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探析

2020-12-23 04:53趙邦華
西部論叢 2020年16期
關鍵詞:審計監督內部控制信息化

趙邦華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研究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科學事業單位承擔的職責越來越重。相對應的,科學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勢在必行,以適應科研業務和科研經費管理的需要。根據對科學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現狀的分析,提出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執行和有效性的建議。

關鍵詞:內部控制;信息化;審計監督;科學事業單位

一、內部控制建設的必要性

1.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國家和當地政府對科學研究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相應的,對科研業務和科研經費的管理出臺了諸多力度很大的優惠政策。從“放管服”到試行科研經費“包干制”,每一步都是對科研工作的重大支持,同時又對依托單位的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上級部門“放權”,依托單位要“接得下,管得住”。對科研業務和科研經費的管理貫穿于內部控制建設的全過程,如何管得住、管得好,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勢在必行。

2.防范潛在風險

科學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主要集中于六大業務類型:預算業務管理、收支業務管理、政府采購業務管理、國有資產業務管理、建設項目業務管理、合同業務管理。各業務以及業務之間都存在各種風險點,內部控制建設就是通過對制度和流程的規范,防范在六大業務類型中存在的風險點,提高單位應對風險的能力。

3.提高管理水平

內部控制本身是管理的過程,而且是長期的不間斷的管理過程,貫穿于單位管理和業務過程的始終。內部控制的建設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內部控制執行的建設,圍繞六大業務建設適合本單位具體情況的制度和執行機制,將單位的業務管理流程化、程序化、科學化,對于提高單位的管理水平、實現管理的全覆蓋有重要的意義。

二、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科學事業單位的主要業務是科研業務,以科研為中心,圍繞工作的核心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科學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突出的問題:

1.制度不夠完善

在科學事業單位中,制度的建設是全方位的,主要包括政策的落實制度、專項經費的管理制度、事前事后績效的管理制度等。目前,科研事業單位的制度建設不夠完善主要體現在:第一,對上級政策、外部因素、行業信息的落地不夠及時和具體,對于外部的制度和政策,沒有及時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進行落地,只是將外部的制度和政策進行轉發,存在“以文件落實文件”的現象,這對于單位落實上級單位的政策的指導性不強,對于單位的業務發展起到的激勵作用不夠;第二,制度的廣度不夠,存在著缺少科研業務配套管理制度的情形,對于專項的科研經費要有專項的配套管理制度,涉及到經濟業務活動的六大模塊,都要提出明確的制度規范。

2.信息化程度不高

信息化程度不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業務活動六個模塊的業務并未進行信息化的全覆蓋,細化到審批的流程、業務管理的各個步驟,信息化程度未實現全面管理;二是,各個業務流程之間并未完全實現互聯互通,對于流程的連貫性,程序的延續性和管理的延伸都產生了一定的印象,增加了科研管理的成本和科研人員的負擔。

3.內部控制執行有效性不足

內部控制建設的兩個環節是制度建設和執行,只有制度沒有執行就是空談。在業務處理中,科研事業單位中存在著對制度執行不力或者繞開制度的現象,使得制度建設成為“擺設”,管理的程序化和科學性并未執行,加大了業務處理和管理的風險。

三、內部控制建設應對方略

1.完善制度建設

相比于其他性質的單位,科學事業單位對于制度的敏感性更強。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中央和地方對科研工作的指導意見和激勵制度、科研行業的風向乃至于國際環境的變化都對會對科研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將上級部門的政策應用好、將外部的政策考慮到本單位的科研制度中來,這是科研事業單位亟待解決的問題。將上級和外部的政策、制度、因素在本單位落地,真正進行運用和執行,制定適合本單位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并考慮時效性,這是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方向。此外,擴大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廣度,圍繞六大經濟業務活動模塊,完善相應的配套制度,使之與業務、科研經費的管理相匹配,使得各項業務活動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2.提高信息化水平

在管理學領域,信息化的出現對于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史無前例的?!耙孕畔⒓夹g代替人”進行流程的控制和管理,防范人為因素導致的各種風險??蒲惺聵I單位的業務涉及領域廣、研究有深度、時效性強,對管理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信息化是應對這一難題的有效手段。將業務和財務深度融合,建設“業務財務一體化”、“財務業務共享平臺”,實現預算業務管理、收支業務管理、政府采購業務管理、國有資產業務管理、建設項目業務管理、合同業務管理等六大業務模塊的互聯互通,將內部控制管控的關鍵點嵌入各模塊的信息化系統中,并實現互聯,使業務的處理在各模塊間能自動流轉,實現管理的科學化、程序化,有效規避各種風險。

3.加強監督

應對內部控制執行的有效方式就是監督,這也是內部控制建設的保障措施。第一,單位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督程序,對于重要的業務和性質特殊金額較大的業務進行全流程監督,將執行的風險點防范在萌芽中;第二,建立常態化的巡察審計機制,定期進行風險評估,對單位的經濟業務活動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和風險點的把控;第三,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建立問題清單制度,對整改落實的情況比照問題清單進行檢查落實情況,督促規范內部控制執行的有效性,促進流程和程序執行的規范性。

參考文獻

[1] 趙冬花.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時代金融,2020(1):104–105.

[2] 唐大鵬滕雙杰常語萱武威.新時代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信息化落地的分析和建議.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01):34-38.

[3] 鄭喜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及其分析[J].決策探索,2019(7):74–75.

[4] 李娟,唐紹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經濟參考研究,2017(61):81-89.

[5] 閆妍.探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研究,2019(1):122–123.

猜你喜歡
審計監督內部控制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上市公司內部監督機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徑研究
電網企業小型基建項目的審計監督和改進對策
基于我國國情的COSO報告應用研究
我國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建議
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