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扶貧背景下的農村經濟發展分析

2020-12-28 09:28孔利
裝備維修技術 2020年17期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脫貧攻堅精準扶貧

孔利

摘要:本文主要從精準扶貧的角度出發,分析當前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如基礎設施不完善、專業人才缺乏等,從而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意在提升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希望對相關的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精準扶貧;農村經濟發展;脫貧攻堅

前言:我國政府近年來不斷增加對扶貧資金的投入,出臺并實行了一系列的惠農政策,顯著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尤其是精準扶貧政策提出后,有效改善了貧困人口的生活質量,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農村地區必須主動抓住這一發展契機,確保農村地區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精準扶貧的背景下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但是其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影響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一)缺少專業的人才

精準扶貧工作是一些非常艱巨和復雜的工作,現階段扶貧工作人員的素質以及數量,遠遠無法滿足工作需求,大部分的扶貧工作人員均是從其他單位借調來的,對于農村的發展了解得不夠深入,制定的相關政策可行性不高。另外,扶貧隊伍的整體水平不高,大部分的工作人員均未接受過良好的職業教育,容易出現扶貧項目短期化的問題。

(二)基礎設施不完善

根據調查研究顯示,現階段我國剩余的一些貧困地區,大部分基礎設施較為落后,自然條件較差,例如,一些農村深度偏遠的地區,不僅通信和水利設施不完善,甚至還缺乏良好的交通設施,在加上該地區經濟水平較差,因此無法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嚴重影響精準扶貧工作的進程。

(三)信息技術應用不足

互聯網的普及,除了需要資金外,還需要良好的人才支撐,但是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互聯網不僅覆蓋面積小,而且收費過高,沒有充分發揮作用,不利于其未來的發展,同時在農村地區主要是一些年輕人使用網絡,也主要是進行一些娛樂項目,這主要是由于農民思想觀念較為落后,對于新事物接受較慢,在加上只有對計算機知識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使用,而大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對于互聯網在宣傳以及銷售等方面的作用缺乏了解,無法合理作用。除此之外,部分村干部缺乏法律意識,還存在挪用網絡建設資金問題的出現,致使農村網絡建設工作發展緩慢。

(四)產業發展質量不高

當前我國農村扶貧項目中,存在與當地情況結合度不高的問題,產業扶貧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應該根據當地的發展情況以及貧困人口的實際需求進行,只有發展一些有特色的產業項目,才能充分激發貧困人口的勞動積極性,增加其經營收入,改變其懶惰的思想,但是現階段農村的產業結構不夠完善,科學技術應用不足。

二、精準扶貧的背景下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具體方式分析

現階段我國精準扶貧正處于沖刺時期,除了要幫助貧困人口脫貧以外,還需要解決好脫貧工作中發生的問題,令精準扶貧工作具有持續性,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才是保證我國精準扶貧工作朝著可持續方向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注重專業人才的引進工作

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撐,而貧困地區往往最缺乏的就是專業人才,因此,為了實現鄉村振興目標,首先,就必須要提升農民的專業素質,積極鼓勵農村參與相關的教育培訓活動,掌握專業的農業知識,從而主動投入到農村建設工作中,培養一大批具有專業素質的新型農民。其次,還應該做好人才的引進工作,鼓勵優秀的人才投身到鄉村經濟的建設中,加強城鎮、鄉村與高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可以通過制定一些優惠政策,鼓勵更多的專業的人才投入到鄉村建設中。再次,需要強調對農村地區領導干部的管理工作,除了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外,還需要令其深入研究精準扶貧的方針政策,才能將精準扶貧政策準確落實下去[1]。最后,建立一支專業化的精準扶貧隊伍,增強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例如,可以邀請該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定期為工作人員開展教育培訓,令其熱愛三農事業,并能將其作為自己的事業來奮斗。除此之外,還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薪資待遇體系,確保人才吸引得來,也能留得住。例如,可以給予投身三農事業的工作人員一些優惠的政策,如和城市居民享有同樣的醫療、養老待遇等,充分激發其積極性,更好地為鄉村經濟發展服務。

(二)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需要做好對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的建設工作,土地是農民生存和發展的核心,因此,要積極引導農村農民參與到生態環境的建設中來,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2]。其次,由于現階段我國的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這些地區人均耕地面積較少,在加上經濟水平不高,嚴重依賴于自然資源,導致當地的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近年來雖然政府的脫貧政策不斷出臺,但是這些地區由于面臨著嚴重的自然災害,令其生態系統更加脆弱,經常存在由于自然災害而返貧現象的發生,因此,政府應該增加資金的投入,將一些綠色環保的技術應用在農村經濟的發展中,除了能夠加快農民的脫貧致富,同時還可以實現對自然資源的充分保護。最后,還需要加強對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要想脫貧致富,必須要完善配套的基礎設施,例如,通過建造一些水利設施,不僅能創造工作崗位,增加經濟收入,同時也有助于轉變其思想觀念,避免其產生惰性的思想,充分調動其參加勞動的積極性。

(三)積極引進現代化的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階段,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對于實現精準扶貧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提高互聯網的利用率,首先,需要逐步完善農村的網絡設施建設,可以通過增加農村物流以及快遞網點來進行,然后構建以政府為主體的農村網絡電商服務平臺。其次,構建具有農村特色的網絡電商平臺,通過開展相關的教育培訓,令農民掌握自己建立網絡平臺,支持其自主創業[3]。再次,以扶貧產業信息為核心,建立一個信息共享平臺,通過發布一些精準扶貧產業的信息,吸引全國的優秀人才以及企業參與到農村經濟建設中。最后,積極發展網絡農產品的銷售工作,充分利用網絡直播以及其他互聯網的銷售渠道,拓展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增加貧困人口的經營收入,令其通過自己的勞動,實現脫貧致富。除此之外,互聯網還可以為貧困人口增加就業崗位,例如,部分不能外出工作以及無法參與體力勞動的農民,還可以利用網絡來工作,增加其收入。

(四)加快鄉村產業的發展

積極發展鄉村產業,是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核心關鍵,也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途徑,首先,要將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始終貫穿于鄉村產業發展中,保證為農民帶來可持續的經營效益。其次,政府還需要積極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逐步完善相關的方針政策,將產業發展和扶貧工作有機聯系起來,加大扶貧工作的力度。例如,可以通過建立一些有特色的產業,將企業和貧困人口的利益聯系起來,不僅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同時還能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最后,還需要進一步優化農村的產業結構,結合本地區的自然環境以及氣候環境,研發高品質的農產品,促進農村產業朝著農產品朝著深加工的方向發展,降低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實現精準扶貧的工作目標。

結束語:總而言之,精準扶貧政策的出臺,不僅能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還能夠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有助于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的實現,因此,必須要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投身于農村建設中,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汲永康.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探析[J].山西農經,2020(14):58+60.

[2]黃春.精準扶貧背景下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困境與對策探究[J].河南農業,2020(02):13-14+42.

[3]汪雪梅.精準扶貧背景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19(31):14-15.

猜你喜歡
農村經濟發展脫貧攻堅精準扶貧
加強農業信息服務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
打贏脫貧攻堅戰,民主黨派如何作為
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的脫貧攻堅——基于新聞聯播相關報道
“互聯網+”模式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互聯網+”模式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農村經濟發展適應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