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常規檢驗中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的應用價值評估及檢測誤差因素分析*

2021-01-05 16:37方池送
中國醫學創新 2020年36期
關鍵詞:血細胞涂片分析儀

方池送

血常規是臨床疾病診療中的主要檢測項目之一,可通過觀察血細胞計數變化及形態分布情況為疾病診斷和治療方案提供有效的客觀信息[1-2]。既往血常規檢測方式主要以血涂片顯微鏡檢為主,盡管具有理想的精確性,但存在耗時、耗力、工作效率低等問題。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事業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應用在臨床醫學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得到了臨床醫技工作人員的普遍認可。有學者指出,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不僅具有操作簡單、檢測速度快等優勢,同時其對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單核細胞等各類細胞的陽性檢出率與血涂片鏡檢的一致性較高,建議可作為目前血細胞檢測的首選方式[3]。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使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進行分類計數時仍然存在諸多感染因素,導致結果產生一定的誤差,造成誤診、漏診,甚至引發醫療事件和醫療糾紛[4-5]。因此,本研究選取了2019年7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35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血常規檢查中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的應用價值,并對其檢查誤差因素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35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14歲;(2)既往史、家族史等臨床資料齊全;(3)依從性高。排除標準:(1)精神病或嚴重意識障礙;(2)存在惡性腫瘤;(3)合并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4)存在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颊呒凹覍賹z查項目、注意事項知情同意,研究符合倫理委員會要求并已經審核批準。

1.2 方法 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以真空采血的方式采集所有患者空腹12 h的狀態下的肘靜脈血,用EDTA-K2真空抗凝管收集后輕輕搖勻,若標本出現凝塊、溶血等現象應予以排除。采用BC-539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及原裝配套試劑在1 h內對采集的血液樣本進行檢測和分析,對各細胞分類和計數進行記錄。操作步驟參考《臨床檢驗操作規程》中制定的標準進行[6]。血涂片鏡檢檢測:取抗凝血樣本制備厚薄適宜的血涂片2張,采用瑞氏染液對血液樣本進行染色,染色深淺適中。選取細胞展開良好、分散均勻的部位,由臨床經驗豐富、專業技能扎實的醫師按照《臨床檢驗操作規程》中的操作步驟進行鏡檢[6],以Olympus顯微鏡對各細胞形態、大小部分以及數量進行觀察并記錄。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1)比較兩種不同血常規檢測方法對紅細胞(RBC)、白細胞(WBC)、血小板(PLT)的陽性檢出率。RBC正常范圍: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WBC正常范圍(4.0~10.0)×109/L;PLT正常范圍(100~300)×109/L。(2)選取中性粒細胞(N)、淋巴細胞(L)、嗜酸性粒細胞(E)、嗜堿性粒細胞(B)、單核細胞(M)為觀察指標,以鏡檢結果為金標準,評價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對各細胞陽性檢出的特異度、敏感度,并評估兩種檢測方法的一致性。特異度=真陰性/(假陽性+真陰性)×100%,敏感度=真陽性/(假陰性+真陽性)×100%。判斷標準:N正常范圍(2.0~7.5)×109/L,L正常范圍(0.8~4.0)×109/L,E正常范圍(0.05~0.50)×109/L,B正常范圍(0~0.1)×109/L,M正常范圍(0.12~0.80)×109/L。(3)對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結果中產生假陽性、假陰性的標本、操作步驟等情況進行復盤追蹤分析,記錄檢測誤差發生的原因。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應用Kappa對兩種檢測方法結果進行一致性檢驗,以Kappa≥0.75表示兩者一致性較好,Kappa<0.40表示兩者一致性較差,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入組患者基本情況 350例患者,男217例,女133例;年齡14~71歲,平均(41.89±13.53)歲;初步診斷病種類型:急性腸胃炎97例,敗血癥62例,急性粒細胞性白細胞癥39例,淋巴結核47例,粒細胞減少癥55例,脾功能亢進癥36例,其他14例。

2.2 兩種血常規檢測方法對RBC、WBC、PLT的陽性檢出率比較 血涂片鏡檢對RBC、WBC、PLT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66.6%、70.3%、77.4%,均高于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在血常規檢測中的價值分析 以血涂片鏡檢結果為金標準,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對N、L、E、B、M的陽性診斷特異度分別 為93.5%(217/232)、88.6%(148/167)、98.4%(301/306)、98.8%(322/326)、92.5%(173/187);對N、L、E、B、M的陽性診斷敏感度分別為90.7%(107/118)、94.0%(172/183)、93.2%(41/44)、91.7%(22/24)、92.6%(151/163)。采用Kappa檢驗兩種檢測方式的一致性顯示,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的檢測結果與血涂片鏡檢一致性均較好(Kappa>0.75,P<0.05)。見表2和3。

