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語文要素的古詩教學

2020-12-23 04:46樸金艷
小學時代·中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古詩教學語文

樸金艷

【摘 ?要】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稄能娦小肥墙y編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9課《古詩三首》中的一首詩。一種“家國情懷”,三篇佳作。本單元以“責任”為主題,編排了《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三首七言古詩和三篇課文,意在讓學生感受先輩們的崇高精神。三首詩風格迥異,家國情懷都在詩人的筆下傾瀉而出,傳頌至今。

【關鍵詞】 ?語文;古詩教學;《從軍行》

《從軍行》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從軍行七首》的第四首,是邊塞詩中的佳作。詩歌描寫出了愛國主義的豪邁氣概。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边@是林則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中寫的。是啊,假如是有利于國家,我將不顧生死。難道能因禍就躲避、有福就上迎嗎?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擺在我們一線教師面前的考題。時代要求我們教師在思想上要講政治,要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要有自覺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站位;在行動上講藝術,多點形象,少點概念。古時的“從軍行”和如今“最美逆行”,都旨在“不破樓蘭終不還”,英雄們都具有舍生忘死的“家國情懷”,對學生而言都是最好的“開學第一課”。

一、“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讀懂詩題,讀懂背景

古詩豐富的情感對學生精神的提升、情操的陶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詩題一般是古詩所寫的主要的事、中心,還可以交代寫這首詩的背景。但是,有的時候詩題有可能不反映詩的內容,僅僅是表明詩的體式?!稄能娦小分傅氖窃趹鹗總儽几皯饒?、戍守邊關的時候高聲吟唱的歌。所以這是一首邊塞詩,寫出了戍邊將士殺敵的決心和立功的信心。

由于古詩與現代的生活在時間和空間上有很大跨度,五年級學生對邊塞詩讀得較少,加上其對于古詩的時代背景了解較少,所以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課前搜集有關的資料,必要時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補充有關的資料,以幫助學生理解古詩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因此,我自己制作了《塞 邊塞 邊塞詩》的微課,適時地補充資料,以幫助學生感受千年前悲壯、蒼涼的邊塞生活。那荒漠古戰場的宏大的場景,一下子把大家帶到了遙遠的古代,仿佛親眼目睹了激烈的戰斗場面,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將士們忠心報國的豪情壯志。

學習古詩前讓學生了解這首詩的創作背景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真正品讀《從軍行》時更快地融入此詩特有的情境。

二、“操千曲而知音,觀萬劍后識器”——讀出韻味,讀懂內心

語文教學應該以讀為本,讓感悟充盈課堂教學,讓學生通過心靈的體驗,將知識和情感深深地植入內心深處。

我非常注重“讀”。在教學中,在對優美語句的美讀、想象讀、指名讀、潛心默讀,對比悟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

1.注重全文通讀?!扒嗪iL云暗雪山”,這里,“青”“黑”“白”三色構成了一幅層次分明的丹青。詩人不僅充分發揮了色彩的對比作用,且更突出光線明暗的作用。王昌齡將“色”和“光”交織起來,用暗色弱光來渲染冷色的蒼涼感。于是,將士在身經百戰之后,發出了“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壯誓言。

2.抓關鍵字感悟讀。我抓住關鍵字:暗、穿、孤、終,進而使學生自己感悟到:

暗,不僅體現了邊地如此荒涼,更給人以沉重壓抑之感。請同學帶著這樣的心情讀。

穿,說明了久戍之艱苦,請男同學帶著這份豪情一起來讀。

孤,說明戰士思歸之深切,請女同學帶著這樣的情感一起來試著讀一讀。

終,彰顯了破敵之豪壯,請同學們帶著這份壯志一起來讀。

3.有韻味教師范讀。有韻味的范讀能夠帶領學生更快領略詩詞所表達的感情基調,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

4.感知文本后選讀。在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情感在教師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富有啟發性的過渡語、適時的教學點撥、品味、互相啟發感悟中與文本的內涵深度吻合。整個過程,老師含而不露、隱而不晦地把情感融于語言文字訓練中。

5.讀內心師生對讀。通過對“讀懂內心”的想象研讀,拾級而上,步步深入,由讀悟情,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與感染。

6.“精忠報國”齊背。誦讀中感悟,以讀見悟,直到熟讀成誦。

這里的“讀”不是放任自流、毫無目的地讀,而是通過多種形式、循序漸進地零距離讀,使學生進入詩人、親人、人民的內心世界,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揣摩課文的語言文字所負載的內容,體驗語言文字所滲透的情感,從而使感悟更深刻、更高效、更有價值。這樣,領悟寓意也就顯得水到渠成了。

我在此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既讓學生更充分地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又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讀懂責任

離開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語文教學也就徹底地偏離了軌道。在本課的教學中適當地安排延伸和拓展,目的是為了讓小學生能更多地接受傳統詩歌的浸潤。中國幾千年的漫漫歷史長河中,每一個朝代都會有“戰爭”的刀光劍影。

而今來襲,如何面對,調整心態,做好防護,懂得感恩,敬畏生命,愛家愛國,做好自己……是每一個人要面對的“大考”。

我有語言訓練意識,這種訓練并非機械的,而是必要的、有效的而又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讀懂部分,我從“關鍵詞”入手,是在一種自然、舒暢的情境中無痕跡地對學生進行著愛國教育和語言訓練。感悟帶給我們的變化,抓住“家國情懷”這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文眼,讓學生在靜靜的思考中、在細細的品味中、在有條理的復述中,理解“民族精神”的內涵。

指導學生對古詩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為學生展示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這不僅是在豐富學生的積累,也是希望學生對此次特殊時期有更多了解,對詩中蘊含的愛國情感有更深入的感悟,明理導行。

板書的設計著眼于古詩中的關鍵字詞,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詩句的意思,理解詩句所要表達的感情。

我本著“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思想,構建民主的教學氛圍,實現著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一次次對話。以上的教學設計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古詩學完了,可師生對人物內心的深度思考,對文本的深度閱讀還沒有結束。由此,我讓學生走進“邊塞詩”,激發閱讀的興趣。整個的教學過程猶如剝筍,層層剝減,充分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學生在讀書、體會、想象的過程中發展個性,在體驗中領會文本精髓,滋養學生的心靈,讀懂“大考”,懂得承擔責任,感悟“民族精神”,擁有“家國情懷”,獲得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趙懷壁.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18):249.

[2]陳秀梅.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180-181.

[3]陳瑜.如何在古詩教學中整體把握作品[J].語文建設,2019(18):15-18.

[4]周彥會.小學語文中的古詩教學與審美教育[J].學周刊,2015(10):55.

猜你喜歡
古詩教學語文
關于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古詩教學如何激發情感體驗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古詩教學研究
立足原點 多向輻射
古詩教學,須從“四有”起步
語文俱樂部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