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梁漱溟道家思想

2021-01-02 19:37趙海蔚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梁漱溟道家儒家

趙海蔚

(曲阜師范大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山東 日照 276826)

梁漱溟先生曾將古今東西學術分為科學技術、哲學思想、文學藝術和修持涵養(簡稱“修養”)四大類別,并指出古代諸子之學現在都被當成了哲學,其實它們的本質是修養之學[1]365。顯然,在梁漱溟先生看來,古代中國哲學家走的是實踐哲學的路線,這一點如今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所認同。近些年來,美國學者重新思考了哲學概念,確認了實踐哲學同樣是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以此來分析和研究中國哲學[2]。以老莊道家為例,其偏于精神的修養和對精神自由的追求[3],是一種精神上的實踐。因此按照梁先生的說法,諸子之學就是修養之學、實踐之學,是關乎人的身心的學問。

一、“道”與生命體驗

梁漱溟深受道家影響,這可以從其哲學思想中窺得一二。梁漱溟學問貫通中西,其生命哲學理論自成體系。梁漱溟認為宇宙的本體是流動的生命,是一種綿延,宇宙現象則在生活中之所現[4]。梁漱溟的生命宇宙本體論暗合了道家的思想。在老子那里,“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道”是自然界最初的發動者,它具有無窮的潛在創造力。萬物蓬勃生長,都是“道”的潛在力之不斷創新的一種表現?!独献印返谒恼抡f道:“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保?]道充滿宇宙虛空之中,淵深而沒有窮盡,猶如造物主一般,是萬事萬物的生命之源。因此梁漱溟先生說:“通乎道,即與宇宙的大生命相通?!保?]129在梁漱溟看來,宇宙是有活力的,“道”也是有活力的。這種活力的體現就是生命回歸本質。梁漱溟認為生命與生活本質是相同的,一體兩面,一為體,一為用[6]92。這是體用、形上與形下、道器的問題。在哲學意境中,人的生活得到了升華,人的生命得到了回歸。值得注意的是,梁漱溟認為道家學術上主要的貢獻乃是治身之道,至于那些人生觀、宇宙觀,雖與其修養之學密切相關,倒非主要的[1]394。

在梁漱溟看來,道家的學問最后還是要體現在身上才行,道家改造人的生命,要從日常生理活動開始,自覺、自主、自如。道家功夫,即是通過大腦恢復其自覺性能而已。自覺之后,便能自主、自如[1]340-341。在梁漱溟看來,達到自覺是關鍵的一步。中國的文化素來被看作覺性的文化,即是一種內在的自覺、智慧的覺解。因為人的生理、心理是有一定規律的,得道之人便是發現并運用這種規律,這樣的人,道家稱之為真人。正如梁漱溟晚年口述,一個人不自覺,因為頭腦和心思都用到外邊,照顧到外面;道家卻是把那個在觀察外邊的“它”轉回頭來,把不自覺的變成自覺,那便有一分的自主性[7]。

二、“道”與儒學互補

“欲認識道家,莫如從儒、道兩家之比較來講?!保?]393梁漱溟以直覺解釋“仁”“四端”和“良知”,把作為認識方法的直覺,演變為具有實踐功能的道德范疇。這樣,儒家之學儼然成了現代的生命哲學[8]。梁漱溟認為孔子人生哲學在于一個“生”字,這種生命哲學,使人與自然更加和諧,內心更加自覺性地貼近中和之道[9]。在此基礎之上,梁漱溟認為儒家為學本于人心,趨向于人生之自主、自如。道家為學所重在人身,從而趨向于通明自如之境[1]339。

新文化運動以后,中國文化日新月異。這是一個融合中西、重新闡釋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其中既有對傳統的批判、繼承和重釋,又包含了對西方文化的回應、選擇和吸收。在此過程中,儒學經歷了復雜的演變和更新,道家也不能例外。梁漱溟有感于時代變遷,認為儒道兩家難以與現代學術合流,通曉心理學的人不能了解儒家,了解儒家的人又不通曉心理學[6]136。關于人之心理,梁漱溟指出人心不僅是概念思維,還是一種實踐智慧,基于人的直覺和證悟[10]。因此,在梁漱溟先生看來,儒家與道家學術應該在保留其實踐性的基礎之上,與時俱進。

