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豬場防控非洲豬瘟的管理要點

2020-12-30 03:42張孝富
四川畜牧獸醫 2020年5期
關鍵詞:豬只病原豬舍

張孝富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內江 641100)

由于非洲豬瘟(ASF)導致生豬存欄數量減少,生豬價格一路高漲,近期國家又相繼出臺多項養豬優惠政策,很多豬場陸續啟動了養豬復產工作。隨著春季氣溫不斷回升和雨水增多,病原微生物及蚊蠅的繁殖加快,各豬場發生非洲豬瘟的風險隨之增大。

1 豬場發生非洲豬瘟的易感風險點

1.1 帶入外來病原易引發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發病過程短,死亡率高達100%,是生豬養殖業的“頭號殺手”。截至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尚無有效疫苗對非洲豬瘟進行預防,要徹底撲滅非洲豬瘟只能采取封鎖、撲殺等措施。所以,豬場外來病原的帶入是引起非洲豬瘟發生的根本原因。

1.2 豬只處于非健康狀態時易感風險加大 隨著春季氣溫開始回升、雨水增多,病原微生物及蚊蠅的繁殖傳播速度加快,加上春季氣溫忽高忽低不穩定,豬只很容易發生其他疾病,健康狀況下降。據研究發現,存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偽狂犬病、藍耳病等這些病的豬場,更容易發生非洲豬瘟。其本質在于這些病原微生物會損傷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導致黏膜免疫屏障功能大幅下降,非洲豬瘟病毒更容易入侵。

1.3 豬只產生各種應激反應時易感風險加大

1.3.1 豬的免疫接種會產生應激反應 一方面,免疫接種本身就會引起豬的應激反應。無論用何種疫苗接種,都會對豬的免疫系統形成刺激,尤其是疫苗的刺激性更大,在激發巨噬細胞吞噬活性,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的同時,也會減弱機體機能,從而引發非洲豬瘟。另一方面,免疫接種操作不規范,容易造成病原傳播。在疫苗接種過程中,有人和工具移動,洗消不徹底引起的交叉感染(特別是非洲豬瘟暴發后清場的豬場);也有注射部位的消毒處理不規范、注射針頭沒有及時更換等造成的病原傳播。

1.3.2 豬在斷奶、轉群等環節會產生應激反應 一是在斷奶、轉群時由于飼養管理、環境條件改變會造成豬的應激反應,不但導致豬的腸道菌群紊亂,破壞黏膜表面的腸道菌群屏障,而且會導致機體內氧自由基增多,改變體內生物膜的通透性,從而導致ASFV入侵。二是在轉群過程中,特別是有拆分、合并群體時,豬群需重新建立群體位次,容易出現打斗等外力刺激,導致豬只抵抗力下降,使非洲豬瘟病毒乘虛而入。

1.4 母豬在特殊生理狀態下易感風險加大 母豬發情、配種、分娩等環節都會有人與豬頻繁接觸,只要人、工具、環境等存在病原體,接觸越頻繁,就越容易發生非洲豬瘟。另外,母豬在發情、配種、分娩等環節,子宮頸口處于開張狀態,生殖道黏膜免疫屏障功能下降,對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下降(而ASFV 的主要感染途徑就是通過各種黏膜侵入)。

2 管理措施

2.1 把非洲豬瘟病毒堵在場外

2.1.1 對進出豬場的人員嚴格控制 對休假回場的員工,需洗澡3 次以上,并更換兩個隔離舍,隔離60 h 以上;員工進出豬舍前,嚴格執行踩踏消毒、門口配備消毒盆和消毒藥洗手、更換工作服、換鞋等;換下的工作服及時清洗消毒;禁止無關人員在豬場周邊活動,堅決杜絕非必須人員進入豬場。

2.1.2 對豬場周圍環境徹底清潔消毒 第一要疏通豬場周圍的排水系統,防止周邊雨水進入豬場;第二要定期滅鼠、滅蚊蠅、除草等,并搞好環境衛生;第三要每周進行一次大環境消毒,對進出場的道路每天清潔消毒1~2次。

2.1.3 對進場物資嚴格消毒 一是進入場區的生產物資、生活用品必須經過兩次浸泡消毒,或兩次熏蒸消毒或紫外線照射消毒;二是食堂物資必須由專人負責,到衛生達標的超市采購(禁止到大型農貿市場采購,以免帶回病原),進場前進行浸泡或者熏蒸消毒后才能進入廚房。

