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綜合改革的實踐與反思

2020-12-28 02:26魏格坤
中阿科技論壇(中英阿文) 2020年10期
關鍵詞:國際化一帶一路

魏格坤

摘要:“一帶一路”建設對地方性本科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和發展方向。本文對梧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化綜合改革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問題,從人才培養框架體系構建、優化課程體系設置、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優化教學方法和構建教學評估模式等方面,探索基于多元協同合作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有效提升“一帶一路”國際化人才供給的匹配性和使用性,增加“一帶一路”倡議進程中我國“軟性”人才儲備,促進廣西國際化人才教育在外延和內涵上拓展實現。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G642;F740-4?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帶一路”建設對我國對外開放的推動作用毋庸置疑,是我國實現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建設多邊自由貿易的重要戰略部署[1]?!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已經明確提出培養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國際化人才要求,2017 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貫徹落實《教育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開展“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合作備忘錄》,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戰略和人才培養需求,大力推進“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網絡。在廣西大力實施“雙核驅動”戰略、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對區域具有特色化、高層次、高水平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凸顯,呈現近30 萬的缺口。梧州學院作為地方性本科高校,是廣西乃至西南地區接受粵港澳臺地區產業、技術、資金轉移的最前沿地區,區位優勢明顯,相關專業基礎扎實,肩負著培養區域迫切所需的國際化經貿人才的重任。梧州學院承擔并相繼完成國家級、自治區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在近十年的特色專業建設路程中開展了系列行之有效的專業改革措施,目前在對接特色地方產業、社會多方共同參與國際化經貿人才培養方面,已經開始從粗放式發展逐步轉變為內涵式發展,并朝著增強其國際競爭力及專業影響力的方向努力。

1? 現實問題

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對廣西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將廣西建成中國面向開放的戰略通道、產業基地、合作平臺、交流窗口、重要的人才開發基地,用人單位對國際化經貿人才的要求已經突破了過往在語言技能方面的掌握,而是更從業務素質、綜合專業技能等方面體現復合型的特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一個實踐性、應用性、綜合性很強的專業[2],在傳統體制中存在的國際化人才培養的“非系統”現象制約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如何克服地方性本科院校稟賦上的缺陷,發揮自身的優勢、彰顯專業建設特色,培養出主要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適應地區經濟社會對外開放深化發展需要高素質的國際化人才,不僅在外延上實現拓展,而且還實現內涵提升[3],是近年來梧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建設上遇到的瓶頸問題,也是在國家化人才培養推進過程中急需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2? 成因分析

2.1 人才培養目標國際化水平偏低,缺乏系統性、針對性的具體培養目標

近年來,地方性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受限于基礎設施條件、培養經費投入、國際影響度等原因,專業人才培養國際化進程明顯滯后于地區對外開放發展速度[4]。梧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結合國內外新形勢、新商業模式對人才培養目標做了較大調整,把“具備國際視野”“熟悉一到兩門東盟國家語言”“適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經貿合作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國際經貿人才”等新要素融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調整中,但在國際化理論和能力培養分類目標設置上缺乏系統性、明確性。在專業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等方面缺乏針對性面向國內外市場的內容,尤其是國外市場的內容,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仍然存在一定的趨同性,與國際市場和地區用人單位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特點差距較大。例如在進出口實訓、跨境電子商務、國際物流等方面的系列實踐選修課程的目標設置缺乏系統協調,不利于學生能力培養目標的全面確立。

2.2? 教學環境偏單一,教學條件相對落后,實踐教學環節缺乏長效性

由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對應的外貿行業呈現出日新月異的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實踐教學環節在專業培養中的作用非常重要[5]。目前梧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沒有完全擺脫過度依賴課堂教學的現象。校企合作、企業和機構人員培訓等實踐教學形式植入人才培養的程度偏低,并且缺乏長效機制。雖然近兩年來,梧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先后投入300萬元對國際多功能實驗室進行了升級改造,并增加了學生專業實訓營建設,但與國內一些轉型發展較為典型的地方性院校相比,梧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大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和創新能力的表現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差距。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梧州學院招生人數最多的專業之一,每年招生人數不低于160人,但近5年來專業就業率僅在91%~92%,并沒有居于學校設置專業中的最前列。

2.3? 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的科學性有待提高

人才培養評價體系是高等教育的定位和指揮,目前梧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評價體系中仍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系統性評價指標體系。比如,專業學生在入學錄取時依舊采用高考成績作為唯一標準,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上雖然開始分方向學習,但沒有實現分層教學的細化教學模式,老師無法對不同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學生開展因材施教。而且,目前專業課程考核方式仍舊是通過考試方式完成,考核形式比較單一,影響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真實評價和反饋。同我國應用型轉型做得較好的一些地方性院校,學生的課程工作或者項目運作效果在期末考試成績中占很大的比例,一份課程工作或運營項目的完成需要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有創新性精神和專注投入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學生有了這樣的學習激勵和環境,自身的創新能力必然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2.4? 跨文化交際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偏薄弱

