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文學作品談《美學散步》中“虛實”藝術

2020-12-28 01:54李沛萱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虛實戲劇詩歌

李沛萱

摘要:宗白華先生在其《美學散步》一書中談到藝術創作的“虛實相生”,而這一手法在文學作品中也多有體現,對體悟其意境、把握其思想表達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虛實”為視角,從詩歌、小說與戲劇三個角度分別論述“虛實”對塑造文學審美感受的獨特作用。

關鍵詞:“虛實”;《美學散步》;小說;詩歌;戲劇

宗白華先生在《美學散步》中提到了“全”與“粹”的概念:認為藝術作品首先要充實,也就是要“全”;而其次,就要做到“去粗存精”,提煉出更加精巧的表達方式,這就是要做到“粹”。因為有“粹”的要求,故而有了“虛實”的辯證統一。

于文學作品而言,若是過分寫實,就與生活實錄無異,難以帶給讀者審美享受;而如果只重視意境,完全脫離了現實,就會落入抽象的巢窠,讓人摸不到頭腦。因此,文學作品要想貼近讀者,帶給更多的人以美的享受,就要堅持“虛實”的辯證統一,讓作品具有典型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藝術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

本文將從“虛實”角度分別論述詩歌意境的體現及小說、戲劇的意趣及其審美特征。

一、詩歌意境的產生及其“虛實”手法

提起詩歌,就不得不提到“意象”。詩歌正是通過意象來塑造意境的?!跋蟆奔淳跋?,就是構成詩歌整幅畫面的景物,這些景物是詩人看到的,也是真實存在的,因此“象”就代表著“實”,是源于生活的;“意”則是詩人賦予景物的象征意義,是詩人自己的情感在景象上的投射,賦予景物或喜或悲的象征意義,讓讀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就是“虛”。如“枯藤老樹昏鴉”中,“藤”、“樹”、“鴉”都是詞人眼見之景,而“枯”、“老”、“昏”則是作者心中生發的一種感受,是其悲情映進現實的一種體現。這種“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將讀者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情感想象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進而生發出了一種悲涼蕭瑟的意境。

在閱讀古詩的過程中,讀者往往會帶有一種經驗性。如在中國傳統意象中“折柳”代表離別,桃花多帶有悲劇意味等等;故讀到“此夜曲中聞折柳”時,就會默認這是一首寫離情別緒的詩歌,通過“折柳”就可以把握整首詩的感情基調。這種經驗性就是一種“虛”的體現,但這種“虛”又是建立在對“折柳”的多次認知中的,因此這是一種由“實”轉為“虛”的過程,這種轉變能夠幫助我們更快速地把握整首詩的感情基調,這也是“虛實”對感悟詩歌意境的作用所在。

“虛實”對詩歌的作用不僅體現在古詩中,在現代詩歌中也多有體現。海子在其《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寫道:“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边@不是一句寫實的話,這是詩人對于明天的一種想象,是對于未來的一種展望;但每個讀者都會構想出這樣一幅溫暖的畫面,這來源于我們對日常生活的感知,這又是我們一種生活真實的再現?!耙磺€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我們每個人依據這幾句詩構想到的場景也許不盡相同,但我們對于其中展現的熱愛生活的感悟是一定的。詩中的“實”提供確定的物象,詩中的“虛”促進豐富的想象,“虛實結合”既傳遞著共同的意境,又催生了不同的情感體驗,也許這就是詩歌藝術妙趣橫生的原因之所在。

而海子的另一首詩《九月》則體現了“以虛寫實”的藝術特征?!澳繐舯娚袼劳龅牟菰弦盎ㄒ黄?,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薄斑h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鏡,高懸草原,映照千年歲月?!边@兩句詩帶有極強的象征色彩:“神”是不存在的,是虛無的,而“比遠方更遠的風”也是難以捉摸的,作者用這兩個意象揭示出了自己思想的茫然與心緒的凄迷,這種“虛”的寫法反而更能將作者內心真實的痛苦展現出來。理想越發的飄渺不可追內心的愁緒就越深刻,這種“以虛景寫實情”也提高了詩歌的審美意境,讓人難以忘懷。