2.1.4 對飼料嚴格管理 飼料選用高溫制粒的配合飼料。調質溫度85~90 ℃、調質時間3 min以上,維生素用量可在正常供給量基礎上提高30%~50%。禁用泔水喂豬。

2.1.5 對飲水嚴格消毒 飲水系統定期消毒,宜采用雙水塔輪流消毒供水,或在總進水管處安裝自動消毒機(如二氧化氯自動發生器)。小型養殖場、散養農戶可在飲水中投放0.2%的次氯酸鈉。

2.1.6 對運料車輛嚴格管理 進入場區的車輛必須在洗消中心清洗消毒,風干后進入烘干間(60~80 ℃,40 min以上),然后才能進入生產區外圍道路,駕駛員不能下車,由場內員工打料,料車離場后由專職人員立即用燒堿對道路消毒。

2.2 豬場內全方位立體消毒及管理

2.2.1 做好定員定崗管理 豬場生產區必須做到定員定崗,空懷舍、妊娠舍、產仔舍、保育舍等各崗位人員的活動區域需劃分明確,活動區域不能交叉,杜絕串門串崗。

2.2.2 做好豬舍內部場地及用具的消毒 使用的工具用5%燒堿水浸泡消毒12 h 以上;豬舍內和舍間通道每天用5%燒堿水進行兩次噴灑消毒;空的欄舍用5%燒堿水噴灑消毒。必須嚴格按照先消毒,后清理、清洗、泡洗,再消毒、再清洗、干燥、檢測等流程進行。

2.2.3 做好豬體及帶豬圈舍的消毒 可以選用對豬只刺激性小、對皮膚損傷小的消毒劑。轉移豬只前,必須對豬只體表及圈舍消毒,同時對轉移通道再次消毒。

2.2.4 對生活區的消毒和管理 由于各生產環節的人員每天都要回到生活區,所以對生活區的道路和室內公共場所必須每天噴霧消毒一次。廚房和餐廳分隔開,只留傳遞飯菜的窗口。餐廳要區分不同區域,人員、用具嚴格分開,避免交叉傳播。

2.3 加強飼養管理,減少豬的應激反應

2.3.1 在日常飼養管理中,除供給數量充足、營養全面的飼料外,還要給豬只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如減少沖欄、保持圈舍干燥,降低飼養密度,通風換氣以降低豬舍內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減少對豬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破壞,確保豬只健康。

2.3.2 由于早春氣溫低,盡量選擇天氣晴好的中午或下午轉移豬群;盡量避免不同窩的豬混群,減少打斗產生的應激反應;若有混群,就給豬只體表噴灑香味物,掩蓋不同窩之間的不同氣味,以減少打斗的激烈程度。

2.3.3 做好豬瘟、口蹄疫、偽狂犬等疾病的基礎免疫及日常監測工作,每1~2 月抽樣檢測抗原、抗體情況,并及時采取補免、預防性投藥、淘汰陽性個體、凈化豬群等措施。

2.4 有效做好其他疾病防控,降低非洲豬瘟的感染風險 建立健全衛生防疫體系,做好定期的清潔消毒,因地制宜科學建立各類豬群的免疫程序,定期驅蟲、滅鼠。對豬場病死豬、糞污等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應嚴格按照農業農村部的相關規范執行。春季是其他疾病最容易發生的時節,保持豬只良好的健康狀況,是降低非洲豬瘟感染風險的有效途徑。

2020年豬價將會較長時間處于高位運行,在高額利潤的刺激下,生豬養殖會有一個好的發展機遇,但非洲豬瘟仍然存在,風險依舊,養豬人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猜你喜歡
豬只病原豬舍
豬呼吸道疫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控方法研究
長絲鱸潰爛癥病原分離鑒定和耐藥性分析
紅尾皇冠魚頭洞病的病原分離鑒定及藥敏性分析
昆明市婦幼保健院2014~2018年門急診手足口病的病原構成變化
魚類爛身病病原研究綜述
陽光豬舍的夏季管理
豬胃潰瘍的病因與防治措施
提高裝豬坡道裝載效率的研究
豬舍富集的環境對豬只的影響?
陽光豬舍的夏季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