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高職模具拆裝與測繪實訓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研究

2021-01-03 19:18徐琳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5期
關鍵詞:模具課程改革高職

徐琳

摘要:中高職以鍛煉學生技術能力為目的,為社會培養一批專業技術人才,《模具拆裝與測繪實訓》作為學生必修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實踐課,但實際教學效果卻差強人意,學生對模具的認知不夠,測繪流于形式等嚴重影響學習效果,本文基于中高職模具拆裝與測繪實訓課程現存問題,從各環節之間的銜接入手,搭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實現課程改革,提升學生對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

關鍵詞:高職;模具;拆裝與測繪;課程改革

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越來越多的工作需要模具為基礎來完成,模具需求量增長,對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結合職業院校模具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依舊與社會相脫節,主要原因在于理論與實踐結合程度不高[1],導致學生在學校所學的技術與企業要求的技能脫節,推遲學生的真正就業時間。職業院校只要不斷深化模具拆裝與測繪實訓課程改革,建立完備的校企合作體系,實現工學結合,為社會培養一批搞專業水平的模具與測繪專業人才。

一、中高職模具拆裝與測繪實訓課程現存問題

(一)理論與實踐分離,測繪環節形式化嚴重

為盡快完成課業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采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分離的形式,第一節課先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對于學生不理解的問題保留到下一節實踐課中解決,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難點問題的解決,由于時間的推移,學生上節課學習的理論知識逐漸淡忘,導致下一節實踐課上對于學生而言又是全新的知識,不利于學生理論與實操的結合。在測繪環節中,形式化嚴重,圖紙完成質量較低,一節課的時間有限,學生要在這一節課中完成模具拆裝與測繪,如果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這一系列操作很難完成,甚至導致學生不能夠選擇正確的工具實操,影響拆裝與測繪結果,圖紙細節方面不到位。

(二)實驗室得不到有效利用

現今,國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為教育事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學校在實驗室等硬性條件的建設方面都比較完備,調查顯示,很多學校的實驗室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2]。在模具拆裝與測繪實訓課程中,學校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專業技能,連續多年購置各大企業的下線模具,但在實訓環節,這些模具并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實驗室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

基于此,學校應注重理論與實踐課程之間的銜接,結合實踐社會工作需求合理規劃實踐課,購置能夠切實提高學生技術能力的實驗工具,結合模具行業的社會發展前景,不斷開發和創新綜合性實訓項目,讓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實訓課程中,提升學生的技術及創新能力。

二、搭建完整的課程體系

《模具拆裝與測繪實訓》課程重難點知識較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其劃分為三個階段,從簡單的知識點向復雜的知識點逐漸過渡,便于學生接受。

一是初步認識階段。這一階段注重向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傳輸,教師可以借助課件形式將模具結構圖展示出來,以注塑模具為例,將該類模具的結構呈現在課件中,讓學生對模具結構有個整體認識,再結合教材的理論知識向學生講授模具的結構及主要組成部分,待學生對基礎知識有了大體了解后,再引導學生學習模具制圖,進入測繪實訓環節,在實訓環節可以充分借助實驗室道具,讓學生參照課件上模具拆裝級測繪的視頻演示自己動手操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通過實訓,能夠讓學生直觀感受模具拆裝與測繪的核心技術,提高學生技術能力[3]。

二是強化認知階段。依舊以注塑模具為例,采用中等難度的注塑模具,讓學生嘗試完成整個模具的正確拆裝及測繪,根據實踐結果繪出草圖,使用計算機技術,結合所繪制的草圖,構建3D形式的裝配體系建模,生成完整可操作的工程圖,進一步強化學生知識,為學生今后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綜合能力提升階段。學生對課程主要目標全部掌握后,教師需開拓創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拓寬學生思維,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選取具有代表行的模具作為綜合實踐的任務載體,首先要求學生觀察模具,完成CAE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現有模具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化的改善建議,教師再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進一步優化模具,設計出二維、三維圖紙[4];其次,學生再根據設計圖紙動手修改模具,完成零部件加工,生成新的制件,再將最新的模具與原來的模具進行對比,分析修改后的模具優勢及問題,查漏補缺。

通過以上三個階段的課程分解及學習,融合了多門課程內容,含《模具制圖》《模具制造工藝》《三維軟件應用》等,體現了綜合實訓項目的綜合性、實訓性和可行性,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深化專業知識,提升實操技能。圖1為課程能力結構實現路徑[5]。

圖1 ?課程能力結構實現路徑

三、結語

通過采用《模具拆裝與測繪實訓》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案例形式展開,更加注重課程之間的銜接,充分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讓其動手實驗、動手繪圖,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教學效率,截至目前,已有多個學生的優秀作品通過電子圖庫形式上傳至網絡,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另外,這些優秀作品還能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工作起到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志生.模具拆裝測繪實訓與學生職業精神培養[J].科技資訊,2019,17(03):195+197.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9.03.195.

[2]王子琿.《模具拆裝與測繪》課程教學改革淺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09):88.DOI:10.16534/j.cnki.cn13-9000/g.2017.1836.

[3]尹健.“模具拆裝與測繪”一體化教學研究與實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10):102-103.DOI:10.16871/j.cnki.kjwhb.2016.10.044.

[4]鄭麗,李妍.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具拆裝與測繪實訓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05):149-150.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5.05.026.

[5]潘志強.模具拆裝與測繪一體化課程教學探討[J].職業,2014(26):90.

猜你喜歡
模具課程改革高職
模具部
核燃料環形芯體壓燒模具的設計
核燃料環形芯體壓燒模具的設計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基于創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用于陽極管生產線模具預安裝的結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