二、小說創作中的“虛實”運用及其審美意趣

小說創作人物眾多、情節多樣。為突出創作重點,就要運用“虛實結合”、“詳略得當”等多種寫作手法。一虛一實間,小說的趣味性得以突出或渲染出神秘的色彩,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而宏闊描寫中的留白,也給讀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間,推動情節的發展,提升閱讀的審美感受。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它講述了一個鐘鼎之家的興衰歷程及其中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蘊含了深刻的反省意識與哲理意味。而這其中的哲理性,就來自于《紅樓夢》“虛實結合”的情節設定,讓其家族的興亡及人物的生死都帶有了一種命定感,就帶有了一種哲學意味?!都t樓夢》中有現實與幻境兩個層面:在第五回中,賈寶玉做夢進入靈虛幻境,了解了家族的走向,也看到了十二釵的判詞,這判詞就象征著這些女子之后的命運。這些事情在作品中尚未發生,故事也未完全展開,但曹雪芹卻已經將人物結局用一種“虛”的方式展現出來了,這種“虛”就為整部作品奠定了悲涼的感情基調,在之后事實的開展中就會給讀者一種人物一步步走向自己既定結局的宿命感?!疤搶嵔Y合”,讓讀者以“實”來證“虛”,就帶有了一種荒唐感與宿命感,有一種哲學情思在其中,增強了文學作品的審美性。

這種“幻境”、“仙境”等“虛實相生”手法在我國古代小說中還多有體現,《聊齋志異》、《警世通言》等小說中也常運用夢境這一特征來與現實相照應,“虛實結合”手法在古代小說中運用之廣,足以充分體現其審美作用。

“留白手法”也是“虛實”手法的一種變形,在小說藝術中也多有運用。狄更斯的《雙城記》中就寫到“霧很濃,除了翻騰的霧氣和幾尺內的路面,車燈什么也照不見?!痹谛≌f的開頭,人物還未出場之前,就先對自然環境進行了大量的描繪,這種“留白”手法讓讀者對即將出場的人物有了一個預判,進而塑造了小說的神秘感,增強了讀者的閱讀享受。同樣,盧梭在其《瓦爾登湖》中塑造了一個純粹的、與自然貼合的意境,他為讀者塑造了一個世外桃源,然而在其中,作者之描繪了自然風光之美,描繪了靜謐、純粹的意境,卻沒有描繪個人情感,這也是一種“留白”的表現,那就是情感上的“留白”,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審美體驗,將自己的情感賦予作品,帶給了作品新的生機。

“虛實”手法的另一種體現就是小說的開放式結局?!讹h》的結尾斯嘉麗說“不管怎么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邊城》的結局寫道:“那個人也許明天就回來,也許永遠不再回來?!边@樣的開放式結局,就是小說創作中“虛”的寫作手法的體現:明天會怎樣,會更好嗎?還是更壞,沒有人知道;那個人如果明天回來會是什么樣,如果一輩子不回來翠翠要怎么辦?作者沒有交代,留待讀者想象。每位讀者心中都會有一個屬于自己獨特的結局,無論悲喜,都是自己心中最好的,這就是作品留白帶給個人的情感體驗,可以讓讀者更加貼近作品,將讀者的情感投射于作品之中,帶給作品以多樣性、豐富性、靈活性。這種作品基于讀者的再創作,就是“留白”藝術帶來的未知感的魅力所在。

三、戲劇藝術中“虛實”手法的應用

戲劇創作不同于詩詞歌賦,表演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戲劇創作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能將觀眾帶入到情節之中,讓觀眾對戲劇表演進行再創造。因此,為了增加觀眾的參與度,不免要采取“虛實相生”的創作手法,一方面,增加戲劇的趣味性、可觀性;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調動觀眾的感情體驗。

在喜劇創作過程中,會大量地運用到夸張這一表現手法。同時為了達到詼諧的效果,也會塑造一些小丑等現實生活中難以見到的形象,通過他們外形的改變以及語言動作上的夸張,讓觀眾忍俊不禁。如《皇帝的新裝》中塑造的皇帝形象,竟然不知道自己沒穿衣服還接見游行,這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會出現的。但是他又是有一定真實性的,真實生活中又存在因為他人夸獎而得意忘形丑態畢現之人,因此,他的行為中有一部分又是真實的。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將一部分行為夸張化,“以虛襯實”,更能夠加深喜劇的諷刺意味。

而在悲劇的創作過程中,也會用到“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如《竇娥冤》中竇娥許下的三樁誓愿,皆為不可能實現之事,作者卻偏偏讓其發生,變成事實,以證明竇娥的冤屈。這種創作方法就是以不可能來證可能,通過“虛寫”的事物違背常理,為讀者提供事件不可能發生的預設,產生“虛”與“實”的沖突,以此來增強事件發生時的震撼性,帶給讀者以震撼感。同時,突出事件或人物的悲劇性,使悲劇意味更加突出。又比如悲劇創作中一些虛幻意向的運用,如:《梁?!坊?、“望夫石”的故事等等,這些死后所變化之物原是不存在的,但作者卻將一個真實的人同花鳥植物聯系到一起,讓“虛”與“實”相結合,一方面,突出人物堅貞的情感,另一方面,也更加突出了故事的悲劇意味。

