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醫學背景下的“教”與“學”現狀分析

2021-01-05 07:29王仕鴻王中文黃小玲鄭麗雯吉才發翁啟芳許閩廣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96期
關鍵詞:基礎醫學醫學生問卷

王仕鴻,王中文,黃小玲,鄭麗雯,吉才發,翁啟芳,許閩廣*

(1.海南醫學院應用統計學本科班,海南 ???;2.海南醫學院基礎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基礎醫學教研室,海南 ???

0 引言

隨著各大醫學院校的不斷擴招,醫學院校的非醫學專業已成為擴招主流。在此當中,《基礎醫學概論》課程已經逐漸成為非醫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基礎醫學涵蓋了解剖學、組織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病理學、藥理學等,其作用是為學生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奠定堅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1]。由于基礎醫學課程涉及醫學范圍廣、涵蓋面多及知識較為碎片化,這對于非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否能熟練掌握基礎醫學?是否能將其應用到日后的專業學習和工作中?這是每個學生和老師關注的核心問題。因此,本文以海南醫學院非醫學專業為例,通過隨機抽取各個非醫學專業學生進行調查,對學生學習基礎醫學現狀、課程教學以及課程內容安排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為各大醫學院校非醫學專業的基礎醫學教學方案提供參考和依據?,F進行如下介紹。

1 研究方法

1.1 基本概況

采用整群抽樣法,隨機抽取海南醫學院正在選修《基礎醫學概論》課程的四個非醫學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共分為三個模塊,第一部分為學生學習現狀分析,第二部分為基礎醫學課程教學現狀分析,第三部分為基礎醫學課程設置分析。此問卷共設置29道題。共發放224份問卷,回收問卷為206份,有效問卷為202份。樣本數據的組成見表1。

表1 樣本數據的構成

1.2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軟件SPSS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均采用卡方檢驗,顯著性水平定為P<0.05。

1.3 質量控制

以授課教師為單位,統一向班級內部發放問卷,學生配合度較高。問卷回收后對不符合邏輯的問卷進行剔除,保證數據的可靠性。

2 調查結果分析

2.1 學生學習現狀

非醫學專業的學生對學習基礎醫學存在不同程度的壓力。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專業學生學習基礎醫學課程的壓力的人數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偟膩碚f,感覺學習基礎醫學課程壓力較大的學生占比為50.9%,占比人數為最多。感覺學習基礎醫學課程稍有壓力的學生占比為49.1%。非醫學生不僅要學習基礎醫學,還要兼顧其它的專業課。同時基礎醫學課程本身知識點較為碎片化和難以掌握,學生需要記的重點難點繁多。在課外,學生需要花費較多的學習時間在基礎醫學上,這就造成了學生難以平衡各個學科之間的學習時間,從而對學習基礎醫學課程的壓力增大。

表2 你認為學習基礎醫學的壓力

學生在課外用于學習基礎醫學的時間相對較少。由表3可知不同專業學生課外學習基礎醫學課程的時間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從總的情況來看,有43.0%的學生每天平均學習基礎醫學的時間少于1小時,占比為總人數最多。其次,有41.6%的學生每天平均花費1-2小時學習基礎醫學。最后,有15.4%的學生每天平均花費2小時以上學習基礎醫學。學生學習時間逐漸遞減,其中大部分學生每天學習基礎醫學課程的時間主要集中于1小時以內。由于基礎醫學課程的學習難度較大,學生每天的學習時間遠遠不夠,可能舊的知識還未完全消化,新的知識又被灌輸進來。面對學習壓力和學習時間的不足,學生學習基礎醫學的難度會相應增加。由表4可得出,不同專業學習基礎醫學課程的難度構成比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各項占比情況來看,有9.6%的學生認為學習基礎醫學非常困難,有50.0%的學生認為學習基礎醫學比較困難,有40.4%的學生認為學習基礎醫學困難較小。學習非常困難和比較困難的學生合計占比為59.6%。進一步說明學生學習基礎醫學存在較大的困難。

表3 你平均每天用于學習基礎醫學的時間

表4 你學習基礎醫學是否存在困難

大部分學生在學習基礎醫學時存在最大的困難是理解不透和學前忘后。學前忘后的學生占比為42.6%,為最多。其次為理解不透,占比為31.2%。具體數據見表5。從不同專業學生學習基礎醫學存在問題的人數分布來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醫學課程難度較大,而作為非醫學生,本身的醫學背景較弱。所以,非醫學生學習醫學課程難度相對較大,這屬于預見范圍。

表5 你學習基礎醫學時感覺最大的問題是

2.2 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基礎醫學教學中,主要的授課方式以老師講授為主。具體數據見表6。由表6可知,不同專業的學生回答課堂氛圍的人數分布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總的占比情況來看,有88.6%的學生認為課堂以老師講授為主,占比為最多。其次,有11.4%的學生認為課堂上以老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在傳統的課堂上,無論老師講授內容有多么豐富、多么生動,其主角還是老師,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一個好的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即“學生自學為主,老師點評為輔”。這樣才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表6 你認為基礎醫學課程的課堂氛圍大多是

