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序格局下社會資本在大學生社交網站使用與孤獨感之間的鏈式中介作用

2021-01-04 08:32焦卉郭檢生胡忠光
上饒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6期
關鍵詞:橋接資本個體

焦卉,郭檢生,胡忠光

(井岡山大學 教育學院,江西 吉安343009)

自從互聯網與智能手機誕生以來,每個人在現實中都活成了一座孤島,正印證了Kraut等提出的“互聯網悖論”[1],即人們在使用一種使人越來越疏離的方式企圖減少疏離感。這反映在社交網站使用與個體孤獨感的關系上即表現為使用社交網站時間越長,個體孤獨感越高,而高孤獨感個體由于過度使用社交網站以至于增加了孤獨感[2]。為了打破這樣一個死循環,很多學者進行了諸多嘗試,增加一些中介變量,比如社會資本,以期通過干預中介變量來改變這一現狀。有研究表明,社交網站使用會增加社會資本[3],社會資本作為一種社會支持可以減緩個體的孤獨感[4]。

在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下,人們習慣于信任自己關系圈里的人,而且這種信任從核心的親密關系向外關系逐層遞減。線上社會資本就是基于“熟人信任”而建立的,分為粘結資本和橋接資本。粘結型社會資本來自強關系,如家人、親戚、好朋友等,通過這些強關系個體可以獲得情感支持、實質性支持;橋接型社會資本主要來自個體的弱關系[5],如同學、同事、熟人等,這些多樣化的、不同背景的關系為個體提供了豐富有用的信息。當兩者同時作為中介變量時其中介效應存在差異,粘結資本比橋接資本更重要[6]?;诖?我們假設粘結資本的建立會對橋接資本產生影響,粘結資本和橋接資本在社交網站使用與孤獨感之間起鏈式中介作用。

Peplau等人認為,孤獨是個體對自己社會關系的數量和質量不滿意時產生的一種感覺。情感孤獨通常發生在個體缺乏親密的配偶或合作伙伴時[7]。有研究表明,情感孤獨相對穩定,不易受性別差異的影響[8]。同時,情感孤獨容易轉變為一種高孤獨[9]。因此,關注大學生情感孤獨顯得尤為重要。

1 研究方法

1.1 被試

隨機選取江西省某高校9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整理后得到有效問卷801份,有效率為89%。其中男生408人(50.9%),女生393人(49.1%);在本次研究中,被試平均年齡為(20.71±1.51)歲,平均社交網站使用網齡為(7.12±2.8)年,使用社交網站的時間為平均每天(3.27±1.99)小時。

1.2 研究工具

1.2.1 社交網站使用問卷

使用Ellison,Steinfield 和Lampe編制的社交網站強度量表[10]。此問卷一共有8 個項目,其中前兩項采用個體自我報告法,填寫好友數量和每天平均使用時長,后6項采用Likert5 點評分(1=“很不符合”,5=“非常符合”),分數越高表明社交網站使用強度越大。本次研究內部一致性系數α為0.79。

1.2.2 社會資本量表

采用Williams編制,王賽花修訂的社會資本量表[11],它包括線上橋接型社會資本和線上粘結型社會資本,共有10個題項。量表采用李克特1-5點計分(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分數越高,表明個體的線上社會資本越多。兩個問卷的一致性系數α分別為0.87 和0.80。

1.2.3 孤獨感量表

采用石海梅在UCLA 孤獨感量表的基礎上進行改編的孤獨感問卷[12],包括社交孤獨與情感孤獨兩個維度。本研究只選取了情感孤獨,包括1、3、5、8題項,其中1、5、8題項為反向計分。采用五級計分(完全不同意=1,完全同意=5),內部一致性系數α為0.81。

1.3 數據收集與分析

由心理學專業老師擔任主試,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施測。使用SPSS18.0 進行數據處理。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法進行共同方法偏差檢驗,對所有項目進行未旋轉的主成分因子分析,結果發現,共有12個因子的特征根值均大于1,且第一個公共因子只能解釋總變異量的15.52% ,低于40%,說明本研究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 結果與分析

2.1 相關分析

為了初步檢驗社會資本是否與社交網站使用和孤獨感存在相關性,也為下文的中介效應分析做準備,先對這幾個變量進行兩兩相關的分析。由表1可見,社交網站使用與粘結資本、橋接資本呈顯著正相關,粘結資本與橋接資本呈顯著正相關,情感孤獨與社交網站使用、粘結資本、橋接資本呈顯著負相關。

