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血CRP聯合血常規檢驗在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意義

2020-12-28 02:05寇振榮張彩虹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反應蛋白血常規

寇振榮 張彩虹

【摘? 要】目的:探討全血CRP聯合血常規檢驗在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意義。方法:本次研究選擇2018年10月-2019年11月78例細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應用全血CRP檢驗;觀察組聯合使用全血CRP、血常規檢驗,比較兩組診斷情況。結果:對比分析兩組檢驗結果,觀察組檢驗正確率為94.87%(37/39),對照組檢驗正確率為71.79%(28/39),觀察組檢驗正確率更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臨床診斷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時,予以全血CRP聯合血常規檢驗,可有效提高檢查正確率,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細菌性感染性疾病;CRP檢驗;血常規;白細胞計數;C-反應蛋白

【中圖分類號】R7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0090-02

在兒科臨床診療中,細菌性感染性疾病出現頻率較高,涉及的病原菌類型有細菌、病毒、支原體等,常見的診斷方式為血常規、或全血CRP檢驗。血常規可有效檢查病毒、細菌等感染。C-反應蛋白簡稱為CRP,一旦人體發生感染、或者受到損傷,其血漿中某些蛋白質含量會升高,該類物質會激活補體,也會增強吞噬細胞的功能,以起到效果,主要清除機體內的凋亡、壞死、損傷的組織細胞、以及外來的病原微生物[1]。換而言之,檢測患兒體內C-反應蛋白,也可以判斷機體是否有細菌性感染性疾病。針對這一情況,本文將采用對照的形式,探究全血CRP聯合血常規檢驗的使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2018年10月-2019年11月78例細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0.25-11歲,平均年齡為(5.89±2.24)歲。其中,13例呼吸道感染,10例泌尿系統感染,7 例肺炎,5例腸炎,4例腦膜炎;觀察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0.25-12歲,平均年齡為(5.78±2.34)歲;其中,14例呼吸道感染,11例泌尿系統感染,7例肺炎,4例腸炎,3例腦膜炎。對比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兒在清晨空腹狀態下抽3mL靜脈血。對照組患兒只接受全血 CRP 檢驗,并離心處理血液,取出血清,之后儲存在抗凝管中備用,最后利用酶聯免疫吸附法(簡稱ELISA),科學測定CRP[2]。觀察組則在執行上述操作的同時,開展血常規檢驗。在血常規檢查中,主要使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期間檢測人員要仔細觀察并記錄,主要觀察白細胞種類、及數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并統計檢驗結果,在計算檢查正確率時要遵循一定的計算方法,①檢驗陽性例數除以總例數;②①式所得值乘以100。此外,血常規檢驗陽性:白細胞計數超過10.00×109/L;全血 CRP 陽性:C-反應蛋白濃度超過3mg/L[3]。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軟件,分析整理研究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數(%)的表示,采用卡方檢驗,當P值<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分析兩組檢驗結果,觀察組檢驗正確率為94.87%,對照組檢驗正確率為71.79%,觀察組檢驗正確率更高(P<0.05),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3 討論

經過調查發現,一旦幼兒患有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一般會表現為呼吸道感染、或者肺炎。引發肺炎的病原體有很多種,比如流感桿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患兒會出現發熱、精神萎靡等情況,在初始患病時發生干咳,一旦病情嚴重會出現痰嗚音,還會表現為呼吸困難、呼吸表淺加快等[4]。而引發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有嗜血流感桿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患兒會出現咽痛、噴嚏、咳嗽、發熱等現象,有的幼兒還會出現急性腹瀉癥狀。

在臨床診斷這一疾病時,采用兩種形式,其一為血常規檢驗,觀察血細胞形態分布、數量變化等。在檢測細菌性感染性疾病時,主要檢測WBC(白細胞)物質。其二為全血CRP檢驗,C-反應蛋白屬于急性時相蛋白,具備自行反應期,可起到自行指示的效果[5]。一般來講,組織損傷6-8h后,該類物質會上升,在消除致病因后,其會快速恢復正常。此外,CRP具有一些功能:①可以識別外來物質,激活補體系統;②提升白細胞吞噬功能,調節巨噬系統、淋巴細胞功能;③清除病原體、病理物質;④結合RAF(即血小板激活因子),大幅度降低炎癥反應;⑤結合染色體,消除壞死細胞DNA。為此,可以用來檢驗幼兒是否患有細菌性感染性疾病。本次研究以細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兒為核心對象,主要探究全血CRP聯合血常規檢驗的使用價值。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對比分析兩組檢驗結果,觀察組檢驗正確率為94.87%(37),對照組檢驗正確率為71.79%(28),觀察組檢驗正確率更高(P<0.05)。說明在臨床診斷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時,予以全血CRP聯合血常規檢驗,可提高檢查正確率。

綜上所述,在診斷細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兒時,采取血常規檢驗的同時聯合全血CRP檢驗,可有效提高診斷率,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孫海燕.全血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驗在兒童細菌性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016(034):92-92.

[2]??? 吳建紅,黃莉華.全血CRP聯合血常規檢驗在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意義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8,028(032):316-316.

[3]??? 歐春萍,胡鑫.血常規聯合全血CPR檢驗在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醫藥前沿,2019,9(19):108-109.

[4]??? 李雨明.全血CRP聯合血常規檢驗在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02):170+175.

[5]??? 毛麗紅.hs-CRP、血常規聯合檢驗應用于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系統醫學,2019,004(001):95-96,99.

猜你喜歡
反應蛋白血常規
血常規檢測結果對鑒別診斷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價值觀察
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策略
血常規檢驗科普小常識
血常規檢驗前的準備工作
如何在血常規檢查中發現危急重癥的征兆
血常規檢驗的六大誤區
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檢測在胎膜早破宮內感染診療中的價值
膝骨關節炎中醫證型與常見臨床指標之間的關系研究
CRP和PCT在醫院獲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重型顱腦外傷進展性顱內出血與D—二聚體、C—反應蛋白的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