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網約護士發展的實踐路向

2020-12-29 11:55王懿程
大經貿 2020年7期
關鍵詞:上海市

【摘 要】 網約護士是新的理念和技術手段在護理領域的產物,它既依托于傳統護理服務體系,又是傳統護理服務模式的突破和創新,作為“為患者服務”的新興產業,可有效提升老年護理品質和患者的健康指數。然而,法律制度保障缺失、服務項目高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上海市網約護士的推行。網約護士的最終推行可通過完善相關法律保障、健全籌資機制等方式,需要政府、市場、社會和個人的共同努力。

【關鍵詞】 網約護士 實踐路向 上海市

2019年國家衛健委發布《“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方案》,其目的是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護理服務相銜接,推進護理服務信息化,實際減輕患者的家庭負擔[1]。由此,網約護士應運而生。網約護士主體為醫療機構中注冊的護士; 服務對象包括罹患疾病、孕產婦及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 服務項目包括康復護理、基礎護理等 11 項。網約護士不僅關系到患者的人身安全及個人信息安全,更關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通過分析網約護士試點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政府、社會、市場、個人角度出發,為相關部門制定網約護士管理、服務政策等提供參考依據。

一、上海市網約護士發展的意義

從國家角度來看,我國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試點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其主要針對失能、失智老人,覆蓋面較窄,并未納入社會保險且收費較高,且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無法滿足家庭養老模式?!熬W約護士”的試點及推行,既可緩解患者就醫時的壓力及家屬的負擔,同時對于長期護理保險的推行具有很大的補充作用。

從社會角度來看,我國護士發展狀況存在醫護比例嚴重倒置、護士床位比例不合理、護理崗位不足及利用欠合理、人員嚴重短缺、學歷較低及就業難等問題?!熬W約護士”的推行有利于減輕醫療機構的負擔,同時多點執業有利于讓護理人員充分實現自身的價值,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

從個人角度來看,據統計,目前我國老齡人口已超過2.4億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超過4000萬人。受傳統觀念影響,老人更愿意選擇居家養老,但對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需求巨大?!熬W約護士”上門服務,可減輕那些行動不便,需要定期輸液、打針等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的負擔,減少醫療等待時間及路途的不便;同時可提高家庭護理水平,改善老人生活質量;此外能夠讓更多勞動力專注于自身工作中,也能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2]。

二、上海市網約護士試點階段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保障制度的缺陷導致醫患糾紛

目前人們對“網約護士”的安全感主要來源于醫患雙方相互信任程度,基于預期與現實因素的影響,難免會產生醫患糾紛。在醫患矛盾突出的今天,護理人員迫切的想得到更多的理解及尊重。若權益得不到保障,他們很難全身心投入工作中,長此以往會影響其上門護理的意愿。

(二)服務項目價格高、醫患信任感較低

根據有關統計,“網約護士”服務價格比醫療機構價格高出5倍左右,超過50%的居民對醫療費用的合理性滋生不滿意的態度[3]。同時,網約護士制度基于護士在業余時間上門為患者進行護理,護理人員無法全程跟蹤患者的康復治療,不利于患者后期康復,同時也會讓患者存產生心理落差,降低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信任感。

(三)缺乏激勵及考核機制,護理人員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網約護士”推行的服務管理目的是合理安排人員,保障需求群體可以享受到更為便捷、專業的護理服務。然而當前處于試點階段的網約護士模式,缺乏公平、有效的激勵及考核機制,使得在職護士的服務積極性較低。同時,在職醫務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及職業素養參差不齊,使得護理品質的高低不下。

三、上海市網約護士的實踐路向

(一)健全“網約護士”法律保障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對“網約護士”服務環節重點監控,加強對風險的防控,降低醫患沖突事件發生概率,促進服務效率的提高;其次,加強護理人員衛生法規的學習,培養法律意識,并通過規范操作流程,盡最大可能減少醫療事故發生;此外,護理人員大多為女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上門服務的安全隱患,因此在服務前期,就應當建立相應的安全保障機制。

(二)建立“網約護士”多元籌資機制

“網約護士”的收費應做到惠民親民。為推進“網約護士”制度發展,應按照當地醫療服務收費標準,根據服務項目確定相對合理的收費區間。此外“網約護士”應適當納入醫療保險范圍內,以商業保險為基礎,社會保險作適當補充。

(三)完善護士上門服務激勵及考核機制

建立公平、有效的激勵及考核機制,是提高“網約護士”服務意愿的重要手段和保障。一方面,國家應出臺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政策。針對“網約護士”上門服務,制定一套可量化、可考核的評價方案,對護理人員上門服務的質量、次數等指標進行量化測評,并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提高護理人員上門服務的積極性[4]。另一方面,通過構建適用于“網約護士”的績效評價機制,并加強激勵機制,提升其服務意愿。

(四)加強“網約護士”服務培訓

“網約護士”不僅關系到患者的人身安全、患者個人信息安全,更關系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就培訓內容而言,首先要將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相結合,其次在技術上要依據服務項目內容對其進行培訓;最后在職業素養上,要加強護理人員道德風險的防范,以提高其職業素養,從而建立嚴格的護理職業道德規范準則。

【參考文獻】

[1] 楊茜,鞠梅,李雨昕,等.“互聯網+”背景下的智慧護理建設初探[J].護理學雜志,2017,32(11):8-10.

[2] 春燕,郭海生,王燦.上海人口老齡化如何影響經濟社會發展[J].上海經濟研究,2019(08):51-63.

[3] 謝陳漪,張瑾,尹小兵,等.新入職護士護理臨床能力評價方法研究現狀[J].護理學雜志,2019,34(02):98-101.

[4] 王青春,周娟,穆曉倩,等.基于“互聯網+”的護理信息素養探討[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22):40-42.

作者簡介:王懿程(1996—),男,漢族,山西陽泉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醫療保障。

猜你喜歡
上海市
上海市能源經濟相關信息
——2022年1-6月
上海市能源經濟相關信息
——2022年1-4月
上海市能源經濟相關信息
——2022年1-3月
上海市創造學會
上海市風華初級中學
上海市文達學校六(1)中隊
上海市房地產學校
2017年上海市TI杯高二年級數學競賽
騰勢400 用在上海市區的來回穿梭克服里程焦慮
上海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