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為本”思想助力青少年社會工作案主自決的實現

2021-01-03 20:09耿瑜郭曉蓓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5期
關鍵詞:倫理困境以人為本

耿瑜 郭曉蓓

摘要:“以人為本”思想為社會工作提供了基本的哲學基礎,而案主自決是實現個人價值的過程,“以人為本”思想是案主自決的哲學依據,也是個人權利延伸的體現。因此本篇文章將從“以人為本”思想、青少年社會工作案主自決等基本概念出發,分析案主自決實現的倫理困境,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以人為本;案主自決;倫理困境

文藝復興以來人文主義在西方得以盛行,作為人文主義體現的“以人為本”思想強調要反對神權,肯定人的價值、尊嚴和權利。傳入中國后由于中國社會是以集體主義為核心,所以要結合國情進行本土化發展?!耙匀藶楸尽痹谥袊怨啪陀畜w現,如民貴君輕思想,用“以人為本”思想貼合中國的國情,能更好指導社工開展相關實務。

一、“以人為本”的思想淵源與發展

早在古希臘時期,“以人為本”的思想就有萌芽,其表現為強調人作為個體的自我意識,認可人在自然環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如普羅泰戈拉曾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肯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蘇格拉底則認為人是理性的,應該在追求絕對正確的知識中認識自己。古希臘的哲學家們肯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價值,確定了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觀念。人文精神經過不斷完善,在文藝復興時期逐步發展為人文主義,強調人要解放個性,追求幸福,認為人才是自然界中的主人,可以說人文主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價值。

我國“以人為本”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奴隸制時期,《尚書》寫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笨梢钥闯鑫覈鴤鹘y文化中“以人為本”更多是以民為本,從集體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提倡犧牲個人,滿足大多數民眾的利益。在當代“以人為本”思想主要體現在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思想的發展中,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科學發展觀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均體現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

二、案主自決原則適用與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意義與常見倫理困境

青少年社會工作是在了解青少年特征的基礎上,運用社會工作方法,幫助青少年認識自我、發掘潛力、全面發展的過程。案主自決是指案主有支配自己的生活并且能夠做出相關決定的權利,是社工在尊重案主并相信案主有能力改變的前提下,鼓勵案主自我決定,幫助案主對問題作出有效分析的工作倫理原則。青少年社會工作中社工在案主面臨問題時能夠為案主提供幫助,理清問題根源,培養案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使案主獨立思考和決策的能力得到提升。

從倫理學角度來看,案主自決離不開道德與利益的問題,介于道德利益沖突的關系,本文將案主自決所面臨的倫理困境分為兩類:道德和利益層面。

從道德層面來看,青少年案主由于自身能力的約束,往往對問題很難做出判斷,同時由于家庭的重視,加之社會化的程度較淺,導致了案主價值觀的形成缺乏集體主義傾向,更多是以自我為中心,案主認為社工只需提供方法讓自己走出這個困境即可,所以說案主很有可能無法理解社工顧全大局的行為。

從利益層次來看,社工具有專業能力,在服務過程中會以經驗來幫助案主自決。社工此時的需求是幫助案主自決,而案主需求是盡快解決目前所產生的問題,從這點來看社工就無法快速地幫案主解決問題。同時青少年案主因為受到家庭和學校的保護,社會化并不完善,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很難兼顧他人利益。如果說案主利益不考慮他人,那么案主在自決時就會與其他人產生沖突從而引發倫理困境。

三、“以人為本”思想助力青少年社會工作案主自決實現的對策

1.注重案主自決能力的提升

要實現青少年案主自決的前提是提升案主自我決策的能力。由于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家庭會為案主提供幫助或者建議,甚至幫助案主決策,長此以往會導致案主產生依賴性,產生案主自我決策意識較差的現象,且我國長期以來追求的集體主義,這使得大部分案主自決能力并不強,一定程度上也會使得案主依賴社工。社工作為專家角色,案主對其有信任感,案主自決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案主希望社工能夠為其提供幫助,進行積極干預,甚至是代替自己進行判斷與決策。

因此,在服務案主自決的過程中,社工不能只考慮到自己對案主的要求,還要充分掌握青少年案主自身的意愿,學會換位思考,富有同理心,設身處地為案主考慮,對于案主讓其代替決策的要求不能輕易拒絕,而是在充分了解案主的背景,理解案主的價值觀與需求,與案主構建良好關系。同時要積極挖掘案主的潛力,幫助案主分析問題提供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鼓勵案主進行自決,并在最后幫助案主開展他的決策。

2.關注群體關系取向的案主自決

社工在服務于青少年案主時,要從“以人為本”的思想出發,關注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相平衡,此時社工服務的對象不單單是案主本身,還有與他們有關聯的群體關系。社工在青少年案主自決中,要聯合案主的群體關系來幫助社會工作的開展,同時讓他們了解自決的意義和作用,以幫助社工為實現案主自決提供戀良好的社會氛圍。中國是集體社會,案主的價值觀可以個性化,但是不能與群體利益相分離,個性的同時不能脫離社會主體價值觀的約束,要將道德與利益相統一。案主作為社會關系網絡中的一員,案主自決在表達自我中要充分考慮到關系網絡中其他成員的意見和感受,同時案主作為個體是投身于關系網絡中所以說在案主自決過程中,社工需要將關系網絡中的各個關系的利益都考慮在內,從整體出發促成案主自決。

小結:

在了解了案主自決的基礎上,探究了青少年案主自決實現所存在的倫理困境,并且為之提出了建議與對策。在進行社會工作服務的這個過程中,社工要充分尊重案主自決的原則,要以“以人為本”的思想,尊重案主個人的意志、尊嚴與價值,同時要讓案主明白自決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得到明確的、規范化的結論。在如何結合中國本土文化的基礎上,讓產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案主自決與中國的價值觀保持一致,克服倫理困境,仍需社工在工作實踐中掌握詳實的知識與技巧,這也是社工實踐者和理論研究者未來一起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樓宇烈.中國文化中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J].北京大學學報,2015(1):8-11.

[2]尹新瑞.社會工作案主自決原則的本土實踐策略[J].中國社會工作,2019(7):29-30.

[3]洪銀珍.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中的案主自決倫理困境研究[C].蘇州大學,2017.

作者簡介:

1.耿瑜(2000.03-),男,漢族,陜西省咸陽市人,安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工作系2019級本科生,研究方向:社會工作。

2.郭曉蓓(1984.01-),女,漢族,陜西省西安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安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社會工作。

猜你喜歡
倫理困境以人為本
翻譯職業道德準則的倫理困境
腦機接口技術:倫理問題與研究挑戰
基層公務員政策執行過程中倫理困境及對策
潛在舉報人秩序遵循倫理困境分析
本土文化視角下人力資源管理倫理困境的研究
寧養社會工作服務中的倫理困境及反思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對憲法沿革的幾點思考
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