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故事表演活動的組織形式與支持策略

2021-01-05 14:59楊優優
江蘇教育研究 2021年35期
關鍵詞:支持策略組織形式

摘要:幼兒故事表演活動是幼兒以童話故事或自編故事為基礎,通過角色扮演,運用動作、語言和表情再現故事內容的一種創造性游戲。在幼兒故事表演活動組織中,要通過精心選擇、合理改編,進行故事表演素材的選編;以完整復述式表演、片段創編式表演、浸潤體驗式表演等組織形式,滿足幼兒多層次需求,分解故事重難點,促使幼兒深刻體驗角色情緒;通過營造幼兒參與創設的表演環境,融入多媒體輔助手段等幼兒故事表演活動的支持策略,促進幼兒對故事表演的全身心投入。

關鍵詞:故事表演;素材選編;組織形式;支持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1)12B-0064-04

幼兒故事表演活動是幼兒以童話故事或自編故事為基礎,通過角色扮演,運用動作、語言和表情再現故事內容的一種創造性游戲。在表演活動中,幼兒通過模仿角色行為、遵從角色要求、使用角色語言,達成與作品、與同伴的交流,學習優美的語言,體會積極的情感。其本體價值是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同時能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情感的需求,也能使幼兒在與同伴協作表演的過程中提升學習品質,從而獲得認知、語言、情緒情感、個性、社會性等多方面發展,為幼兒的終身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幼兒故事表演活動的素材選編

(一)精心選擇素材

幼兒故事表演的素材大部分來源于幼兒熟悉的故事,包括繪本、詩歌、童話等兒童文學作品;還有一部分素材來源于幼兒根據生活中感興趣的人和事自主創編的故事,例如大班常見的以“結婚”“郊游”為主題的表演游戲,就是幼兒根據某個階段感興趣的生活經驗相互碰撞,生成的自己的表演游戲。

良好的幼兒故事表演素材應符合以下選擇標準:首先,內容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要考慮到故事內容與幼兒經驗的關系,幼兒已有經驗是幼兒與故事情節、角色碰撞的依據。小中班幼兒故事表演以熟悉的動物、人物素材為主,故事中角色少,個性鮮明,例如《三只小豬》《拔蘿卜》《好餓的小蛇》等;大班幼兒故事表演以情節曲折、幽默詼諧,可自主創作、表演空間大的素材為主,例如《母雞蘿絲去散步》《缺失的一角》等。其次,要考慮作品的內涵,有助于幫助幼兒通過表演立體地對話作者,潛移默化地感受作品內涵,從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建立初步的是非觀、價值觀,例如《大衛不可以》《小豬變形計》等。選擇素材是故事表演活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可以成為故事表演的素材,而需要教育者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興趣喜好以及當下的發展情況去精心挑選適宜的表演素材,以便更好地激發幼兒參與表演的興趣。

(二)合理改編素材

一些童話故事的角色、對話、情節不適合幼兒表演,教師可以結合各種故事的特點,對繪本的角色、對話、情節進行改編。改編后的故事往往能讓幼兒更好地體會角色、學習對話、理解情節。合理使用素材,就需要教師學會分析繪本特點,尋求適宜的教學元素。

1.刪減角色

適當選擇和篩減角色能幫助幼兒更容易獲得成功的經驗。例如在以故事《會飛的抱抱》為素材設計表演環節時,考慮到幼兒鮮有機會去經歷“郵局寄信”,從表演的角度來說,繪本中出現的有接待員、分類員、機長、郵遞員等十多個角色,都不是幼兒所熟悉的。因此,以幼兒生活為基點,選擇了六個相對比較容易理解的角色,活動既達到了既定的繪本教學目標,又使幼兒獲得了愉快的體驗。

2.改編對話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角色扮演中的對話要盡可能選擇簡單的、重復性的、帶有動作指導性的語言。這樣的對話,可以讓幼兒聽過之后能清晰地知道要怎么做。比如《會飛的抱抱》中各個角色幫助小豬阿文寄抱抱,原文是這樣表述的:“我要寄一個大大的抱抱給我奶奶?!薄澳驯ПЫo郵遞員的時候,也要像這個抱抱一樣大噢!”“嗯,我們通常不替人家寄抱抱,不過可以試試看?!薄坝腥艘囊粋€擁抱給他奶奶……這就是那個擁抱?!苯涍^改編后《會飛的抱抱》故事中的主要對話是:“你好,請寄一個抱抱,就像這樣?!薄笆盏?,真是一封特殊的信件?!碑斢變赫f完,馬上就會想到要“就像這樣”地去抱抱,避免幼兒在說對白和做動作之間顧此失彼。