語言是國際經濟交往的重要工具,一直以來,梧州學院相當重視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的外語能力培養,不僅完成了《單證實務》(雙語教學)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開設了小語種課程的學習,而且相繼在《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物流管理》《跨境電子商務理論與實務》等專業主干課程和選修課程中均采用雙語教學改革。但是,在民族文化課程方面的設置相對薄弱,忽視了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學生缺乏對當前復雜的國際文化背景的應對技能培訓。尤其在當前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對地方性院校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的迫切性凸顯。此外,在專業教學中對實踐應用知識的強化和實訓導致對傳統、新興經濟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規則教學的壓縮,教學場地依舊以傳統的實驗室教學為主,缺乏特色的業務場景設置,不利于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3? 解決思路

3.1? 調節國際化綜合改革目標和子目標結構調整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作指導,推進特色專業建設和改革,充分發揮自身稟賦條件、辦學優勢和區位優勢,致力于人才培養模式取得突破性進展,突出專業辦學特色,培養學生國際交流和創新實踐能力,專業建設朝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方向協調發展。充分利用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蓬勃發展的經濟貿易往來所創造的巨大機遇及打造的平臺,將梧州學院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建設成為“立足廣西,面向國際”的一流學科專業,為廣西經濟乃至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輸送特色化高素質國際化應用型人才。

3.2? 確立國際化、立體化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從“一專、兩證、三型、多視角、廣就業”方面進行建設?!耙粚!奔赐怀鰧^域合作和中外合作辦學高效融合,突出國際化辦學特色的人才培養特色,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國家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兩證”即學生在學習期間,通過國內外行業或教育組織機構舉辦的各項行業資格考試及學科競賽,獲得區域內外具有影響力的資格證書及從業證書,為學生在國內外市場獲得就業崗位積累有利條件;“三型”即依據“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所需,尤其結合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廣西自貿區建設需要,在合作辦學和人才培養目標上體現出國際型、外向型、復合型的特征;“多視角”即通過國內外交流培養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廣就業”即通過多元協同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打造國內外學生實習、實訓實踐平臺,開展多形式的實習形式,幫助畢業生在國內外企業和部門順利就業。

3.3? 創新國際化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加強國內外校際間的互訪和交流,共同研討制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是與東南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課程體系,開發出符合國情、校情的特色課程體系,課程結構可以從專業核心課程、應用技術課程(橋梁課程)和外語課程三方面構建,增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族文化課程、跨文化管理課程等,通過課程建設推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深化國際化人才培養轉型目標。積極探索教學高效的教學組織形式和國際化教學方法,在現有的傳統基礎上結合現代教育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實現教學管理信息化、組織教學現代化、教學形式多樣化、教學內容立體化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機制,提高學生研究性學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3.4? 加強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創新,尤其與國際規則和規范的對接銜接

專業課程設置更強調相關性、精煉性。所有課程設置將過往與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緊密度不高的其他經濟類專業課程做調整,避免“課程多但都不精”的現象,尤其是部分核心課程,應該充分設置學時,并結合實踐教學。課程建設中有針對性地開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族文化課程、跨文化管理課程等,通過課程建設推進跨文化交際能力,確立應用型轉型目標。為保證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要求,構建并優化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拓展課為主要內容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嵌入由行業專家參與的實踐性課程,構建多層次的實踐課程體系,使實踐性課程所占學分比例進一步提升,以強化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建設專業虛擬仿真中心和推進一流課程建設,以精品課為龍頭,打造“在做中學、在思中學”的教學環境,增強教學的實踐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3.5 培養和引進相結合,加強“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建設

積極鼓勵專業教師到國外知名高?;蛘邫C構單位訪學、深造及交流,拓展專業教師的國際化視野和提升專業技能,提高教師的專業英語水平,加大專業課程的“雙語”授課比例。另外,加大具有海外留學經驗的教師引進及培養,通過校企聯合的方式,將教師派到外貿企業或部門單位的一線工作崗位中,尤其鼓勵教師參與實際項目運營,指導學生在實際項目工作中得到實踐能力的提高。建立引進行業導師制度,為專業轉型發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撐。

3.6? 構建立體化學生實踐實訓體系

通過科學的教學體系、多視角融合的教學內容、多樣化的實踐形式、通用化的硬件平臺、特色的應用軟件、仿真的運行環境、共享型的教學資源等多方面綜合構建立體化學生實踐實訓體系。首先是從低年級開始融入實驗教學,形成由淺入深的實驗實訓教學體系,加大學生體驗性教學的比例,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作用,這是提高學生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競爭能力和發展能力的有效手段。其次是進一步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在現有專業實踐基地的基礎上,開辟國外實踐基地,特別是與東南亞國家相關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同時建立相應的學生創業園區,鼓勵學生自主創業。

(責任編輯:張? 瓊)

參考文獻:

[1]段從宇,李興華.“一帶一路”與云南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選擇[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4(05):133-135.

[2]王焰新.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學科的“三個堅持”[J].中國高等教學,2015(22):15-16.

[3]卞紀蘭,趙桂燕.“一帶一路”背景下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為例[J].對外經貿,2017(04):139-140.

[4]李景秀,劉秀光.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J].對外經貿,2019(11):134-137+153.

[5]汪五一.聚焦國際化、本土化與行業特色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建設——以安徽工業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06):63-64.

猜你喜歡
國際化一帶一路
強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學與國際化人才培養
活動預告
談民辦高校教育國際化發展之路
國際化大學的定義與評估
楊元慶:國際化不是簡單的“貼標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