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藝術院校思政課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研究

2020-12-25 02:55劉競艷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11期
關鍵詞:藝術院校針對性思政課

劉競艷

【摘要】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藝術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培養德藝雙馨藝術人才的重要保證。在藝術院校教學中,同樣要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的“六個要”為依托,圍繞“八個統一”改革創新思政課,提升藝術院校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藝術院校 思政課 針對性 實效性

思政課是藝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陣地,“辦好思政課,就是要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彼囆g作為人類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優秀文藝作品是“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它富有正能量和感染力,能夠溫潤心靈、啟迪心智。藝術院校是培養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建設者的主要陣地,也是新時代優秀文藝作品的誕生地,要同等重視文藝創作和價值引領,使美育和德育在藝術院校同步發展,培養出德藝雙馨的人才。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為此,作為培養社會主義藝術人才搖籃的藝術院校必須適應新時代的需要,這就學院藝術院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提升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思政課親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含義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強調,要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落實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要求,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其中,針對性是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的重點,也是難點。針對性,指對確定的對象采取具體措施。思政課的針對性是指立足教育對象的特點基礎上采用符合教育對象認知需要的具體教學方法。就是思政課教學在大綱、教材等方面的要求是統一的情況下,授課的形式、方法要針對學生群體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而異。

實效性是實現教育對象的認知、判斷和選擇能力是明確的提高和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得到最大限度地實現。就思政課實效性而言,是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真正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思維模式,提升內化的程度,并且可以學以致用。為了避免把思政課的實效性僅作為一個熟知的經驗性的名稱加以隨意使用的現象,思政課的實效性應該根據新時代的要求,以培養大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知與行的能力為核心,促進其立德樹人的實際效果。

二、以學生為本,提升藝術院校思政課針對性

藝術院校思政課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使學生在課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獲得放飛人生夢想的強大思想力量。提高藝術院校思政課的針對性,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把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作為根本出發點,使學生有更多的獲得感。既要使思政課能夠針對學生思想發展的實際,又要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重大現實問題進行解疑釋惑;既要立足現實,解決“切實管用”的問題,也要著眼未來,關照“終身受益”的問題。

“舟循川則游速,人順路則不迷?!弊裱枷胝喂ぷ饕幝珊徒虝?、學生成長規律,是提升藝術院校思政課針對性有效途徑。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落實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時代感和吸引力,從而春風化雨、入腦入心。從2018年開始,“00后”群體開始進入大學校園,成為高校思政課的主要教育對象?!?0后”是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獲取知識、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但接收信息碎片化、深度思考不足;思想活躍、價值多元,但認識相對簡單、辨別能力較弱;自信心、自尊心強,但抗挫折能力較差?!?0后”又是自媒體先鋒、信息化和城市化交互影響的一代人。受益于近年來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和國際交流的深化,“00后”大學生更加具有全球化視野、立體化知識結構和個性化表達習慣的優勢,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水平、方式要求必然更高,因此,要改革創新思政課的方式方法,就要運用大學生喜歡的表達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藝術院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就必須了解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不僅傳播知識體系,更能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起到引領作用。立德樹人是思政課的價值所在,藝術院校的大學生除了“00后”共性以外還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如觀察力較強、感情豐富、感性思維強、富于想象力等特點。追求鮮明的藝術個性特色、擁有藝術專業的思維方式,要求藝術院校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提高針對性,教師必須認真研究學生,以學生為本,遵循藝術院校育人規律,創新教學方法,比如,實施小班教學,加強師生活動,通過改革教學組織形式、重組教學環境空間,探索實施翻轉課堂,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實現信息的多向流動和深層次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等。

三、以教師的“六個要”為依托,提升藝術院校思政課實效性

2020年9月1日,第17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題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的重要文章,該文為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講話的主要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對廣大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新的要求。這“六個要”構成了新時代思政課好老師的基本標準,是“四有好老師”“四個相統一”“四個引路人”標準在思政課教師這個特殊群體的具體化。

政治要強,由于思政課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便是學生的理想信念問題,因此,從事思政課教學的教師便首先應當有信仰,教師有了信仰才能對學生講信仰。情懷要深,只有教師有深厚的家國情懷,思政情懷,才能最終以情感打動學生的內心,才能最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思維要新,思政課要提供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也就是一種正確認識當代世界和當代中國社會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來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思維,要求教師善于運用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歷史思維等,傳遞正確的思想,訓練學生的思維。視野要廣,由于思政課內容涉及的學科眾多,理論知識面比較廣,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不僅具有扎實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還應當廣泛地對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法學等眾多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有所涉獵,對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有所了解。思政課教師不僅要有寬廣的知識視野、國際視野,還要有寬廣的歷史視野,要以宏大的歷史性的維度來思考問題和進行價值判斷。自律要嚴,思政課與其他課程不同,自身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底色,要求教師既要遵守各種教學方面的規章制度和紀律規范,同時更要牢牢把握好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人格要正,文以載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思政課教師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思政課教師的高尚人格加上真理的力量,是實現思政課實效性的重要保證。

