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下食品類大學生專業就業穩定性的探討

2021-01-03 15:43張秒高邱振國劉巧瑜袁永平梁細威黃曉清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1年12期
關鍵詞:食品類食品行業結構性

張秒高 邱振國 劉巧瑜 袁永平 梁細威 黃曉清

([1]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食品學院 廣東·廣州 510225;[2]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就業指導中心 廣東·廣州 510225)

1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食品專業大學生就業市場背景

1.1 新冠疫情下我國整體新增就業需求有所下滑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已成為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對全球經濟和就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4.3%。中國經濟2020年由年初快速下滑到逐步復蘇,全年GDP增速明顯降低;且復蘇的結構性分化問題仍未得到解決。這對我國整體就業市場造成了明顯的影響,2020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為1186萬,明顯低于前五年每年超1300萬人的新增崗位。

1.2 高校畢業生新增供給增加和就業崗位縮減并存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2020屆高校畢業生874萬人,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新增供給持續增加,將進一步擴大疊加供給,給大學生就業市場再增壓力。

另一方面,針對大學生的招聘崗位需求整體減少。BOSS直聘、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各大招聘平臺的統計數據均顯示,2020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大學生就業市場經歷一個由驟減再逐步恢復的過程,但整體就業需求有所減少??傮w而言,高校畢業生供給規模增加,與就業市場面向大學生需求的同步縮減的疊加,2021年高校畢業生整體就業狀況預計更加嚴峻。

1.3 結構性錯配是影響大學生對口就業的主要因素

“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課題組均指出,用人單位崗位需求與大學生能力和期望之間的結構性錯配是大學生就業難的主因。大學生結構性錯配中的招聘企業性質與就業偏好錯配,以及區域機會與流動意向錯配占比最大的。新華財經年報數據顯示:當前民營企業為大學生提供了65.8%的需求,但2020年6月份只有27.8%的大學生向其投遞了簡歷。在區域機會與流動意向方面,新一線城市和三四五線城市明顯則淪為大學生就業的“洼地”。

結構性錯配還直接導致了兩種明顯的不良后果。一是“有業不就”,是大學生結構性錯配的主要方面;二是“無業可就”,是當前未就業大學生的次要問題。

1.4 人才資本市場正步入“知識經濟時代”

在BOSS直聘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企業對求職者的要求明顯提高,要求本科學歷的崗位比例同比增長13%。企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正在從高級管理和技術崗位下沉到中層、基層崗位。從更宏觀的角度觀察,人才的爭奪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

2 食品類專業畢業生就業的供需和結構適配性的狀況

2.1 中國食品行業總體需求大于供給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全國36881家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2279.2億元。這樣巨大的產業規模為食品類畢業生專業內就業提供了基本保證。2020年全國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206.6億元,同比增長7.2%,具有強大韌性和剛需特征??梢?,食品行業在市場規模、發展速度、企業數量等方面均可大量吸納食品畢業生就業。

就食品類專業高等教育而言,全國開設了食品類專業的大專以上的高校有300多所,每年畢業生約5萬人。食品行業完全可吸納畢業生對口就業。

2.2 食品行業的升級趨勢增加了對食品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

從食品產品研發的角度看,以方便食品和健康食品為代表的產品研發需求,對專業技術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食品和方便食品受新冠疫情影響得到進一步強化。

從食品產業供應鏈的發展趨勢來看,食品企業正借助于信息科技、標準體系、信用體系的力量,與物流、金融、電子商務、流通貿易、餐飲體系深度融合,形成新的食品供應鏈生態體系。產業鏈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同樣對專業人才需求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食品企業人才需求調查研究發現:專業性技術人員是食品企業的主要的人才需求類型,占比62.07%;在不同規模企業調查中,本科以上學歷層次是最大的需求,占比48.27%。伴隨著食品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供給結構的不斷優化、效益規模的繼續擴大,食品企業對食品類專業人才的需求數量和需求質量均顯著提高。食品行業對于人才的需求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2.3 食品行業薪酬逐步提高將有助于專業人才向行業人才輸送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稱,經測算,2020年畢業生平均期望薪酬約6930元。根據中國薪酬網2019年的調查顯示,在其調查的食品企業,本科生所占比例約為53%,本科以上專業人員兩年以上工齡薪酬平均水平在9.22萬以上。根據2018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食品工程研究生專業初次就業率100%,位列第4。本科食品類就業總體處于中間狀態,包括就業率、薪酬。

食品行業不斷提高的薪酬水平日益縮短了與高校畢業生期望薪酬之間的差距,有利于食品行業對于專業人才的吸納,有利于食品行業的整體升級,與其他行業共同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2.4 結構性錯配是影響食品專業大學生對口就業的主要因素

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錯配在食品類專業同樣明顯。以廣東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輕工食品學院為例,2018、2019、2020連續三年年均約350多名本科畢業生,每年備考公務員的比例超過20%,積極應聘公有性質單位的畢業生超過25%,而畢業當年最終進入公務員系列的畢業生比例低于5%,進入非公單位就業的畢業生比例超過80%(數據未公開)。

起步薪酬偏低食品類畢業生結構性錯配的重要影響因素,限制了食品類畢業生專業就業。2018年廣東食品類本科以上4000多名畢業生平均薪酬均低于全省相應層次的平均薪酬,無論是本科生水平還是研究生水平。

3 高校食品類大學生就業指導思路的探討

3.1 構建符合就業市場需求的以專業技能為核心的技能網絡建設的引導

以數字化為特征的重塑時代下,求職人與企業均需以“變”制變,集專業業務、網絡信息等多種知識技能于一體的“互聯網復合型人才”將是人才市場的主流。在就業市場,構建技能網絡是適應時代發展的剛需,也是適應新食品產業時代的剛需。在技能要求方面,除了專業技能,讀寫與表達、信息素養和邏輯思維是職場人接下來必須努力培養和提升的三大核心元技能。食品類大學生構建技能網絡適應未來食品產業需求,是提高食品類畢業生就業、破解結構性就業錯配的基礎,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重點需做好大學生構建技能網絡觀念和過程的引導和跟蹤指導。

3.2 思政老師與專業教師團隊協作做好“云端應聘”的科學指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組建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課題組指出,高滲透率和高質量的“云端招聘”平臺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就業市場運行的關鍵因素??茖W指導大學生高效率高質量的參與大學生就業市場,幫助其充分準備、科學應對“云端雙選會”、“云端宣講會”、“空中筆試”和“空中面試”等活動,有利于畢業生較充分高效試錯和精準定位,從而提高線上應聘的滲透率、匹配度和成功率,降低摩擦性失業,減少結構性錯配。

在指導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個性化、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一直是痛點和難點,云指導為此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具體可包括“云引導”做好職業規劃,“云培訓”畢業生掌握職業勞動技能和求職技巧,“云指導”畢業生開展自主創業等。

而誰來指導更是就業指導的關鍵。就業指導老師與專業教師的協作,既可從指導方向和策略上做專業指導,又在專業方向做深入跟蹤指導,有利于復合技能的構建和強化。

猜你喜歡
食品類食品行業結構性
計量檢定在食品行業中的重要性
食品類專業師資隊伍的教學素養培養策略
基于應力結構性參數的典型黃土結構性試驗研究
一季度全國糧油食品類零售額達3628億元同比增長10.2%
2017食品行業展覽會目錄
2018年食品行業展覽會目錄
切實抓好去產能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考
高校食品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關于結構性改革一二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