表1 描述性統計結果和變量間的相關分析

2.2模型驗證分析

采用Hayes編制的SPSS宏程序PROCESS的模型6進行多元層次回歸分析,在控制性別和年級情況下檢驗線上社會資本在社交網站使用與孤獨感之間的中介作用,結果(見表2)表明:社交網站使用正向預測粘結資本與橋接資本,粘結資本正向預測橋接資本,社交網站使用對情感孤獨的預測作用不顯著,粘結資本、橋接資本均可負向預測情感孤獨。

表2 社交網站使用、孤獨、粘結資本、橋接資本的逐層回歸分析

采用Bootstrap方法檢驗中介效應,結果(見表3)表明:粘結資本和橋接資本產生的總間接效應的Bootstrap 95%置信區間不包含0,說明兩個中介變量在社交網站使用與情感孤獨之間存在顯著的中介效應。具體由三個間接效應構成:(1)社交網站使用-粘結資本-情感孤獨;(2)社交網站使用-橋接資本-情感孤獨;(3)社交網站使用-粘結資本-橋接資本-情感孤獨。根據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圖1所示的鏈式中介模型。

表3 粘結資本、橋接資本在社交網站使用與情感孤獨之間的中介作用

圖1 社交網站使用對情感孤獨的影響路徑圖

3 討論

相關分析結果表明,社交網站使用與粘結資本和橋接資本呈顯著正相關,而與孤獨呈顯著負相關,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13]。進一步的中介效應分析結果表明,粘結資本和橋接資本在社交網站使用與孤獨感之間起中介作用,中介效應通過三條路徑產生:通過粘結資本的獨立作用;通過橋接資本的獨立作用;通過粘結資本和橋接資本的共同作用。

當鏈式中介起作用時,社交網站使用對孤獨感沒有直接的預測作用。也就是說,社交網站使用本身并不直接對孤獨感產生影響。本研究的結果支持了姚琦等人提出的觀點[14],即社交網站使用對孤獨感影響的好壞,需要考慮使用者的使用行為與使用動機及社交網站使用過程中的體驗等變量。

在本研究中,粘結資本被證明是社交網站使用降低孤獨感的重要中介因素。該結果同以往粘結資本作為社交網絡使用與孤獨感的中介變量的研究結果相符[15]。社會滲透理論認為,關系發展的過程是由較窄范圍的表層交往向較廣范圍的密切交往發展,而且人際關系會隨著雙方自我表露的增加而更加緊密[16]。因此,橋接資本會向粘結資本轉化。

本研究還發現,粘結資本和橋接資本在社交網站使用與孤獨感之間起鏈式中介作用,證實了研究假設。該結果與中國傳統社會關系的差序格局理論相契合。差序格局理論認為,個體和他人所形成的社會關系是以“己”為中心,像水波一樣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17],也就形成了以家庭為核心,從血緣關系、親屬關系到熟人關系逐層向外輻射的社會關系格局。護航理論認為,成年人的社會支持的形成是從嬰幼兒時期對照顧者的親子依戀逐漸過渡到對朋友、同伴的成人依戀[18]。因此,來源于“強關系”的粘結資本先于橋接資本的產生,并對后者產生影響?,F實生活中,個體在朋友圈設置“某某”可見,足以見得朋友圈也是“親疏有別”。

本研究啟示大學生在使用社交網站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獲取線上社會資本來降低孤獨感。同時提示,使用社交網站來維持已有的人際關系是線下人際交往的重要補充而非替代。

4 結論

4.1 社交網站使用與粘結資本、橋接資本呈顯著正相關,粘結資本與橋接資本呈顯著正相關,情感孤獨與社交網站使用、粘結資本、橋接資本呈顯著負相關。

4.2 社交網站使用對孤獨感沒有直接的預測作用,但能通過三條路徑的間接作用影響大學生孤獨感:通過粘結資本的獨立作用;通過橋接資本的獨立作用;通過粘結資本和橋接資本的共同作用。

猜你喜歡
橋接資本個體
Microchip推出首款車載以太網音視頻橋接(AVB)全集成解決方案
金茂資本 上地J SPACE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資本策局變
第一資本觀
VR 資本之路
利用橋接技術防治蘋果樹腐爛病
蘋果腐爛病樹橋接復壯技術
How Cats See the Worl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