3.處理情節

有時候為了突出繪本主題,要對繪本的情節進行適宜的處理。例如故事《膽小的老鼠》,原來故事中最后大黃貓被捆住是一個意外,是吱吱在逃跑時候的一個巧合,但是考慮到突出“戰勝害怕”這個主題,教師將之改編為大黃貓之所以被捆住是吱吱想到了好辦法。把這個細節變偶然巧合為主動創想,其實也是對幼兒的積極暗示,鼓勵幼兒遇到困難和危險時主動思考解決問題。

此外,改編素材時應該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需求。相對于中小班幼兒來說,大班幼兒不會僅僅滿足于原本的故事素材,教師在陪伴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要通過啟發拓寬幼兒思路,鼓勵大班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分析作品、重構故事、續編故事,順應和滿足幼兒的合理需求,允許幼兒天馬行空地改編和創作,通過處理情節的活動體驗成就感。

二、幼兒故事表演活動的組織形式

(一)完整復述式表演,滿足多層次需求

完整復述式表演是最常見、最傳統的故事表演形式,選材多為傳統經典民間故事,角色簡單,個性鮮明,貼近幼兒已有經驗。在組織形式上,教師會更多按照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帶領幼兒進行欣賞、復述和表演。其基本組織流程為:幼兒自主選擇角色—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演出場地—彩排—第一次集體表演—評價—幼兒再次自主選擇角色—第二次集體表演—分組表演——評價。

但是基于表演角色的分量差異、人物形象差異、表演難度差異等,結合幼兒自身對故事的理解能力差異、語言表達能力差異和舞臺表演經驗差異等因素,通過讓幼兒自主選擇角色、小組合作分工分配角色和教師推薦角色等方式相互結合,讓幼兒能夠全員參與且滿足自身需求地融入故事表演中,提升參與感和成就感。

當然,教師也應關注每次表演后的評價,根據不同層次的表演難度,從語言表達、動作、表情、解決問題的反應力等角度設置合理的評價維度,確保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的表演均能得到恰當的評價和應有的鼓勵,最終促使幼兒均可以在完整的故事中確定自己的水準定位和角色演繹定位;繼而制定幼兒表演能力升格的數據表,并做長期跟蹤觀察。通過多個故事演繹的方式,逐步提升不同表達能力的幼兒的表演水平。

(二)片段創編式表演,突破故事重難點

在一些故事教學活動中,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重難點,教師會在某個環節設計一個片段式的表演。例如繪本《會飛的抱抱》,講述的是主人公阿文寄給奶奶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一個“抱抱”。面對這封特殊的信,所有涉及寄“抱抱”的工作人員都盡自己的努力幫助阿文實現他的愿望。由此信件成了愛的接力棒,一個擁抱接著一個擁抱,郵寄成了一場愛的接力。為了讓幼兒更清晰地了解傳統寄信的流程,更深層次感受作品傳達的濃濃的愛,教師在活動中設置了十多分鐘表演環節,占整個活動的五分之二。幼兒自主商量選擇表演的角色,自主分組彩排,在表演中理解繪本,感受角色,充分感受和傳遞愛,也掌握了傳統寄信的流程。在這個組織過程中,教師需要準確地分析原作品,突破重難點,選擇適合幼兒表演的元素和時間點,關注活動設計的整體性。

(三)浸潤體驗式表演,深刻體驗角色情緒

浸潤體驗式表演是一種通過行為模仿影響個體心理過程的表演方法,組織過程弱化角色既定語言要求,給予幼兒更多動作、情緒表演的空間。教師需要幫助幼兒創設真實的游戲情境,讓幼兒全情參與故事的發展,體驗角色的情緒。例如《膽小的老鼠》是一個充滿趣味又有懸念的故事:膽小的老鼠吱吱在跟著姐姐去找巧克力蛋糕的過程中,由于害怕,錯把圍巾、抱枕、玩具貓當成了真貓。最后它真的遇見了大黃貓,在邊逃跑邊戰勝害怕的過程中,成功斗敗了大黃貓。讀這個故事的時候,讀者身不由己地被故事中所隱含的一根“繩”牽引著。在三個草木皆兵的回合中,讀者的心一次次被繃緊拎起,又在意外中回旋降落。然而要讓幼兒也能感受到這個一波三折的情緒,僅靠教師講是很難實現的,因此在小老鼠吱吱決定跟著姐姐走的時候,教師就引導幼兒也跟著吱吱一起走。當幼兒把自己當成故事里的一個角色,沉浸于故事情節中時,他們是如此忘我,即使沒有任何提示,幼兒都能邊聽故事邊離開座位輕輕地走,生怕把大黃貓吵醒;當幼兒聽到吱吱一次次大叫“貓,貓啊”的時候,都嚇得跑回座位,非常投入。隨著故事的發展,和小老鼠吱吱一樣,幼兒越來越放松,在這個一次次來來回回的過程中,他們也全情體會了吱吱由膽小到勇敢的心理過程。

