓涵養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探微[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07):146-151.

作者簡介:舒雨嘉(1997-),女,漢族,浙江臺州。碩士,武漢紡織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理想信念大學生
走進東山學校,尋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詮釋理想信念的寫作追求
用對黨忠誠詮釋理想信念堅定
為革命視死如歸的紅色家庭(二)
革命理想高于天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中國夢”視域下的青年理想信念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