以上這“六個要”的有其自身的內在邏輯。政治要強與情懷要深可以歸屬于政治素養,思維要新與視野要廣可以歸屬于理論素養,自律要嚴與人格要正可以歸屬于道德素養。其中,政治素養是方向,理論素養是基礎,道德素養是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政課,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理論素養和道德素養,才能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和理論性,不斷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因此,要以教師的“六個要”為依托,提升藝術院校思政課的實效性。

四、圍繞“八個統一”改革創新是提升藝術院校思政課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基本路徑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提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边@是對思政課改革創新提出的“四個指標”。為了實現這“四個指標”,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了“八個統一”的實現途徑,即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八膫€指標”要通過“八個統一”來實現?!鞍藗€統一”可以理解為思政課實現改革創新的行動綱領和基本路徑,同時也是創新思政課教學的基本原則。這“八個相統一”,是思政課建設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系列規律性認識和成功經驗的科學概括,是提升藝術院校思政課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基本路徑。

“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思政課既具有科學性,又具有意識形態性,二者相互聯結,不可分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的內容,要求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币虼?,對思政課教師而言,講授內容要突出政治性,并且要與時俱進地挖掘理論深度,用透徹的理論分析說服學生?!皥猿謨r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思政課的價值性在于通過知識的傳授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教育學生不僅要傳授知識技能,更要憑借良好的價值觀、德行、信念來感染、影響、教育學生,要求教學中注意把價值觀引導寓于知識傳授之中,更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體系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大學生在學校主要是追求真理知識,如果思政課不是空洞說教,而是把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結合,讓同學們在學習理論的同時在知識上價值上都有所收獲,就會提升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思政課改革創新中“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要求教學中注重傳導主流意識形態,其建設性是根本,直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建設性具有正向推動作用,指引學生堅持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如維護社會主義制度、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四個自信等,批判性側重于在思政課改革創新中剔除錯誤思潮?!皥猿掷碚撔院蛯嵺`性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人類認識或學習活動普遍規律之一,也是思政課教學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之一?!皥猿纸y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思政課教學在大綱、教材等方面的要求是統一的,但課程的形式、方法卻可以因老師和學生特點而異?!皥猿种鲗院椭黧w性相統一”,思政課創新改革要求教師起到主導性作用,同時加大對學生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皥猿止噍斝院蛦l性相統一”,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決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社會主導意識形態的灌輸和教化。一些理論的東西必須通過灌輸,使學生心中有了理論的種子,同時思政課改革創新要求教學中注重啟發性教育,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在不斷啟發中讓學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結論?!皥猿诛@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改革創新思政課,實現協同育人。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公共必修課,其在教育過程中本來就具有顯性。圍繞立德樹人的共同目標,探索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有機結合。按照總書記提出的要求:開好思政課。同時,要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這“八個統一”,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作出了深刻回答,是不斷增思政課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的基本路徑。要著力提升藝術院校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就要始終貫徹“八個統一”。在課程價值論層面,堅持政治性,以政治為導向,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必須堅持學理性,用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在思政課改革過程中,要立足批判性,又要著眼建設性,以知識傳授為基本要求,以價值引導為最高追求。在課程建設方面,我們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

總之,立德樹人是思政課的價值所在,藝術院校的思政課不僅傳播知識體系,更進行價值引領。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繼續探索藝術院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堅持“六個要”和“八個統一”,守正創新,不斷提升藝術院校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思政課成為藝術院校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優質課程。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求是,2020-09-01.

[2]習近平.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N].人民日報,2016-12-09.

[3]吳潛濤,王維國.增強親和力、針對性,在改進中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2).

本文系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中央戲劇學院青年項目:增強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YNQN2004)成果。

猜你喜歡
藝術院校針對性思政課
腎結石圍術期針對性護理應用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開放大學交互式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應用
針對性護理對門急診輸液室護理安全隱患的影響
新時代軍校思政課鑄魂育人的新形勢新挑戰新路徑探討
資產管理工作在藝術院校的應用
“小三明治式”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運用
翻轉課堂在藝術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提高藝術院校學生學習興趣初探
中考英語動詞與非謂語動詞針對性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