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2021-01-03 14:12廖明華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5期
關鍵詞:促進農村初中自主學習

廖明華

摘要:新課程強調,學習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語文教學中,老師必須轉變觀念,真正從學生的長遠發展考慮,培養和提高我們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讓終身學習陪伴個體不斷地成長。

關鍵詞: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形成,這需要在學習實踐中長時間的培養與提高。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干預,不僅能保證學生學習本身的自主性,而且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發展。

一、教師轉變觀念,提升教學能力

農村初中,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相對滯后,很大一部分老師仍然采用陳舊的教學方式,過于重視老師對知識的傳授,輕視學生學的過程、漠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得不到體現。尤其是近幾年,農村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留守兒童日益增加,這些學生因為缺少家長的參與,多數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自主學習的能力堪憂。這種滯后的語文教學模式急需改變,以適應學生和社會的發展需要。

首先,老師要轉變觀念,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退位到成為指導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上面來。其次,老師應加強自身教學業務能力的提升,廣泛閱讀教育教研類報刊雜志,積極參加教學教研培訓、研討,認真鉆研課標、通讀教參,精心備課,成為一個合格的、優秀的學生學習的引路人。

二、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語文的源動力,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上,我們首先要著眼于如何去激發和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對語文的熱愛之情。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愛一位老師,連帶著也喜愛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因為喜歡這位老師,他會積極主動地探索這門學科的知識,即使遇到困難也甘之如飴。因此,教師要用豐厚的知識去征服學生,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去吸引學生,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去調動學生,用賞識的眼光去激勵學生,用平等與尊重去感染學生,用愛與包容去贏得學生,師生間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

2、巧妙導入,激發興趣

導入在一節語文課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視。巧妙的引入,它可以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以高漲的情緒,投入到學習狀態中去。導入的方式方法很多,只要是能有效達到目的的,就是成功的。

3、巧設問題,調動興趣

教學中,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問法,學生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是有差異的。教學《賣油翁》這一課,在分析賣油翁和陳堯咨這兩個人物形象時,我把問題設計為“課文中的賣油翁和陳堯咨,你喜歡誰?說說你的理由?”這樣一變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置問題,善問、巧問,讓問題帶有趣味性、啟發性、層次性、深刻性和開放性,通過精巧的問題去調動學生興趣,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

4、利用電教,增加趣味

近年來,電教手段越來越豐富多樣,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技術憑借其新穎性、趣味性、生動性漸漸贏得了老師和學生的喜歡。利用希沃白板中的“課堂活動”項目,課堂活動可以采用有趣的小游戲形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用在課前,可以檢查預習情況;用在課中,結合分組競爭活動,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用在課后,可以檢測學生課堂知識掌握的情況。利用希沃白板中的計時器,限時學習,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變得專注,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設置合理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合理的學習目標能夠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積極開展。例如,八年級上冊《唐詩五首》,這五首詩歌都是律詩,因為詩歌較長,農村初中生學習能力較弱,我們通常安排一節課學習一首詩歌。在朗讀詩歌這個環節,以前教學時,沒有給學生設置學習的目標,學生一節課下來,還有好一部分人背不了?,F在教學這一課,學生能正確朗讀詩歌之后,我就給他們提出了“一分鐘背兩句詩,4分鐘背完整首詩歌”的目標。老師話一說完,學生們都立即開始積極地讀背,4分鐘后一檢測,只有幾個還不會。明確的、具體的學習目標,能讓學生了解到本課程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要達到的結果,讓學生明確的學習方向,讓學生的學習有的放矢。

四、教給具體的學習方法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教給了學生多少知識,而是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具體的學習方法指導,能夠幫助學生逐步學會學習,然后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用學到的知識和能力解決新問題,并加以創造性發揮,最終脫離教師的引導、幫助,進行自主學習。

從七年級學生入學的第一堂語文課開始,老師就要根據單元學習目標有計劃地,由淺入深地教給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諸如如何聽課做筆記,如何搜集資料,圈點勾畫的方法,朗讀、默讀、速讀、瀏覽的方法,閱讀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文體的方法......學法指導不僅要具體明確,而且操作性要強。

五、處理好導、學關系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老師“導”與學生“學“的關系,尤其是要處理好老師“導”的一個度。老師引導、幫助學生學習,對學生進行指導和點撥,目的是讓學生在老師具體的方法指導下,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在學習活動中逐步學會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中心,教師、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采用,都應該為學生“學”服務。所以老師要“導”得適度,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

六、構建合作小組

構建合作小組,能把個人自學、小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老師引導結合起來,既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又促進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分小組合作學習,能降低學生學習中的畏難情緒,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和探索的潛能,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七、有效檢查、反饋與評價

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檢查、反饋和評價對于督導學生的自主學習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老師的檢查、評價要有目的性、針對性、指導性、啟發性和激勵性。設置的檢查題目,應有層次性,要因人而異,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存在差異的。多關注學生的努力程度,對學生的評價要有指導性的意義,以喚起他們認知需要和成就的需要。尤其是要關注基礎薄弱學生的學習情況,這類學生不僅在知識和能力上稍顯滯后,而且學習習慣也往往較差,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更多一些關照、指導和督促,檢查的題目設置要偏容易一些,對他們的評價要側重于鼓勵性、激勵性和引導性。老師有效的檢查反饋、合理的評價,能幫助學生累積學習的成就感,增進學生學習的信心,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意義重大。

總之,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是逐漸培養和發展起來的,它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老師應利用好課堂,發揮好“導”的積極作用,讓學生逐步學會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謝春生.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策略[J].甘肅教育,2019(07):108.

[2]楊莉.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155.

猜你喜歡
促進農村初中自主學習
筑巢引鳳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贏
“體驗式旅游”促進吉林省旅游資源優勢的作用研究
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之我見
對九年級化學家庭小實驗的實踐與探索
淺談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
活化經營管理機制 促進國有林場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