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淺析

2021-01-02 19:37李海鵬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宿舍成員輔導員

李海鵬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人際關系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是人與人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心理關系[1]。大學生人際關系主要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三種心理成分構成,是學生在學校期間人際關系最為重要的一部分,關系著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成長,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從學生上課、吃飯、睡覺等各種時間分配的比例來看,大學生在宿舍的時間超過在校學習時間的2/3,宿舍是大學生人際關系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場所。宿舍人際關系不僅影響著大學生的交往,而且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工作和擇業。大學生的交往大多是以宿舍為單位,所以宿舍人際關系影響著宿舍文化建設、平安建設以及整體班風建設。

和諧文明的校園氛圍,需要各個部門共同努力,而宿舍和班級作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是文明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思想交流的重要陣地。通過調查了解到,許多學生在教室里埋頭學習、認真聽課,而到了宿舍性格判若兩人,可見宿舍生活對學生的影響之大。和諧的人際關系需要一個相對平等融洽的環境和文化,和諧校園應該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思想上積極向上,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相互幫助,但是現實中,大學生校園生活卻存在很多問題[2]。大學生在宿舍與他人交往的密集度比任何場所都要高,宿舍成員之間每天朝夕相處,每個人的思想波動、個性特點、行為愛好、家庭情況等方面彼此都比較熟悉,特別是性格活潑的學生不知不覺地會影響到性格內向和偏激的學生。而前者如果思想覺悟高、行為上嚴以律己,那么造成的影響還不算太大,形成的矛盾也不會太深;但如果相反,則會影響宿舍成員間牢固友誼的建立,甚至會導致一些學生被小團體孤立,進而影響和諧人際關系和班級建設質量。

一、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沖突的表現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沖突是指宿舍成員之間在生活習慣、思想交流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如個人的興趣愛好、情感生活、學習工作等的不同。由于各方面的影響,當個人利益與他人或集體的利益沖突時,會產生言語沖突、感情淡漠、不愉快甚至出現打架斗毆等現象。

著名心理學家凱倫·霍尼根據個體在交往過程中避免焦慮的方式,將人際關系失調的人群分為三類:接近人群、反對人群和脫離人群[3]。根據這一理論,大學生在宿舍人際關系交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可以分為三類:

(一)見異思遷的人

這類人的主要特征是同學關系不穩定,今天和宿舍的這位同學關系好,明天又換為其他人。久而久之,缺少知心朋友和交流對象。如筆者在調研中就了解到一位學生有過類似舉動,宿舍同學都在一起,到吃飯的時間他故意不喊某位同學同去就餐,致使宿舍氣氛尷尬,那位同學也會感覺遭受排擠而內心受傷。

(二)自尊心強的人

這類人對社會正義和正能量持認可的態度、對自我認可度過高、把個人成就看得極重。這類人的顯著特點是把生活當作一種挑戰,認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對別人有一種超強的控制欲,如果居于人下,便事事認為錯誤由別人引起,處處都在跟自己過不去,同時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喜歡挑戰但輸不起;學習和工作十分努力但不是真心喜愛,對自己的情感壓抑較深,同時表現出較強的個性,別人稍不注意便開罪于人。

(三)逃避生活的人

這類人的主要特征有:遇事不是積極面對而是避開緊張關系,而且表現非常敏感;在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后,不認真改正,宿舍成員關系變得微妙之后,便與他人保持距離;在思想上表現得不成熟,如發現別人疏遠自己就把宿舍成員的電話、微信等有選擇地列入黑名單,不想再與他人發生情感上的聯系,同時想要立即搬離宿舍。這類人不認真檢討自己的錯誤行為,自始至終也沒有搞清楚別人不愿意與自己相處的原因,一味地認為自己沒有問題,錯都在其他成員身上。

二、大學生宿舍人際沖突的原因

(一)個性和性格

部分學生從上學開始一直是居家生活,大學后才開始第一次接觸集體宿舍生活,習慣了上學期間家長的關照和呵護,過慣了家庭式生活。進入大學后,宿舍同學來自全國各地,在思想狀況、生活方式、個人習慣、文化差異和家庭情況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一個不經意的小事情都可能引發矛盾。同時,因為家庭環境和從小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不一樣,每個人接觸的社會環境不一樣,部分學生身上帶有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質和個性特點,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個性張揚、思想狹隘的特點,在宿舍里容易和室友發生沖突。另外,由于宿舍成員較多,導致事件具有多樣性、復雜性特點,若成員之間不會換位思考,不能很好地為對方考慮,常會使宿舍關系陷入僵持狀態。

(二)生活習慣

由于出生和生活于不同家庭,家庭的教育方式又是多種多樣的,同宿舍內每個學生的生活方式會有所不同。加之個別學生不太注意個人生活細節,不免使其他學生受到不必要的打擾。比如,有些特立獨行的學生一下課就回來睡覺,而別人要就寢的時候她卻開始吃飯、洗衣服等,有著與大部分人不同的生活作息規律,這樣無形之中就會碰觸別人的底線,使宿舍人際關系緊張。

(三)睡眠質量

在集體生活中,除了生活習慣影響人際關系外,經調查,睡眠質量也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些學生因為睡眠輕長期處于一種痛苦的狀態。同宿舍有學生喜歡熬夜,宿舍的燈光刺激使人無法入睡;有些學生喜歡打電話,通話時絲毫不顧及別人;有些學生喜歡打游戲,時不時發出尖叫聲和罵人聲,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驚醒已經入睡的室友,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宿舍成員間的不和諧因素。