三、幼兒故事表演活動的支持策略

(一)營造幼兒參與創設的表演環境

環境是“第三位老師”,在寬松的環境中,幼兒就能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喜歡的學習、游戲項目,這時幼兒所處的學習環境就已不再是沒有生命的完全物化的東西,而是一種能更好地促使幼兒處于積極探究狀態的催化劑。故事表演活動中的環境創設強調幼兒的參與,無論表演道具的選擇、表演場地的選擇,還是表演內容的選擇,教師都應該引導幼兒全情參與,共同創設一個有效的游戲環境。幼兒在一個自己參與創設的有安全感、歸屬感的環境里,更容易通過對自己扮演角色的控制和對表演環境的把控以及與同伴的積極互動獲得故事表演經驗,提高能力,進而不斷增強表演信心。

(二)融入多媒體輔助手段

多媒體能綜合運用形、聲、色、光的效果,創設各種形象生動、靈活多變的教學情境。在故事表演中引入多媒體技術,通過音樂和動畫渲染情境,可以幫助幼兒更投入地參與活動。下面以《膽小的老鼠》為例簡要說明。

1.利用音樂,感染情緒

合適的音樂能增強故事情緒情感的表達,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故事氛圍,達到一種身臨其境的效果?;顒娱_頭,靜悄悄的夜晚大黃貓出現時,設計了靜謐而危險的音樂,幼兒聽到這個音樂時不由得身體往后縮,為活動的更好展開營造了良好的氣氛。小老鼠吱吱跟著姐姐去尋找巧克力蛋糕這個環節,利用音樂渲染了一種緊張的氣氛,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三次跟著姐姐走時,設計各不相同的音樂,一次比一次輕松,第三次走的時候音樂甚至略帶歡快,幼兒們不動聲色地體驗著吱吱由一開始的緊張到慢慢放松的心理狀態。故事的尾聲,也是情緒的轉折,從遇見真的大黃貓到打敗大黃貓,同樣設計由緊張到歡快的音樂。大黃貓被綁得嚴嚴實實的畫面伴隨輕快音樂出現的一剎那,幼兒不由自主地跟著音樂扭動身體,和小老鼠們一起慶祝,體驗戰勝大黃貓的興奮快樂。在整個活動中,音樂的分量很重,但是沒有一處音樂是相同的,幼兒已經將音樂、故事融為一體,故事情節發展到哪里,音樂鋪墊到哪里,幼兒的情緒也達到哪里。

2.巧用動畫,活化繪本

與故事內容匹配的動畫能優化故事表演的結構,生動的動畫容易吸引幼兒興趣,幫助幼兒直觀、動態地感受故事的主要情節,從而更好地融入故事。故事中有一幅畫面令人難忘,那就是在小老鼠吱吱和姐姐發現巧克力蛋糕在冰箱上面時說:“看,巧克力蛋糕就在冰箱上面?!边@里設計了一個冰箱慢慢變矮的動畫,每次到這里,教師什么都不用說,幼兒們就會站在畫面前,一起做往上爬的動作。直到冰箱上的巧克力蛋糕完全出現,幼兒們拍手雀躍,場面非常溫暖。通過巧妙地設置動畫,原本靜態的繪本變得動態和立體,更直觀地展示了故事所要傳達的內容。

收稿日期:2021-10-07

作者簡介:楊優優,無錫市實驗幼兒園(江蘇無錫,214001),無錫市屬院校教學能手,主要研究方向為幼兒園語言領域教學。

猜你喜歡
支持策略組織形式
例說“數學課堂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支持策略”
論幼兒區域活動的支持策略與隱性指導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理念下幼兒藝術表現的支持策略
電類實驗課程的有效組織形式和方法討論
淺談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
旅游科普活動與旅游課堂教學相結合的研究初探
解讀孩子游戲,提升有效互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