在戲劇表演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沉默、欲言又止等表現手法,戲劇表演者只通過動作或情態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不訴諸于語言,這就是一種語言層面的空白,也是一種“留白”的體現,往往會給觀眾以聯想、想象的空間,使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對空白進行填充,從而將真實與虛幻結合起來,讓作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戲劇沖突所要傳達的思想情感,讓戲劇與生活結合更緊密,從而提升戲劇的真實價值,提高其審美價值。

“虛實”這一創作手法被廣泛應用于詩歌、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創作之中,對文學作品審美性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詩歌意境的深化,提升了小說的趣味性及其神秘性,讓讀者對文學作品進行再創造,增強了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傲舭住笔址ㄊ恰疤搶崱钡闹匾w現,“留白”使文學作品更富藝術性,為文學作品的鑒賞提供了更深刻的內涵,突出了文學作品的哲理性。

本文通過對文學作品中“虛實”手法的論述,了解到“虛實”應用的美學意味,感受到其對于文學意境的開拓及情感表達的深化,在虛幻與真實之中提煉出哲理意味,將藝術與哲學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感悟到一種崇高的美感?!懊馈笔侨祟愑篮愕淖非?,發現美、感悟美是我們永恒的追求,毫無疑問,“虛實”手法深化了我們對“美”的認識,而我們對“虛實”的認識卻尚不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陳澤曼,《從<美學散步>探析宗白華先生的“虛實”思想》,《美與時代(下)》,2013年第5期

[2]欒洋,《<美學散步>中的“虛實”對于美的欣賞啟示》,《現代交際》,2018年第17期

[3]周玉琳,《虛空之舞:宗白華<美學散步>虛實觀絮想》,《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S2期

[4]王碧玨,《宗白華<美學散步>中的美學思想藝術》,《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年01期

[5]劉子琪,《由宗白華<美學散步>談中國藝術中的“虛”與“實”》,《榮寶齋》,2018年06期

[6]董裕華,《讓美成就美——讀宗白華的<美學散步>》,《江蘇教育》,2017年70期

[7]陳璇,《從宗白華<美學散步>看中國人的空間意識》,《美與時代(下)》,2015年02期

[8]程宏宇,《宗白華美學思想核心價值體系論——從評析<美學散步>視角入手》,《江蘇省美學學會會議論文集》

[9]蔡豪,《詩性語言與詩意人生——讀宗白華<美學散步>有感》,《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10期

[10]陳英宏,《美之景,移之情——讀<美學散步>有感》,《大眾文藝》,2012年08期

[11]王婧婷,《生命需要空靈與充實——讀<美學散步>》,《大眾文藝》,2011年10期

[12]劉天召,《宗白華藝術哲學思想研究》,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13]王云亮,《話語的轉型--以宗白華的中國畫理論為解析案例》,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學位論文,2007

[14]揚帆,《宗白華美學思想論》,《北京社會科學》,1987年04期

[15]劉廣濤,《九月的草原 嗚咽的琴聲——海子詩歌<九月>主題新探》,《名作欣賞》,2014年26期

[16]戴永新,《無邊的失落與孤獨——海子詩歌<九月>賞析》,《名作欣賞》,2014年26期

[17]張德明,《存在主義與傳統詩思的融通——細讀海子<九月>》,《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18]李英然、孫文蓮,《真假一體,虛實同構——<紅樓夢>:石頭、神瑛侍者、賈寶玉、甄寶玉、通靈玉關系辨析》,《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19]傅述先,《<紅樓夢>的虛實相生》,《紅樓夢學刊》,1996年02期

[20]李令媛,《神形兼備 虛實相生——讀<紅樓夢>描寫人物外形的特色》,《紅樓夢學刊》,1983年02期

[21]馮婷,《中國古典戲劇與現代戲劇的舞美呈現——以<竇娥冤><雷雨>為例》,《贛南師范大學學報》,2019年05期

[22]程俊梅,《<竇娥冤三折>戲劇沖突的魅力》,《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8年24期

猜你喜歡
虛實戲劇詩歌
有趣的戲劇課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戲劇觀賞的認知研究
詩歌島·八面來風
戲劇類
淺論文人畫的虛實
論彩鉛素描與古典油畫直接畫法的共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