(四)人際交往知識匱乏

大學生對社會和人生方面的認知存在不足,在為人處事方面缺乏交流與溝通的技巧。宿舍矛盾發生時不及時處理,也不知道反映到班干部和輔導員那里尋求幫助,耽誤了處理人際關系危機的最佳時機,最終使矛盾和沖突惡化,甚至升級為打架斗毆,造成重大突發事件。

三、大學生宿舍人際沖突的預防

為發揮宿舍人際關系的積極作用,讓宿舍真正成為大學生的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建立相關干預機制尤為重要。

(一)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實施心理輔導

院系要組織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課程和心理輔導活動課;各科教師要依據課程內容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行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有針對性地為那些需要輔導的學生實施心理輔導;分類開展小組輔導等。通過以上各種形式和途徑全面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他們尊重與理解、包容與信任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2.開設專題講座

院系可以開設人際關系系列專題講座,向大學生講授人際交往禮儀,從而豐富大學生人際交往知識和策略,提高大學生的交往能力和辨別能力。還可以圍繞大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在宿舍內或不同宿舍間開展專題討論。輔導教師可以通過設置話題予以引導,具體活動讓學生自行組織,在自由開放的討論活動中,增進宿舍成員之間的感情,培養學生興趣,鍛煉學生語言交流能力。

3.重視入學教育

在新生入學時開展入學教育,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際關系教育等。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專業特點,以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故事為典型案例,給學生普及人際關系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在入學之初就加強對人際關系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學會與室友和諧相處的技能技巧,協調好宿舍成員之間的關系,盡快融入大學集體生活。

(二)建立人際沖突干預機制

1.發揮寢室長的協調引領作用

寢室長的人選一般是各個宿舍成員中最有威信、責任心最強和相對能夠掌舵大局的人。寢室長作為宿舍全體成員的負責人,是調節宿舍人際關系矛盾的第一人,是宿舍內部成員之間的潤滑劑。由于寢室長和各個成員之間的關系相對更為融洽,宿舍內部成員之間的矛盾其一般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并發揮其協調引領作用把矛盾扼殺在萌芽階段;對于一些特別突出的、暫時不易處理的問題其也能夠第一時間反饋給輔導員,使之得到更為妥善的處理,避免矛盾激化升級。輔導員在工作中應加強對寢室長的輔導與培訓,使他們在處理協調宿舍成員間關系時思路開闊、方法得當。

2.發揮學生干部的核心帶頭作用

在每個班級組建由班長、團支書等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干部組成的隊伍。實行輔導員、學生干部每晚查寢的制度,到訪各個宿舍,一方面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直接了解宿舍成員之間的關系和宿舍氛圍。當宿舍內學生間的關系變化已經超出寢室長調解能力范圍時,學生干部了解后要及時向輔導員反映,讓輔導員妥善處理矛盾和沖突。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后,輔導員要對當事人和宿舍成員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與心理疏導,對打架斗毆的學生要及時上報學校。

3.強化宿舍文化育人功能

積極營造良好的宿舍文化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集體觀念。在宿舍內建立衛生值日制度,約束那些懶惰的成員;結合院系文明宿舍評比月等活動,引導學生參加文明宿舍創建活動;遴選出工作認真負責的優秀寢室長,在評優評先時予以政策上的傾斜;不定時檢查學生宿舍,排查是否有違章使用大功率電器等安全隱患。宿舍的環境和文化氛圍要盡可能地體現育人功能,培養學生養成法治意識、審美意識和健康人格。

(三)提升大學生自我修養

大學生雖然從外貌和年齡上看已經成人,但在心理和行動上還會表現出幼稚和不成熟的一面,因而要繼續提升大學生自我修養,引導他們學會控制、約束自己的言行,從自身做起,找到理性處理沖突的方法。

1.樹立正確的交往觀

宿舍成員是相互平等的個體,建立積極、全面的交往理念是正確、健康交往的基礎。宿舍成員的個性、經歷、家庭環境各不相同,因而相處時要摒棄成見、坦誠相待。更為關鍵的是要有一顆包容之心,像包容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包容自己的室友。幾年的同宿舍之誼是極為難得的緣分,多學會欣賞室友的特長和優點,常反思個人的局限和不足,盡快融入并創設文明和諧的宿舍文化氛圍,不僅有利于學生在大學期間健康愉快學習、成長,而且能夠讓他們終生受益。

2.遇到問題,及時溝通

宿舍人員接觸比較頻繁,出現一些摩擦是很正常的情況。這就要求大學生遇到問題及時解決,特別是一些小的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有可能引發更大的矛盾。如果宿舍成員都能夠換位思考,在交流溝通中學會求同存異、相互包容,就很容易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3.將心比心,真誠交往

民諺曰:“伸手不打笑臉人”。如果自己在某件事或某句話上出現不恰當的行為舉止,要勇敢承認自己的錯誤。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如果宿舍成員之間能夠有話說在當面,將心比心,那么產生矛盾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即使有一些小矛盾、小誤會,也能夠“化干戈為玉帛”,從而建立起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宿舍文化氛圍。

4.學習交往技巧,提升交往技能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被長輩關心呵護,缺少平輩間的坦率交流,也缺少人際交往技巧。例如,有些學生說話不注意場合與方法,常使對方尷尬與不愉快,無法與其正常交流,這就是典型的缺乏溝通技巧、沒有掌握人際交往的藝術和手段的表現。大學生在交往實踐中要不斷摸索學習,同時也需要輔導員及時引導,從而提升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為構建和諧宿舍與和諧校園打下堅實基礎。

結語

創設良好宿舍人際關系有利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基礎,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最重要因素。如果能抓好宿舍人際關系這一重要環節,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將大有裨益,也能有效避免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猜你喜歡
宿舍成員輔導員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熱得快炸了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學校到底是誰的
熱得快炸了
如何幫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關系
以人為本做好輔導員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