說到儒道互補,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經過長時間鉆研,很難窺其深奧。因為統治者的集權需要,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人讀史,只知有儒,罕知其他。新文化運動的精英批判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高舉批孔大旗,勇氣可嘉,但也給后人留下了“儒學就是傳統文化,批儒就是批判傳統”“孔子就是儒家,批孔就是批儒”這些頗為偏狹的觀念[11]。

中華文化,正確來講應該是儒釋道三教共同支撐起來的,單個儒家不能代表,單個道家或佛家亦不能代表。也有學者說是一體兩翼,以儒家為體,以佛和道為雙翼;還有學者說以儒為表,以道為同,即具有黃老道家的傾向。不管如何,正如梁漱溟所言,儒家不能離開道家,道家也離不開儒家。

三、“道”與人體奧秘

梁漱溟一生踐行修養之學,卻時常謙虛,認為作修養工夫的學者需要躬行實踐,不能停留在言語思想上,《老子》一書文意深奧,自己并不擅長老莊講的修養功夫。談論這些為事出有因:第一是養生學是傳統醫學、體育和武術的源頭,可以從后往前推論;第二是對它們進行比較,可以知道殊途同歸;第三是這個時代仍然有踐行古之修養工夫之人,可以為鑒[1]395。在梁漱溟看來,道家與中國武術文化、醫學文化不可分。要想更好地體悟道家文化,非得接觸中醫和功夫。說到中醫,梁漱溟認為中醫本于道家,“其經絡學說來自反觀內照”[1]344,這些都是古人的親身經驗,并非空穴來風。后世道家內丹學所謂的周天功夫,為古人通過內心虛靜至極的精神體驗而啟發其自覺,針灸學和脈絡學由此而來[1]344。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正是源于先秦的道家養生之學?!爸嗅t的理論及其治療方法、一切措施,無不本于道家對于生命生活的體認?!保?]341顯然,梁漱溟對中醫的本質有所了解,中醫的確與先秦道家有關,中醫里的奇經八脈、竅穴都源于先人的實踐。古人曾言,十道九醫,正是醫道同源之意。得道的人或者說體道者,他們對自己的身體了如指掌,因此梁漱溟贊嘆道家對身體的了解、運用,對于醫學上的貢獻,居功至偉[6]131。

或許梁漱溟新奇的生命哲學正是建立在其豐富的人生體驗之上,梁漱溟認為恢復自身的健康,靠的其實是生命自己的力量。外藥有效果,因其恰到好處,開發出自身的生命力。如用之不當,不僅開發不出生命力,反而妨礙生命,這就不是利生了[6]126。外藥使身體處于被動,不如主動開發生命的本來能量,如靜坐或者鍛煉[12]。

梁漱溟這種積極的養生觀正是現代社會需要重視的理念。中國人自古就有文武兼修的習慣,遠在先秦的孔子所教導弟子的“六藝”里,就有駕駛戰車和拉弓射箭等與武有關的技能學習。無論是哪個時代,君子修身不僅要修其精神,而且要修其體魄,這也是《易經》所倡導的健行之道。正如梁漱溟所言,中國種種學術,特別是關于身心自然之學,最后都是回歸于道家[6]129。

結語

相對于哲學意義上的學問,梁漱溟認為道家思想更多關乎人自身的修身養性之學,這與儒家之學是相通的,都是一種知行合一的內圣外王之道。關于如何更好地去認識道家思想,梁漱溟還隱晦地提出可以通過學習中醫和武術等與道家有關的傳統文化,這樣不僅可以了解人體的奧秘,同時也能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這對于身心亞健康呈常態的現代社會來說,無疑是一劑良藥。綜上,梁漱溟先生對道家思想的理解別開生面,給予后人以深刻的啟迪,值得借鑒。

猜你喜歡
梁漱溟道家儒家
從“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觀
誰更需要讀書
梁漱溟的“不貪”
漫畫道家思想
劉濤《音調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來關于孔子的論爭·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學
《莊子說》(二十五)
漫畫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に學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