表1 兩種血常規檢測方法對RBC、WBC、PLT的陽性檢出率比較 例(%)

表2 兩種檢測方式對各細胞陽性檢出的結果分析 例

表3 兩種檢測方法對各細胞檢測結果的一致性分析

2.4 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結果誤差因素分析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結果誤差主要由血液樣本不合格和儀器操作步驟不規范導致,構成比分別為59.2%(29/49)和26.5%(13/49),見表4。

表4 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結果誤差因素分析

3 討論

血常規檢測主要是針對血液中細胞部分進行檢測,包括RBC、WBC及PLT。RBC是人體血液中數量最多的細胞,呈扁圓狀,其主要功能是輸送氣體,若RBC減少且低于正常水平,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貧血、血液系統疾病[7-8];WBC的檢測主要分為白細胞計數和分類,觀察WBC水平的變化可評估患者機體防御免疫功能狀況[9];PLT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漿解脫落下來的小塊胞質,屬于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標,若PLT顯著降低則說明有出血的風險[10]。因此,通過觀察這類細胞數量的變化及形態分布情況有利于為臨床醫生進行病情判斷及術前評估。

血涂片鏡檢和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是目前血常規檢測中最常見的方式,均具有廣泛的臨床應用價值。有學者指出,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是基于應用光學和電學原理實現對血液成分進行快速、精準地檢測,但由于機械本身、操作規范性以及血細胞復雜性等因素的存在,導致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血涂片鏡檢可作為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的有效補充,即使血細胞發生病理變化依然可以被及時發現[11-12]。更多研究認為,兩種檢測方式聯合應用可進一步提高血常規檢測精度,但難免存在檢測效率低的問題,尤其是面對大批量血液樣本檢測時[13-15]。在本研究中,通過對比兩種血常規檢測方法對RBC、WBC、PLT的檢測結果發現,血涂片鏡檢對RBC、WBC、PLT的陽性檢出率均高于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在血常規檢測中具有較高的準確性,這在何文軍等[16]研究中也得以體現。

為進一步探究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在血常規檢測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選取N、L、E、B、M作為觀察指標,以血涂片鏡檢結果為金標準,分析了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對各細胞陽性檢出的特異度、敏感度和一致性。本研究結果顯示,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對N、L、E、B、M的陽性檢出特異度和敏感度均較高,且與血涂片鏡檢結果的一致性均較好(Kappa>0.75,P<0.05),證實了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在血常規檢測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不僅可實現對大批量血液樣本的快速檢驗,同時可取得與血涂片鏡檢高度一致的結果。但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中,仍存在一定的假陽性、假陰性的情況。本研究追蹤了49例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誤差的血液樣本發現,以血液樣本不合格最為多見,包括抗凝不全28.6%(14/49)、樣本量少20.4%(10/49)、送檢不及時10.2%(5/49),說明血液樣本采集、保存、送檢對保障血常規檢測結果準確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國內的一項研究中,有學者對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的3425份不合格臨床血液樣本分析指出,導致血液樣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抗凝不全、血液采集量不足、溶血、受檢者準備不足等,分別占比24.41%、20.24%、12.25%、16.07%,并建議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標準[17]。除此之外,儀器操作步驟不規范、儀器本身局限性也可能導致檢測結果出現差錯。在部分血液疾病患者中,血液標本中的部分幼稚、原始細胞以及異型淋巴細胞在經過溶血素處理后導致染色質疏松程度、胞漿顆粒及細胞體積與單核細胞相似,在儀器檢測過程中容易出現計數分類誤差[18-19];另外,有學者指出,在貧血、缺氧的患者中,外周血可能出現有核紅細胞,在儀器檢測時容易根據細胞體積大小將有核紅細胞誤歸為白細胞計數中[20]。

綜上所述,血常規檢驗中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的應用價值較高,有利于快速、準確地進行大批量血液樣本檢測,但由于血液樣本、儀器本身、操作步驟等原因可能產生一定的誤差,尚不能完全代替血涂片鏡檢。在大批量血液樣本檢測時建議以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進行快速、有效的檢測篩選,對于可疑的、符合復檢標準的血液樣本進行血涂片鏡檢,提高臨床檢驗效率和準確度。

猜你喜歡
血細胞涂片分析儀
Sekisui CP3000與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儀檢測項目比對分析
18例艾滋病合并噬血細胞綜合征臨床特點分析
Sievers分析儀(蘇伊士)
臨床檢驗中血細胞形態學觀察與分析
社區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細胞分析
痰涂片與痰培養在下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比較
直腸FH檢測剩余液涂片用于評估標本取材質量的探討
卵巢腫瘤病理診斷中冷凍切片結合細胞學涂片的應用分析
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全血細胞減少不良反應分析
一種用于深空探測的Chirp變換頻譜分析儀設計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