在課堂上,如果學生的聽課效果不好,在課下,學生更傾向于通過網絡的的方式進行學習。由表7可知,有64.6%的學生希望通過雨課堂進行學習,占比人數為最多。其次,有60.4%的學生喜歡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課下的學習。在大數據的時代,傳統的理論教學課堂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A醫學本身屬于難度較大的課程,學生在課上很難完全消化所有的知識點。在課下,學生需要自主學習以補課上的不足。網絡教學資源在此環節中扮演不可缺少的作用,學生可通過網絡資源自主學習[2]。但是,網絡上的課程資源較為零散化,學生通常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成本進行資源查找。這時需要創建一個較為方便和系統化的資源學習平臺供學生學習使用。結合目前普通本科醫學院校的情況來看,網上學習資源較為匱乏。

表7 你認為應該增加哪些輔助學習手段(多選)

由表8可知,學生對基礎醫學理論教學的總體滿意度較高。各個專業學生的滿意度構成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比較滿意人數)/總人數×100%。對基礎醫學教學非常滿意的學生占比為13.9%,比較滿意的學生占比為60.3%??傮w的滿意度為74.2%。不大滿意的學生占比僅為25.8%。

表8 你對基礎醫學課程理論教學滿意度

2.3 課程設置的問題

基礎醫學又是一門綜合的課程,對學生的能力培養不僅僅只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實踐能力形成的培養。由表9可知,四個專業的學生在回答基礎醫學課程設置的問題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傮w情況來看,多數學生認為基礎醫學課程的設置注重書本知識,實踐性不強,這一占比為39.1%,占比為最多?;A醫學本身內容較為繁瑣和枯燥,只憑老師在課堂上講的知識點還不夠,實踐的鍛煉必不可少,以此來增加學生對學習基礎醫學的興趣。不然,學生可能會對內容繁重的基礎醫學課程感到厭煩。

基礎醫學是一門通用性的學科,學生在以后的科研和工作中會泛泛用到。由表10可知,學生在回答“你認為基礎醫學課程對你今后的專業發展幫助”問題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傮w來看,46.5%的學生認為幫助極大,44.6%的學生認為比較大,僅有8.9%的學生認為幫助較小。這說明基礎醫學對非醫學生以后的專業發展有較大的積極影響作用。結合目前基礎醫學課程設置來看,大部分課程內容廣而不精,學生難以弄清楚具體的哪一章、哪一節會對之后的專業學習有較大幫助。如果能把基礎醫學課程具體細化到與學生的專業知識相連接,那么學生對基礎醫學會產生較大的興趣。

表9 你認為基礎醫學課程設置是否存在下列問題

表10 你認為基礎醫學課程對你的專業發展幫助

3 對策與建議

3.1 對學生的建議

首先,學生應該做到課前預習和查閱相關的課程資源,這是學習的第一步。在課堂上,學生應做到認真聽講并跟上老師的節奏、同時做好課堂記錄,要抓住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在課下,學生應該認真的整理筆記和及時的復習,如有疑惑應該及時找同學或老師解答。其次,學生應該合理的規劃時間,努力平衡各個學科之間的學習時間,切莫偏科。更為重要的一點,學生應把基礎醫學課程內容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相結合,這樣確保學生在學習基礎醫學時不會因為內容太枯燥而產生厭惡的心理。最后,學生應該加強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學會利用網上的課程資源進行學習,從而提高自學能力,達到教與學相結合的最優效果?;A醫學課程培養學生的目標是為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各行各業提供具有醫學背景并能從事與醫學相關工作的人才[3]?;A醫學作為非醫學生的醫學背景,這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醫學知識才能更好的從事以后的工作。因此,學好基礎醫學對于非醫學生來說志在必行。

3.2 對任課老師的建議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課堂氛圍決定學生能否更好的接受新的知識。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教學模式,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和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4]。首先,老師應該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習。對于一些簡單的知識點,應該讓學生自學內容和組成不同的小組,依次上臺演講,老師作為評委并對演講內容進行點評。以小組為單位的授課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當中,激發學生學習基礎醫學的興趣,讓原本枯燥的課堂變得活躍。其次,由于學生課后自學而找不到學習資源的情況,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建立一個學習平臺,教師通過視頻錄播的方式上傳本節課的重點難點,也可以在該平臺上進行課程的網上考試和建立課程的資源庫。目前,課題組師生正在構建Bb網絡課程+雨課堂小程序+微信公眾號的基礎醫學課程資源庫。最后,任課老師應該以班級為單位,定時向學生發放問卷以調查學生對基礎醫學課程教學的滿意度,和對教學內容及方式的改進。

3.3 對學校課程安排的建議

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學校要想大力發展人才培養,必須從課程設置抓起[5]?;A醫學又是非醫學生從事醫學領域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識。首先,在課程學時安排上,學校應該多增加實踐課的比重。只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和運用基礎醫學到日后的工作中。其次,在基礎醫學課程內容的安排上,學校應該加強其針對性即增加學生以后的專業學習中用得較多的章節,簡化用得較少或沒有作用的章節,盡量使基礎醫學能與學生的核心專業課相連接,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基礎醫學的熱情。最后,學校應該定期舉行講座或會議向非醫學生講授基礎醫學在各個專業領域的應用以及宣傳基礎醫學的核心地位,讓學生明白學習基礎醫學的重要性,學生會自然而然的加大基礎醫學課程的學習力度。

猜你喜歡
基礎醫學醫學生問卷
廣西醫科大學基礎醫學一流學科建設成效
醫學院校就業指導課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
醫學生科研能力培養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論中職醫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以醫史學史料為載體提高醫學生人文素質
基礎醫學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思考
網絡考試系統在基礎醫學綜合考試中應用探究
問卷大調查
問卷你做主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